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生气 (一行禅师)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85
修身养性的书籍关于修身养性的书籍华语身心灵作家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内容简介:一位都会白领阶级的女性通过同老人以及其他配角(老人的学生)间的对话,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内在世界,进而发现大多数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甚至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从身心灵三个方面去探讨主宰着人生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操控身心,同时提供了如何解决这些模式的实际有效方法,从而解脱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
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
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内容简介:自远古以来,花朵、水晶、宝石和鸟类对人类心灵就一直有着重要意义。
它们对人类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之所以会对它们如此着迷并感觉亲切,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超凡空灵的特质。
人类的认知当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临在、定静和警觉,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
然而除非上述这种情形能够发生,否则在部分的人类,只能看到这些生命的外在形相,而无法觉察到它们内在的本质,就像人类只会认同于自己肉体和心理上的形相,而无法觉察到自己的本质一样。
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更多”的本质,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
在这本书中,作者经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类,而我们又如何能够借助于临在之光,也就是意识的觉醒,从痛苦之身中破茧而出。
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己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完全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
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认同于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内容简介:《找回你的生命礼物》是通过一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来与读者探讨一个关于生命归结以及生存意义的问题。
一行禅师爱的四个箴言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温暖、善良和快乐。
禅师们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也给出了一些关于爱的箴言,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爱的真谛。
以下是四个关于爱的禅师箴言。
1. 爱是包容禅师告诉我们,爱是一种包容的心态。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不去苛求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这些差异。
只有在包容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爱的力量。
2. 爱是奉献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
禅师们告诉我们,爱并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愿意为对方付出时间、关心和关爱。
只有在奉献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真谛。
3. 爱是宽容禅师们告诉我们,爱是一种宽容的心态。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宽容对方的过错和错误。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都会犯错。
爱是一种容忍和理解,是对他人的错误和过失给予宽恕和原谅。
只有在宽容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爱的力量。
4. 爱是尊重禅师们告诉我们,爱是一种尊重的态度。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决策权,我们应该尊重和支持对方的选择。
爱是一种平等和尊重,是对他人独特性的认可和尊重。
只有在尊重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真谛。
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温暖、善良和快乐。
禅师们用简洁而深刻的言语,给出了关于爱的四个箴言:包容、奉献、宽容和尊重。
这些箴言告诉我们,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
当我们学会包容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愿意为对方付出时间和关心,宽容对方的过错和错误,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选择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力量。
在爱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感悟。
通过包容、奉献、宽容和尊重,我们可以让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让我们用心去爱,用行动去证明,让这四个禅师箴言成为我们爱的指南。
《你可以不生气》——(法国)一行禅师愤怒不只是心理现象:身体的疾病可能肇因于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也可能与生理疾病息息相关。
身心并非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而是一体的,如果我们要驾驭愤怒,就必须先好好地照顾身体,我们饮食与消费的方式都很重要。
所吃的食物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愤怒、挫折与绝望的情绪与我们的身体、食物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想出新的饮食与消费方式,帮助自己免于愤怒与暴力的伤害。
喝有机牛奶,吃有机蔬菜。
以其他的感官“吃进”愤怒:我们不仅以食物滋养愤怒,也透过眼睛、耳朵与意识所接受的信息滋养它,文化产品的消费与与愤怒息息相关,因此制定一个好的消费策略是很重要的。
吃得好,吃得少:过量的饮食会引起消化系统的负担,进而产生愤怒。
当食物“质量很好”时,就可以少吃一点,身体其实只需要平时所吃的一半份量。
为了提高吃的质量,吞进食物之前,应该在嘴中咀嚼五十次。
好好地吃、细细地咀嚼,可以比暴饮暴食又未好好消化时,吸收到更多养分。
当做饭时,小心你的眼睛,不要相信它们,因为他们会让你吃太多,其实你无需吃那么多,如果你知道如何念念分明并充满喜乐地吃,就会发现只需吃眼睛告诉你的一半分量。
试试看,吃些非常简单的食物,如小胡瓜、红萝卜、面包与牛奶等,这可能成为你这辈子最好吃的一餐,这真的是很棒的体验!正念第五学处:深入地观照我们消费的方式。
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避免充斥于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焦虑,唯一的出路是少消费。
一旦我们能够简单快乐地生活,就更能好好地帮助别人。
一旦我们学会品味宁静,我们的生命就将得到治疗和改造。
这不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抢救你的房子:如果有人做了让我们生气的事,我们就觉得很痛苦,往往想以同样的方式激怒对方,让他也同样受苦,如此自己便觉得安慰些。
对方也是如此,结果双方的痛苦不断加深,谁都得不到好处。
其实这时你们最需要的是慈悲与帮助,汉有任何人应该得到惩罚。
当生气时,回到你的心,好好地照顾愤怒。
佛陀教你不生气释迦牟尼说:“我们的心原本像是一面镜子,可以不染上烟法,可以洞察我们身边的世界,波动的情绪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心,为什么还要让它来为我们的心做主呢?”星云法师说,只有通过自修,我们才参智慧如海,明理通达,也才能把所有的怨恨荣辱化为忍耐、宽容,这时我们便能拈花一笑,把所有的烦恼化为甘甜了。
花瓶里的花,如果不护理,很快就会凋谢,只是有时常换水,才可以保持花的新鲜,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
如果你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就会不得安宁,你要用什么方法,来让你的心得到清净、来让自己不再有怒气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改进自新,才能保持身心的清净。
新是改过,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更新,对于想要彻底改变“心有怒气”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向外是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潜伏于我们的内心。
佛陀的智慧,是我们最好的EQ处方,它可以为我们心里那个愤怒的孩子疗伤。
生气的你往往察觉不到自己可怕的情绪,这情绪禁锢了你,如果你不想愤怒,那么就照佛陀说的,把自己从情绪里拔出来吧!在人们的感情世界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情绪,莫过于“生气”。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生气”这种情绪已经发展到了极点。
各种各样的家庭冷战和暴力,比起那些耸人听闻的社会暴力事件来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家庭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也许你经常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对你的父母、孩子、你的兄弟姐妹和其他的亲人,还有你周围的朋友,你会不时地产生难以抑制的怒火,这时,你是一个愤怒者,你的愤怒伤害了你周围的人,他们是你的愤怒的受害者——很可能你每天都在犯这样的错误。
生气是一个错误,更是一种没有智慧的做法,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找到切实有效的、转化我们的愤怒的方法。
我们提倡不压抑愤怒,而是把自己的愤怒用一种冷静的方式加以表达,让那个使我们生气的人知道:他为什么会使我们生气。
精心整理做人,开心最重要_人生感悟做人呢,最重要的是要开心,每天开心也是过一天,不开心也是过一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开心呢,放松自己的心情,感受好每一天,接下来小编将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前面的话系,解呢?1.《与生命相约》一行禅师繁忙的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小到一丝怒气的产生,大到人的生老病死。
漫长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工作、感情当中的种种纷扰?如何关照我们的内心,安顿好生命?本周就让我们从一些高僧大德的佛学领悟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先从一个高僧和一位比丘尼的初恋故事开始讲起。
一行禅师直言不讳的说,他到今天还爱着那个比丘尼。
就算那个比丘尼现在不在他身边,其实就在他身里面。
他说: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跟她的爱典。
,告一行禅师净化心灵的修习其实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时刻。
走路、吃饭——这些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事情,要想做得非常专注都是一门学问。
呼吸也是一种修炼方法?一行禅师教你在一呼一吸间摆脱妄念。
修习呼吸:吸气的时候保持觉知,然后想“我正在吸气一”,呼气的时候也要保持觉知,“我正在呼气一”,记得从腹部呼吸。
然后开始第二次吸气的时候也要想“我正在吸气二”,然后慢慢呼气,“我正在呼气二”,这么一直数到10。
这种呼吸的修习方法能够让我们变得非常的自觉,非常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保持一种当下的觉知,能够让我们认识自我,让我们认识生命的流动。
这个专注就是要摆脱妄念,专注于当下。
百分之百的专注于当下的活动是非常困难的,你不可们把愤怒的能量转化,他说:要像母亲呵护发烧的孩子一样呵护自己的愤怒。
想象一下自己跟那些惹你生气的人说这样一句很难讲出,但有奇妙效果的话:“亲爱的,我要你知道,我觉得很痛苦。
我正在努力,正试着不责怪别人,包括你。
因为我们如此亲近,曾经互相承诺,所以我需要你的支持与帮助,帮助我走出这生气、痛苦的心境。
”当你这么和对方沟通,对方很快的也获得安慰和解脱,于是你们就能够解脱出你们的痛苦。
做人,开心最重要前面的话自从有了社交网络,我们好像都变得更加暴躁了:以前为了维持生活中人际关系,很多火不能直接发出来,而有了匿名的网上社交环境,就算一言不合开始骂人,似乎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
所以,当“键盘侠”和“杠精”们层出不穷,就算你是一个冷静又文明的互联网良民,也难免被波及,甚至会有被激怒想要大杀四方的时候。
而每当这时,那首流传甚广的口诀《莫生气》就显得十分有用了:世上万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想起来又何必。
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生气伤肝又伤脾,促人衰老又生疾。
既然陷入暴躁的负面情绪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排解呢?1.《与生命相约》一行禅师繁忙的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小到一丝怒气的产生,大到人的生老病死。
漫长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工作、感情当中的种种纷扰?如何关照我们的内心,安顿好生命?本周就让我们从一些高僧大德的佛学领悟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先从一个高僧和一位比丘尼的初恋故事开始讲起。
一行禅师直言不讳的说,他到今天还爱着那个比丘尼。
就算那个比丘尼现在不在他身边,其实就在他身里面。
他说: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跟她的爱可能会变,她也会变,我也会变,但是由于我是这么多的因缘构成的,所以我对她的这段感情已经在我身上了。
就算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世界上面,因为她跟我这段感情成为了我们对佛教更高的追求,还会在我的书、我的别的作为里面继续延续下去,影响下去。
我们要感知到花的确是很美的,但是我们能够在这朵花身上,看到它最后将成为肥料,也看到它之前在树上的形态。
在一朵花里面,我们就能够了悟到万世万物之间彼此包含、彼此因缘的种种作用。
在这时候难道你还不能解脱出来吗?我的朋友。
这本书是由一行禅师的三本著作集结而成。
在《初恋三摩地》,你可以看到在一般大师身上绝对听不到的“一行禅师说自己的初恋故事”,而由此来了解大乘佛教经典。
《你可以不生气》读后感英成龙 201328010210017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用了3周的时间读完一行禅师的《你可以不生气》,读完后自己的心灵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震惊。
回想自己走过的这些时光,感觉到非常的惭愧与不安,如果早一些接触这本书的话,也许一些事情的结果会更加完美。
同时也庆幸自己现在接触课这本书,因为我的性格就是容易发脾气,在细细品味了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控制自己的愤怒。
我们不要做愤怒的奴隶,而应该学习做愤怒的母亲。
每次生气都会伤害别人,我自己也受伤,精神和物质的伤害都有,生气的后果让我后悔不已,我们80后这一代人有太多无奈和需求期待,所以很多事情让我们生气,有时候自己知道应该控制,但总是事与愿违,一行禅师这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教诲,我们都努力吧,不能改变世界,只好适应这个世界。
一行禅师诠释了化解怒火的三大法门。
第一个法门是“谛听”,如果不懂得聆听别人的心声,肯定也就无法化解心中的仇恨;第二个法门是“深观”,要静下心来深刻了解自己的怒火的根源;第三个法门则是“正念”,正念分明的呼吸,慢慢地觉知它,最终与它合一,怒火自然就会消除。
一、慈悲的聆听(2013-12-08)一行禅师所讲的慈悲的聆听,使自己受益匪浅,这对人际关系的交际也是受益匪浅。
当你倾听时,必须非常专注,全心全意的倾听,把整个自己—眼睛、耳朵、身体与心完全投入。
如果你只是假装在听,或未以百分之百的心倾听,对方一定会有所察觉。
如果你知道保持念念分明地呼吸,并能持续地将念头专注在想帮助对方解除痛苦上,倾听时自然就能保持慈悲心。
这是对倾听的最好的诠释,以前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知道看到了一行禅师对倾听的诠释,自己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最好的聆听方式。
所以,在听别人说话时,要不断地保持慈悲心,你心里只有一种想法与希望——让对方有机会表达自己,因而减轻内心的痛苦,这就是你唯一的目的。
倾听的品质就是你修行的成果。
你可以不怕死(一行禅师)你可以不怕死一行禅师著,胡因梦译在我法国的隐居处,有一丛山茶花,属于日本榅桲类植物。
它开花的时节通常在春天,某一年的冬季气候特别和暖,所以花开得早。
深夜里一股冷风来袭,还夹带着霜冻。
第二天行禅时,我发现那丛山茶上的幼蕾都死了。
看着这幅景象,我心里想着,“今年我们布置佛坛的花可能不够了。
”几星期之后,天气转暖了。
我在花园里漫步,看见那丛山茶又生出了新一代的花蕾。
我问它们:“你们和那些在霜冻里死亡的花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花儿们答道:“我们既不相同,也不相左。
条件如果足够,我们就展露出来;条件不足,我们就藏起来。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这便是佛陀的教法之一。
当条件充足时,事物自然显现出来。
条件如果不够,事物就会隐退。
它们静待着适合它们显现的时刻。
在生我之前,母亲曾怀过另一个孩子,后来流产,所以那个人未曾降生。
年少时我经常有一个疑问:那个想示现(Manifestation)[1]于人间的,是哥哥还是我?母亲失去了一个儿子,这意味着他示现出来的条件不够充分,于是他决定隐退,静待更好的因缘。
“我还是退回去吧,最亲爱的母亲,不久我就会回来的。
”我们必须尊重他或她的意愿。
能够以这样的见地来看待世界,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母亲失去的真的是我哥哥吗?或许当初想出生的是我,不过后来我说“时候未到”,于是我又缩回去了。
害怕死亡时一切将化为乌有我们最怕死亡来临时一切将化为乌有。
许多人都相信我们的整个生命只有一世:诞生的那一刻是开始,死亡的那一刻便是结尾。
我们认为自己是无中生有的,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将化为乌有。
因此我们对灭绝充满了畏怖。
佛陀对我们的存在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认。
他认为生与死都只是一种概念,它们并不是真实的。
就因为我们当真了,所以才制造出强而有力的幻觉,进而导致了我们的苦难。
佛陀的真理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同,无异;无永恒不灭的自我,亦无自我的灭绝。
灭绝只是我们的一种概念罢了。
一旦体认到自己是无法被摧毁的,我们就从恐惧之中解脱了。
在高考冲刺的阶段,考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脑力劳动,新陈代谢也相应比平时快得多,从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营养专家们建议考生家长,在高考的冲刺期,尤其要重点增加铁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给考生吃些瘦肉、动物内脏、鱼、虾、奶、蛋等食物。
山药木耳炒虾球材料:主料:鲜虾10只、铁棍山药1/2根、泡发的黑木耳1小把配料:小红辣椒2个、姜1小块、淀粉1茶匙调料:料酒1/2茶匙、盐1茶匙、糖1/2茶匙、鸡精1/2茶匙准备:鲜虾去掉虾头和虾壳,山药去皮、斜切片,小红辣椒切碎,姜切片;做法:1.鲜虾开背,挑去沙线,加入料酒;2.再加入淀粉和1/2茶匙盐;3.抓匀之后腌制10分钟左右;4.锅中加少许油,烧热后放入姜片爆香;5.放入山药片炒半分钟;6.再加入黑木耳炒1分钟;7.将锅中的食材拨到一边,放入腌好的虾;8.炒至虾肉变色,加入糖、剩下的盐和鸡精;9.最后放入小红辣椒,炒匀即可。
耗油牛肉主料:牛里脊半斤辅料:芥兰四两调料:生抽6克老抽3克蚝油10克盐5克糖10克黄酒8克胡椒粉少许淀粉适量看图说话:1主要食材,牛肉一定买不带水的,芥兰要稍微粗一点2芥兰去梗上的硬皮备用,靠下的皮不老就不用削。
3-6牛肉横刀切薄片,先用4克黄酒和1克盐腌一下,接下来取一只碗里边放些淀粉,用水调开了,水别多了,刚刚能把淀粉调开就可以了,搅匀后一点点的打进牛肉片里边,顺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淀粉水完全吃进去,最后倒一点鸡蛋液抓匀,倒全蛋就可以。
7开火热锅烧水,锅里放4克盐和10克糖,再加少许油,烧开后把芥兰倒里边焯,水再开后煮半分钟捞出装控水装盘。
8-9开火坐锅倒油,油量大些,要滑牛肉,油温到四至五成热的时候下浆好的牛肉,牛肉进油里先不要动,等两秒钟,等大部分牛肉表面的浆受热固定后再搅动,不然容易脱浆,就是没有对牛肉的保护层了,那么牛肉肯定老了,滑完后倒入盘中控水和油。
10-12把滑牛肉的油倒一个碗里,不要刷锅,中火用锅底的油煸炒姜蒜末出香气,然后放滑好的牛肉,再下一点黄酒爆香,记得倒牛肉前把盘子里的水和油控干净,炒几下,放生抽、老抽、蚝油和少许胡椒粉大火快速炒匀,勾一点薄芡出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