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析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教学目标呈现出层次性,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提升,对于缩小或避免两极分化有重要作用。
当前,分层教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从而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的一刀切教学方法的弊端,更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1. 科学的分层教学能让学生更深的认识自己,提高学习的情绪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将整个班级客观地划分为多个层次,明确每一层次的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能力,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不断地向前一层次进步,最终一级级淘汰末后层次,增加好层次的学生数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顾及到每一个层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和动力,下定决心超越浅层次的学生,从而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热情和劲头。
2. 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符合数学教学的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较为旺盛,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优势,还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数学基础和智力水平等,将学生划分为:a层,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为扎实的数学知识;b层,具有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数学基础较为牢固;c层,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
这样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会不断保持和完善自我。
这一教学理念的推行符合初中数学教学规律,迎合了每个层次学生的要求。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1. 充分了解学生,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水平、课堂表现、品质等方面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客观分层。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摘要】“教以生为本。
”笔者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生为本,充分挖屈学生的潜能。
基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不尽相同,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将学生分层,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1.将学生分层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2.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a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
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
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
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
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初探【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针对当前生源素质的状况,分层教学的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设计优化习题是关键。
课外学习和小组学习是第二课堂,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的实施条件。
【关键词】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教学方式教学反思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而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实际情况,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学生分层通过对学生一个阶段的考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学习成绩,把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层里。
同时,分层时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的互补性,力求在同一层次里的学生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提高成绩,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学习小环境。
二、教学分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体现在分层次的授课内容。
上课时,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在讲解同一节内容时要对其有目的地增加难度,增加题量,而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降低难度,减少题量,做到在课堂上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使得他们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都能学到东西,渐渐地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信心,实现逐步的转化。
如: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对例题的讲解进行了优化。
例题对比: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x2-7x-18=0;x2+4x+3=o;x2-9=0;(x-1)2+3(x-1)=o;x2-2x-3=0;x2-5x=0;-3x2-4x+4=0;2x2-3x+1=0;x2+4x+4=0;-7x2+x+8=0;5x2-6x+2=0;x2-2x+1=0;上述各组例题的针对性是很强的,通过测试反馈效果很明显,体现了例题优化的优势。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
近几年来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生难教课难上”,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
如何使这些学生能尽快接受新知识,“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从而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实践证明,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组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全班学生划为a、b、c、三个层次:a 为“学困生”,此类学生学习比较被动,自制力差,意志薄弱,依赖性强,在班里占少数;b为中等生,此类学生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较差,有点小聪明,但学习不专心,人数在班里占较大比例;c为优秀生,此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好,对数学极有兴趣,自学能力强,能将学到的基本原理“迁移”到作业题的解答巾去。
分组时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相应地也不用“尖子生”这样的词语,而是代之以基础组(a)、提高组(b)和竞赛组(c)的称谓j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划分是可变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
教师则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一)备课分层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需作了解的,对不同的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都必须充分考虑,并且在教案里体现出来。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
(二)施教分层分层施教必须处理好同步讲授和个别教学的关系。
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讲授最基础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各组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个别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释疑、练习,从而使a组学生“吃得了”,b组学生“吃得饱”,c组学生“吃得好”。
分层施教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初探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多个概念和技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弱。
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层次上进行学习。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来说,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考试和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困难等。
第二步,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一般来说,高层次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低层次的学生相对较弱。
第三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扩展的内容和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化的内容和问题,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技巧。
第四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示范和直接指导等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技巧。
第五步,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通过测验和考试等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具有许多优点。
分层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与研究内容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能学好,有的则需要较多的解释和说明,个别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辅导和强化。
由于差异的存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去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即“因材施教”。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分级目标,分组教学,合作达标”这一教学模式,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延伸发展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成绩差异分层教学合作达标作业分类姓名:肖学红单位:冶源镇杨善中学地址:冶源镇杨善中学联系方式:3470064邮编:262601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索与研究262601山东临朐冶源镇杨善初中肖学红内容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能学好,有的则需要较多的解释和说明,个别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辅导和强化。
由于差异的存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去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即“因材施教”。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分级目标,分组教学,合作达标”这一教学模式,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延伸发展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成绩差异分层教学合作达标作业分类美国教育理论家布鲁姆认为:“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合其特点的帮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够学会的东西。
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在速度,不在智力。
”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有的学生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能学好,有的则需要较多的解释和说明,个别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辅导和强化。
由于差异的存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去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即“因材施教”。
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面向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也就渐渐地失去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造成他们学习水平的重大差异,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自然分成三个群体: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摘要: “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它主张“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它强调“因材施教,分层提高,使优等生更优,使多数学生进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再根据《课标》要求进行因材施教。
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智力、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结果也就不同,而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从而造成优等生学习没动力,不能更优;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失去学习兴趣;也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策略分层教学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讲究策略,我们不能让学生在分组时觉得自己是优越者或者是差者,而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能不断进步,能向更高一层靠近。
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分层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
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初中数学中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能按照统一的节奏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各自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和照顾。
这样一来,学生中一部分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太容易,另一部分学生则会觉得学习有些吃力。
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拓展性的教学方式,拓展他们的学习领域;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采用更具体、更直观的教学方式。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觉得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分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在统一的教学体系下,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生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压力,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丧失。
而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后,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战胜难题,从而增加自信心;而学习难度较小的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这就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乐意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不同层次的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分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学生在不同的层次得到了满足。
这就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从而不断扩展自己的学习领域。
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初探近年来,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其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进行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青睐。
在数学教育领域,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有效地发挥潜力,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什么是数学分层教学法?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不同数学学习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法。
它将教学内容按难易程度或者数学思维的层次进行分层,分别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及不同的教学重点,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
在数学分层教学中,学生按照所在的层次进行学习,每一层次的学习内容和重点不同。
比如,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分层可以分为数学基础层、数学提高层和数学拓展层。
在每个层次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该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及运算技能的强化上;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着重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1.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采用数学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因为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较好的体验和自信心的建立,从而更愿意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2. 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做到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来学习,避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挫折感和焦虑,同时又能够挑战他们的能力,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3. 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分层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支持。
因为每个学生所在的层次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会有所拉开,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理的交流和互补学习,才能够避免劣势学生感到孤独和失落。
1. 确定分层依据数学分层教学的前提是确定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层次。
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一些经典的数学测试工具,如标准化考试成绩、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月考成绩以及素质评价等,来区分学生所在的数学学习层次。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智力差异,学习基础差异,学习品质差异。
因此,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它主张“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它强调“因材施教,分层提高,使优等生更优,使多数学生进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
(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授课分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如初二代数例题,分解多项式25(x-y)2-16(x+y)2对于A、B层次的学生而言,显然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掌握,如果把例题分成三个问题:分解下列各式(1)a2-9b2; (2)25a2-16b2; (3) 25(x-y)2-16(x+y)2,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第一,二题要求A层次p3.2说出命题的逆命题;
3.3判定逆命题的真假。
第一个问题是针对A层次学生设计的,而第二三个问题是对B、C层次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发挥他们思维活跃的优势,通过大胆的猜想和类比,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4训练分层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
如完全平方公式的训练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a2+10a+25;
(2)16a2+8ab+b2; (3)(a+b)2 +12(a+b)+36; (4)(a+b)4-18(a+b)2+81。
学生训练时,老师不宜明确指明哪些学生做什么题组,A层次的学生选做(2)(3)题时,老师应及时点拨,允许部份学生集体讨论完成第(4)题。
课外作业也应分为几个层次,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选择,其中必做题要求A、B、C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或几个同学一起研究共同完成,这样在学生习中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每周一练的题目可分为A、B两种,印在同一张试卷的正反两面,方便学生选择。
5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
次学生的辅导。
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
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课外习题的难度。
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6评价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进步的大小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实际操作中要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的基本依据,以学生自己每次分层测试的成绩作纵向比较,考查各层次学生在本层次递进的程度。
对各层次达标学生给予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努力。
让所有学生在分层测试后保持良好的上进的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同时,教师必须依据阶段教学效果作自我调节,主要调整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宜于“学”。
总之,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的一种教学策略。
它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