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夜,夜莺声声阅读附答案

月夜,夜莺声声阅读附答案

月夜,夜莺声声阅读附答案
月夜,夜莺声声阅读附答案

月夜,夜莺声声阅读附答案

月夜,夜莺声声

(1)今夜,夜莺声声。那鸟儿无休止地在村前那片山坡林

带婉啭鸣唱。

(2)它是歌唱荒芜美丽的山岗么?是咏叹北方的辽阔空

旷么?我拿不准它那凄婉优美的鸣叫,拿不准它那忧伤清凉

的韵音,只是静静谛听着。

(3) 初夏的夜空,明朗,高远,静谧苍穹点缀着幽蓝奇

妙的辉煌。山野显得安宁满足,月色很美,皎洁的月光柔和

地耀出远山的轮廓,流进眼前的林子。那林带白天的墨绿,

浓绿,翠绿,黄绿,浅绿,依然层次各异。芳草青青,野地

上的山丹丹放肆地冲荡着芳香…… 

(4) 荒美的山岗,温柔的色调,我不知是怎样离开故居的,不知是怎样沿着这条乳白色的小路走上山坡的。今夜,

我要寻找夜莺,我会寻到它么?

(5) 夜莺叫着,很好听。我仰卧在草地上,听夜莺一声

一声清婉地啼诉。如果在这碧绿的山坡上搭起白色的帐篷谛听,我想,也许会优雅些。但现在这样更自由浪漫,更使人

尽情沉醉。

(6)夜莺的叫声/伴随微风吹拂而来的月光/穿过青翠的幽

静之地/吹干/满是青苔的道路…… 

(7)我心里默默地咏叹着英国诗人约翰·济慈浪漫的《夜莺颂》,我感到我的心在幸福地颤动。同时,我想起父亲那

神秘的声音:

(8) “那鸟儿,多鸣于月夜……”父亲往炕沿一盘腿,经不住我们一群孩子的缠问,“那鸟儿,常在林丛间,动作又极灵活,不易窥见。那时,这里尽是梢林,那日天阴沉得厉害,

林子很阴暗,我放羊,那东西竟在林丛叫起来,许是以为天

黑了呢。我寻声悄悄而去,嘘,那东西上体赤褐,下体淡棕

色,还未看清,它‘忒儿’一声就飞了……” 

(9) ……“忒儿”一声飞了。我带着童年长长的浪漫的憧憬

从大山走了出去,又带着游子长长的亲切的思念从远方走了

回来。我曾仔细而认真地翻阅过动物学,曾虔诚地和一位北

方候鸟专家探讨过这种遍布于中亚细亚,夏季活动于我国北

方的鸟儿。我知道它就是夜莺,那是夜莺的叫声。

(10) 现在,山坡吹过愉快的和风,久违了的夜莺声深切

而悠长。

判断已久,我肯定它就在那棵老杏树的什么枝桠上,是

像人说的倒悬着,鼻孔滴着血的叫么!

(11)叫声戛然停了。我喜爱地欣羡地望着,你这狡黠机

灵的小鸟,我会很快寻觅见你在这月光下鸣叫的优美姿态

的。突然,蓊郁的绿叶间一阵簌簌的响动,接着“忒儿”一声,

一个模糊而隐微的小东西,像一道线儿似的顿时消失在朦胧

昏暗的远

方…… 

(12)我恍惚了,茫然若有所失…… 

(13)美丽的、温柔夜色中清婉啼啭的小夜莺,难道我多

少年眷恋思念的竟是这样一幅残缺的画么难道我多少年追

求寻觅的只是这样一幅诱惑人的虚无幻影我觉得我的童心

一样的赤诚一下消失殆尽,仿佛,一切在旋转…… 

(14)小夜莺啊,明晚你又会在哪儿歌唱!…… 

(选自《西部散文》第六期)

1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5.作者默念济慈的《夜莺颂》,心为什么会幸福的颤抖?(3分)

16.第(8)段关于父亲的一段叙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17.文中划线句子“皎洁的月光柔和地耀出远山的轮廓”。中的“耀出”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并分析这个词语好在哪

里?(3分)

18.第(10)段省去了一段对山野树林的描写,请你发

挥想象,拟写一个与前后文风格接近的文字(不超过50个字)。(4分)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教学重点分析】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教学难点分析】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夜莺演唱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莺演唱会 [俄]契诃夫 我们把带来的野餐布铺在河岸绿茸茸的嫩草地上,作为我们的立足之地。我们脱下外套,随手放在一边,这里实在是太好了,我们无须支付二十戈比的保管费,我们眼下不在剧院,因此也没有剧场招待员在这里。我们自在地在布上趴着,用手掌撑着下巴,两条腿弯曲着交叠在一起,在空气中自由自在地舒展着、摇晃着。眼睛的正前方是一处颇陡的褐色土岸,身后面则是很大的一片黑乎乎的小树林。溶溶的月光覆盖在我们身上,树林、草地,还有广袤无垠的原野也都沉浸在月色之中。空气清新、凉爽,深吸一口气,隐隐还带着青草的味道。而在远方,有一盏红色的灯火忽明忽暗,发出微弱的光……一切是如此的安静祥和,这样的时刻最适合歌唱家的演出。只希望它,今夜的歌唱家——夜莺,不要白白浪费我们的耐性,早一些登场才好。但是我们等了很久,直到昏昏欲睡,它也没有出来。在等待中,我们只好先听别的演唱者的歌声。 今晚的晚会由布谷鸟的独唱开始。它在我们身后的小树林深处懒洋洋地“咕咕”叫起来,叫了十来声,便没有了声音。就在这时,我们头顶上飞过两只红脚隼,它们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然后飞快地掠过。紧接着大名鼎鼎的歌手黄鹂上台了,它展开它的歌喉,严肃认真地唱起来。真不愧是有名的歌手啊,我们听着它的歌声,感到心旷神怡。若不是一群白嘴鸦扑啦啦飞回树林过夜,打断了黄鹂的歌声,我们真愿意就这样一直听下去。月亮周围出现了一团鸟云,随着一片“哑哑”的叫声,刚才那群白嘴鸦争先恐后地落到了树上,它们吵闹了很久都没有消停下来。 大概是听到白嘴鸦们的吵闹不休,住在芦苇丛中的青蛙们也不甘示弱地“呱呱”叫起来。整整半个小时,这场没有指挥棒指挥的音乐会,在众位歌手声嘶力竭的演唱中终于有了一阵小小的安静。忽然,一只昏睡的鸫鸟开始叫起来,为它伴唱的是林间山鸡和苇莺,它们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缥緲,甚至分不清来自哪个方向。随后便是幕间休息,四周一片寂静。只偶尔有一两只坐在观众席中的蛐蛐,不甘寂寞地“瞿瞿”唱几句,打破四周的沉寂。在幕间休息的时候,我们的耐性达到了极限,我们开始抱怨这位演唱家。从夜幕降落大地,月亮爬上树梢、爬上树林上空的天穹,直到现在,它都不曾露过一面。又经过一阵漫长的等待,主角终于登场了。不知从哪个方向飞来的夜莺歇在一棵幼小的树上,只站了下脚便“扑枝”一声飞进了一丛黑刺李中,它摇晃着寻了一个舒服的站姿,尾巴转动一阵,便站住不动了。今天的它仍然穿着那身灰色的羽衣……一般来说,这位歌唱家是不太注重自己的外表的,它

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在交流中形成了富有文化内涵的敬辞与谦辞,如“惠赠、垂询、奉送”等是敬辞,而“家慈、敝人、高就”皆为谦辞。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宋代与《大学》《中庸》《孟子》合成为“四书”。《世说新语》则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文章《诫子书》与诗句“乡书何处达”中的“书”都是书信之意,“尺牍”“锦书”“鸿雁”等都是古代书信的别称。 D.数量词是数词和量词的合称,其中数词分为确数、概数和序数。在我国古代写作中,量词使用较少,例如“穿井得一人”“一狼径去”。 3 .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C.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D.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是一个国家政治外交成熟的标志之一。(删去“之一”) B.最新网络调查显示:98.1%网民对习总书记提出的全球互联网建设和治理的中国主意表示拥护。(将“主意”改为“主张”)

C.我们要努力为将来走入社会后能找到放飞理想的人生舞台。(在句末加“而奋斗”) D.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删去“通过”或“使”) 二、字词书写 5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生命总会释放出一些美丽萦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diāo____零的花瓣蕴藉的是生命的呵护,秀颀____的青松宣告的是生命的坚贞,清chè____的溪流宣泄的是生命的激情,连绵的山脉彰显的是生命的永恒,俯瞰____沙漠,展现的是生命的雄浑。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杜甫《月夜》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月夜》阅读训练附答案【阅读训练】:一、1、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2、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运用“曲笔”手法中的“他面描写手法(对写法)”,体现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句欣赏。3、“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4、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简要阐释。二、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什么? 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三、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此诗大约写于什么时候?诗人在哪里?家人又在哪里? 2.试分析诗歌刻画的形象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感情。 3.试分析颈联的写作技巧。(注意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参考答案】:一、1、①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②诗人“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并不懂得想念,衬托出大人的“念”之深切。“怜”小儿女,也“怜”妻子“怜”自身,“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 2.、①“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想象,借着妻子的担忧焦虑,衬托出当时自己身陷险境生死难卜的处境;②明明是自己对月思妻,反倒说成妻子对月忆夫,明明自己挂念妻小,夜深不寐,却写妻子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③如此,更显出他们夫妻深厚的爱,也显示出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怜惜。 3、“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想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4、杜甫生活在一个战祸横飞的年代,一生经历无穷的灾难,而他与人民患难与共,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创作方法,用诗歌反映了那段苦难的历史。在这首诗中,“独看”的悲苦浸透了天下离乱的悲苦,“双照”的期盼中寄寓了人民对战乱平息的渴望。(联系诗歌的颔联、颈联来阐释也可)二、1.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莹洁的双臂洒上清寒。 2.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3.夫妻团圆,“安史之乱”尽快结束,人民不再流离失所。(意对即可)三、1.安史之乱;诗人在长安;家人在鄜州。 2.刻画了一个久久伫立望月怀人的妻子形象。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的诗人,月下深切思念丈夫的妻子和天真幼稚、未谙世事的孩子;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3.一“湿”一“寒”含蓄地写出了眺望之久,思念之深,牵挂之切。诗人不直说自己想家,却想象妻子担心自己的安危,巧妙的换位使得感情更加真挚与深沉。

安徒生童话阅读题及答案

二年级《安徒生童话》考级试题 一、选择题 1、拇指姑娘非常有爱心,她救了()。①老田鼠②小燕子③癞蛤蟆 2、下面哪一个是《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 ①、《小灰兔找朋友》②、《猜猜我有多爱你》③、《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 3、《夜莺的歌声》把()打败了。①敌人②死神③国王 4、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①仙女②天鹅③鸭妈妈 5、丑小鸭冻死在湖面上,()救了她①鸭妈妈②老婆婆③农夫 6、《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有没有穿棉鞋()①有②没有 7、《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了几次火柴()①5②4③3 8、《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 ①烤鹅②圣诞树③奶奶 9、《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在()①大年夜②元宵节的前夕 10、《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有没有卖掉一根火柴()①有②没有 11、《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喜欢()①穿新衣服②看戏③吃美食 12、《皇帝的新装》中有几个骗子()①1②2③3 13、《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的样子是()①人身鱼尾②鱼头人腿 二、简答题: 1、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 2、《安徒生童话》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三、小画家 你心目中的小人鱼是什么样子的拿出你的画笔画一画。 四、判断题 1、《丑小鸭》一文中,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2、士兵照着巫婆的话去做,顺利地拿到了打火匣交给了老巫婆。() 3、《白雪皇后》巫婆用银梳子给格尔达梳头发。() 4、《海的女儿》中,小公主最喜欢听祖母讲人间的故事。() 5、皇帝穿了漂亮的衣服举行游行大典。() 6、小锡兵有两条腿,很威武。() 7、太阳升起来,小公主变成了美丽的女孩。() 8、王子把小公主当成了救命恩人。()

《社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社戏》 一、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并分析表达作用 1.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 ( )几尺,即又( )出了桥。 作用: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 )了,身体也似乎( )到说不出的大。 作用: 二、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 1.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2.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3.夜航赴赵庄看戏。 4.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5.看戏前的波折。 6.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7.和伙伴们在赵庄看社戏。 顺序: 详写: 略写: 三、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2.双喜和六一公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试举例说说本文景物描写有什么特色? 4.你怎样理解课文的结尾? 四、课内语段阅读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3.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 5.甲、乙两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那时,月夜如昼》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时,月夜如昼 ①在我心底,总是悬挂着一轮明月,那是儿时故乡的月。我一直认为,那时故乡的月亮,是世上最明亮的。无论是我离开故乡,去别一个城市读书,还是后来回故乡的县城工作,直至现在离开故乡,在外工作数十载之后,我仍固执地认为,儿时故乡上空的月儿最亮。那时,月夜如昼。 ②我的故乡,在苏北平原上,是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正如我在《香河》里所描写的那样,巴掌大的庄子,筷子长的巷子。出门见水,无船不行。因为村子小,生活在村庄上的大人小孩都能熟识,不像现时城里,同住一幢楼里,上班下班在楼道里遇见,多半叫不出姓什名谁。常言说一熟三分巧。一个村子上的人,哪家有新鲜事,便爱往哪家凑热闹,尤其是一帮孩子。我记得,村子上只有一两家有电视机,我几乎每晚都带着三个妹妹,到村西头一户人家家里看电视。乡里人毕竟厚道,供我们看电视的这户人家,原本电视是在堂屋里的,后来看的人越来越多,主家只好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并把家中的凳椅搬到院子里,以便人来了好坐。不大的院子里挤满了人,还是挺安静的。这时候,我倒有些走神,会自觉不自觉地抬头,望望悬挂在空中的月亮,亮晃晃的,直逼我的眼。等我读了几年中文之后,才忆起这“月光如水”。每到电视剧散场,我和妹妹们都会披着如水的月光,奔跑在村上唯一的砖巷上。杂沓的脚步声,“噼噼啪啪”地响在巷头,带着童年的欢娱。那天空中的月儿,亮亮地照着,便成了一盏照亮我们归路的灯。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极少阴黑的夜晚,月儿总是那么亮,总是亮亮地照着。 ③除了《排球女将》《血疑》在电视上火之外,还有一部电影更火,《红楼梦》。刚开始在县城电影院上映时,人山人海,排队买票。有的排了一天的队,都不一定买到票。怎么办?明天天没亮再来。后来发现,天没亮赶来,也不行。有人索性在电影院门前守夜了。 ④在凭工分获取报酬的年代,我家因为人多劳力少,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队做事,能从生产队上拿工分的只有母亲,所以年终多半“超支”(不仅分不到“红”,还得欠生产队的钱),家中日常开销靠几只蛋鸡,自然没有钱给我买票去县城看《红楼梦》的。我是等了好久,《红楼梦》在邻近的村子放映时,才有机会去看的。其时,在乡下,看露天电影极普遍。一村有电影放映船来了,要放

八年级上册经典诵读诗词阅读鉴赏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经典诵读》重点诗词阅读鉴赏 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①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 ②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 ③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2.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①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②本诗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诗中 还有很多类似的,请举出这样的例子。 3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①最能揭示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最能表现边关之地行军艰辛环境苦寒的句子是哪些?(2分) ②以景写情是这首词最大的特色,“夜深千帐灯”历来被人称道,请写出这句词丰富的意蕴。(4分) 4.比较阅读: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 (1)这两首词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的表达方式。(2分) (2)请说明两首词中都用到了什么典故,并分析两位作者用此典故的不同用意。(5分)

《夜莺的歌声》课后练习及答案#(精选.)

夜莺的歌声 一、看拼音,写词语。 kǒu shào shǒu qiānɡ hàn zi shāo huǐ ɡuǐ zi ()()()()()yǐ fánɡwàn yī chuí tóu sànɡ qì xí ɡuàn ()()() 二、组词。 锋()消()梢()淘()峰()哨()削()陶()缝()捎()宵()掏()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路()的眼睛()地回答 ()的树林()的上衣()地微笑 ()的花园()的歌声()地站着 四、选择字词的意思。(只写序号) 1.光: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不剩⑥露着⑦单,只 光着头()为国增光()阳光灿烂()把敌人消灭光() 2.挺:①笔直②伸直或凸出③很④量词 一挺机枪()昂首挺胸()挺美的()笔挺() 3.新鲜:①(花朵)没有枯萎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乡村的空间多新鲜!()这事儿真新鲜!()我喜欢新鲜的花朵。() 五、我知道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还能照样子写一写。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变着腰。()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4.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腰拾球果……() 六、阅读理解。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仿照第一自然中的加点词,写句子。 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好像”与“完全”相矛盾,说明孩子有时紧张,有时轻松。 B、好像”与“完全”并不矛盾,表现了孩子机智镇定,要把敌人引进伏击圈。 C、好像”是指孩子其实并不把军官放在心里,孩子其实很紧张。 3.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例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人敌人相信小夜莺。 C、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13夜莺的歌声公开课教案(徐小燕)

13夜莺的歌声 授课:徐小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二、学情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俄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四、教学过程 (一)1、听写生字词。 2复习导入,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讲了一件什么事? 可分为几个部分? 生: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给敌人带路,再借歌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最后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四部分:诱敌带路歼敌再诱 (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体会人物的品质。 过渡师: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你们最喜欢用哪个词语送给他? 生:(机智,勇敢) 师:1、课文是通过哪些描写体现他的机智勇敢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24自然段,找找描写小夜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找找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生: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课件出示) 体会:“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 (2)接着再来看看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体会:在带路时,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是为了让德国兵知道,这是自己的习惯爱好,用来麻痹敌人,以后他用鸟声和游击队联系时就不会引起怀疑了。 (3)通过小夜莺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再看看语言描写,你对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有哪些更深的体会?(出示课件)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月夜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月夜月夜 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荫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 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中药 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50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双眸不由湿湿的。在微微的泪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 1.文中引用苏子的话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 2.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蹭字能改为踱吗?为什么?

《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首联描绘了一副边塞秋天的途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戍鼓”指戍楼上宵禁的鼓声。“断人行”写所见,点明;“戍鼓”“雁声”写,写出。这两句渲染了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2.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答: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这两句诗概括 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抒写了是人内心的忧 虑之情。这使我们想起了杜甫《春望》中的另外两句名句:“,”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

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 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 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 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 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 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 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 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 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 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 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 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 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

长春版六下《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课内阅读及答案2018年12月

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复习16 2018.12 《小英雄雨来》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夜莺的歌声》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菇(gū)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的原因是什么? 2.军官为什么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 3.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复习16 答案2018.12 《小英雄雨来》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夜莺的歌声》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菇(gū)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2.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的原因是什么?掩护自己,传递情报 2.军官为什么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 因为孩子没有回答出他问的问题,他感觉孩子根本不懂他说的话。 3.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聪明,机智勇敢

最新《少年的月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记叙文阅读(完成12-16小题,共12分) 少年的月夜 ①“五一”小长假,妈妈帶乐乐到农村看望奶奶。对六岁的乐乐来说,邻居家九岁的阿保就像他的闰土哥。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规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贱分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 ②阿保穿着件白背心,吸拉着一双满是黑泥的拖鞋,头发很长很乱,都直立着。最初,他用审视的、提防的眼神看着乐乐。这年月,即使农村的孩子,也都在学校学会了普通话,他弄懂了乐乐的语言后,开始跟乐乐一起玩积木。阿保也有不少玩具,断腿的奥特曼、缺了顶棚的托马斯,还有变了形的小火车轨道。乐乐瞪着晶亮的小眼睛喊道:“我以为你是穷孩子呢!”妈妈赶紧制止他并不安地看着阿保,但阿保没有说话。 ③乐乐瞅个空子,央求阿保带他去追后院的鸡鸭,阿保灵敏得像个猴子,老母鸡看见他都吓得发着抖蹲下来。院中的老杨树上,住着一只松鼠,阿保爬到树杈上去抓,乐乐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这时他看到树下有个猪圈,那头耳朵遮着眼皮的花猪不时瞥他们一眼,还看到墙角一个露天的粪池被雨淋得快满了,他真担心阿保哥会不小心掉到粪池里。最后松鼠逃到树梢去了,阿保从树上下来,带乐乐去二楼淘他的玩具箱。 ④楼梯是用铁焊的,看上去很陡,但是站到二楼阳台上就能够到树上的橘子。阿保的奶奶喊他吃饭,一碗很黑的肉,是昨天没吃完的,奶奶也不舍得吃,-顿赶着一顿给阿保留着。乐乐说:“我妈妈说吃剩饭对身体不好,容易得癌症。”妈妈过来嘁乐乐回家吃饭,用湿纸巾给他擦去满手的灰尘,顺便问阿保的成績好不好。阿保奶奶抱怨道:“阿保脑子笨,我和他爷爷又不能辅导,他回回都考不好。”阿保似乎没听到奶奶的话,他只是看着乐乐手,上来回滑过的湿纸巾,半天没回过神。 ⑤夜晚,孩子们消停下来,老年人不允许过早开灯,他们只好坐在门前的水泥台阶.上聊有趣的事。阿保告诉乐乐,上学要步行三里路,路两边都是稻田,一汪一汪的水里面有很多青蛙。他随身带一个打火机,有时候会偷偷点燃路边的野草,有时还会挖田里的泥巴捏小人,沟里的水不深,但是掉下去可很难上来,沟的尽头是用来浇地的水井。这些让乐乐听得入了迷,抬头望见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照着小院对面那片亮洼洼的莱畦。乐乐说:“农村的月亮可真干净,跟剛I洗完的脸一样!”阿保问:“城里没有月亮吗?”乐乐说:“城里的月亮容易和路灯弄混。”阿保就想:那得多大的路灯啊!要是每一盞路灯都跟月亮一样大,那该多神奇呢!对了,妈妈爸爸肯定每天都能看到那么大的月亮。 ⑥明天小长假就结束了,这是最后的月夜。乐乐像跟妈妈撒娇一样倚着阿保的肩膀,明天的分别让他有些伤感。这时奶奶出来吓唬他:“你爸妈说明天把你放这里,让你每天和阿保哥哥一起上学。”乐乐一脸恼怒:“我才不要当留守儿童!”说完他回头问阿保:“哥哥你是留守儿童吗?你妈妈呢?”阿保又沉默了一会儿,告诉乐乐,妈妈和爸爸都去上海給他挣钱去了,爸妈很爱他,所以要挣很多钱将来好送他出国读书,爸妈还答应他下次回来给他买个平板电脑。“可是妈妈说,平板电脑对眼睛不好!”乐乐一本正经地说。 ⑦阿保抬头望向天空,不知什么时候,丝丝缕缕的几片薄云遮住了月亮,月夜似乎暗了下来。而乐乐却感到耳边蛐蛐儿的鸣唱越来越响,青蛙也跟着伴奏。台阶上的两个孩子都不肯回屋,他们望着天空,各自想着心里的月亮。 (李传鹏选自金羊网,有删改) 1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1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 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舰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或分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 1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阿保也有不少玩具,断腿的奥特曼、缺了顶 棚的托马斯,还有变了形的小火车轨道”? (2 分) 15.说说文中第⑦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 分) 16.细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3 分)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規模向城市转移。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让这些留守孩子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最新四年级《安徒生童话》阅读检测题

四年级《安徒生童话》阅读检测题 一、填空 1、《打火匣》一文中,老巫婆说,金币就藏在树洞里,但是有()大狗分别看守. 2、《白雪皇后》中(大乌鸦)非常同情格尔达的遭遇,将格尔达带进了城,带到了公主的寝室. 3、小公主()岁可以浮上海面. 4、小公主答应了海巫婆的条件,用自己的()换海巫婆的药水. 5、一路上,农夫用牛换了只羊,用羊换了只(). 6、小女孩第()次擦火柴,开刀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7、拇指姑娘在()做成的摇篮里. 8、豌豆公主中,老皇后放了()在公主的床上. 9、各种花儿在跳舞,()是它们的钢琴师. 11、野天鹅中艾丽莎用()救哥哥. 12、牧羊女最终和()终成眷属. 13、安徒生童话里有一篇童话讲述一只鸟与中国皇帝的故事,这篇童话是(). 14、《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的样子是(). 15、《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最后化成了(). 16、仙女送给一个很想要孩子的女人一粒种子,种子长出了一朵美丽的( ) 17、《海的女儿》中,是谁救了王子?() 18、《海的女儿》中王子最后娶了(). 19、《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有没有穿棉鞋?() 20、《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了几次火柴?() 21、《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 22、《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在(). 23、《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有没有卖掉一根火柴?() 24、《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喜欢(). 25、《皇帝的新装》中有几个骗子?() 26、《皇帝的新装》中诚实的老部长说的是实话吗?() 27、皇上什么也没有穿”是()说的. 28、《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穿着新衣去参加(). 29、《野天鹅》中十一位王子变成了十一只(). 30、《野天鹅》中艾丽莎有没有使哥哥们恢复原样?() 31、《野天鹅》中,妹妹编织()救了哥哥. 32、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 33、丑小鸭冻死在湖面上,()救了她. 34、拇指姑娘跟()成了亲. 35、格达尔把自己心爱的()扔向河中央,希望河水把凯还给她. 36、为了不弄脏自己的新鞋子,英格尔把()踩在脚下. 37、《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中,愚蠢的()投到河里死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

13、夜莺的歌声 一、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难点:了解课题与中心、内容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课前准备: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介绍背景、学习字词 1、出示课题《夜莺的歌声》。了解夜莺。(它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那课文中的“夜莺”指谁呢? 2、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

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战斗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要学的《夜莺的歌声》讲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检查字词情况 1)、正音:削塞空拧钉(多音字) 2)、抽读课文(3、20自然段) 板块二、整体感知、概括段意、列小标题 1、这篇课文在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叫“隔行分段”。课文共有四段。 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事?现在请同学们浏览各段,看看自己在预习时概括的段落大意是否简洁又完整,不满意的可以再作修改。 第一段是写“小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上钩。 第二段,“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用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 第三段:(“小夜莺”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 第四段: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的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 2、列小标题。 诱敌带路 途中传信(巧送情报) 林中歼敌(痛歼敌人) 村口再等(重迎战斗)

杜甫《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

杜甫《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 引导语:杜甫创作的《月夜忆舍弟》从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想到百姓之苦,体现出了作者的怀家愁和忧国难之情。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阅读训练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诗。 2.从诗中和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案: 1.诗圣、律 2.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 3.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 (2)答案要点: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 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 1.首联描绘了一副边塞秋天的途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戍鼓”指戍楼上宵禁的鼓声。“断人行”写所见,点明 ;“戍鼓”“雁声”写,写出。这两句渲染了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2.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这两句诗概括 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抒写了是人内心的忧虑之情。这使我们想起了杜甫《春望》中的另外两句名句:“,” 答案: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

《安徒生童话》阅读题及答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题及答案 二年级《安徒生童话》考级试题 一、选择题 1、拇指姑娘非常有爱心,她救了()。①老田鼠②小燕子③癞蛤蟆 2、下面哪一个是《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①、《小灰兔找朋友》②、《猜猜我有多爱你》③、《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 3、《夜莺的歌声》把()打败了。①敌人②死神③国王 4、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①仙女②天鹅③鸭妈妈 5、丑小鸭冻死在湖面上,()救了她①鸭妈妈②老婆婆③农夫 6、《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有没有穿棉鞋?()①有②没有 7、《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了几次火柴?()①5 ② 4 ③3 8、《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①烤鹅②圣诞树③奶奶 9、《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在()①大年夜②元宵节的前夕 10、《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有没有卖掉一根火柴()①有②没有 11、《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喜欢()①穿新衣服②看戏③吃美食 12、《皇帝的新装》中有几个骗子?()① 1 ② 2 ③ 3 13、《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的样子是()①人身鱼尾②鱼头人腿 二、简答题: 1、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 2、《安徒生童话》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三、小画家 你心目中的小人鱼是什么样子的?拿出你的画笔画一画。 四、判断题 1、《丑小鸭》一文中,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2、士兵照着巫婆的话去做,顺利地拿到了打火匣交给了老巫婆。() 3、《白雪皇后》巫婆用银梳子给格尔达梳头发。() 4、《海的女儿》中,小公主最喜欢听祖母讲人间的故事。() 5、皇帝穿了漂亮的衣服举行游行大典。() 6、小锡兵有两条腿,很威武。() 7、太阳升起来,小公主变成了美丽的女孩。() 8、王子把小公主当成了救命恩人。() 9、田鼠爱上了拇指姑娘。() 10、因为有很多的被子在床上,所以豌豆公主没有找到豌豆。() 11、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因为是好朋友,所以没有对大克劳斯下毒手。() 12、公主很喜欢贫穷的王子送给她的玫瑰和夜莺。() 13、小杜克一边照料小妹妹,一边复习地理功课。() 14、《拇指姑娘》中老婆婆想得到一个美丽的小孩子,巫婆帮她实现了。() 15、在《海的女儿》中,巫婆说:“人鱼一旦死了,便将化成海水中的泡沫。” ( ) 16、《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