医院行政后勤管理现状及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8
浅析医院后勤现状及社会化趋势医院后勤是集管理、技术、知识为一体的专门学科。
医院后勤管理在医疗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受传统体制和习惯的影响,理论认知和实际操作存在诸多问题,医院后勤改革的现状不够理想。
如何对医院后勤进行改革,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落后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后勤工作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医院后勤工作包括基建、设备、物质供应、维修、保洁、膳食、医疗污物处理等部门.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持系统。
后勤工作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加强,工作范围逐步扩大,服务职能逐渐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影响医院上等级、上水平。
后勤工作是医院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前哨阵地。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无时无刻不在和社会发生着极为广泛的联系,后勤部门更是市场经济最早波及到的部门。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定带动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快医院副产业发展的进程。
二、医院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
医院后勤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重要性却往往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大多数医院领导决策者普遍认为,医院以医为主,以医疗为中心,后勤人员无非就是敲敲打打,修修补补,谁都能干,而后勤管理干部也只不过是当年的“生产队长”罢了。
由于医院决策者们对医院后勤管理和后勤队伍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医院对后勤工作重视不够,后勤管理工作者积极性不高,“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保障机制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2、学历相对偏低。
由于一些医院领导对后勤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偏差,片面地认为高学历专业人员从事后勤管理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因而主要安排临床一线中业务发展不看好的人员转行,或者解决职工家属调动、子女安置和照顾其他关系等等,导致后勤队伍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
3、人才培养和引进相对滞后。
从大多数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医院后勤保障部所管辖的总务科、基建科、保卫科、设备科等后勤管理科室中,管理干部很少受过正规专业培训,而绝大多数甚至没有接受过一次较系统的行政后勤管理方面的专业学习、培训。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是为了服务患者、保障人民健康而存在的重要组织,其后勤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就医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有必要对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不规范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现象,表现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畅、协作不顺畅的情况,导致医院后勤服务的整体效率较低。
二、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公立医院的供应链管理涉及采购、物流、库存等多个环节,但是目前许多医院的供应链管理并不完善,存在着采购流程复杂、库存管理混乱、物资过剩或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医院后勤管理的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服务。
三、设施设备维护不及时公立医院的设施设备维护不及时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些医院的设备管理较为混乱,常常出现设备损坏无法及时维修、设施保养不规范的情况。
这不仅会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还可能对患者的就医安全造成影响。
四、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医院存在着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员工素质培训不足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医院的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为了解决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以提高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些年,由于全面实施医改、推行市场化运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后勤管理质量持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转。
一是物资供应的不足。
大多数医院的物资供应存在着缺料、断料的情况,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
尤其是一些急需的药品、医疗耗材,由于供应方的品种较少、原料供应不稳定、质量不稳定,以至于一些紧急需要的药品甚至缺货,影响了治疗效果。
另外,医院设备设施存在着维护不及时、技术应用缺乏等问题。
在许多医院,医疗设备配备量不足,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也比较短,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也不够,影响了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另外,许多医院由于技术运用不到位,没有实现医院信息化,导致后勤管理效率低,影响了医疗质量。
此外,管理不力、责任分工不清晰也是影响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因素。
一些医院没有专门科室和小组,来分配和管理后勤管理工作,没有有效的职责分工,不能有效指导和管理后勤工作人员。
为了缓解后勤保障工作的困境,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加强物资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采取不同的方法合理规划药物和医疗耗材的采购,保证医院的运行不受困难。
其次,积极推行医疗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
医院应配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实施技术创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保证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最后,应健全后勤管理机构,明确后勤管理职能,建立职权分类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完善完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确保后勤管理工作按计划进行。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凡此种种,都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后勤现状,改善医院的运行状况,提高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为病患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而建立的重要医疗机构,其后勤管理的良窳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转和服务质量。
目前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比如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浪费。
由于医院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后勤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大的浪费。
医院设备、用品和物资的管理不规范,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库存积压。
二、效率低下。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不足,导致医院后勤工作效率不高。
各类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分配不均,有些环节过于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环境卫生。
由于医院后勤管理不善,导致环境卫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卫生死角较多、清洁不及时等,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形象和服务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改进措施:一、建立健全的后勤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后勤管理制度,明确后勤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加强对医疗设备、用品和物资的管理,减少资源浪费。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对医院环境卫生的管理,提高清洁卫生的频次和质量,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医疗环境,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四、推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推行信息化管理,及时了解各项后勤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效果,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五、注重节约资源。
加强对医院后勤资源的节约使用,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以上就是关于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文章,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争取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公立医院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信息化程度低:在目前信息化发达的时代,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人工记录,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
因此,医院后勤管理难以及时监管,供应链信息跟踪难度大,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和数据漏洞等问题。
2. 缺乏专业化人才:现阶段,许多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还是由医疗专业背景的人员来负责,员工专业技能水平较为薄弱,无法胜任后勤管理工作。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人才流失严重、工作效率低下等。
3. 物资采购难度大: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物资采购难度大,供应链改善力度不够,物资流动性也不够灵活。
因此,经常会出现保质期逾期、库存不足等情况,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医院经营成本。
二、改进措施1. 推进信息化: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应积极推进信息化,构建一套完整的后勤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设备、报表、人员等多个方面实行统一管理。
系统应包括供应商库管理、物资管理、采购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及使用管理等。
2. 强化人才建设:公立医院应加强后勤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同时,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升员工工作能力。
3. 优化采购流程:正确进行采购流程设计,优化采购流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费用,并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
公立医院还应该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以保证库存合理、物资流动灵活。
每件物资都应有明确的流动路径和监管人员。
4. 强化监督管理:公立医院应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职责和权利,并确立检查、督促、反馈和处罚等制度。
同时,要完善配件查询、物资追溯和资产盘点等制度,保证物资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5. 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公立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明确考核指标,量化考核结果,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后勤管理工作。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不到位。
公立医院通常设备设施较多,包括医疗设备、电脑、家具等等。
由于维护不到位,很多设备很快损坏或过时,导致医疗服务水平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需要建立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的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二是物资管理不科学。
由于缺乏科学的物资管理制度,药品和耗材往往过期或过度储备,这导致浪费和资源不合理利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需要建立物资管理系统,实行严格的库存管理和物资有效期监控,以确保物资的及时使用、减少浪费。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人员配置不合理。
有些医院存在人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导致资源的浪费或者服务的滞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需要进行人员定编和岗位设置的合理化,根据科室特点和工作需求确定合理的人员配置,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运转。
第四,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四是信息化建设滞后。
很多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工作流程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电子病历、医药信息系统等,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五是安全管理不到位。
公立医院涉及许多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隐私,需要加强安全管理。
目前,有些公立医院安全设施和制度不健全,容易发生患者财物丢失、医疗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隐私保护。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建立设备维护制度、物资管理系统,合理配置人员,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安全管理等改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水平,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作为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单位,其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目前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 资源分配不均衡。
由于医院规模与地区的差异,导致一些医院资源严重不足,而一些医院却资源过剩。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会影响医院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 设备设施老化。
一些公立医院的设备设施老化严重,导致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设备损坏的情况,影响了医院后勤服务的正常运转。
3. 人员管理不当。
由于医护人员人数不足,工作量过大,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工作失误的情况。
为了解决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资源平衡配置。
对于资源过剩的医院,可以通过调剂资源和人员的方式,帮助资源不足的医院,实现资源的平衡配置。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效率。
2. 进行设备更新。
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设施,需要及时进行更新,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3. 加强后勤人员的管理。
加大后勤人员的配备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工作效率。
同时对后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4. 强化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规范后勤管理流程,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改进措施来解决。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才能不断提高医院的后勤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院后勤管理现状及对策一、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主要问题(1)医院后勤服务受到忽视。
医院后勤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在医院的日常运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中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2)专业人员匮乏,后勤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地入侵我们的生活。
由于医院后勤管理观念的老化,很多的后勤人员并非是相关专业出身,有的对此甚至一无所知,因此整个的后勤部门人员素质偏低,因而导致后勤服务质量下降。
(3)后勤服务缺乏成本意识,浪费严重。
后勤服务本身就是一个服务部门,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供他人所需。
二、医院后勤管理改进措施(1)建立建全后勤管理各项工作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如今这句话搬到医院的后勤管理中也是同样受用的。
建立完善的后勤工作制度是医院可以长期顺利发展下去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医院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
1)文化机制。
凝聚力是单位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在后勤中建立一个以学习为核心的部门,让大家通过学习相互认识,相互提高,从而更加的团结一致、积极向上。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树立大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更有利于工作氛围的积极融洽,以此来提高后勤整体的服务质量。
2)激励制度。
一是鼓励员工全面发展。
现在的社会鼓励全能型人才,所以在医院的后勤管理中也可以积极鼓励员工在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技能,以此来适应不同岗位的任何需要。
二是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制度是体现后勤员工劳动的最直观表现。
三是加强情感鼓励。
实现自我价值也是后勤员工在工作中所想要得到的回报,因此从感情上的积极鼓励,有利于自身的自我肯定。
而且恰当的感情鼓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让员工的自身能力得到激发。
3)岗位责任制度。
后勤服务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水、电、汽、煤气、压力容器、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各种保障用品的修理、采购等,涉猎范围非常之广,因此如此冗杂的功能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度,才可以让前线医务人员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除了医疗工作外,还面临着大量的后勤管理工作。
在现实中,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对医院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物资采购和管理不够高效。
由于医院需要大量的药品、器械、耗材等物资供应,对物资采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采购流程繁琐、审核程序不明确、供应商选择不合理等,导致物资采购和管理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精简采购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建立科学的审核机制和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制度,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医疗废物管理不到位。
医院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如过期药品、病人排泄物等,如果管理不到位,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目前,一些公立医院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医疗废物分类不准确、运输方式不规范、废物处理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废物分类教育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废物分类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废物收集和运输系统,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加大对废物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处理效率。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人员管理不合理。
一个高效的后勤管理团队对于医院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现实中一些公立医院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人员培训不充分、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人员分工合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之四是信息化建设滞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也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目前一些公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的情况,如信息化系统不完善、信息共享不方便等。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医疗后勤管理也成为了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而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医院运转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首先是医院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不够高,导致难以有效地协调和管理后勤团队。
其次是职工间的工作协作不够紧密,人员素质不够高,专业技能需要提升,耗时耗力且效益不佳。
改进措施: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选拔,提高管理水平和素质。
建立良好的人事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绩效和工作热情。
对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大力发扬医院后勤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和责任心,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医院的服务水平。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员工的数量不足,不利于医院的后勤服务。
同时,岗位分配不合理,岗位薪酬不够合理,人员流动性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改进措施:医院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效益。
加强卫生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人员的岗位分配、合理定薪以及培训提升。
当然,在招聘人员的时候也要有完善的流程和标准,不仅要注重能力,还要注重质量和素质。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设施设备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卫生服务业需要,导致后勤工作效率低下,难以保证医院的运营质量。
改进措施:要提高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废旧设备的处理。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听取医护人员以及用户的建议和要求,制定科学的运作方案,使设施设备更新换代更加迅速,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加显著,医务人员和患者需要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满足。
四、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的问题,信息管理不够时效和精准。
特别是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体系和其它管理体系的协同作用不佳,导致管理上的不足。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后勤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如何解决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资源浪费严重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医院内部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畅,重复劳动屡见不鲜,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是物资资源的浪费,医院的物资采购管理不够科学、规范,造成了物资的过度采购和管理不善,进而导致了资源浪费。
2.效率低下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效率低下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医院的后勤管理往往面临着流程繁琐、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医院的采购流程较长,物资的到位时间延迟,直接影响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诊疗质量。
3.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无论是在清洁卫生、饮食营养还是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服务质量不一的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工作环境和患者的就诊体验,也使得医院的整体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缺乏信息化管理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很多医院的后勤管理还停留在纸质档案和手工操作的阶段,存在着信息不透明、信息更新慢、信息安全性差等问题,导致了管理的不便和不及时。
二、改进措施1. 科学规范的资源管理为了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公立医院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资源管理的改进。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科学规范的资源管理流程,保证人力、物资、财务等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对各类资源的管理监督,定期进行资源使用情况的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资源浪费的现象。
2.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为了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公立医院需要优化管理流程,简化繁琐的工作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为此,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从而提高管理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医院后勤管理问题与对策摘要:考虑到当前在医院后勤管理中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后勤管理的整体效果,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确保后勤管理的有效性。
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问题;解决对策对于医院而言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提升医院后勤管理的质量,还能提升医院管理的整体水平,最为关键的是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鉴于此,要不断调整和改进管理的方法,不断强化后勤管理的效果,为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存在的问题1.1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过去很多一段时间内,医院将工作重点都放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后勤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该项工作对医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重视度不够会引发各种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很难合理分配后勤资源,并且在人员岗位设置上也存在不合理性,关键是不能及时维护相关的设施设备,直接影响到医院服务水平。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该项工作,才能为后续各项工作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后勤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医院后勤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很难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导致后勤管理的规范习惯不足。
医院在构建后勤管理体系时没有考虑到医院发展现状,没有掌握清楚医院的业务流程和服务要求,阻碍到该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体系构建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和服务者的关系,致使很多的方针政策不能有效落实。
再加上,医院的后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工作质量和效率比较低下,关键是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1.3管理模式有待创新当前,医院还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后勤管理队伍水平比较低下,而且管理效果也不理想。
对后勤管理模式创新迫在眉睫,要采取必要措施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旦在后勤管理中创新性不足,很难有效的将预算绩效管理与内控管理机制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医院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完善。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立医院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而后勤管理作为支撑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运作中,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也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情况。
由于管理不当或者流程不畅,往往导致各类资源的浪费,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这些资源的浪费不仅增加了医院的经营成本,也影响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效率往往不高。
一些流程繁琐、手续复杂,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医院的整体运转速度。
患者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等待,医护人员也可能因为繁琐的后勤管理而分散精力,影响医疗服务质量。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缺乏创新。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的需求。
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投入,也影响了医院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有必要对公立医院后勤管理进行改进和提升。
引入智能化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提升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1.2 研究意义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对于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找出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和缺乏创新,更体现了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和管理水平上的挑战。
通过研究公立医院后勤管理问题,可以促进医院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进而造福广大患者。
对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有效改进后勤管理问题,才能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公立医院后勤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
后勤管理的不规范和不科学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对医疗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人员培训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院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医院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严重失误。
设备维护不及时也是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医院后勤工作涉及到大量的设备设施,如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及时或不到位,将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造成设备故障,影响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物资管理混乱也是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医院后勤管理涉及到大量的物资采购、存储和分发工作,如果物资管理不规范、混乱,容易导致物资浪费、损耗和错配,进而影响医院的日常运转和医疗服务质量。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来提升后勤管理水平,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2000字】1.2 问题概述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培训不足、设备维护不及时、物资管理混乱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也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了不便和风险。
人员培训不足导致员工不能熟练掌握管理技能和操作流程,设备维护不及时则可能引发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物资管理混乱会造成物资浪费和供应中断。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效率和形象,亟待解决和改进。
通过对后勤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找到更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提升医院后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200字】2. 正文2.1 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一些后勤部门人员过多,而另一些部门人员则过少,导致工作任务无法有效完成。
缺乏人员考核机制,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
2. 物资管理不规范: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的物资管理存在问题。
一方面,物资采购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现象。
部分医院没有建立科学的物资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分发、使用等环节不规范,导致浪费和资源利用不充分。
3. 设备维护不及时: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的设备维护存在滞后现象。
由于设备维修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维修人员不足,导致设备故障不能及时修复。
这不仅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4. 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的环境卫生管理存在问题。
一些医院卫生条件欠佳,清洁不及时,污水处理不规范,消毒工作不到位。
这不仅会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安全隐患,还可能造成医院内传染病的传播。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人员编制,根据各部门工作任务的需求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 设备维护改进:加强对后勤维修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建立设备维修登记制度,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和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
4. 环境卫生管理改进: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视,增加卫生管理人员的数量。
建立清洁工作的考核制度,加强对清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消毒工作,确保医院内的环境卫生安全。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维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
通过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维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可以提高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日常运营及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但在实际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员管理混乱、设备维护不及时、物资管理不科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制约了医院的全面发展。
因此,改进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公立医院在后勤管理人员的招聘与培训上存在问题。
一些公立医院在后勤管理人员的招聘上缺乏科学的选人标准,重视学历文凭而忽视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存在培训不足的问题,尤其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方面缺乏有效的培训。
针对这个问题,医院管理者应该制定科学严格的选人标准,注重人员的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并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
同时可以增加外部专家进驻,通过技术交流和实地指导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公立医院的后勤设备管理存在短板。
许多医院缺乏科学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机制,没有按时进行设备检测和维修,导致了部分器械不能及时更换和更新,从而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解决这个问题,医院管理者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进行设备维修和更换。
同时应该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
最后,公立医院的物资管理存在缺陷。
一些医院的物资管理不规范,存在物资零散、盘点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这不仅浪费了医院的物资资源,而且对医疗服务的质量造成了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医院管理者应该建立严格的物资管理制度,并建立物资管理的统一管理平台,对物资采购、储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加强与各厂商的合作,优化采购流程,提高物资质量和效益。
总之,如何改进医院的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须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也是医院快速发展的保证。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
由于后勤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公立医院的后勤服务并不理想,影响了医院的运行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有必要对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包括清洁人员、保洁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一些公立医院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一些岗位常常处于空缺状态,影响了医院的后勤服务质量。
2.设备设施老化。
一些公立医院的后勤设备设施老化严重,导致设备运行不畅、效率低下。
这些设备的老化不仅影响了医院的后勤服务质量,还可能对医疗服务产生负面影响。
3.管理水平低下。
一些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管理混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后勤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些公立医院在后勤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部门的资源过剩,而一些部门的资源却相对不足,这导致了后勤服务的不均衡。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后勤岗位的人员充足,并提高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
2.更新设备设施。
对于一些老化严重的后勤设备设施,应该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障后勤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效率。
4.优化资源配置。
在后勤资源的配置方面,应该进行合理的优化,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现象的出现,保障后勤服务的公平和有效。
1 后勤人员的现状1.1 后勤人员配备状况后勤人员的配备必须按照医院定编床位规模的大小实行一定比例的配备。
目,医院后勤进人的主要渠道有:文化程度不高;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大多数职工子女因世俗的偏见,看不起后勤岗位,不愿意上技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后勤服务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水、电、气、膳食等方面的一技之长,他们又因学历太低不能自主择业,直接进医院。
只要是非医学类专业能进医院的人员,都可以安排到医院后勤工作。
人浮于事,有事无人能做的局面。
许多后勤人员成了“管理人员”,出现了角色错位,诸多后勤服务性、技术性工作则由聘用的临散工承担。
医院后勤支出成本不但增加,而且管理上也不能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法制化。
后勤人员的配备不规范、比例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地为临床一线服务,医院后勤工作不会有质的飞跃,影响医院的发展。
1.2 学历状况后勤人员的学历显示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后勤人员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同时也隐含着一名后勤人员工作的潜在能力。
后勤人员大多文化基础差,学历水平低,专业知识欠缺。
长期以来,医院后勤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从不被重视,医院后勤管理教育与培训体系也相对滞后,许多医院后勤管理干部都是其他专业人员改行而产生的,他们对后勤保障的有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还有基本医学知识和管理知识也有所欠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精、尖设备不断引进医院,后勤人员维修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供应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管理上的需要,提高后勤人员的学历层次迫在眉睫,是后勤管理、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1.3 技术等级状况几乎大多数后勤人员不能适应新时期技术工人等级的理论考试,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新时期的工人不但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工人职工的技术等级上不来,工资待遇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起来。
年轻的后勤人员则自暴自弃,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安心岗位投身工作,多数人没有专业技能,根本谈不上建立人才梯队,复合型人才。
医院行政后勤管理现状及原因一、目前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系不健全,组织结构多样化。
目前,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磨洋工”混工资的现象;传统医院在组织结构上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导致管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事浮于人,办事流程混乱,办事效率低下。
医院现存的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医院医、教、研、工作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复杂。
医院行政人员的构成较复杂,大多由卫生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复员人员、工人岗位转岗人员、顶替就业人员等构成;没有从高等管理院校毕业走上行政管理岗位工作。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医院管理者来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行政管理经验。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具有管理专业学历者少,知识面狭窄,在专业、学历、知识和年龄结构布局不合理,多凭资历、经验和行政命令进行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管理技能严重落后,工作缺少活力,无法满足现代医院行政管理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离职业化要求相差较远,有少数管理者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缺乏主动性,遇事怕得罪人,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
(四)行政流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
医院的行政事务管理流程如人事管理流程、后勤管理流程、事务汇报和审批流程、绩效评价流程等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层层叠叠过于复杂,缺乏科学合理常规的行政流程。
目前,无论是涉及单个部门的工作,还是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大多数都依靠工作惯例、公文的协调指挥,以及粗线条的工作规则来流转。
工作人员没有具体的操作手册指导,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工作情况或对所处的工作情况不够熟悉,就会出现工作漏洞或重复,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五)行政管理部门职责交叉重叠。
各部门和各级职务的职责范围规定过于笼统,工作内容只有大致概念和分类,缺乏更加精确明晰的界限。
对于各级职务、职责的确定,有的只是照搬上级规定或他人经验,甚至只是文字上的简单归类,未能结合医院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
医院的部门职责范围和内容未能根据临床需要及时调整,管理者权责不明,职责不清,造成职责“真空”地带,部门之间职责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
(六)协调机制运转不畅。
协调手段过分依赖于正式沟通,没有发挥非正式沟通的正效应等问题,致使协调机制面对复杂工作状况时难以高效运转。
有的部门领导主动协调意识不够,平级协调的难度较大,若一个事项涉及多个部门,主办部门往往不愿主动与平级协办部门协调,使待办事项迟迟无法启动;有时即使主办部门积极与同级协办部门协调,却因协办部门的“冷落”而挫伤积极性。
同时,有的分管领导之间缺乏积极性或者沟通意识,增加协调的复杂性和协调成本,现有的协调机制常常难以应对。
(七)激励机制“缺位”。
医院薪酬机制有待完善,存在苦乐不均现象,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有效的工作评价机制;有看重传统的评先进、树典型方式,缺乏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虽然医院投入了一定的资源进行医院文化建设,激发干部的责任心和道德潜质来打造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务工作队伍,但由于步入了形式化“误区”,导致激励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二、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一)科学设置医院行政管理机构,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1、科学设置医院行政管理机构。
只有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并确定科学的职位职能,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形成一个畅达、高效、有力的行政指挥系统,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进而推进医院整体工作的顺畅运转。
在机构设置充分考虑到:一是应整合过时规章中关于职责划分的内容,按现代管理过程的需要,调整各部门的内部管理职责,使每个部门的职责都能够符合组织整体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统一权责,进行科学合理分工,优化结构,使运行程序简便,运行机制协调、完善、畅通,细化各部门管理职责的内容。
三是定期总结工作中新出现的工作内容,按相关性原则落实到有关部门职责中。
尽量避免部门职责交叉,不能避免时应明确主次关系,避免工作无责任部门现象。
四是决策层领导调整和变动时,要及时明确和调整分工,避免因工作失去指导而造成脱节。
2、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要建成集医疗服务、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公共卫生、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想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获取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改和补充,构建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协调的组织结构,为医院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科学设置医院行政管理机构就要完善医院的行政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1、构建高素质创新型管理人员队伍的原则。
一是德才兼备的原则,要坚持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在重视对管理人员实际工作能力考核的同时,加强对其政治信念、道德素养等的考核;二是队伍结构优化原则。
结构的优化目标应当是高素质、高学历、高效能、低年龄的“三高一低”的构成方式;三是效益性原则,管理创新就是因为效益不高或不好而进行的改革,如果创新的成本太高,没有效益或效益低下,那么创新就是无效或不成功的;四是合理流动原则,允许管理人员合理流动。
2、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技术过硬的管理队伍。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医院管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做出新的尝试。
一是转变管理理念,使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形成制度化,通过公开条件、公开竞争的方法,择优选择有志管理事业,熟悉业务、具有奉献精神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干部到管理岗位;二是在用人制度上强调柔性化,树立重学历更重能力,重资历更重潜力,重人才更重品德的观念,打破论资排辈、年龄界线,不拘一格地大胆使用管理干部;三是行政管理部门切忌人员过多,应从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定岗定员,根据人员的特征合理分配工作,做到任务分解、职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素质到位。
在日常工作中各成员应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完成。
3、建立科学合理的医院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度。
一是制定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计划。
二是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加强管理角色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三是加强业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的培训,重点学习创新医院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医疗质量和学科建设,管理艺术与执行力提升等内容。
4、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人员激励和考核机制。
一是建立稳定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和岗位待遇上适当给予政策倾斜,改变做管理工作缺乏职业安全感的状况。
二是建立公正科学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留用、晋升和岗位待遇直接挂钩。
三是建立进退有序的代谢机制,建立正常的辞职、离职、待岗,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任干部等制度,使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在竞争中建立,在动态中发展。
5、要逐步实现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
如通过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培训、建立医院后备管理人员队伍和医院管理人员院内轮岗交流等措施,建立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职业化管理队伍,为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优化医院行政管理流程行政流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医院各职能部门提供直接、快速、全面的服务,以保障、支持、督导、评价临床科室工作,努力为医院医疗核心流程的效益最大化做贡献。
设置行政流程时应充分考虑如何方便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临床科室核心流程的实现;将以职能划分层级管理模式,改变为以流程导向式的扁平化的网络型组织管理模式,形成首尾相接、完整连贯的行政管理流程,加快内部事务的流转速度和执行力度;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为临床科室减负,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满意,让员工满意,让医院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完善内部协调机制1、强调全体管理者的协调主体地位,变被动协调为主动协调。
各部门必须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围绕全局管理目标与其他部门积极协作,才能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因此,在所有管理层次上的成员都是协调的主体。
在管理过程中,由客体到主体地位的转变,使每个工作环节的管理者不得不与其他环节的管理者主动沟通和协调。
2、有效分权和授权,发挥不同协调主体的潜力。
比如适当分权,发挥决策层副职的协调潜力,尽量减少平行协调和垂直协调交织的复杂局面。
适度授权,解决院办公室协调力量不足问题。
因体制原因,办公室与决策层属上下级关系,与其他各部门处于平行关系,协调力量和作用有限。
因此,应通过适度授权来增强办公室的协调力量。
配置一定数量的具有职位相当、综合协调能力强、沟通技能好的人员到协调岗位,并通过工作规章明确授权。
3、有效利用非正式沟通,改善协调绩效。
大家习惯于依赖正式沟通渠道来完成协调,作为正式沟通的补充,在内部管理中,应强调“人性化”的非正式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以满足组织成员社会交往的需要,提供快速、有效的沟通途径,有利于改善组织绩效。
(五)建立公正的考评体系。
1、坚持目标激励。
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每年提出医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各科室建设的发展要求,并把长期战略化解成短期目标,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同时还要明确达标后的奖励标准。
2、坚持考评激励。
制定贴合医院实际的《工作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将行政管理工作纳入《实施细则》,依据《实施细则》量化管理,实施奖惩。
制定《实施细则》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引导人、激励人,使全院医护人员明白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六)和谐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把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一是处理问题要站在医院建设的角度;二是要充分理解医院在发展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包括人与人的矛盾,领导与群众的矛盾;三是允许提出不同意见,真正做到“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和谐管理应把握的几个问题:1、要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
医护人员的价值、意志、情感、心态等因素越来越应该受到重视同时,管理者还要通过理想信念的培育,感情的交流,形象的感召,情绪的感染和心理的共鸣等来激发被管理者的内在动力,以达到和谐发展。
2、要防止管理中一团和气。
行政管理易出现轻制度,重人情,轻管理,重和气;人情味过浓,制度观念弱化。
因此,要切实搞好思想统一,提高思想觉悟;切实发挥好各级各类人员作用、协调好各类关系;切实把握好情与理的度,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防止一团和气。
3、制定管理措施要强化“理”。
管理措施要合乎大众认同的人伦、人性、人道、人权等基本理念。
日常管理要有理性,危机管理要有理智,冲突管理要立足于理解,避免情绪化、极端化、片面化、绝对化;管理过程要顺理成章,管理行为要合情合理,要尊重合理化建议和合理要求,鼓励医护人员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多调理,少折腾,多一些微调,少一些“一刀切”,尤其要关注医护人员的情绪变化,爱护积极情绪,调动疲劳情绪,转化消极情绪,化解极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