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管理程序(含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4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1.0目的:
证实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应用统计技术,以恰当的数据分析各项质量要因,达成制程能力及质量改善为质量体系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数据分析结果;
2.0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过程、活动及产品的分析,从进料管制、制程管制、不合格质检制与改善、成品检验、客户抱怨与退货处理等均适用;
3.0权责:
3.1质量部:负责各制程及进料产品良品率及现象分类等的统计、各制程目标的统计、客户报怨相关符合性等数据的统计分析;
3.2生产课:对本单位异常的分析,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3总经办:对教育培训的统计分析;
3.4业务课:对客户满意、客户需求方面的统计分析;
3.5采购课:对供方品质、交期等数据的统计分析;
3.6管理代表:组织对审核结果的统计,并确认分析;将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输入管理评审;
4.0定义:质检七大手法包括: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管制图、直方图、层别法;
5.0作业内容:
5.1体系的监视测量的数据:
5.1.1客户满意:
业务课每季至少一次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并汇总满意度均分及单一客户的分数,对低于80分的客户或项目需分析不足的方面,并要求责任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5.1.2审核结果:
管理代表组织内审组统计不符合项目数,不符合比率及严重缺失项数等,并输入管理评审,评价出体系改进的途径及方法;对外审之结果亦进行统计缺失项目、原因等,输出管理评审;
5.1.3过程的监视测量数据:
5.1.3.1质量对各制程目标进行每周(或月)统计是否达到目标,未达到目标的统计出未达到之项目(可建立趋势图记录其波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责任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5.1.3.2质量对客户要求的关键特性,进行CPK计算及管理,对未达到要求的由责任单位进行改善,对不稳定因素由责任单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对量测系统可进行GR&R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1.3.3对制程质量进行统计,对未符合要求的由责任单位进行分析及改善;
5.2可应用统计技术之方法(如品管七大手法及制程能力分析),以显示阶段质量状况,如制程质量、分包商能力或产品特性之允收能力等;
5.3有关应用统计技术方法及质检专业课程教育训练之实施,其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办理;
5.4可运用统计技术与应用时机之对照表:
应用时机 统计管制技术 时机 进料检验 QC七大手法
依客户需求及 相关资料分析
制程管制 QC七大手法 最终检验 QC七大手法 客户抱怨与退货 QC七大手法
5.5资料分析之收集对象: 分析对象 频次 统计项目 责任单位 厂商交货品质 每月 产品检验合格率 质量部 检验记录 每月
产品检验合格率 质量部 内审、外审记录 每次内外审后一周内
不合格项目统计 文管 客诉状况 每月 客诉件数 质量部 顾客退货记录 每月 客户退货率 质量部 顾客订单交期 每月
订单交期达成率 业务课 顾客满意度调查 每季
产品质量交期等
满意度 质量部/业务课
5.6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统计项目 使用方法 实施改进条件 产品检验合格率 直方图 交货品质最差厂商提出改善报告
产品检验合格率 推移图
低于质量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连续3次下降
采取预防措施
不合格项目统计 层别法
针对内外审不合格项最多的要素采取预防措
施;
客诉件数 调查表 每件追踪检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客户退货率 调查表
高于顾客退货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连续3次
超标采取预防措施
订单交期达成率 推移图
低于质量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连续3次未达
成交期采取预防措施 产品质量交期等
满意度
调查表
顾客满意度低于质量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
5.7经统计分析后,如有不符合及未达设定目标时应依《纠正与预防措施管制程序》之规定提出预防措施执行;
5.7质量记录:所有关于数据分析应用的记录,由相关单位按照《记录管理程序》
执行;
6.0相关文件:
6.1纠正与预防措施管制程序6.2数据统计分析部门职责表
数据统计分析部门
职责表.doc
6.3数据统计分析评价报告
数据统计分析评价
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