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奇妙动物世界的特点和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对动物世界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对动物世界特点和魅力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奇妙动物世界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动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1. 导入新课:(1)展示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奇妙动物世界。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上的课文内容,一句一句地朗读。
(2)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实际情景中的运用练习。
3.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奇妙动物世界的看法和感受。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中所描述的奇妙动物世界的特点和魅力。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世界,关爱大自然。
(3)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互动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文理解: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会。
4.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5. 拓展阅读和思考:检查学生对相关阅读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实例与评析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趣事说清楚。
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
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多渠道搜集的动物图片和知识信息教学过程【评析】××市大港区石化公司第三小学韩巍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奇妙的动物世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1.教学目标的设计集中、具体、适当,比较好地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等在第一学段提出的目标要求。
不高、不低、不空。
2.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奇妙和有趣这两个关键词,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紧紧围绕这两个话题逐层展开,基本体现了教材编写意图,主题比较集中,选村注意贴近生活,对口语交际内容的剪裁比较精当。
不散、不漫、不假,学生有话可说,且能够交流起来。
3.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意层层深入;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特别是对合作、互动的设计,看起来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
如,大家都想把自己的趣事说给别人听,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再如安排小记者采访的环节,搜集趣事快乐共享等,都体现得不错。
4.教师在语言设计上注意了生活化的要求,简洁而生动。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注意了导向性和激励性,这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发现吧。
教学语言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的动物及其特征;(2)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3)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分布。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动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弱者的情感;(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走进动物世界1.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多样性;2.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第二课时:动物的特征与分类1. 分析动物的主要特征;2. 学习动物的分类方法;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第三课时:动物的生活习性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动物生活习性的能力。
第四课时:动物的生态环境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态环境;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五课时: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1. 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世界的奥秘;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了解动物的特征;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分析、合作等;3. 学生对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2. 视频素材: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视频;3. 网络资源:动物相关信息网站、博客等;4. 教具:动物模型、标本等。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走进动物世界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多样性;2. 学生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3. 教师讲解:介绍动物的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性;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世界的奇妙和多样性。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走进动物世界1. 认识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 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第二章:陆地上的动物1. 哺乳动物的特点与代表物种2. 爬行动物的特点与代表物种3. 鸟类的特点与代表物种4. 昆虫的特点与代表物种第三章:水中的动物1. 鱼类的特点与代表物种2. 两栖动物的特点与代表物种3. 海洋动物的特点与代表物种第四章:空中飞行的动物1. 鸟类的飞行特点与生活方式2. 蝙蝠等飞行哺乳动物的特点第五章:动物的通讯与智慧1. 动物通讯的方式与特点2. 动物的智慧表现与实例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2. 视频素材:动物世界的纪录片、趣味动物视频等;3. 实物模型:动物模型或标本;4.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章节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有趣动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2. 讲授新课:采用PPT展示,结合实物模型,讲解动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类动物的特点;4. 案例分析:观看动物纪录片,分析动物的生存策略;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章节的阅读资料和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测试成绩:组织章节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六、生物的适应与进化1. 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如camel 的长脖子、鸟类的迁徙等。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正式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奇妙的动物世界为主题,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掌握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的分类和特征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 第二课时:哺乳动物的特征与代表动物教学重点: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
3. 第三课时:鸟类的世界教学重点: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的鸟类。
4. 第四课时:爬行动物的特点与生态习性教学重点:了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的爬行动物。
5. 第五课时:两栖动物的奥秘教学重点:了解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的两栖动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世界的奥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分析、合作等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类动物的图片,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2. 视频资料:关于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如纪录片、动物趣事等。
3. 实物模型:各类动物的模型或标本,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征。
4. 教学课件:涵盖动物分类、特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
学生能够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动物行为的观察和记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记常见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动物行为背后的适应性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动物行为的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收集各类动物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教师制定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的实验计划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动物的知识,了解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学生准备好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的实验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奇妙的动物世界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探究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实验与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物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提供实验指导和观察要点。
学生根据实验计划,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巩固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认识。
学生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和观察心得,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动物知识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完成观察和记录的实验报告,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奇妙的动物世界大班课文教案【奇妙的动物世界大班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一些奇妙的动物,包括其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描述动物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表述。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单词、短语。
2.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描述动物的外貌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动物的图片和支持教学的多媒体素材。
2. 教具:画纸、彩色笔或蜡笔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动物的知识,例如宠物狗、猫等。
2. 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简单描述其外貌特点。
Step 2:呈现与听力(10分钟)1. 出示一张关于大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动物?大象有什么特点?”2. 播放相关的动物视频,让学生边观看边感受,并了解其生活习性。
3. 听放一段描述动物的录音,学生注意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Step 3:课文阅读(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教师辅助学生解答。
2. 教师解读课文中较难的词汇和短语,并引导学生正确读音和理解。
Step 4:图片讨论(20分钟)1. 教师出示多张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描述,并通过绘画将其形象展示出来。
3. 学生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进行猜测该动物是什么,并总结其特点。
Step 5:合作学习(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动物,展开合作学习。
2. 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渠道查找有关动物的信息,并制作展板、海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Step 6:课堂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课堂分享,介绍他们选择的动物,包括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2. 整个班级进行点评和交流,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与评析设计理念:努力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融看、听、问、查、画等活动为一体,从课内到课外,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构建立体开放的口语交际课活动模式。
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交流状态,在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动物趣事,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1、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说给大家听,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交际的形式练说,使“说”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准确,在表述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收集有关图片,做好头饰或画一幅画。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游戏:听声音,猜动物名。
(1)播放公鸡、鸭子、布谷鸟、狼等几种动物的叫声。
(2)你听到什么动物的叫声?把你听到的说出来。
(3)动物的叫声各种各样,丰富多腔,请你用一个词说一说,你听到了——( )的声音。
2、揭示交际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
(声音唤起学生对动物的记忆,初步感知动物声音的奇妙,增强生活体验,创设交际的氛围,引出交际的话题,激发交际的兴趣。
)二、多向互动,多方交流。
1、交流:动物奇妙知多少。
(1)播放乌贼逃避敌人的录象片断。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乌贼的御敌本领。
(2)你还知道其它动物的特殊本领吗?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观察、查找资料所了解的动物的奇妙之处。
(3)小结:同学们的自然知识真丰富,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小结中肯定学生学习的成果,通过交流懂得会观察、会找资料就是会学习。
)2、拓展:了解动物的更多的奇妙之处。
老师也收集了几个材料,请同学们看一看。
(1)播放动画材料一:在江南的田野上,鸟儿都是按时起床的。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正式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2)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2)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认识动物(一)1.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第2课时:认识动物(二)1. 教学重点:继续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第3课时:动物的生存环境1.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其适应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第4课时:动物的繁殖和发育1.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第5课时:保护动物,从我做起1.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2. 视频素材:动物世界的纪录片;3. 教学道具:动物模型、标本等;4. 参考书籍:有关动物的科普读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2. 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汇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的了解程度;2. 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能力的提升;3. 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的树立。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的动物及其特征;(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动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2)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物的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的多样性(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及特点;(2)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等;(3)引导学生发现动物世界的奇妙之处。
2. 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特征(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如羽毛、鳞片、四肢等;(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2. 视频素材:动物世界的视频片段;3. 教具:动物模型或标本;4. 参考资料:关于动物的书籍和网络资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和描述常见动物的特点;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分析和总结动物的特征;3. 学生具备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4.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动物的多样性。
2. 呈现教学目标: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3. 教学内容展示:(1)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动物的特征差异;(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正式版)第一章:走进动物世界1.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的定义和特点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1.2 教学内容动物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不同种类的动物: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等常见动物类别1.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动物,引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分类游戏,巩固所学内容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分类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动物的感官世界2.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的感官器官和功能认识不同动物的感官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2.2 教学内容动物的感官器官:介绍动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器官不同动物的感官特点:探讨不同动物的感官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如猫头鹰的夜视能力和蛇的的热感应2.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感官器官,引发学生对动物感官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感官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的感官器官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感官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感官特点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动物的通讯与社交行为3.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的通讯方式和社交行为认识不同动物的信号传递和合作方式3.2 教学内容动物的通讯方式:介绍动物的声音、体态、气味等通讯方式不同动物的信号传递:探讨不同动物的信号传递和合作方式,如鸟类的鸣叫和蜜蜂的舞蹈3.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通讯方式和社交行为,引发学生对动物交流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信号传递和合作方式,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的通讯方式和社交行为,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信号传递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通讯与社交行为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动物的生存策略4.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的生存策略和适应环境的方式认识不同动物的捕食、防御和繁殖策略4.2 教学内容动物的生存策略:介绍动物的捕食、防御和繁殖策略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方式:探讨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方式,如食肉动物的捕猎技巧和植物食动物的群体防御4.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生存策略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动物生存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捕食、防御和繁殖策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的生存策略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生存策略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生存策略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五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5.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保护动物的意义和方法5.2 教学内容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介绍动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保护动物的意义和方法:探讨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如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和减少动物栖息地的破坏5.3 教学活动引入第六章:动物的迁徙与迁徙路线6.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迁徙的原因和过程认识不同动物的迁徙路线和行为6.2 教学内容动物迁徙的原因:介绍动物迁徙的驱动因素,如寻找食物和繁殖地不同动物的迁徙路线:探讨不同动物的迁徙路线和行为,如北极熊的南北迁徙和鸟类的季节性迁徙6.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迁徙行为,引发学生对动物迁徙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迁徙路线和行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迁徙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迁徙路线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迁徙与迁徙路线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动物的适应与进化7.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适应的概念和机制认识不同动物的适应特征和进化过程7.2 教学内容动物适应的概念:介绍动物适应的定义和其在生存中的重要性不同动物的适应特征:探讨不同动物的适应特征和进化过程,如鸟类的羽毛颜色和哺乳动物的温血特性7.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适应特征,引发学生对动物适应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适应特征和进化过程,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适应的概念和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适应特征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适应与进化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动物的行为与习性8.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行为的分类和功能认识不同动物的习性和行为模式8.2 教学内容动物行为的分类:介绍动物的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社会行为等分类不同动物的习性:探讨不同动物的行为模式和习性,如狼的群居行为和鸟的筑巢行为8.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行为模式,引发学生对动物行为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习性和行为模式,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行为的分类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行为模式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行为与习性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动物的生态平衡与食物链9.1 学习目标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同动物在食物链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9.2 教学内容生态平衡的概念:介绍生态平衡的定义和重要性,如物种间的相互依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同动物的食物链角色:探讨不同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如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角色9.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在食物链中的角色,引发学生对生态平衡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态平衡的概念和动物在食物链中的角色,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食物链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生态平衡与食物链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十章:探索动物世界的更多奥秘10.1 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10.2 教学内容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鼓励学生提出关于动物世界的问题,如动物的未解之谜和特殊行为研究方法和技巧:介绍研究动物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10.3 教学活动第十一章:动物的保护与生物多样性11.1 学习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同动物保护的措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11.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动物保护的措施:探讨不同动物保护的措施,如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和减少动物栖息地的破坏11.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保护的措施,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不同动物保护的措施,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不同动物保护的措施,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1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十二章:动物的智能与行为12.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智能的定义和表现认识不同动物的行为特点和智能表现12.2 教学内容动物智能的定义:介绍动物智能的概念和其在生存中的重要性不同动物的行为特点:探讨不同动物的行为模式和智能表现,如大象的使用工具和海豚的声纳定位12.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智能表现,引发学生对动物智能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行为特点和智能表现,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动物智能的定义和表现,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动物智能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1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动物智能与行为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十三章:动物的演化与化石记录13.1 学习目标了解演化的概念和过程认识不同动物的演化历程和化石记录13.2 教学内容演化的概念:介绍演化的概念和其在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不同动物的演化历程:探讨不同动物的演化历程和化石记录,如恐龙的灭绝和哺乳动物的崛起13.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演化历程,引发学生对演化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演化历程和化石记录,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演化的概念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演化历程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1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演化与化石记录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十四章:动物的比较解剖学14.1 学习目标了解比较解剖学的概念和应用认识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相似之处14.2 教学内容比较解剖学的概念:介绍比较解剖学的定义和其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探讨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相似之处,如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牙齿结构14.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引发学生对比较解剖学的兴趣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相似之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比较解剖学的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互动游戏:学生参与比较解剖学的模拟游戏,巩固所学内容1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学生完成比较解剖学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第十五章:探索动物的未来15.1 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未来发展的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15.2 教学内容动物的未来:鼓励学生提出关于动物未来发展的questions,如气候变化对动物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研究方法和技巧:介绍研究动物未来发展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15.3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动物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引发学生对动物未来的好奇心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动物的定义和特点,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精美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奇妙。
2、在互动语言交际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让学生在交际中了解更多的动物及其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爱护动物的情感。
3、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观看精美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奇妙。
2、在互动语言交际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让学生在交际中了解更多的动物及其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与人交往的能力。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听声音猜动物。
你猜出这是哪种动物的声音吗?(播放牛、羊、猪、狗、猫、鸡、鸭的叫声,学生猜动物。
)2、小朋友们真厉害!今天呀!我就要带小朋友们到奇妙的动物世界去参观参观,看看那儿有哪些奇妙的动物。
(1)揭示课题,读课题《奇妙的动物世界》(2)播放《动物世界》的图片。
(让学生随图片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二、激发兴趣,锻炼学生说话1、看来大家都被这奇妙的动物世界给吸引住了。
那谁来说说,你对刚才的哪些动物最感兴趣?为什么?要求:(1)响亮说(2)大胆讲(3)认真听2、动物世界真的是太奇妙了(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跟读。
(1)鹦鹉能学人说话(2)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3)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4)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5)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光3、动物世界的奇妙远远不止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奇妙之处?(学生在说的时候出示说话要求)(1)说出动物可爱的样子(2)说出动物有趣的生活习性4、动物世界真的是太奇妙了,刚才同学们也说了,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因为它们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然而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的小动物,比如:小狗、小猫、小鸡、小鸭……你们养过这些小动物没有?(学生回答)看来,有一些小朋友没有养过,那你们和这些小动物接触过没有?(学生回答)那你们一定和这些小动物发生过有趣的事情,谁愿意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奇妙的动物世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奇妙的动物世界》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一次口语交际训练。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的。
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精美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奇妙。
2、在互动语言交际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让学生在交际中了解更多的动物及其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爱护动物的情感。
3、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通过观看精美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奇妙。
2、在互动语言交际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让学生在交际中了解更多的动物及其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课时:1课时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方法1、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曾有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所以,本课教学我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2、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高口语训练效率教学中我采用了“想一想、说一说、小组合作”等活动来使学生乐于说,最后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3、关注过程、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与评析关于《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与评析(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与评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与评析篇1设计理念:努力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融看、听、问、查、画等活动为一体,从课内到课外,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构建立体开放的口语交际课活动模式。
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交流状态,在交际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动物趣事,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1、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说给大家听,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交际的形式练说,使“说”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准确,在表述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收集有关图片,做好头饰或画一幅画。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游戏:听声音,猜动物名。
(1)播放公鸡、鸭子、布谷鸟、狼等几种动物的叫声。
(2)你听到什么动物的叫声?把你听到的说出来。
(3)动物的叫声各种各样,丰富多腔,请你用一个词说一说,你听到了——( )的声音。
2、揭示交际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动物世界。
(声音唤起学生对动物的记忆,初步感知动物声音的奇妙,增强生活体验,创设交际的氛围,引出交际的话题,激发交际的兴趣。
)二、多向互动,多方交流。
1、交流:动物奇妙知多少。
(1)播放乌贼逃避敌人的录象片断。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乌贼的御敌本领。
(2)你还知道其它动物的特殊本领吗?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观察、查找资料所了解的动物的奇妙之处。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抓住动物突出特点有序地介绍动物,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说写结合。
学生在交流、写话、再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说与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在观察中学会抓住突出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说清楚,写明白。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及初步写话的兴趣。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奇妙的动物世界,看看那些奇妙的小动物。
板书《奇妙的动物世界》上课开始老师展示两个谜语,ppt展示谜语一: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谜语二:远看是颗星,近看像灯笼,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
提出要求,看谁既读的准又猜的准,谜底分别是大象、萤火虫,学生讲解猜中谜语的关键。
二、交流合作,师生互动。
刚刚同学们用谜语的形式抓住了动物的特点,现在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的最不一样的特点吗?小组合作交流,请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老师适当点评。
同学们展示了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特点,老师还把大家课前拍摄的动物照片收集起来,大家一起来看看这是谁的照片,一起观察这些奇妙的小动物的特点。
利用白板插入孔雀、蜗牛、猫、兔子的图片,学生进行观察,说说这些动物的突出特点。
三、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初步尝试。
不仅同学们观察了,老师也观察了,还写了下来,请同学帮老师读一读:我家养了一只小乌龟,它那身坚硬的龟壳最引人注目。
椭圆形的龟壳鼓鼓的,像一座小山丘。
龟壳又厚又硬,万一遇到危险,它就会把头缩进壳中。
从这几句话里我们知道,小乌龟最突出的特点是龟壳,即使你没有见过乌龟,在众多的动物里你也能认出来。
还有一个关于小金鱼的片段:我有两条小金鱼,其中有一条长着黑色的头,像戴着一顶黑色的礼帽,它那一条黑色的尾巴像拖在身后的黑礼服,像一位优雅的绅士,所以我给它取名为“鱼绅士”。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奇妙的动物,拓宽视野。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哺乳动物教学重点: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常见种类。
教学难点:掌握哺乳动物的分类依据。
2. 第二课时:探索鸟类奥秘教学重点: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和生态作用。
3. 第三课时:昆虫的世界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教学难点:认识昆虫的生态价值和与人类的关系。
4. 第四课时: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教学重点: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不同之处。
5. 第五课时:海洋生物的奇妙之旅教学重点: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认识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世界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展示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成果。
3. 学生对动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
六、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认识哺乳动物(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依据(15分钟)学生展示哺乳动物相关资料(10分钟)2. 第二课时:探索鸟类奥秘(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和适应环境的特点(15分钟)学生展示鸟类相关资料(10分钟)3. 第三课时:昆虫的世界(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种类(15分钟)学生展示昆虫相关资料(10分钟)4. 第四课时: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点(15分钟)学生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相关资料(10分钟)5. 第五课时:海洋生物的奇妙之旅(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15分钟)学生展示海洋生物相关资料(10分钟)6. 第六课时:动物的通讯与行为(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动物的通讯方式和生活行为(15分钟)学生展示动物通讯与行为相关资料(10分钟)7. 第七课时:人类与动物的共生(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人类与动物的共生关系(15分钟)学生展示人类与动物共生相关资料(10分钟)8. 第八课时:动物的保护与伦理(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动物的保护意义和伦理观念(15分钟)学生展示动物保护与伦理相关资料(10分钟)9. 第九课时:综合实践活动(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物主题的研究活动(如制作动物手抄报、拍摄动物视频等)(20分钟)学生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10分钟)学生分享学习收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0分钟)布置课后作业(10分钟)六、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认识哺乳动物(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依据(15分钟)学生展示哺乳动物相关资料(10分钟)2. 第二课时:探索鸟类奥秘(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和适应环境的特点(15分钟)学生展示鸟类相关资料(10分钟)3. 第三课时:昆虫的世界(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种类(15分钟)学生展示昆虫相关资料(10分钟)4. 第四课时: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4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讲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点(15分钟)学生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相关资料(10分钟)5.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1. 学生展示哺乳动物相关资料2. 学生展示鸟类相关资料3. 学生展示昆虫相关资料4. 学生展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相关资料5.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二、重点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1. 学生展示哺乳动物相关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图片、视频、PPT等多种形式,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哺乳动物资料,如生活习性、分布情况等。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材分析
一、活动目标
1.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
3.、在活动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内容
本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奇妙的动物世界”,让学生通过到动物园、网上或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动物的身高、体长和寿命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实践活动共设计了4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想一想”,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一些奇妙的动物,激发学生的调查欲望,交流要调查的内容,做好计划。
第二环节是“查一查”,学生到动物园、网上、图书馆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分工调查,做好记录,分析整理数据。
第三环节是“说一说”,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验万以内的数及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环节是“议一议”,一是引导学生谈活动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是回顾反思数学调查活动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活动积累经验。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教材解读
“奇妙的动物世界”是在学生学习了方以内数的认识和长度单位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
借助实践活动,一方面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的经验。
该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制订好调查计划,在“分工调查——分析整理数据——小组交流——调查总结”的过程中感受调查活动的全过程。
在活动中,学生首先要设想好自己要调查的动物,了解相关的知识,然后分工调查,记录、分析整理数据,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做这样有准备的调查活动。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素材的选取关注了学生的兴趣。
教材选取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调查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活动本身就是学生的兴致所在,同样丰富的动物资料,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有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2.教材关注了开展数学调查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材设计的4个活动环节:想一想、查一查、说一说、议一议,为教师组织实践活动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也便于学生掌握参与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以查一查环节为例,教材第一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小朋友在询问动物饲养员,想了解各种动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时间和寿命等的情境;第二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小朋友到阅览室查阅图书资料,了解我国动物种类的情境;第三幅图是一个小朋友上网了解到猎豹跑得最快。
这几幅图提示了学生调查的内容、调查的途径等,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不同的信息。
(二)学与教建议。
1.指导学生开展数学调查活动的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调查活动的主题:“你想了解哪种动物?你想了解这种动物的哪方面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确定调查方式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好调查小组。
活动前,引导学生了解调查前应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式、怎样分工合作等问题,确定好方案,然后组织实施。
活动中,如果学生需到现场调查,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引导学生做好调查记录。
最后,要指导学生将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交流,并谈谈自己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2.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一种活动线索,教学时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调查家乡的农作物、家乡的特产等。
3.注重反思,全面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
在“议一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重在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能否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参与调查,经历获取信息的全过程;是否乐意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评价可以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形式,不但要评价活动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通过评价活动,学生相互促进和提高。
4.实践活动建议课时数: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