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传播与公共文化空间构建_刘中东
- 格式:pdf
- 大小:1019.21 KB
- 文档页数:3
视觉重构理论下小众传统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以纪录片
《惟有香如故》为例
姜丽萍;饶丽君
【期刊名称】《视听》
【年(卷),期】2024()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社会。
数字化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图像传播和视觉呈现效果,小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数字时代也有了可行的突破路径。
以纪录片《惟有香如故》为例,基于视觉重构理论分析香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发现香文化的数字化呈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传统小众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5页(P112-116)
【作者】姜丽萍;饶丽君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5
【相关文献】
1.纪录片在“文化润疆”背景下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探析——以纪录片《大山的孩子哈德斯》为例
2.视觉重构理论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分析
3.维持与重构:传统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路径探析——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4.历
史剧情纪录片《惟有香如故》叙事手法的两个“打破”5.媒体融合背景下美食纪录片空间重构探析——基于美食纪录片《圈粉食刻》创作讨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视觉传达设计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景观和文化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装饰空间,更是为了与公众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引发思考和激发情感。
而视觉传达设计在公共艺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对公共空间的感知和体验。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设计领域。
它涵盖了图形设计、字体设计、色彩运用、排版布局等多个方面,旨在以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特定的信息或情感。
在公共艺术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增强公共艺术的信息传达功能。
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主题和内涵,而视觉传达设计可以通过巧妙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组合,将这些主题和内涵清晰地传达给观众。
例如,在一个纪念历史事件的公共艺术作品中,设计师可以运用特定的历史图像、标志性的符号以及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让观众迅速了解作品所纪念的事件及其重要意义。
这种信息的准确传达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作品的影响力。
其次,视觉传达设计可以提升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
好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够运用色彩、形状、比例等元素创造出和谐、美观的视觉效果,使公共艺术作品更具吸引力。
色彩的选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明亮的色彩可能带来活力和欢快,而深沉的色彩则可能传递出庄重和沉思。
形状和比例的巧妙搭配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形式美感,吸引观众的目光并引发他们的审美愉悦。
通过精心的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亮点,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再者,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塑造公共艺术的个性和特色。
在众多的公共艺术作品中,要脱颖而出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需要具有独特的视觉风格。
设计师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独特的视觉元素组合以及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为公共艺术作品赋予独特的个性。
这种个性不仅能够使作品在视觉上与众不同,还能够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历史传承和社会价值观,从而使公共艺术作品与特定的地域和社区产生紧密的联系。
视觉传达设计与社会文化传播的探讨在当今社会,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强大的传播工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文化。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有效地传达信息、引发情感共鸣,并在社会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想法。
这些视觉元素可以包括图形、色彩、字体、图像、排版等等。
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海报、标志、包装、网页、广告等等。
一个好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能够在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清晰地传达出其想要表达的内容。
社会文化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语言等多个方面。
社会文化是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传播的,而视觉传达设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例如,传统节日的海报设计往往会运用特定的色彩和元素来体现节日的内涵,从而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受。
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强化社会文化的认同感。
当我们看到具有地域特色或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比如,某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还让该民族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豪,同时也让其他民族的人对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尊重。
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也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也在不断演变。
设计师们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作品。
比如,将古老的神话故事以现代动画的形式呈现,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在商业领域,视觉传达设计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品牌形象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成功的品牌,往往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视觉形象,这种形象不仅仅是为了销售产品,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
比如,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时,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使其品牌形象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338收稿日期:2017-04-10作者简介:孙鸥(1968-),四川重庆人,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艺术家,公共艺术创作人。
研究方向: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之美□ 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工作室 孙鸥——视觉艺术改造城市灰色空间今天,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公共艺术营造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沙里宁(Eliel Suarinen)说过:“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
”悉尼在1994年出台的《公共艺术政策》中明确提出,如果要使人们感知到悉尼是一个伟大的城市,那么整个城市必须随处可见艺术品与文化的存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可见,今天要建设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城市必须要有繁荣的艺术和文化的参与。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建设,与建筑、空间景观、社区环境共同参与,营造城市的总体文化印象。
这其中,视觉化艺术设施是城市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概述(一)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称为是城市发展的粗扩期,城市发展的粗犷阶段。
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很直接,即扩大城市化规模——修路,建楼,从传统农业主导型经济转向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发展。
我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从农业经济直接、同时跨入工业经济和服务型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由于工业与贸易、市场经济的结构化需求,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参与到这场世纪的社会转型变革中来。
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需要大量的体力与知识劳动力的参与和投入,由此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水泥高楼瞬间拔地而起……这一时期的设计需要解决城市的功能问题,这是物化的设计阶段,故称其为“粗犷型”的发展阶段,首要解决的是城市人口最基本的吃、住、行问题。
(二)城市精细化建设阶段城市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就是广建高楼。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引言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视觉媒体作为主要载体,通过影像、图像、符号等作品传达着各种文化信息。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传播不仅在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巩固和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多元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视觉文化传播这一文化形态以及其传播理念,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诠释。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内涵视觉文化传播是指通过视觉媒体将一种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它以影像、图像、符号等视觉元素为基础,以直接触动感官的方式塑造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视觉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进行展示,而是通过符号的运用和传播的技巧来表达文化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
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如文字、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视觉文化传播的形式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更好地拉近受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加交流与共鸣的可能。
三、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性1. 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觉文化传播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文化的冲击,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
通过视觉文化传播,可以将本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展现给世界,提升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2. 文化交流与融合视觉文化传播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与独特性,视觉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影视作品、艺术展览等形式将不同文化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形态,推动文化交流与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3. 传播理念的创新与推动视觉文化传播具有创新和推动传播理念的作用。
传统文化传播通常以文字和语言为主要手段,而视觉文化传播以影像符号为基础,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视觉文化传播的出现,推动了传播理念的创新,提升了传播效果,为文化传播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视觉传达设计在公共艺术中的作用在我们生活的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而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专注于信息传递和视觉表现的学科,在公共艺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增强公共艺术的信息传达效果。
公共艺术往往承载着一定的主题和意义,例如社会价值观、历史记忆、环保意识等。
而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巧妙运用图形、色彩、文字等元素,将这些复杂的信息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比如,在一个倡导垃圾分类的公共艺术作品中,设计师可以运用鲜明的色彩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并配上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让人们一眼就能明白如何正确分类垃圾,从而达到宣传环保理念的目的。
其次,视觉传达设计有助于提升公共艺术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在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注意力变得极为稀缺。
一个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在众多的视觉刺激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目光。
视觉传达设计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独特的视觉效果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利用光影效果创造出奇幻的视觉体验,或者运用互动式的设计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这些都能极大地增加公共艺术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愿意驻足欣赏和思考。
再者,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塑造公共艺术的个性和特色。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点,公共艺术应该能够反映这些个性。
视觉传达设计师可以从当地的文化元素中汲取灵感,如传统建筑的造型、民间艺术的图案、地方特色的色彩等,并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的设计中。
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成为城市的文化标识,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视觉传达设计在公共艺术的空间布局和引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环境中,公共艺术作品的位置和布局需要经过精心规划,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功能。
设计师可以通过视觉元素的引导,如线条、箭头、色彩的渐变等,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行动流线,使公共艺术与周围的环境和设施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视觉传达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日益显著。
而视觉传达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公共艺术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觉传达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等元素的组合与运用,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引发公众的共鸣和思考。
视觉传达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
壁画就是一种常见且古老的形式。
从古至今,许多城市的墙壁上都绘有精美的壁画,它们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比如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小镇,壁画可能描绘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过程,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到过去的生产方式;在现代都市的街头,壁画则可能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这些壁画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成为了传承文化、记录历史和表达社会诉求的重要载体。
雕塑也是公共艺术中视觉传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雕塑作品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材质,向观众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
例如,一座象征和平的雕塑可能以柔和的线条和舒展的姿态展现出和谐与安宁的氛围;而一座纪念英雄的雕塑则可能通过坚毅的表情和挺拔的身姿传达出英勇和无畏的精神。
雕塑作品在公共空间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人们驻足观赏,引发内心的触动和思考。
此外,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艺术形式,也充分利用了视觉传达的原理。
装置艺术通常由多个元素组合而成,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和材料运用,创造出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艺术体验。
观众在参与和感受装置艺术的过程中,能够接收到艺术家想要传达的信息和理念。
比如,一些装置艺术作品可能利用灯光和声音效果,营造出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让观众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科技或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视觉传达在公共艺术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它能够增强公共艺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个设计巧妙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鲜明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富有内涵的图案,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什么是传播:某种意义借助于媒介符号而进行交流的活动,它导致信息和情感的共享;什么是视觉传播:以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感性、生动而具体;什么是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以及在历史中积累起来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什么是视觉文化:这是从与传统书写和印刷文化相比较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当代以机械复制为手段而产生的大众文化,如电影、电视、商业环境设计和报刊杂志图片,以及网络多媒体等等的视觉直观的文化种类; 视觉传播:是一种传播方式,可产生特定的效果;所有传播都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情感和判断,必然涉及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必定是有倾向性的,不可能是单纯的形式或方法像计算机语言;因此视觉传播涉及到视觉形式的效果好坏和视觉内容的真善美问题,从哲学上说,前者叫做工具理性问题,后者叫做价值理性问题;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视觉转向的时代的定义: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这个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图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根源:1科技的发展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双项技术支持彩色印刷、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移动通信2“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社会根源3信息社会的到来是“视觉文化时代”出现的内因信息化社会:即一个社会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 其标志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繁荣;传播的实质:1:动词:去想改变想法、感觉、讯息,得以获知,得到共识,获得交流2:名词:符号.共通信息.讯息互换,个人之间通过共通的符码系统交换的过程,表达观念的艺术,传递讯息的科学3:特质:有意义符号的交换,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东西,由媒体连接参与者,潜在交流的可能,滿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途径传播活动的分类:1根据信息的特质,可以分为新闻传播、舆论传播、广告传播、文艺传播、科技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2根据信息的符号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3根据媒介的人体性和技术性之分,可以分为人际传播面对面,电话,大众传播印刷和电子媒介网络传播计算机及其网络媒介4根据传播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和国家传播视觉传播涉及各种特质的信息内容,主要以非语言传播为主导形式进行,在大众和网络传播中应用广泛,且各种传播主体都非常热衷于此种传播形式;视觉传播的内容:人类意识的内容:认知概念,真——纪实性电视新闻;功利伦理实践,善——纪实和审美形式皆有;审美艺术情感,形象,美——审美形式,内容涉及认知和功利伦理视觉传播的特点与常规的语言符号传播比较:运用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形式进行传播,逼真性高——形象性,感染力强——情感性,适合当代节奏——快捷而准确易读性高,跨文化障碍少——诉诸本能直觉,娱乐价值高——富于感性和身体性,易于表现新奇对象新鲜、美观、动人、丰富传播效果:从横的方向看,不同民族语言的阻隔被打破;从纵的方向看,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文字的垄断被打破,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视觉传播的缺陷:1.美国传播学者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 2.许多商家为营利,不惜推出3.现在的许多视频节目比低俗广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4.视觉传播以感性生动的画面占据受众的眼睛和头脑,使其无暇思考和判断,因此容易受人摆布;5.需要昂贵技术设备制作影像,受众也需要有相应机器接收设备才能观赏时代不同,对此的承受力和喜好倾向也不同;媒介:就是讯息.广播让我们想象影像,电视则清楚呈现影像;媒介是传达符号样式的实体基础;意义本身不能被传送,真正能被传送的是意义象征符号.符号式传播语言是人类演化的一部分;人类所用的符号有许多以非语言方式传播;符号的七种类型:生理外表,类语言,身体动作,时间的使用,触觉使用,空间的使用,标志、人造物的使用人类生活及其意识的内容:1认知活动概念,真——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感知和体验——命题语言2实践伦理功利,善——实用的生产、商业活动和道德理念的制订——命题语言和审美形式皆有3审美艺术情感,形象,美——审美形式,内容涉及认知和功利伦理;传播媒介的三种形态:1.示现的2.再现的3.机器的当代视觉媒介的种类:1、图画和摄影精确复制2、和3、计算机和网络现代传播形式所表现的人类生活和意识及其所使用的媒介技术:1新闻真,善,认知概念与伦理规范,,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2广告善,功利目的,经济生产,财富,生活欲望,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3广播影视艺术美,善,真,情感的艺术形式,广播——音乐、歌曲,电影——电影叙事类作品,故事片,电视——综艺节目电影,音乐会,演唱会,选秀,文化节目,艺术展报道,叙事类作品,电视剧,互联网传统文化中真善美往往是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被表现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们比较难以区分了;视觉传播的领域媒介特性及其所擅长领域和价值倾向:人际传播媒介相关1绘画,雕塑,装置,书法,建筑2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大众媒介相关3CI,广告,视觉传达,版式设计,包装设计,4电视新闻、新闻电影记录片,5电影故事片、电视剧、文化艺术类多媒体出版物、网络中的多媒体文化艺术信息符号就是以某种形式表示它自身以外的其他意义的代码;语言符号学:是一套能使人们彼此交流的符号系统,它由符号、能指和所指组成,即能指是表达其他事物的事物,所指是能指所表达的事物的意义事物的概念而不是实物,符号是二者的结合;图像符号:是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相似或相同;例如,一个建筑模型就是真实建筑的某些特征的图像展示:形状、颜色等等,或照片与本人的相似关系;标记符号:是如果某标记确系由某物体造成,并成为指明该物体存在的物质痕迹,那么这一标记就是标记符号;例如弹洞与枪击的关系;非语言的图像符号的特点:1.不需要专门的教育过程,也能识别其意义2.与现实对象相似,使人容易将其等同于现实对象象征符号所涉及的既不是相似性,也不是实际的因果关系,而是由象征符号使用者做出的一种硬性规定,使某种象征符号与某种意义之间具有特定的关联;文字是这类符号的典型例子,除了拟声词外,它们仅仅通过社会习俗与所指的事物发生关联;广义的视觉符号:是指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和意义的符号,如绘画、摄影等图像符号,电影、电视、数字视频等影像符号,舞台表演、展示、建筑、服装的具象符号,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符号,以及书法、印章等基于语言文字的符号,它们都是眼睛所能感受的,因此都属于视觉符号;狭义的视觉符号:是指在现代大众媒介上传播的,以印刷媒介形式或电子以及数字媒介形式表达某种意义的直觉符号皮尔斯的图像和标记符号,以及象征符号中的非语言符号,这种视觉符号的主要特点是:1除了符号形式以外,物质媒介本身的特征也将产生附加意义2具有特定的视觉语言语法,像语言一样需要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理解视觉形象的符号特性:1形象性:图像符号不必与现实事物的逼真复制,只要在结构或某些总体特征上相似即可,因为符号的本质就是示意,而非替代;2标志性:由某一物体的有形痕迹形成的符号3不确定性:视觉形象的视觉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具备指明形象之间相互关系的明确手段,更重要的是,视觉传播缺少判断结构视觉形象的符号功能:1引发情感2提供论据3引而不发视觉符号与视觉表征:表征即表现,代表,是指符号与其指代物的关联,以及人们如何使用符号传播和交流思想;视觉表征:探讨人们如何使用视觉符号传播和交流思想;视觉符号的特点:1以平面表现立体媒介的模拟性2从再现走向仿像后现代视觉文化的特性,消费影像而非追求现实真理3与语言符号相反的多义性直觉符号的优点和缺点并存,提供了意义表达的灵活性视觉表征中图像与现实的关系:1.相似理论:传统理论主张,图像总是指代和它相似的事物,同时这种相似是媒介形式的相似,而非等同于原物的相似,否则就不是图像,也将不具有表征意义;2.再现理论:改良的相似理论,认为非现实存在的对象,那种头脑想象的对象,也可以被图像符号来表征3.象征理论:认为将相似性作为图像价值的标准是错误的,主张所有的表征都是象征性的,图像符号也不例外;所谓象征,就是一种符号在表达其表面意义以外,还表达另一种内在的意义;这种内在的意义是随现实环境和历史、文化语境的不同变化的;4.自我指涉模式:符号的能指此时与所指的关系是分离的,能指自我指涉而与所指无关;如大众文化的许多产品;①:被表征的客体以比喻的方式来形容②存在关系:表征是对一种现实存在之物的表现,不是针对非现实存在之物的;③描写关系:表征是对某个已存在之特定对象的描述;广告文本对其所传播对象的表征方式两种类型:①对现实存在物的描绘产品诉求②对非现实存在物的比喻、象征形象诉求主图像符号生产者与观者的关系:1.文化惯例说:认为观者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对图像进行解码分析,而习俗和惯例则内化于文化经验之中,观者以为自己是凭直觉来理解图片,实际上特定的理解是受特定的文化惯例支配的;2.神经感知说:主张观看是一种客观的生理性的过程,这是视觉经验及其理解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对图像意义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这些从真实世界中获得的线索3.推演说:认为观者对图像意义的理解首先是通过观察和感知产生初步认识,然后假定其与现实有关系,接着便与现存的图像图形进行大量的比对处理,最终使图像与现实联系起来;4.信息处理说:认为观看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具有主观色彩的信息处理过程,观者是通过自己已有的视觉经验来获得对观看对象的认知,这与图像生产者的原意可以并不一致;描述色彩:A客观法依靠已知的度量标准①波长与色彩:可见光谱波长范围:380-780纳米毫微米②温度与色彩色彩的温度色温的度量单位是卡尔文K;零度是卡尔文温标中可能的最低物理温度,大约为摄氏零下273度;B比较法:以经验中已知事物的颜色来定义一种颜色的方法就是比较法C主观法都依靠观者的评价;色彩比视觉的其他要素更能引起情感反应,因此,它是一种高度主观的、极其有力的观念交流途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能以相同的眼光看待同一种颜色;产生纵深感的8种因素:1空间,空间大,景物的纵深感也强,旅游;2大小,知道物体大小和比例容易产生纵深感;3色彩的冷暖和明暗可以产生纵深感;4光线的强弱可以产生纵深感;轮廓光5纹理梯度,池塘涟漪6介入物,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之前7时间,对历史和未来价值的态度将决定纵深感的强弱;8透视关系,暗箱原理的运用完形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完形:是一有組織的整體,它的特性由其內部的全體性質所決定,它本身是一個具體的存在,而非各部分相加的總合;2完形心理學:探討人類組織及辨識視覺刺激的方式,他們認為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也就是說,在辨識圖樣時,所有刺激所共同發揮的作用超過各個感覺的總和;3認知心理學:受完形心理學影響甚巨,其論點主張知覺的主要條件在組織的整體,而非組織中的部分,人類行為乃由其所處的整體情境所決定,而不是由個別情境所決定;4飛現象:魏德邁發現如果兩個不動的光源以輪流的方式很快地閃動,觀者會認為是一個單一光源在兩個定點之間來回的移動;聚合法则:1認知會屈服於直覺的驅力,藉著凝聚互具吸引力的刺激形成較為簡單的群組,由複雜驅向簡單化,這種視覺吸引力就是『聚合法則』;將種種資訊組織成意圖的整體,即靠聚合;2四個聚合法則:相似法則、鄰近法則、連續法則、共同因緣法則;影響圖與地的因素有哪些:1對稱:所觀物體有一個平衡或對稱的取向,我們會視其為前景物體;2外凸:物體曲線向外或向內者,常被視為有展現形體的物體;3區域:較小的形狀易被視為形體;4意涵:有意涵的物體視為影像前景對於熟悉的物體,會較注意5取向:物體的形狀,一個垂直的或水平的形樣最常被視為一個形體;知觉理论:根据知觉理论,视觉过程并不只是观者简单地目睹由光线建构的物体,而是积极地通过大脑活动达成一种知觉活动;根据卡罗琳·布鲁默的研究,大脑活动能以下述方式影响对形象的知觉:记忆、投射、期待、选择、适应、失谐、文化和文字;看的过程:1.视觉的感觉:以视觉感官去感受或去看,此动作仅让足够的光进入眼睛,以便能立即看到周遭的物体;受伤或不正确的用法会阻碍视觉的运作;此时并不涉及精神因素;2.视觉的选择:在视界场域中选择出特定的元素;也就是将某个景物特定部分区隔出来;此区隔结合眼睛对光采集的能力和大脑较高层次的功能运作的结果;选择是有意识、智力化的行为;3.视觉的认知:认知和想象-也就是必须试着让所检选出的元素产生意义;以认知和想象来处理影像的心理运作,就不仅止于观察的动作;4.视觉传播的循环心理和智力的活动的三个方面:1理解视觉对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艺术经验和素养2理解视觉文化需要特定的思维能力3对视觉传播和交流情境的共识视觉思考:1以影像的方式去思考及学习,即是「视觉思考」;2安海默:『视觉认知』即是『视觉思考』;3视觉思考可经由『看/想象/图绘』这三种可视化想象力来达到;4.可视化想象力:互动的想象力;麦克金McKim主张视觉思考可经由看/想象/图绘三种可视化想象力来达到;5看:我们所见之物是影像images 而非东西;6想象:我们心灵之眼所想象之物,一如我们在作梦时所见;7图绘:我们所描、所涂、所绘之物; 什么是视觉构成:构成艺术充分调动造型因素中的关键元素,以构成最具传达效率的画面视觉形态;视觉构成讲究形式感、传播效率和视觉冲击力,而避免主观和传统文化因素的习惯运用;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存在于一切视觉造型中,同时立体构成的学习使初学者在三维空间中开创独特的视觉角度,发掘三维空间中材料的肌理、质感与量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体验;视觉构成设计的目的:1.构成赏心悦目的吸引力2.有助于意义的传达3.确保其易读性4.集中注意力在信息的最重要部分视觉构成的主要原则:1界定图框:图框一方面界定了一个设计,另一方面决定了视觉表现的范围、方式和水平或垂直的构图方向;2重量:任何视觉元素都有特定的视觉重量,这是由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视觉经验共同造成的心理定势;3视线的动向:观者在观看时,眼睛会以独特的方式持续地扫描对象来吸收视觉信息;4“好的”法则:在完形认知理论中,“好的”法则意即在现有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好规律的、对称的、简化的心理组织;这里的“好”是指那种激起最少负面情绪,极少复杂化的视觉状态;因为人的视觉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总是寻求一种最简单省力而舒适的视觉感知状态;视觉构成与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又称作“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组合规律”,主要有齐一与参差、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律、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等等;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断地熟悉和掌握各种感性质料因素的特性,并对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而总结出来的;视觉构成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富有传播效率的视觉形式;因此,视觉构成与形式美法则往往有交叉之处,而前者往往更强调具体的传播目标和效率而突破后者的规范;1对称2连续3渐变4对比5调合6比例7平衡8节奏9统一视觉传播的认知基础:1个体认知的发生学原理2.图像认知的直观性、简易性、便捷性 3.图像认知的视觉优势4.图像认知的技术条件19世纪中叶发明摄影术,19世纪末发明电影技术视觉化时代来临的历史必然性 1.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放松成为紧迫需要 2.电视等消费类媒介成为主要的文化形式3.视觉符号直观性强,富有感染力4.视觉传播现场感强,能满足受众认知真实和亲身参与的需要:纪实和目击成为最被认可的媒介价值和文化享受;视觉传播的功能:1.视觉传播具有直观、便捷的表意功能,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2.视觉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对人的认知和行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3.视觉传播的现场目击感,扩大了人们的认知视野,增进了人们对世界认知和体验的深度与广度;4.视觉文化的通俗、廉价和生动趣味性,使得大众得以摆脱正统文化的束缚,可以在熟悉而轻松的日常形式中尽情狂欢;视觉传播的消极方面:1.视觉符号所建构的拟态环境替代了社会现实,令人将娱乐和消费当作真实的认知2.图像依赖使得人们的理性分析能力弱化,只顾表面而不顾实质;社会新闻 3.过量的视觉信息令人产生审美疲劳,使得人类的文化价值丧失其珍贵性;4.视觉传播盛行,使得形式主义泛滥,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形象工程”取代了对象本身;视觉传播的伦理问题:1视觉传播的逼真性往往被用于制造虚假形象,以服务于商业、政治乃至个人目的:2视觉传播符号往往被滥用于展示视觉暴力和色情,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对世界的扭曲认识;3视觉传播易于侵犯名人隐私;4视觉传播有漠视普通人权利,进而造成侵害的倾向;宣传的定义:“它仅指以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一点但欠准确地说,就是以消息、谣言、报道图片和其他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控制意见的做法”拉斯韦尔;告知性传播—新闻—知晓,劝服性传播—宣传—改变行为电视广告的视觉传播特点:1形象性,产品形象,商标、代言人形象2实证性,精确复制现实场景和产品形象3情节性,善于视觉叙事4精致性,视听效果精美动人5消费性,提供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电视广告的文化隐忧:1广告对人的包围日益严密,使正常的生活空间受到侵犯2广告诱发攀比心理3电视虚拟现实令人产生不切实际倾向视觉说服与修辞方式:1.隐喻,把某一事物的特征转移到另一事物上;潜在地运用巫术法则相似律,接触律和类比论证方式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 2.转喻,用某一事物的突出部分来代表整体;视觉说服的文化制约性:1.文化传统与广告的意蕴:明示义—隐含义 2.文化传统与诉求方式:价值观,审美观与表达的方法3.全球化时代的广告诉求策略:普世文化—地方文化新闻与广告中形象运用的原则:1新闻需要真实,广告可以虚构2新闻真实来自选择,广告真实出于创意3新闻需要约束,广告必须创新视觉素养的定义:视觉素养是人类通过观看以及结合其他感官体验发展出的一种综合的视觉能力,这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具备此种能力的人,可以辨别和理解周围环境中各种自然的或者人工的视觉行为、物体、符号;同时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地使用这种能力,得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并且通过灵活运用这种能力,在视觉传播中对大师作品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多的享受;视觉素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媒介素养是人类使用不同方式获取、分析、评价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1.所有的媒介都是建构起来的2.媒介信息是通过创造性运用其特有的法则建构起来的3.不同的受众对同一则信息的感受不同 4.媒介有着潜在的含义和观点非透明 5.所有媒介信息都被有目的地使用,或为利益,或为权力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对媒介的识别对媒介的防御对媒介的利用对媒介的参与视觉素养和信息认知:1.受众对视觉传播符号的反应不同,因为各人的空间智能、想象力和教育经历不同2.当代受众视觉素养提高,对传播者有制约3.现实中的视觉素养应用案例新闻娱乐化:是媒体按照快乐原则和大数法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文化行为一方面,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另一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新闻软化; 在内容上, 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1观念的改变A从题材的多样化发展到随意化B从新闻立场的平民化、非政府化发展到个人化、无原则化C是从追求新闻节目的好看到新闻价值观的异化;2形式上的表现A作为电视节目串联的主持人其身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B方言制作和播报新闻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C表现式的电视新闻形式层出不穷;3内容上的表现A时政新闻的“过度娱乐化”B社会新闻的庸俗化C经济新闻报道的“娱乐化”D娱乐新闻的低俗化;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根源:1.随着消费社会的成型,“娱乐至上”成为世界性风潮,作为“人的听觉和视觉的同时延伸”的电视媒体,娱乐功能日益突显;2. 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3.新闻节目特别是传统新闻节目,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最短板;4.追逐收视率成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根源1收视率作为客观而有效的标准,反映了各个节目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同,告诉着媒体从业人员节目的收视程度2媒介人员在生产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依据节目的收视程度来进行薪资结算,这也成为电视节目为追求收视率而呈现。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23, 13(10), 7692-7697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ehttps:///10.12677/ae.2023.13101194利用新媒体资源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跨文化“第三空间”张君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收稿日期:2023年9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8日摘要众多新媒体资源已经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中的重要教学资源。
当前,国际中文课堂中的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思路已经由单向的传播转向双向的交流。
跨文化“第三空间”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内部关系平等、交流自由的文化空间。
利用相关新媒体资源,为国际中文课堂搭建跨文化“第三空间”提供思路,使拥有不同文化身份的中文学习者更加自由平等地进行文化交流,从而培养具有更高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学习者。
在这个“第三空间”中,“中国故事”得以更好地展示给世界。
关键词“第三空间”,新媒体,国际中文教育Exploring the Cross-Cultural “Third Space”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Education through New Media ResourcesJuntao ZhangT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Sep. 13th, 2023; accepted: Oct. 11th, 2023; published: Oct. 18th, 2023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new media resourc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teaching resources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How to tell the “Chinese story” in daily life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this stage, the idea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张君陶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classes has changed from one-way diffusion to two-way communication. On this basis, we should strive to build a cross-cultural “Third place”, so that Chinese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identities can conduct cultural exchanges more freely and equally, and cultivate learners with higher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ability. In the “Third place”, “Chinese stories” can be better displayed to the world.KeywordsThird Place, New Media,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叠加下,国际中文教育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必定要经历重重挑战。
中国当代传媒文化中的视觉文化转向——以平面媒体为例张瑞晶,孙湘玲,田明明【摘要】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了传媒文化的概念,进入21世纪,传媒文化加速转型,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借助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传媒文化的视觉文化转向,视觉形象取代文字成为媒介传播的强势符号,从“文本阅读”到“图文阅读”,视觉文化渗透于传媒的各个领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本文以平面媒体为例,试从文字符号与形象符号、消费主义与传媒的视觉文化转向,以及传媒的视觉文化转向带来的影响几个角度,阐述视觉文化对传媒文化的影响与渗透。
【期刊名称】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9)012【总页数】2【关键词】视觉文化;传媒文化;平面媒体【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_thesis/0201230182174.html当今世界,传媒,正以它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传媒文化主宰的世界中,几乎没有人能逃避传媒的包围、渗透和影响。
传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先进的传播技术、发达的媒介生产力以及媒介市场全球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媒文化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视觉文化的转向,由此而产生的传媒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传媒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口传媒体”、“文字媒体”、“印刷媒体”、“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几个阶段。
“视觉文化转型”是在影视媒体出现之后,社会文化由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文化形态向电子影像为主导的文化形态的转变。
[1]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曾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2]我们正处于一个“读图”的时代,一个“解像”的时代,视觉文化伴随着传媒文化的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主导力量。
视觉传达设计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而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通过视觉符号传递信息的艺术学科,在公共艺术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以图像、色彩、文字等元素为基本手段,旨在将信息准确、清晰、有效地传达给受众。
在公共艺术中,它不仅能够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还能够提升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首先,视觉传达设计在公共艺术中的一个显著应用是标识系统的设计。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如公园、地铁站、商场等,清晰明确的标识系统对于人们的出行和活动至关重要。
通过巧妙的字体设计、简洁明了的图形和适宜的色彩搭配,视觉传达设计能够使标识系统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美观性。
例如,在地铁站中,醒目的线路标识和出入口指示能够帮助乘客快速找到自己的目的地,同时,富有设计感的标识也能成为地铁站空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次,公共雕塑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应用领域。
雕塑作为一种三维的艺术形式,其造型、材质和色彩等方面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考量。
视觉传达设计师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雕塑作品赋予独特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内涵。
比如,一座以城市历史为主题的雕塑,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历史元素的提取和转化,以形象生动的造型语言展现城市的发展脉络,使观众在欣赏雕塑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再者,壁画艺术在公共空间中也越来越常见。
视觉传达设计在壁画创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壁画的题材选择、构图布局、色彩运用等都需要设计师精心策划。
一幅优秀的壁画能够为公共空间营造出独特的氛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例如,在社区的墙壁上绘制一幅充满活力和温馨的壁画,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也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
此外,公共艺术中的装置艺术也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
装置艺术通常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而视觉传达设计可以通过巧妙的视觉引导和信息传达,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装置作品中。
传统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功能与治理重构——以成都茶馆为例作者:刘克萍来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文刘克萍(四川美术馆,四川成都 610000)[作者简介]刘克萍,四川美术馆副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美术》杂志副主编。
[收稿日期]2020-04-30内容提要:茶馆是与成都市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茶馆多姿多彩的群文活动及其功能是城市社区发展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塑造和彰显巴蜀传统文化特色和成都现代都市文化内涵,激发基层经济文化创造和创新活力,提升成都形象,强化成都影响力和吸引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文化空间成都茶馆社会功能治理中图分类号:D66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323(2020)03-0069-08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传承和积淀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为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而向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其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场域和重要载体,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探索如火如荼,涌现出许多形态新颖、规模不一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同时,线上文化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新型业态。
这些文化形态满足和丰富了公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为公共文化服务打开了新空间,迎来了新机遇。
然而,在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又该如何因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功能转型和价值重塑从而延续其存在的意义?本文即以成都茶馆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广告的视觉化与日常生活中新的公共领域的建构孙 永(滨州学院人文学院,滨州 256600)[摘 要]在技术合理化运动的操控下,广告在社会文化中确立了自己的图像话语权,并建构了当下人类生活中新的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所倡导的公共领域在广告制造的视觉文化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与诠释。
在广告中,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之间的隔阂限渐趋消失,二者交融在一起;公共领域已经入侵并渗透到私人领域,开始在技术的支持下大肆注入和改变着广告公共领域。
[关键词]广告;视觉化;公共领域;界限消解当下,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一切生存越来越被可视化,文化的视像化(图像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图像”已成为社会文化中主导性的本体元素,在社会文化中确立起了自己的话语霸权,图像正在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审美范式。
图像(影像)已成为广告核心化的生存模式和表意系统。
以视觉化为生存本体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当下人类生活中新的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所倡导的公共领域理论在广告营造的盛大视觉狂欢和视觉盛宴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体现与诠释,毋宁说是一种变形的创新与发展。
因此,借鉴和应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重新审视和深入分析广告的视觉存在,将有助于全方位地认识广告在高度的技术语境中的审美范式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价值,这对促进广告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概述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公共领域理论,其后在西方学术界逐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理论的研究最初受到汉娜·阿伦特的启发。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是指实现行动的地方,哈贝马斯继承了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概念,并对公共领域的兴衰进行了历史回顾。
他提出了“文学公共领域”和“政治公共领域”等不同概念,并从多个维度拓展了公共领域理论。
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哈贝马斯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公共领域”理论。
我国公共空间雕塑的前置化、分众化、组合型传播应用策略体系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公共空间雕塑的前置化、分众化、组合型传播应用策略体系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我国公共空间雕塑的前置化、分众化、组合型传播应用策略体系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公共空间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和传播者。
视觉文化传播与公共文化空间构建
刘中东;孟伟;王文科
【期刊名称】《现代视听》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公共文化是城市所有居民都有权享用的文化空间。
视觉文化传播媒介要给各社会群体平等地提供公共文化空间,让各个社会群体在开放的空间中共享公共文化资源。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视觉文化传播是提振城市公共文化自我修复能力,不断以软实力的推动方式提出合理建议来用以治理城市问题的视觉力量。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刘中东;孟伟;王文科
【作者单位】青岛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统一云管理视图下网络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以湖南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为例 [J], 屈艳玲;杨丹
2."互联网+"背景下北京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 [J], 高春凤
3.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策略研究 [J], 丁云芝
4.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以上海青年社会组织"大鱼营造"为例 [J], 张景浩
5.叙事性表达视角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路径 [J], 高春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综述
孟建
【期刊名称】《国际学术动态》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30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
【总页数】3页(P7-9)
【作者】孟建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2
【相关文献】
1.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首届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综述 [J], 孙海燕
2.“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J],
3.新时期的中国国际舆论生态:前沿议题与动态走向——首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暨海丝国际舆情研讨会综述 [J], 万旋傲;刘璐;
4.抓住机遇开拓视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事业新发展——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 杨凯
5.新时期的中国国际舆论生态:前沿议题与动态走向-首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暨海丝国际舆情研讨会综述 [J], 万旋傲[1];刘璐[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公共设施中视觉文化元素初探
王鑫;寇树芳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上旬刊)》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中的视觉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个象征,一个在设计整体上视觉元素突出的城市公共设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时尚简约的设计方法,新颖的颜色搭配,舒适的感觉体验,都为公共设施的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公共设施要从整体上进行配套设计,从城市文化中发觉设计灵感,将会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王鑫;寇树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学设计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学设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以西安大唐芙蓉园和大雁塔广场为例 [J], 詹秦川;吴霞明;杨晓燕
2.浅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J], 牛牧
3.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J], 胡长兰
4.民俗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以环县皮影广场为例 [J], 杨明;苏甜甜
5.城市公共设施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以济南轨道交通 R1 线为例 [J], 倪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视觉传播视角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载体建设:在新疆的实践现状与启示明芳;贺东辉;孙传国【期刊名称】《科学咨询》【年(卷),期】2024()7【摘要】视觉形象传播,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载体的重要路径之一。
本文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切入,探讨了新疆地区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所面临的现状、挑战及其问题根源,并提出了实践路径。
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立足于新疆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任务,旨在解决政治认同和人心向背的关键问题,寻找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视觉载体+历史古迹”“视觉载体+影视”“视觉载体+文旅”“视觉载体+媒体”等多元化方式,强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时加强新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此外,本文也强调了新疆与其他省市以及世界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性。
这不仅有助于拓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路径,而且为中国新疆文化建设研究的主体性建构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支持。
【总页数】4页(P30-33)【作者】明芳;贺东辉;孙传国【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理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当前为什么需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评《中国人的文化焦虑与精神升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想设计与现实路径》2.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云南文投集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3.民族文化工作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读《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新时代新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思考5.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进步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思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视觉文化传播与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刘中东 孟 伟 王文科一今天,图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当代文化和当代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当然,更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
①而与之紧密相连的“视觉文化传播”则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
②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
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
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
“公共”一词是界定“公共文化”含义的重要元素。
“公共”概念强调公共文化空间本身,主要指人们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共有和共享。
这种公共性既充分体现[内容提要] 公共文化是城市所有居民都有权享用的文化空间。
视觉文化传播媒介要给各社会群体平等地提供公共文化空间,让各个社会群体在开放的空间中共享公共文化资源。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视觉文化传播是提振城市公共文化自我修复能力,不断以软实力的推动方式提出合理建议来用以治理城市问题的视觉力量。
[关键词] 视觉文化 传播 公共文化空间 广电传媒了公民的文化权利诉求,更关乎社会价值、城市文化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经济结构等诸多领域。
另外,尽管“公共性”是公共文化产生的前提,但城市区域差异又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不同城市的“公共性”的文化土壤是不一样的。
这种开放多元的、具有区域特征的公共文化构成了城市文化空间中绚丽的一环。
公共文化是城市所有居民都有权享用的文化空间。
从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上来说,城市居民既利用公共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也在公共文化场所进行展演、交流文化成果。
此外,公共文化还是城市环境的精神地标和象征文化或政治理想的仪式空间。
由于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它通常能够为大多数城市居民所享用。
③主要包含城市的区域文化联系、整体文化氛围、文化价值取向、公众文化共享、政府的文化管理服务等方面;而非公共文化设施、公共艺术装置等具体的文化场所。
此外,本文探讨的公共文化空间构建是以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观照背景的。
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视觉文化的发达充溢。
而视觉传播的发展是以现代科技为推动力的。
从2010年8月18日开始,10套免费高清频道和7套高[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37-1330/G4(2011)5-034-3清付费节目落地青岛,高清时代大幕开启,岛城市民可以尽情领略高清节目带来的视听震撼。
伊雷特·罗戈夫认为,由于传播科技在视觉和听觉的空间中建立起了“竞技潮,使得视觉文化在“观看状态的精神动力学”下赢得了极大的社会发展空间。
④当今数字化全媒体时代,更是构筑起了视觉文化的全球化平台。
传统电影正在向数字电影发展;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正进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电视也正全面迈向数字高清及数字压缩卫星直播电视;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工具层出不穷,并为社会普遍接受。
视觉文化传播正在成为公共文化空间构建中的重要力量。
青岛的视觉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已形成系统成熟的传播体系,以广电媒体为主要承载元素的视觉文化已成为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青岛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年轻人则是公共文化空间中最跳跃靓丽的音符。
据调查,广播电视是青少年最熟悉最易接近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资讯来源和“娱乐工具”,广播电视在促进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优势。
在2008年奥帆赛前后,广电媒体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帆船运动,记者体验式采访,电视知识竞赛、演播室专家访谈……荧屏上白帆点点,百舸争流,冲起的浪花,令人神思飞扬……持续而有效的视觉传播,不但让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更清晰地刻上了“帆船之都”的标签,更激发了青年人对帆船运动的热情。
洁白的船帆能够真正融入到这座城市的品格中,视觉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有鉴于视觉传播中出现的低俗化、商业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传媒应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打造健康的媒介传播空间,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启发和引导他们实现自觉认同、自主接受与自我内化,帮助青少年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建构精神世界,更好地认识自我、融入社会,为转型期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发展找到有效的路径。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视觉传播对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作用。
那就是“微尘”从一个单纯的新闻事件塑形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2004年,一位不知名的捐款人在青岛慈善机构捐款时首次以“微尘”署名,电台和电视台发起了“寻找微尘”活动,而在追踪报道的过程中,青岛市民受“微尘”精神感召,纷纷效法,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
强大的视觉文化传播力量迅速渗入了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进而影响到公民的文化价值取向,在这座城市形成了一股以“微尘”命名的爱心力量。
2006年,青岛“微尘”爱心团体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微尘”从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扩展成一个爱心群体,进而拓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这座城市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在“寻找微尘”的路途中,视觉文化和公共文化共融共生,视觉文化传播的功能在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拓宽视觉文化的传播空间。
2005年5月18日,青岛的上班族发现在公交车和出租车里也可以看电视节目了。
青岛广电移动电视在国内最先采用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建设了DTMB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
目前,这个单频网的市域覆盖率达到了85%,可以为全市700万以上人口提供多套无线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和无线多媒体服务。
经过5年的发展,青岛广电移动电视“六大平台(公交传媒平台、的士传媒平台、户外LED大屏传媒平台、私家车,商务车传媒平台、手机电视传媒平台、长途车传媒平台)”的产业链已雏形初显,市区的60多条线路,2000辆公交车和2000辆出租车上,每天播放着9套电视节目。
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组织的2006年“四个建设”工作亮点评选活动中,青岛广电移动电视以“开拓岛城市民文化生活新空间”为由被选为青岛市文化建设工作亮点。
2007年,青岛广电移动电视成为青岛奥帆委指定的户外电视宣传合作伙伴,参与了2008年奥运会和奥帆赛的宣传。
三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
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
许多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一些农民土地被城市化,有学者把这种城市化称作“半城市化”、“浅城市化”。
这种土地城市化快于人的城市化的现象在青岛同样存在。
另一方面,青岛从1987年就已经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利益的调整,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其中社会群体贫富差距拉大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在探讨公共文化空间和视觉文化传播环境时不能忽视“浅城市化”的背景,不能不关注“被城市化”的市民和日益增加的老龄化人口。
要给各社会群体平等地提供公共文化空间,让各个社会群体在开放的空间中共享公共文化资源。
因为城市化进程不仅指城市面积的扩张,更是旨在推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旨在制度和观念更新。
城市化也并不仅指劳动力从农村单向城市转移,同时意味着城市人群可自由向农村流动。
只有城乡可以双向流动的城市化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因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自由流动机制形成,将不仅拉动商贸经济活力,也在带动文化传播与意义循环功能,实现了“意义的给予与获得”,⑤还规范和组织了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实践方式。
上海世博会提出了“better city,better life”。
“美好的生活”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愿望,是很难用物质占有指数的高低与否来进行判断的。
近年来,青岛的城市个性从传统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已经衍化到颇具人文色彩的“帆船之都”、“品牌之都”,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是视觉文化传播参与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最终目的。
“美好的生活”显然并不是体现在城市的新与旧上,今天,我们生活的城市出台了一系列关注弱势群体回迁安置保护地缘文化特征的政策,对一些特殊的人文景点和历史遗迹给予了保护性开发。
但问题的关键在怎样使城市的空间及其文化脉络得以延续,是否能把日常生活有机地组织在城市空间中。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看到的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贵族化”倾向。
一些城市热衷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忽视对百姓的服务功能,大楼越来越高,设施越来越洋,可普通百姓却感到生活不便、生存空间狭小。
在不少城市,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公共服务行业都出现了高端化、贵族化的倾向。
城市越来越漂亮,但不少人的生存、发展空间却越来越狭窄。
中国城市国际协会会长罗亚蒙认为,城市化的目标,应该是以人为本,为不同阶层都提供公共服务,让广大市民而不仅仅是少数高端人士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公共文化空间被压缩以及其他民生困扰,也正是目前视觉文化传播中缺失的层面。
由此,我们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由上而下”的方式,也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一起,以人为本地悉心听取当地人群对改善民生和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用视觉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公众面对面平等双向地交流。
这种“由下而上”的思想碰撞和争论,会激发一个人、一群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确切的生活理想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会激发出重大的理念索求和创新愿望。
以此为前提,深入城市中人的每个领域,倾听与讨论切身问题的过程,也是推展美好生活理念的过程,更是建设有个性、能包容、有爱心、守规则的城市文化环节中最实在的基础工作。
总之,广电媒体作为视觉文化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是公共文化的提供者和空间构建的重要元素,它需要在创新的机制体制中达到和谐,完成自我的“华丽”转身。
当广电等媒体通过视觉文化传播活动,使媒介成为公共领域,进而影响、参与培育公民文化等现代公共文化,就将从根本上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
注释:①W·J·T·米歇尔:《图像转向》②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③马树华:《城市文化空间中的公共文化》④伊雷特·罗戈夫:《视觉文化研究》⑤尼·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作者单位:青岛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