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检疫性害虫
- 格式:pptx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175
透翅蛾的常见种类、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作者:王中林来源:《科学种养》2020年第11期透翅蛾,又称黄蜂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昆虫,是果树、园林绿化树的蛀干(枝)害虫之一。
随着果树种植面积和造林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及树龄增加,透翅蛾类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如何高效防治此类害虫,已成为果农、林农普遍关注的问题。
笔者在分析透翅蛾常见种类,总结多年防控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其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一、常见种类透翅蛾在我国有40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以下5种。
1. 杨干透翅蛾杨干透翅蛾成虫体型大(雌蛾体长 25~30毫米、翅展45~55毫米,雄蛾体长20~25毫米、翅展 40~45毫米),黄色,前翅狭长,后翅扇形,前后翅透明,缘毛深褐色,腹部具5条黄褐相间的环带。
多为2年1代,少数3年1代,以当年幼虫在树皮下或木质部蛀道内越冬。
翌年4月初开始蛀食危害,10月上旬停止取食越冬,经过2~3年危害后,7月下旬化蛹(蛹期约21天),8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上午9~10时居多),羽化当晚即交尾,次日中午开始产卵于干基或干皮缝深处(卵期 9~17天);9月初新一代幼虫孵化;蛀干危害至9月底越冬。
2. 白杨透翅蛾白杨透翅蛾,又称杨小透羽蛾等,成虫体型小(体长11~21毫米、翅展23~39毫米),黑色,外形似胡蜂,头半球形,头顶有米黄色鳞片,前翅纵狭,后翅透明,缘毛灰褐色,腹部圆筒形、黑色,有5条橙黄色环带。
1年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
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14~26天),5月底至7月下旬多集中在午前羽化,当天即交配、产卵(卵期8~17天)于叶腋、叶柄基部、孔口、树皮裂缝以及叶片等处;6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并蛀入危害,直到9月底至10月中旬,幼虫用蛀屑将坑道末端封闭,吐丝作薄茧越冬。
3. 杨大透翅蛾杨大透翅蛾成虫体型中等(雌蛾体长 23~28毫米、翅展45~50毫米,雄蛾体长和翅展均比雌蛾短约5毫米),黄色,形似胡蜂,前后翅透明,腹部具5条黄褐相间的环带。
浅谈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作者:周思言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美国白蛾是在连云港发现的域外害虫,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对多种园林植物危害极大。
文章针对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及其为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技术及其保障措施。
关键词:美国白峨;为害特点;防治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适应性强、繁殖量大、传播蔓延快、易暴发成灾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也是我国唯一被农业、林业共同列为检疫对象的害虫。
美国白蛾原本生活在北美洲,1979年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首次发现美国白蛾。
目前,美国白蛾疫情遍及全县,严重威胁着我县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
一、美国白蛾的识别特征美国白蛾成虫体白色。
雌蛾体长9.5-15.0mm,雄蛾体长9-13.5mm。
雄蛾前翅纯白色或有浅褐色斑点,后翅斑点少。
雌蛾前、后翅白色无斑点,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胫节及跗节有黑色环纹。
美国白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虫夜间活动,繁殖量大。
二是美国白蛾有趋臭味、腥味、异味特性,在普查、调查中,应特别注意臭水坑、牲口圈、猪圈、养殖场、卫生条件差的厕所等周边的树木。
三是美国白蛾食性杂,危害300多种植物。
四是食量大,危害严重。
虫灾爆发时可在一夜之间吃光一片果园及附属的绿色植物。
五是适应性强,幼虫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15天不取食遇食物仍可正常繁殖危害,因此可随各种货物、交通工具等做远距离传播。
六是严重扰民,老熟幼虫有进入农户、居民家中及公共场所寻找食物和化蛹场所的习性。
二、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性美国白蛾在北方一年三代,以蛹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喜生活于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
1.形态特征。
美国白蛾是一种有害昆虫,属鳞翅目,灯蛾科,俗名秋幕毛虫,网幕毛虫。
成虫:为白色蛾子。
羽化多在15~19时,交尾时间多达8~36小时,交尾结束后不久就会产卵。
飞翔能力较差,一般在200~300米范围内。
属弱趋光种类,尤其雌蛾对光线不敏感,雄成虫对光线(尤其是紫外光线)稍强些。
蔬菜重要鳞翅目害虫之生物防治摘要:蔬菜主要害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缨翅目和蜱螨类等,多数属于杂食性,食性相当广泛,防治上有一定的困难度,其中鳞翅目可说是最重要且常见的一类害虫。
近年来,在节能减碳的趋势下,绿色食品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食的安全问题日趋重视,市场上对有机蔬菜等需求增加,安全用药的观念在蔬菜生产者亦日渐普及。
故加强推动环境友善之非农药(生物)防治技术是我们将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蔬菜常见鳞翅目害虫危害蔬菜的鳞翅目害虫常以幼虫危害严重,成虫则以露水和蜜露为食;卵堆产于叶表面;幼虫以咀嚼式□器直接啃食植株及幼嫩部位;蛹大多在土壤里化蛹,部分于叶表。
以下介绍福建地区内常见的鳞翅目蔬菜害虫。
一、纹白蝶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是一种常发性害虫,全国各省均有分布。
偏嗜十字花科蔬菜,其中较喜好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也可危害其他植物,如莴苣、苋菜等。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触角棒状,体灰黑色,前后翅均为粉白色,雌蝶翅顶角有2个显着的黑色圆斑,雄蝶仅有1个显着的黑斑。
卵:瓶状,高约1毫米,表面具纵脊及横格,初产卵白色,后变橙黄色。
幼虫:共五龄,体青绿色,腹部绿白色,背线淡黄色,体表密布细小黑色毛瘤,上生细毛,沿气门线有黄色斑。
蛹:纺缍形,长18〜21毫米,中间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体绿色或棕褐色,多固定于叶背。
生活习性:成虫喜于日间活动,产卵于叶表及嫩梢,卵成橙黄色子弹状。
幼虫为淡绿色,以十字花科蔬菜为食,取食自叶缘啃食,幼虫族群密度高时,经常讲叶部啃尽导致植株无法生长。
年发生代数从南到北,由广州的12代至东北的4〜5代,除南方的广州等地无越冬现象外,其余各地均以蛹越冬。
纹白蝶通常于九月至十月、以及二月至五月成虫田间羽化率较高。
⑶药剂防治:使用生物源农药:①“巨萃”5%除虫菊素制剂,600-1000倍叶面均匀喷雾;②“馥康”苏云金杆菌原粉,500-750倍叶面均匀喷雾;③“甜核苏云菌杀虫剂,在鳞翅目害虫低龄期(3龄前)600-800倍液叶面均与喷雾,选择在早上或晚间施药效果好。
柑橘鳞翅目害虫大全!凤蝶类、夜蛾类、尺蠖类夏季柑橘虫害多发,而其中种类最多,危害最大的当属鳞翅目害虫。
蝴蝶翅膀鳞片显微结构图片来源:蝌蚪五线谱鳞翅目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多以幼虫为害柑橘叶片、幼果。
体形较大者常致使叶片出现空洞或只剩叶脉;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
幼果受害后出现孔洞,失去商品价值。
成虫一般没什么危害(少数种类除外,如吸果夜蛾),就惦记着交配的事儿。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柑橘上几类重要的鳞翅目害虫。
一、凤蝶类凤蝶是柑橘上常见的鳞翅目次要害虫,发生最为普遍的是柑橘凤蝶和玉带凤蝶两种。
▲凤蝶低龄幼虫两种凤蝶的低龄幼虫(1-3龄)比较相似,都像一坨鸟屎,食量不大,偏向于取食幼嫩叶片。
▲柑橘凤蝶高龄幼虫▲玉带凤蝶高龄幼虫到了高龄后(4~5龄),凤蝶幼虫的体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食量大增,开始啃食老叶,抗药性也随之增强。
生活习性一年3~6代以蛹越冬,3~4月羽化为春型成虫,7~8月羽化出的即为夏型,田间世代重叠。
成虫白天交尾,卵产于嫩叶背面或叶尖;幼虫孵出后即在此取食,一生可取食5~6片叶。
幼虫遇惊时伸出臭角发出难闻气味以避敌害,老熟后即吐丝作垫头斜向悬空化蛹。
二、夜蛾类主要包括斜纹夜蛾、烟青虫、吸果夜蛾等。
斜纹夜蛾初孵幼虫斜纹夜蛾常被果农称为“黑头虫”,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二龄开始分散。
斜纹夜蛾高龄幼虫及危害4龄后开始进入暴食期,把叶片蚕食成缺刻状,严重时仅残留主脉(如上图)。
生活习性华南地区一年7~8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温度合适时,全年均可发生。
柑橘夏秋梢期危害严重,6月下旬开始是危害高峰期。
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而老龄幼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白天多潜伏在土缝处,傍晚爬出取食,加之抗药性较强,比较难打。
烟青虫幼虫及危害三、烟青虫俗名青虫,主要是危害柑橘的幼果以及嫩叶。
危害柑橘幼果时,整个幼虫钻入果内,啃食果皮、胎座,并在果内缀丝,排留大量粪便,使果实不能食用。
【鳞翅目害虫】红天蛾(夜蛾科)红天蛾图片,红天蛾长怎么样?红天蛾怎么防治,红天蛾用什么药最有效?红天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红天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红天蛾二、别名:红夕天蛾、暗红天蛾、葡萄小天蛾、累氏红天蛾三、学名:Deilephilaelpenor四、分部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山西、北京、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五、危害作物:凤仙花、柳兰、忍冬、秋兰、茜草科、柳叶菜科、草花类、葡萄等。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七、危害症状:以幼虫的形式取食叶片,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八、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33-40毫米,翅展55-70毫米。
翅、体为红色,有黄绿色闪光。
头部两侧及背部有2条纵行红色带,腹部的背线及两侧为红色。
前翅豆绿色,后翅近基部的一半为黑褐色,靠外缘的一半红色。
2、幼虫:体长75-80毫米,头和前胸较小,后胸膨大,体上密布网纹,胸部淡褐色,鳞片状。
胸足黄褐色,第一至第二腹节背面有1对深褐色眼状纹。
纹中间有月牙形、淡褐色斑。
斑周围有白色。
各节背面有浅色横线,体侧有浅色斜线,腹部腹面为黑褐色尾脚,约5毫米。
3、蛹:为纺锤形,长42-45毫米,灰褐色,有暗褐色斑。
九、发生规律:该虫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在翌年4-5月羽化成虫,开始活动为害,成虫有趋光性。
一般将卵散产在寄主嫩梢上及叶端部,第二代成虫在7月出现,幼虫在6-10月食害叶片。
幼虫老熟后吐丝粘土作茧,在浅土层内化蛹。
十、防治方法:1、冬季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蛹。
幼虫为害期可进行人工捕杀。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根据其具有趋光性,可进行黑光灯诱杀。
4、在幼虫发生期可喷布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总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松材线虫松材线虫(North American pine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该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
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
它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
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美国白蛾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主要危害果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
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中文学名美国白蛾,拉丁学名Hyphantria cunea(Drury)别称秋幕毛虫、秋幕蛾、美国白灯蛾、色狼虫(幼虫)二名法Fall Webworm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Lepidoptera亚目大鳞翅亚目科灯蛾科 Arctiidae属白蛾属 Hyphantria种。
苹果蠹蛾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属鳞翅目卷蛾科,杂食性钻蛀害虫,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
中文学名苹果蠹蛾拉丁学名Cydia pomonella (L.);Laspeyresia pomonella (Linne) Carpocapsa pomonella (L.); Grapholitha pomonella (L.)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Lepidoptera )科卷蛾科(Tortricidae)亚科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属小卷蛾属(Cydia)种苹果蠹蛾分布区域原产地:欧洲东南部,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新疆、甘肃等地。
重要储粮害虫一、重要储粮害虫1、鞘翅目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 Duval、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ugineus (Stephen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namensis (Linnaeus)2、鳞翅目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er、印度谷蛾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粉斑螟Ephestia cautella (Walker)3、啮虫目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 (Enderlein)4、蛛形纲真螨目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粗脚粉螨Acarus siro Linnaeus二、按为害场所分1、原粮仓库(为害稻谷、小麦、玉米等)谷蠹、米象、玉米象、锈赤扁谷盗、锯谷盗、麦蛾、印度谷蛾、粉斑螟、嗜卷书虱、嗜虫书虱2、粮食加工厂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粉斑螟、腐食酪螨、粗脚粉螨3、成品粮(1)大米: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米象、粉斑螟(2)小麦粉:赤拟谷盗、杂拟谷盗三、按为害方式1、蛀食性谷蠹、米象、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粉斑螟2、非蛀食性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锯谷盗、嗜虫书虱、嗜卷书虱、腐食酪螨、粗脚粉螨《LS/T 1211-2008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虫粮等级划分。
国家林业局公布最新公布的22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04年8月12日,国家林业局办造字[2004]59号文件发布第4号《公告》公布了19种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自2005年3月1日生效,原林业部发布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同时废止。
2005年8月29日,《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538号补充了刺桐姬小蜂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2008年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发布2008年第3号公告,将枣实蝇增列为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2010年5月5日,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发布第1380号公告,将扶桑绵粉蚧增列为全国农业、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第1380号——关于对扶桑绵粉蚧实施检疫措施的公告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第1380号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又名棉花粉蚧,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害虫。
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该害虫对我国棉花等产业造成危害的潜在风险巨大。
目前已发现该害虫通过扶桑(朱槿)等多种农、林植物传播到我国9个省(自治区)的局部地区。
为保护我国农业、林业生产安全,根据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决定将扶桑绵粉蚧增列为全国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请各级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对扶桑绵粉蚧实施检疫措施。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农、林植物检疫机构做好扶桑绵粉蚧的检疫和控制工作。
特别是从疫情发生区调运扶桑(朱槿)等寄主植物时,必须切实强化植物检疫措施。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附件一:扶桑绵粉蚧(棉花粉蚧)在中国的发生分布附件二:应施检疫的物品暂定名单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二○一○年五月五日附件一:扶桑绵粉蚧(棉花粉蚧)在中国的发生分布(截至2010年4月26日前的疫情分布区)1.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莆田市:仙游县;泉州市:石狮市、安溪县;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漳州市: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漳浦县、龙海市;三明市:永安市、三元区。
仓库常见鳞翅目害虫摘要:仓库鳞翅目害虫、危害症状、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关键词:仓库、鳞翅目、发生、危害、防治一:麦蛾学名 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er)属鳞翅目,麦蛾科。
分布于全国各地。
寄主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养麦、禾本科杂草种子、食用菌等。
为害特点幼虫蛀食上述种子。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mm,翅展14—18mm,体灰黄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灰褐色;头顶和颜面密布灰褐色鳞毛;下唇须灰褐色,第二节较粗,第三节末端尖细,略向上弯曲,不超过头顶;前翅灰白色,似竹叶形,通常有不明显的黑褐色斑纹,后缘毛长,褐色;后翅灰白色,呈梯形,外缘凹入,顶角尖而突出,后缘毛很长,与翅面宽相等。
卵扁椭圆形,长0.5—0.6mm,一端小平截,表面具纵横纹,乳白色至浅红色。
幼虫体长5—8mm,初孵浅红色,2龄后变浅黄白色,老熟时乳白色,头小;胸部较膨大,后逐渐细小,各节略有皱纹,胸足极小;腹足退化,每足顶端着生1—3个微小的褐色趾钩。
蛹长4—6mm,黄褐色,较细。
生活习性南方年生4—6代,北方2—3代,气温高的地区最多12代,以老熟幼虫在粮粒中越冬,化蛹前结白色薄茧,蛹期5天,成虫羽化时把薄膜顶破钻出谷粒,成虫喜在清晨羽化,羽化后马上交尾,成虫寿命13天左右,交尾后24小时产卵,卵多产在粮堆表层20cm处,7cm处最多,也有的成虫飞到田间把卵产在玉米粒上、麦穗上、稻穗上,卵多集产,每雌产卵389粒,每粒上一般1头,玉米2—3头,多的可达10一20粒,幼虫可转粒为害,21—35℃发育迅速。
防治方法 (1)禾谷类作物贮藏库防治要抓好,防止麦蛾迁入麦田或粮田,要求晒干入仓,入库前摊3—5cm,使晒粮温度达到45℃,保持6小时,可杀死粮食中麦蛾的卵、幼虫和蛹。
(2)入库后,按每片磷化铝熏蒸粮食150—200kg的比例,把磷化铝片剂散埋在粮垛里,再把粮垛封严。
库内贮粮多时,按每m2粮堆和空间用药4—5片,每处放数粒埋于粮面下50cm处和粮仓四周,投药后密闭,气温20℃封闭熏蒸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