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教育现代化发展概况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5.21 KB
- 文档页数:1
西藏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西藏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西藏基础教育的特殊性。
我们分析西藏基础教育的存在问题的原因要从这个实际出发,那么西藏教育的特殊性是什么呢?首先,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相对恶劣。
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劣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毫无疑问。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和封闭性,使西藏在院校协作,人才交流,科技情报交换,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等方面,都十分困难。
由于远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外交通不够畅通,这使西藏教育很难受到与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教育辐射,西藏教育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发展,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成的西藏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客观上要求西藏教育实行因地制宜的政策。
第二、特殊的历史条件。
旧西藏的教育主要以寺院教育、官僚学校和私塾,主要以这三种形式,当时主要的学员是官僚的孩子,稍微贫困的孩子就没有资格学习知识,当时的办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材主要是经书为主,这种落后的教育对西藏教育的发展在主观上起一种消极作用,这种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农牧地区封闭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人们落后的思想意识。
落后的思想意识必然要反映到教育上来,比如:很多群众认为办学是国家的事情,不愿集资助学:有的认为当农民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识:有的重男轻女,让儿子多读几年,让姑娘少读几年,一致大量文盲中多数是妇女:还有个别领导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发展教育。
因此,把发展教育视为“软件”任务,把发展经济视为“硬件任务”加之教育生产的周期较长,见效较慢。
第三、落后的经济状况,西藏从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到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阶段中,长久的封建思想束缚着整个西藏经济的命脉。
从手工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是个巨大的转折点。
西藏基础教育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怎样解决西藏基础教育辍学问题(一)西藏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零的起点出发的西藏基础教育,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西藏基础教育的设备也越来越齐备,党对西藏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了特殊政策,实行“三包”政策,使得西藏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农村的重点学校,使西藏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普九”得到全面发展最初西藏实行普九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经过长期的努力,普九在西藏基础教育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全区有部分县域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普九的人口覆盖率50.86%。
已经有37个县域实现了普九教育,普九归根结底就是用法律来保护青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经过普九教育的了解 ,大部分县开始实行了这种教育政策,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入学的巩固率和按时毕业率,降低留级率和辍学率。
2.农牧区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西藏农牧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和扩大了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
一年级受学前教育比例达92.5%。
学前教育设施在不断提高,大多学前班还配备了受过幼师专业教育的责任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进,学前教育以初具规模,有效的促进了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3.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大力加强随着师资院校的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许多人都积极的选择了师资专业,师范院校实行三年,四年学年制。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西藏基础教育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师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队伍有逐渐壮大,学历结构、学科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4.基础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近几年来,西藏自治区采取有力的措施,教育经费比以前增加了几倍,除保证正常的经费外,每年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专款,改善办学条件。
此外,还拨出了一定数量的基建专款,用于校舍的新建和维修,由于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民办教师实行工资制,对边境地区小学实行“四包”(包吃,包学,包住,包穿)对全区255所重点中小学实行“三包”政策,还发放了助学金,由于采取以上措施,西藏的基础教育在办学条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明朗的教室里,到处可以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5.搞好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基础教育分级管理体制正在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办学在学前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三包”方法,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努力实施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调整好结构和比例, 农牧区基础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农村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坚持依靠人民办教育.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风气:坚持集中办学与分散办学相统一,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巩固和发展西藏基础教育的关系,还存在着很多特殊性的问题。
西藏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通过研究西藏自治区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发现了目前西藏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西藏学前教育的对策: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拓展幼师师资队伍、完善双语教材的编写、建设学前教育专管部门等。
关键词:西藏;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前言新中国成立之后,西藏学前教育才开始发展。
先后创设了幼儿班、保育院,在1960年才正式创建了幼儿园。
西藏学前教育历经了五十多年的发展,终于收获了不错的成果,教育地位也有了崭新的变化,只不过因为西藏受到特殊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教育投入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西藏实际的学前教育水平距离全国学前教育平均水平还很遥远。
一、西藏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过相关部门的信息统计发现,西藏自治区2010年建立的幼儿园仅有八十八所,基本都是教育部门申请的办园,占据整体幼儿园比例的70%;其中站在城乡分布的角度发现,建设的县镇幼儿园是最多的,然后是城市幼儿园,最后才是农村幼儿园,从这就可以看出县镇幼儿园是主要的办学性质,在整体幼儿园比例中占据了64%。
西藏全区在2010年的幼儿统计数量为13.7万人,可实际进入幼儿园的幼儿仅有16068人,75%的在园幼儿是少数民族的,有1281名教职工、850名专职教师。
二、西藏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1.师资紧缺,学历低通过了解西藏拉萨市教体局的学前负责人认为,本地学前教育的幼师专业教学水平不高,目前当地学前教育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幼师短缺;还有民办性质的幼儿园中有的教师只经历过短期的岗前培训,整体的教育理论知识不足,缺乏专业教育技能,导致整体的教师水平不高。
西藏自治区的幼儿园领导人觉得目前幼儿园多数的优势年龄都超过了40岁,而且幼儿园中没有本科学历的幼师毕业生,希望今后西藏当地的大学可以提供高学历的优势师资。
还有西藏拉萨市民办的教育机构中幼儿园领导说道,本地的幼儿师资短缺,整体的幼师水平较低,学历也不高,幼儿园仅有个别的保育员是从藏族中选拔来的,多数的教师还是通过内地引进的。
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一、藏族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藏族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苯教时期。
在那个时期,苯教的僧侣们承担了教育和传播文化的责任。
随着佛教的传入,藏族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宗教教育形式,藏传佛教的思想和文化对藏族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吐蕃时期,藏族教育开始有了雏形,文字的出现使得藏族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藏文的起源虽然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藏文经过三次厘定和规范后,使藏族从言传步入了文字记录的时期。
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和讲授成为藏族学习藏文和梵文的必要任务,这对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八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正规“学校”和“学生”,即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和“七觉士”。
这标志着寺院教育的开始,当时只有王室贵族的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
吐蕃王朝崩溃后,藏族社会陷入了漫长的分裂时期,但佛教的复兴和与苯教的斗争、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进一步推动了寺院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中,藏族教育已经演变为一种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包括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多个领域。
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快了藏族教育的发展。
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和解决。
二、藏族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宗教信仰的影响:藏族教育深受藏传佛教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宗教教育在藏族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域特色:藏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都为藏族教育提供了特殊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双语教学:藏族教育实行双语教学,既注重藏语的学习和传承,也强调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重视:藏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
文化传承的强调:藏族教育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认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民族认同感的培养:通过宗教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藏族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西藏今日发展现状分析
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对西藏发展现状的分析。
首先,西藏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西藏的GDP
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经济总量逐步增加。
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为西藏经济带来了显著的贡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体验西藏的独特风光和文化,促进了当地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改善。
政府加大了对西藏的基础设施投资,修建了一批新的公路、机场和铁路等交通设施,这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此外,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为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西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
政府在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普及了基础教育,提高了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方面,西藏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也得到了加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西藏作为中国的生态屏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雪山、湖泊、草原等天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恢复进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综上所述,西藏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社会
保障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推动西藏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为贯彻落实中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西藏自治区在完成“两基”攻坚后,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
到2020年底,全区74个县区全部通过了自治区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其中62个县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还有12个县区未接受国家评估认定。
2021年5月22日至28日,根据西藏自治区申请,以国家督学、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刘东为组长的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西藏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进行了督导检查。
本次督导检查重点抽取了今年申报12个县区中的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昌都市江达县2个县,同时在前期已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62个县区中,随机抽取山南市加查县进行了复查。
5月22日,督导检查组抵达拉萨当天晚上,即召开了西藏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进点会。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杨剑波,国家督学、四川省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导检查组长刘东,西藏自治区副主席任维,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厅党组书记杜建功出席进点会。
刘东组长在讲话中明确了本次检查的主要任务、主要规程,并对督导组以及受检县区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任维副主席代表西藏自治区政府作表态讲话,简要介绍了西藏教育基本情况、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情况及西藏为确保今年12个县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任务如期完成所做的工作,并对受检县区迎接、配合督导检查提了几点要求。
5月23日至26日,督导检查组分3个小组分别对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昌都市江达县、山南市加查县3个县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对那曲市尼玛县、班戈县2个县进行了随访,随机抽查学校32所,实地检查县发改、财政、编制、人社等部门,核查相关文件资料、数据,网络问卷调查2131人,随机访谈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学生家长等群体,对各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西藏教育政策西藏是我国的一个特别区域,也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领土之一。
作为一种地理和人文的整体,西藏的教育政策在近年来备受瞩目和关注。
在新时代下,如何进一步优化西藏的教育政策,发展西藏的教育,被广大人民所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西藏教育政策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路径。
一、西藏现有教育政策西藏是我国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
在历史上,西藏的教育主要由寺庙负责,寺庙教育是藏民族传承藏文化、道德与民族精神的文化中心。
而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西藏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求。
为了加强西藏的教育建设,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实行零择校,优先招收藏族学生,提高西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西藏的教育进步,有力推进了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除此之外,国家还对西藏进行了多方面的扶持和资助,包括财政支持、人才培养支持、助学贷款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小学技能教育等方面。
二、西藏教育政策面临的问题尽管有了政策及实际的扶持、支持,但是,西藏的教育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
1.教育资源不足:与其他地区相比,西藏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即便是已有的学校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分布不均,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2.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对于西藏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优质、有竞争力的教育资源,很少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教育机会。
这也意味着,他们竞争市场的能力较弱,无法确保他们的发展和成就。
3.大量流失人才:由于种种原因,西藏目前还有大量的人才外流。
一方面,还有许多青年学生在外地逐梦,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藏族人员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无法发挥其才华所致。
这些因素都妨碍了西藏的发展。
4.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尽管寺庙教育在西藏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传承问题,许多年轻一代藏族人对传统文化已不再感兴趣。
而且,由于时代的潮流变化,许多年轻藏族人也开始渐渐地丧失其传统文化的信仰和感情。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我国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林周县为例摘要:从教育出发,从起点出发,可以更加使得西藏融入祖国以及外界的精彩纷呈中去。
那么西藏的教育即成为首当其中的一个方面。
自成立西藏自治区以来,西藏的教育也一直是全国上下关注与讨论的常话,因为这即关系到整个藏区的发展前景以及与祖国的融合程度,关系着整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一.导论西藏是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邊疆的藏族自治區(省級民族自治地方)。
地理位於青藏高原之上,全境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8分之1,在中国的历史及如今都是国土内十分重要的辖区。
西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发展进程,尤其随着中国母体实力的日益增强,整个西藏自治区更是在经济、农业、交通、旅游、人口、教育、文化等方面,展现着全新的面貌。
让这座“世界屋脊”,成为更加名副其实的发展焦点。
在伴随着祖国母体发展的进程中,拉萨的进取与接纳精神,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了拉萨,了解了拉萨,甚至投入了拉萨的怀抱。
所以自1965年9月9日这个重要的时日起,西藏自治区已有更多的世界大家庭元素融入自己的名片。
成为了全中国、亚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1.当今藏区的发展若一个城市要发展的夺目,那么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中所唱到的,“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西藏亦是以这样的姿态呈现出来的;一个城市若开放怀抱迎接外界的元素,那么教育必定成为这个地区的根基。
从教育出发,从起点出发,可以更加使得西藏融入祖国以及外界的精彩纷呈中去。
那么西藏的教育即成为首当其中的一个方面。
自成立西藏自治区以来,西藏的教育也一直是全国上下关注与讨论的常话,因为这即关系到整个藏区的发展前景以及与祖国的融合程度,关系着整个发展趋势。
2.藏区教育现状教育近些年来,西藏地区的整个教育水平均有了大方向的调整。
如大力推广开展双语教育等。
那么西藏教育现在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把握发展方向?及本文中提到的林周县目前的教育状况是如何?如何更加的推进?笔者将在下文中进行详述。
建国以来西藏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摘要】西藏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故事。
建国初期,面临着严峻的条件和资源匮乏,西藏地区小学教育一度陷入困境。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藏地区小学教育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策支持和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完善,硬件建设也得到了提升。
现在,西藏地区小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对于西藏地区的持续发展来说,小学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继续扮演着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角色。
未来,西藏地区小学教育应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均衡为目标,为地区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西藏地区,小学教育,建国以来,发展历程,重要性,特殊意义,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政策支持,师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显著成就,未来发展方向,持续发展,重要意义。
1. 引言1.1 西藏地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西藏地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当地孩子的教育、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小学教育是孩子们接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塑造品格的重要阶段。
在西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经济水平较低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西藏地区的小学教育不仅仅是一项教育任务,更是对当地文化和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小学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对于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从而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族文化。
西藏地区的小学教育还是提高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水平,为西藏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强和改善西藏地区小学教育,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当地孩子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1.2 小学教育在西藏地区的特殊意义在西藏地区,小学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对西藏义务教育现状的分析[摘要]西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国民教育,就必须发展西藏教育。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其义务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和平解放后,西藏教育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相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国家的支持;西藏1 西藏当前的义务教育现状西藏和平解放后,其义务教育在政府的规划和支持下,下属的各个地区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入学率发生了很大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巴宜区小学入学率已达100%,初中入学率也已达90%以上,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59.7%,此外大部分中老年人虽未进校接受义务教育,但之后进了扫盲班。
这结果表明:现如今,义务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自21世纪以来,西藏“三包”优惠政策使义务教育普及开来。
2007年西藏实现了教育史上的又一突破。
小学在校生32万人,入学率达到98.2%;初中在校生14.5万人,入学率达到90.7%。
2008年,西藏文盲率下降到2.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初中入学率达到92.2%,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6.3年。
2015年,西藏率先实现学前阶段、9年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小学入学率达99.59%,初中毛入学率达72.23%,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1年。
2 国家支持西藏义务教育自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来,自治区将发展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并实施了相应的措施大力发展义务教育。
2.1 内地支援西藏教育西藏和平解放至现今,我国每年都选派教师进藏,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除了在师资力量上予以帮扶外,我国还在内地开设西藏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已先后在20个省、直辖市的28所学校开办内地西藏班(校),有53所内地重点高中,90多所高等学校招收西藏班学生,累计招收初中生36 727人。
2.2 双语教学西藏自治区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蔡林娜刘秋平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文章梳理了西藏民主改革前教育发展状况,总结了西藏民主改革之后的教育发展新面貌,党和政府从教育援藏、优惠政策、财政投入、法律保障等方面保障和支持西藏教育的发展教育,西藏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提出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注重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引进,合理配置各地区资源,开辟西藏特色课程,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地发挥援藏教师的作用,走符合西藏实际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民主改革;西藏教育;政策促进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变西藏地区面貌,根本上要靠教育。
西藏自实行民主改革以来,始终优先发展教育,切实落实科教兴藏战略,使得西藏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西藏地区教育持续发展,成效显著。
一、西藏民主改革前教育发展状况西藏是我国西北大省,自然环境导致西藏人口稀少,整体的发展经济速度提升较慢,长期以来,西藏采用的都是政教合一的旧制度,这种社会制度严重阻碍西藏教育的进步。
在实行民主改革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化的学校,仅仅只有上层阶级的子弟能够接受学习教育,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连人身自由都相对艰难,更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
经调查,民主改革前,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仅为2%,文盲数量超过97%,而且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也远远落后于时代,同时,由于整体教育资源的匮乏,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接受大多数为宗教知识,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缺少关联。
二、西藏民主改革之后的教育发展新面貌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教育事业实现了大跨步的发展。
党和政府深刻关注西藏教育事业发展,西藏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1]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正是这一发展成果最好的体现和见证。
西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应重视提升当其的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立足于西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问题,展开对有效化解措施的分析,以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教学工作迈向现代化发展路径。
标签:西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对策分析一、西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亟待完善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对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使西藏学前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但现实中,适用性较高的学前教育规范、法制有限,入园贵、入园难等问题成为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1]。
近年来,在西藏地区中尽管幼儿入园率大幅提高,但与内地相比仍存在显著差异,譬如:公立幼儿园与普惠性幼儿园少、就近入园、流动人口儿女入园等等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贫困地区问題表现更加明显。
此外,幼儿园教育质量低,规范性的缺乏成为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国家与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应重视对西藏地区学前教育的管控,推出保障性、指导性政策。
(二)人力、物力等投入有待加强首先,在西藏地区,很多幼儿园人数多,办园条件简陋,除了课堂必备基础桌椅等物资,几乎无活动区,教具、玩具等配置欠缺不合规,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具、玩具更是少之甚少。
此外,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或很小或没有。
其次,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在编人员少,多数是临时聘用的,且多数是学历不达标,有一部分还是本地劳动妇女,专业素质欠佳,保育员数量不足。
部分幼儿教师因无编制,薪资福利难以得到保障,师资队伍不稳定、人才水平偏低,教育工作开展乏力[2]。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存在教师无证上岗的问题,甚至一些幼儿园的园长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
最后,缺乏对园本课程的开发意识。
在少数民族的学前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使其学习汉语言文化知识,并应关注文化传承问题。
科教兴国是发展科技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对于当代人来说,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尤为突出。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基本人才的基础工程,且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十九大报告中在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习近平总书记谈道:“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
作为我国的西南边陲,西藏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的提高也尤为重要,那么要加快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则是重中之重。
十八大以来,西藏教育依托国家支援优势,始终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奋力推动全区教育迈上新台阶。
但不可否认的是,西藏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西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部分建议。
1 西藏教育发展现状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以来,由于国家直接领导的重视和西藏自治区自身意识的加强,“科教兴藏”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号召,同时也表现出西藏对于教育的重视,从而西藏教育相比于从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步入了现代化教育的行列。
2018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基础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以公办为主的普惠性学前双语教育网络基本建成,全区51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9.3%。
西藏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引言西藏,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教育发展历程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西藏地区的教育事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以及一系列教育政策的扶持下,西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旨在分析西藏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探讨其中所面临的挑战。
现状教育资源投入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软件实力方面,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些举措为西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普及程度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投入,西藏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
同时,西藏地区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高考成绩逐年提高,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民族教育特色西藏地区在教育发展中注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民族特色。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一系列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和支持藏族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为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
挑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尽管政府在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教育资源分配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
尤其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仍然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西藏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参差不齐现象。
一方面,优质教师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和边远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非专业教师,影响了教育质量。
民族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融合在弘扬民族特色的同时,如何将民族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有效融合,仍是西藏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这需要政府在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教育与就业衔接不畅西藏地区教育与就业的衔接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1. 引言西藏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西藏的乡村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2. 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状2.1 经济发展近年来,西藏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交通、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传统的农牧业逐渐转型为现代农业和牧业,农民和牧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2.2 教育进步教育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乡村地区也在积极推动教育的发展。
学校建设得到了重视,教育资源得到了配置。
越来越多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为乡村地区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3 社会文化变迁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藏乡村社会的文化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逐渐演变为更开放和多元的形态。
年轻一代的人们更加接受现代文化和价值观,乡村地区的社会观念也在悄然转变。
3. 现代化趋势的原因3.1 政府政策的推动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得到了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
政府加大对西藏乡村地区的投入,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3.2 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地区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压力。
传统农牧业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现代农业和牧业的发展成为了必然选择。
现代化趋势的推动促使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3.3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影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对乡村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藏乡村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加便利。
这促使了更开放的思想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4. 现代化趋势的影响4.1 经济发展的带动现代化趋势的推动促使了西藏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改善了农民和牧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西藏教育研究现状与问题探析姚闳耀杜皓杨维平[摘要]基于CNKI数据,利用BICOMB、SPSS和UCNET软件,对西藏教育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通过词频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西藏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总结归纳出西藏教育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西藏教育;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A[]10054634(2018)02002107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基础,也是西藏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西藏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有关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归纳较少,且大多停留于定性方法或是凭经验总结,具有一定主观性[1]。
与传统定性分析方法相比,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定量数据直观反映某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发现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
从绘制知识图谱入手,利用BICOMB软件、SPSS软件和UC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通过规范的研究设计对西藏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结合二次文献阅读,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西藏教育质量水平,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设计1.1数据来源以CNKI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库,采用知网高级检索功能,以“西藏教育”作为关键字段进行主题检索,来源类别设定为“期刊”,检索时间设为1978年7月至2017年7月,并勾选同义词拓展,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文献474篇。
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即剔除会议、通知、公告、征稿启事、丛书介绍等非研究型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345篇,以此作为该研究的基础数据。
1.2研究工具知识图谱主要用于科学文献知识的数据发掘与可视化再现,可准确分析学科或研究领域的信息汇聚点,进而帮助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发现研究课题现状与研究热点、重点。
笔者主要采用BICOMB2.0、UCNET6以及SPSS20.0软件对我国西藏教育研究领域已有成果进行计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