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8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题目来源:5月19日下午河南省鹤壁市面试考题
1.题目:分与合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有适当的板书;
(2)让学生动手操作;
(3)理解分与合的过程;
(4)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答辩题目:
1.讲一下数的分化与组合采用情景导入法。
2.你认为你讲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怎样的基础?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2个筐里,有几种方法呢?(3种)
(二)探究新知
1.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2.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站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窨易遗漏,也不窨易岀错。
(三)巩固练习
1.猜一猜。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回家与父母分享一下收获。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讲一下数的分化与组合采用情景导入法。
【参考答案】
出示课件,复习旧知。
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你认为你讲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怎样的基础?
【参考答案】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整个第三单元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会学习的乐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题目来源:5月19日下午安徽省宿迁市面试考题
1.题目:上、下、前、后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2)认识上下前后;
(3)试讲十分钟;
(4)要求写板书。
答辩题目:
1.“上、下、前、后”的相对性是什么?如何让学生理解的?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活动中初步感受上下。
把数学书放在桌面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说一说:桌面上有什么?数学书的上面有什么?铅笔盒的下面有什么?
2.活动中初步感受前后。
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有几名同学?后面有几名同学?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认识“上、下”。
课件出示主题图:江上大桥图,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又说火车在下面,火车到底在哪里呀?这是怎么回事啊?
(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2.认识“前、后”。
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大家一会儿说卡车在后面,一会儿又说卡车在前面,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的位置。说清______在______的上面,______在______的下面;______在______的前面;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四)小结作业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去与父母分享一下今天所学,认一认家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1.认识“上、下”
2.认识“前、后”
【答辩题目解析】
1.“上、下”“前、后”的相对性是什么?如何让学生理解的?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图上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要让学生在现实空间的活动中完成。比如:让学生“说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等问题。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