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现状与解决思路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现状的与解决思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已成为一种常态。适当的举债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了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反而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潜在的风险,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致使财政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风险日益扩散。

关键词地方债务债务问题债务风险解决思路

引言地方债务问题一直是我国财政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在经济转型期迅速膨胀,目前的债务规模已达历史最高水平,债务风险也随之突现。

一、地方债务现状

(一)地方债务定义

地方债务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由于以往支出大于收入所形成的赤字总和,是一个存量概念,包括建立在某一法律或合同基础之上的显性负债和政府道义上偿付责任的隐性负债。

(二)地方债务资金的来源

(1)银行借款

在银行借款占比较大的国家,有的存在专门的银行负责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银行借的支持款是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一对一的客户关系,如果政府信息披露意愿较低或者缺乏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那么银行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约束和监督功能不足以形成一些管理漏洞。

(2)债券

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市政债券是地方债务的主要形式。通常,地方政府债券的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3)政府公共资金借款

转轨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地方政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资金,这不仅会影响资金的配置效率,还会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容易导致预算软约束、腐败等问题。

(三)地方债务的功能

1.融资功能

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家法律明确禁止发行地方公债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各种变相方式举债筹集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资源配置功能

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以及财力的可能,举债筹集财政建设资金,实现有限社会资源在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有效配置。

3.稳定功能

举债融资支持财政职能的实现是规范化的分税制体制下,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真正的体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宗旨,有利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顺利实现,为稳定地方政权建设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各级地方政府实现了与市场之间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特点

1.普遍负债,债务规模庞大,具有隐蔽性。

2.地方政府举债多头进行,形式多样。

3.政府偿债能力低.债务风险大,危及信用。

4.构成复杂,透明度差。

5.监管失控,风险加大

二、地方债务问题分析

(一)地方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庞大,结构分散

目前地方政府所负各种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在某些地方,地方财政已经超负荷运转。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又十分分散,不仅不同程度地负有各种债务,而且均有不同形式的举债欠账行为。

2.隐蔽性强,透明度差

由于目前地方政府举债属于非法或违规行为,直接违反《预算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在举债问题上大都巧借名目,遮遮掩掩,再加上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机制,谁也说不清楚规模究竟有多大。

3.缺乏统一口径,缺少预警机制

由于缺乏具体的统计数据,因此,不仅地方政府负债的真实规模无法统计,而且负债率、偿债率等监控指标也无法运用,债务预警机制因而也无法建立。

4.违约率高,负作用大

由于地方政府在任何债务关系中都属于强势一方,因而地方政府的债务违约率通常是最高的,这不仅带头破坏了金融市场的信用秩序,而且也严重危及地方政府的信誉和权威,从而对社会稳定构成不容忽视的潜在威胁。

5.缺乏统一管理,呈现加速倾向

尽管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也试图控制和缩减地方政府债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地方债务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规模呈加速上升趋势。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成因

1.体制原因

(1)转轨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范围划分不够明确。(2)未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职能范围界定不清。(3)投融资体制小健全。

2.管理原因

(1)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与投资约束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其不断举债。(2)政府债务管理的基础薄弱。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划分不合理

4.制度性因素

(1)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合理。(2)与我国现行的预算制度有关。(3)地方政府缺乏直接的融资渠道。

5.人为因素

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体制惯性的影响,地方政府举债时缺乏风险意识,认为本级政府的债务总会有上级来解决,因此不顾本级政府的偿付能力,大量举债,认为不借白不借,这实际上也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一种制度性缺陷.

6.投资体制改革不到位

我国已经建立初步的市场经济,原有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已经打破,但是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却迟迟未能成型。

7.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

我国官员任期短,人员交流频繁,而相应的官员考核机制又强调政绩,导致地方政府领导干部行为短期化。

(三)地方债务的影响及危害

我国地方债务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表现为隐性风险。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债务风险处于隐蔽状态,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

三、地方债务危机解决思路

(一)及时清查债务,进行分类化解

及时地方政府债务清查,按照直接显性、直接隐性的债务分类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分类,摸清地方政府债务的总量和结构。

(二)加快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

规范政府投资范围。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投资应投向交通、能源、市场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