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 格式:docx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20
第六章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本章框架:
●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激励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本章内容:
第一节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
本节框架:
●群体动力论公式
●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
●群体中成员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节内容:
一、群体动力论公式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库尔特·勒温)
●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团体动力学”,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二战中他
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
●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
它人的影响。
1.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
B=f(P, E)
2.群体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场力与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
B=f(P, E)
3.群体的行为不等于群体中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简单的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智慧,因而可能会产生新的行为
形态(总体可能大于或小于个体之和)
二、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
卢因的群体动力学告诉我们,要使员工形成有利于组织目标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一方面要选拔合适的员工,另一方面要营造好的群体气氛。
群体气氛包含:
1.群体的风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同风气的群体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合作—友好;恶性—争斗】
2.领导方式
●民主【毛泽东】
●专治【蒋介石】
要形成好的群体气氛,领导方式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沟通
●支持下属
●尊重下属
●公正无偏
●行为一贯
●展示能力
3.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1)群体成员对个人的行为
●正的人际关型行为【团结、谅解】
●负的人际关系型行为【分歧、对抗】
2)群体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行为
●正的工作任务型行为【帮助、真诚】
●负的工作任务型行为【保密、批评】
案例讨论:
马林是联合化学公司流程设计中心的主任,手下有8名工程师,均系男性。多年来,小组成员之间关系良好。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加,马林招聘了一名刚刚获得某名牌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的姜丽加入一个旨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项目小组。该项目小组原先只有三人,由巩森任组长。
作为一名新成员,姜丽非常喜欢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工作中能够用到不少专长。她工作十分认真,对其他项目小组的成员也非常友好,但在业余时间,她从不和同事闲聊。由于工作主动,姜丽总是率先完成自
己分担的那份任务,而且还经常帮助其他同事。
五个月后,巩森找到马林讨论项目小组的问题。巩森汇报说:“姜丽骄傲自大,好像什么都懂。对人不友好,大家都不愿意和她一起工作。”马林回答说:“据我所知,姜丽是个优秀的工程师,成绩很突出。大家对她的印象这么不好,这怎么可能呢?这几天我找她谈谈。”
一周后,马林找姜丽谈话,说:“姜丽,自从你来到流程设计中心,工作很勤奋,能力很出众,我非常赞赏。但是,听说你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怎么回事?”姜丽大吃一惊,回答说:“没有啊!”马林提醒道:“具体一点,就是有些同事说你骄傲自满,好像无所不能,而且常常对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姜丽反驳道:“我从来没有公开批评过其他同事。而且,每当我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还常常帮助他们。”马林问:“为什么别人对你的意见那么大呢?”姜丽感到愤愤不平,说:“那几位同事根本没有尽全力工作,他们更热衷于足球、音乐、酒吧。还有,他们从未把我当作一名称职的工程师,仅仅把我看作是一名闯入他们专业领域的女性。”马林说:“工程师的考评与激励属于管理工作,你的职责是做好本职工作。关于性别,公司招聘你只是由于你的能力、知识符合条件。好好干,把管理问题留给我。”
1. 项目小组表现出哪些群体动力方面的特征?【个体行为与情景力场;群体行为与内部力场】
2. 你认为马林应如何处理项目小组出现的问题?【沟通】
案例分析: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以至于很多工作仅靠个人的能力很难顺利完成,必须组建团队并合众人之力攻克难关。这就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团队的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的问题了。
本次的案例体现了一个典型的团队问题:
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加,项目组现有的人力资源已经不足以应付增加的工作量,致使管理者必须向小组增派人手以便把工作任务完成。然而,人力资源并不像电脑配件那样即插即用,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使新鲜的“血液”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现有的“血液循环系统”,并共同完成最终的目标呢?
新成员的加入意味着原来的团队会发生重组并形成一个新的团队。当然,原来的团队在名义上依然存在,只是团队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而恰恰就是这些内部的变化导致各种各样的边缘效应。正确区分名义团队和实质团队才能使在你遇到相关的问题时不会摸不着头脑。
名义上,姜丽已经加入了项目小组,但实质上,姜丽没有得到其他组员的认同,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小组中。从案例中我们看到,姜丽其实并不像巩森所说的那样,但为何其他组员又对姜丽存有这样不好的印象呢?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组员之间没有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导致后面的种种误会。
作为一名新组员,姜丽一开始就接手这样一份有挑战性又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工作,自然会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
首先,由于她全心身投入工作,自然会对与其他组员建设良好的关系有所忽略,这样,其他组员就会慢慢的疏远她。
其次,她在平时业余的时间中又没有跟其他组员交流,工作之后也没有加入其他组员的活动行列,这种独立的行事方式在别的组员的眼中很容易形成一种“高傲”的印象。
再次,姜丽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余,又乐意帮助别人,并促使别人更快的完成任务,但由于之前所指出的两点原因,容易使其他组员形成一种错觉——姜丽在炫耀自己的本事,并对别人的工作“指指点点”,分明想抢别人的饭碗。
更糟的是,这种不良的误会状态持续了5个月之久!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