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这一课结合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重大的战争,故学好本课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
以及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了解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于中国的危害,以及两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的影响,并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评价这两个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同时爱国也必须讲求方式方法,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必须兼顾。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二、说学情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其危害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三、教学方法:“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讲述甲午战争的爆发的背景,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材料,让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一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国会发展的施政演讲中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
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卫利益线。
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
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因此必须加以保护。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指日本)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去的还要多。
”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布林克莱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帝国主义侵华史》分析:综上材料可以看到:日本征韩侵华早有预谋,是日本既定国策。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确立了以“武国”和扩张为最高国策,积极扩军备战。
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
当日本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
为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日本侵略者借朝鲜农民起义之机,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衅端,战争已一触即发。
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重要战役清朝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因此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
他指示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命令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海战”。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基础知识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原因;中日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二、能力要求
1、甲午战争是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日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步骤。
2、国力弱、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中国近代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中国只有强盛起来,才不会挨打。
3、《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引发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好!请看这幅历史图片,它记录了一段历史,一段令所有中国人永远不会忘掉的记忆。
一百多年前,爱国官兵慷慨激昂誓死捍卫中华海疆,腐败清廷惧敌媚外横遭列强侮辱欺凌。
今天我们就要重新剥开这已凝结了百余年的伤痛,回顾这场民族的灾难与屈辱。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一场大规模侵略战争。
它的爆发绝非偶然,是当时各种国际因素促成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加紧瓜分世界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众所周知: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垄断组织的产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极其尖锐,正是在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世界的大背景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
1、日本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我们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由于改革很不彻底,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上为了转移国内人民斗争的视线,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强烈要求对外扩张,企图从中寻找出路。
为此日本统治者精心炮制了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加紧扩充军事力量,多方面搜集刺探中国的军事机密做好了发动战争的一切准备。
大家下去搜集一下日本大陆政策的相关内容就会发现大陆政策是相当宏伟的。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中日战争已不可避免,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面对日本扩张的动向,西方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表现出了默许和纵容的态度,这就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西方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有利的国际条件
就在日本做好了发动战争的一切准备,国际条件又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这则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3、朝鲜的东学党起义契机
1894年朝鲜的东学党起义爆发后,日本一步步将清政府引入自己预设的战争陷阱,蓄意挑起争端。
面对日本政府的磨刀霍霍,清政府内部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和北洋大臣李鸿章却力主避战求和,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导致中日战争尚未爆发中国已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4、清政府的妥协退让丧失先机
二、经过
1、战争爆发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由于1894年属农历甲午年,所以我们把这次中日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主要有四场战役)
1第一阶段(1894、7---1894、9)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双方进行了两场主要战役
a、平壤战役
b、黄海战役
在平壤战役中清军统帅叶志超贪生怕死弃城逃走狂奔500里退回中国境内而回族将领左
宝贵则英勇作战壮烈牺牲。
战役后战火开始燃烧到中国本土。
平壤战役后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又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海战。
在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与敌英勇作战最后壮烈捐躯。
总之,黄海大战双方互有损失,中方大于日方,但主力尚存,可是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导致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2第二阶段(1894、10---1895、4)中日战争主要在辽东地区和山东半岛进行。
也发生了两场主要战役。
a、辽东战役
b、威海战役
在a中日本占领旅顺地区后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充分说明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42年后历史再次重演。
在b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的惨败而告终,这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讲到这里我的心情很沉重,为什么中国在近代的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呢?李鸿章曾把它归罪于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堪一战。
请大家思考,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不是仅仅因为武器落后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呢?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李鸿章的避战求和,军备松弛官兵临阵脱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
众多的失败原因之中,体制的落后才是万恶之源。
总之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清政府腐败退让造成的。
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与屈辱。
二、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拍李鸿章同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的签订
关于《马关条约》的签订我们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影响特别是内容和危害。
见教材
可以说《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的两半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法德俄在华侵略权益,特别是割辽东半岛给日本妨碍了俄国向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扩张,为此俄国联合法德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2、三国干涉还辽
由于三国的武力干涉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但却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补偿,此后日俄在东北的矛盾日益加深。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开后,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台湾民众更是如此,他们组织义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誓与台湾共存亡。
尽管台湾最终被日军占领,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小结: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