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3.79 KB
- 文档页数:7
2011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复习目标[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的标志、领袖人物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能力目标](1)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革命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能力和培养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认识其伟大意义,培养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判断其性质,培养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1)(2)②马克思主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分析法课前准备:课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计划课时:二课时复习过程:一、基础知识点拨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3)前期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前期内容: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①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考点透视本专题主要复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国家分裂与统一、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等内容。
在近五年高考中的命题率较高,所占分值一般在20分以内。
1、了解历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及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掌握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史实,归纳在国家分裂中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的因素。
3、归纳重大历史人物的活动,并对其作客观公正地评价。
●名师串讲○知识图解秦①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由皇帝总揽军、政、财一切大权,官吏由皇帝任免。
朝②建立中央行政机构:丞相、御使大夫、太尉。
建③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立④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有深远的影响。
两汉①剌史制度:汉武帝时,建立了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
东汉时,改剌史为“州牧”,执掌军政大权。
巩固②汉初,郡县和封国制并存。
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③察举制:推行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
隋唐①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确立。
唐太宗时,明确划分职权。
此后历朝沿袭。
完善②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专①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和节度使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设枢密制院与统军将帅相牵制;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选地方精主壮之士入禁军;目的:“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守内虚外”。
义北②集中行政权:特点:分化事权。
中宋分割宰相的权力。
央加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使之相互牵制。
集强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设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
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权④科举制的发展。
制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度发展②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对后世有影响。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空前提高皇权。
明②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行三司分权。
朝③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
强④制定《大明律》。
增加经济立法,“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化⑤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皇权,监察官民。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精选篇1一、同学总体状况:高三12-25班是我校文科班,三个班共810人,其中12-15班为史生班,16-21班为史政班,22-25班为史地班。
本届相当一部分同学历史基础学问不扎实,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把握,二卷答题不规范,历史基础学问很不扎实,理解运用力量较差,与高考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还有肯定的差距。
在对同学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一轮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二、定好基调,做好方案: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精确、稳步”。
踏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学问,穿插小专题。
延长和加深要适度,照看全体同学,注意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
基础学问、基本技能要求把握讲到位、练到位。
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
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
在基础学问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规律,不断提高。
我们要求同学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同学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究解题规律,把老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精确:就是要瞄准考纲,精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精确。
稳步:稳步推动,稳中取胜。
不单纯追求进度,以学问是否把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1、进行第一轮复习把握单元基础学问,巩固学问点,强化学问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同学的解题力量及思维力量。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1、仔细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争论,轮番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准时学习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精确、稳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王位世袭制的产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核心论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表明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具有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概况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诸侯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初期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影响(1)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持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作为文科类的必修科目,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和能力培养要求愈加严格。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轮复习,帮助学生全面回顾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学科的应试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整体框架:理清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全面的历史学科认知;2. 重点内容:重点复习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历史重要知识点和概念;3. 难点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历史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1. 课前准备:a. 教师准备《新高考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并熟悉各个章节的内容和要点;b. 教师了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状况。
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a. 通过开放性问题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b. 分析新高考历史考试的评价体系和命题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备考思路;c. 重点复习古代史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和重要事件,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历史脉络。
第二课时:a. 运用图片、文物等教具展示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 分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和影响;c. 总结历史文化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第三课时:a. 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加深学生对历史地理的认知;b.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地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c. 辅助教学游戏或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教学方法:a.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并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历史知识;b. 分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c.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具、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历史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估和反馈:1. 教师评估:a.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性、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等;b.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复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先秦是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时空坐标][整体感知]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开端,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课标要求考纲概览】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考点突破典例讲练】考点一渐进的制度创新重难疑点突破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1)确立: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完善: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逐步形成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即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两党制的形成: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中选出。
③议会选举权的扩大: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19世纪后半期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及作用(1)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①在这一政治模式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所以使君主制得以在英国长久地保存。
②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主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此外,作为英联邦首脑,国王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作用: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1讲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相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1.从时空观念角度动身,通过了解先秦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历史遗存的分布,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多元一体的特点。
2.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生产力的变迁推动社会组织的改变和早期国家的形成。
3.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
4.从家国情怀角度动身,通过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知道中国是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树立民族骄傲感和认同感。
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定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从时空观念角度理解列国纷争,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和民族交融。
2.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3.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角度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产生的必定性。
4.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主见及意义。
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兴起阶段。
它经验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政治(1)原始社会末期从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2)夏、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旺盛时期;夏朝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推行宗法制和分封制(3)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瓦解和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改革变法,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1)商周时期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旺盛(2)经营方式由井田制下集体经营向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个体经营转变 思想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2)文字从甲骨文向金文和篆书过渡民族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主干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必备学问·核心拓展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1)生产工具:从① 打制方法 到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第九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备考指要1.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
2.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4.学习本专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
如比较古代服饰与近现代服饰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服饰变革的认识;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
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
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学主体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1.第一次大变迁:(1)时间:鸦片战争以后(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殖民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
(3)主要表现: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_吃西餐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第二次大变迁:(1)时间:辛亥革命以后(2)历史背景: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考点定位 1.魏晋至隋唐儒学受到冲击、道教和佛教发展的原因。
2.魏晋至隋唐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影响。
主题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发展过程项目儒学道教佛教魏晋南北朝作为主流统治思想,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隋唐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思维点拨正确认识从“三教合归儒”到“三教并行”(1)“三教合归儒”不是三教相互融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代出现了“三教并行”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只是体现了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
2.社会反应反佛斗争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表现南朝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儒学复兴运动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内容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概念阐释“三武灭佛”“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武”字。
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这些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又被称为“法难”。
视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原因及影响材料两汉之际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汉魏之际,佛教的理论对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佛学传播渐广。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落实贯彻。
本届高三历史复习以新课程标准与20XX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狠抓基础知识,注意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规律和正确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在__年高考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目标1、依据新课程标准和2____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狠抓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复习效率,实实在在地推进素质教育。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届共八个班376人选修历史,其中2班、4班中有陆建江、张杰、吴晓琴、陈红等几名学生基础好一点,其余基础都较差。
从整体看,由于生源的因素,历史分析问题能力整体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只能分层教学,重点辅导。
力争完成学校和上级领导给我们分配的指标。
四、具体措施1、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__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积极关注广东、海南地的课改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
2、认真备课、上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提高45分钟效率,认真批改作业练习,做到“有做必批”。
3、备课组分工合作,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集思广益,以不断完善。
4、加强个别辅导与答题,针对性的辅导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一些有基础学习认真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消化,多鼓励他们,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基础差,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进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听好每节课,掌握基础知识。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和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教案08160292 考纲展示:(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热点提示:(1)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4)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考点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家国天下1.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传承: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职;地方封侯、伯等作为方国首领,臣服于中央。
2.西周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2)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④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
(3)影响①积极: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消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的发展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点拨] 分封制不仅在周代实行过,很多王朝在初建的过程中均实行过分封制,如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度中的“国”就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明代的燕王朱棣(明成祖)也是分封制下的诸侯王。
[思考] 柳宗元称西周分封制为“封建”,其含义是否等同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提示: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制,即“封邦建国,以蕃屏周”,是由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分封领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严格的等级关系,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不同。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建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
3.西周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引言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了解过去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的重要工具。
在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复习对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高中历史复习教案,帮助教师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并达到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学习历史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回顾: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和问答等方式进行。
2. 重点知识强化:选择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强化复习。
可以采用知识填空、选择题、解答题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思考。
3. 历史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释其中的历史事件、人物的行为和决策,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 课外阅读推荐:给学生推荐一些历史相关的优秀读物,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或展示一幅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兴趣。
2. 前置知识回顾:教师通过问答、讲解、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梳理学生的思维导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重点知识强化:教师选择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强化学习。
可以使用教科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 历史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历史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其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阐述观点,并进行有益的讨论。
5. 课外阅读推荐: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优秀读物,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重要观点。
教师鼓励学生阅读,可以组织书评或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共享阅读的乐趣并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7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时空重点主题概览宋元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制度上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元代中央设中书省,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民族关系方面逐渐走向全国范围的大交融。
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两宋的兴亡政权北宋南宋建立960年1127年都城东京应天府→临安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宋高宗赵构灭亡1127年(靖康之变)1276年(临安被攻破)2.(1)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分散机构权力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设转运司和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图解历史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2)影响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3.王安石变法背景措施结果(1)北宋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严重。
(2) 庆历新政失败。
(3)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富国方面(1)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2)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强兵方面(1)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
(2)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效果并不明显思维点拨王安石变法的本质与局限性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第十章中国现代史高考复习(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956)◆考纲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建设的特色。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6.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总结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6.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学习进度:3课时◆授课提纲:1.特征:处于过渡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
2.政治: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4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是世界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经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推动了人口的迁移和世界物种的大交换;西欧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掠夺,积累了原始资本,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文化:西欧封建社会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14-18世纪,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猛烈冲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王权的精神统治,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3)政治: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9世纪中后期,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第29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要求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3.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考点定位 1.全球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及意义。
2.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影响。
主题一新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经济根源: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
(3)精神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的狂热。
(4)政治根源: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
(5)技术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6)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思维点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5世纪,欧洲社会矛盾尖锐,资产阶级、封建王朝、天主教会、贫困市民等斗争激烈,但在开辟新航路问题上,却意见一致。
因此,新航路的开辟是各种社会势力出于各种不同目的而共同推动的产物。
201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教案1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部分)资料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程标准及解读:(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说明:(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皇帝制度的创立郡县制(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内阁制清军机处二、知识结构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的出现早期国家的产生“帝”的传说中国早期夏的政治:“家天下”世袭制度的确立政治夏商的政治文化制度商的政治: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的内容特点分封制意义西周的政治文化宗法制内容评价“礼”制礼乐制“乐”制礼乐制实质及其瓦解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兼并六国秦的统一北击匈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的统一南征岭南建立的条件统辖西南历史意义皇帝制度:总揽大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地方制度:郡县制度的确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思想专制:“挟书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法令出一” 皇帝制度评价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丞相制度相权的弱化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监察制度发展演变评价世官制选官制度察举制科举制地方行政制度元朝之前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置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度内阁制的设立君主评价专制军机处的设置制度军机处强化评价密折制清朝处理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的边疆理藩院的设置政策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改土归流”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制度的评价晚清的政治改良专题一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① 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2、有关夏商政治说法正确的是--------------------------------------------------------------()①启继承禹的最高政治领袖的地位,“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②夏王朝为商汤所灭;③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商朝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④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⑤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4、《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
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 A、“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架 B、“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 C、“乐”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D、“礼”和“乐”的使用,适用于当时的整个社会阶层 5、“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关于这项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C、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都以维护王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D、“法令出一”意思是说,皇帝的决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见 6、关于秦朝《挟书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依秦律规定,“敢有挟书者族” ②此项制度的推行,与统治者欣赏和实践法家思想有关系③此项制度直到汉惠帝时才被正式废除④“挟书律”的推行是秦朝短命速亡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8、西汉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 A、监察权 B、行政权 C、军权 D、财权 9、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0、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下列地方行政序列属于唐王朝的是-----------------------------------------------------() A、州-郡-县 B、路-州-县 C、道-州-县 D、省-道-府-县 12、关于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区,行政权利受中央的节制;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③为保证官员尽职尽力,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④行省最高长官有权利决定或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A、①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3、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x 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御史台 14、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①废除“丞相”制度;②设立“内阁”;③设立“军机处”;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的结果 16、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A、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 C、不利于社会进步 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 17、周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18、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地方行政长官 B、由皇帝直接任免 C、可以在辖区内铸造钱币 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权力控制的工具 19、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0、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二、材料题 21、根据以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① 出现的朝代② 出现的原因③工作方式④作用⑤简单的评价22、看图说人:①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人总的看法②从政治角度看,理由是什么? A B C三、综合探究题 23、以下所提供的材料有三组不同角度的问题,第一组为必答题,第二三组你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组探究并作答。
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
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
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
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
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
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
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
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 -----------《明史纪事本末》请回答:第一组:①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②依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③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廷尉又是什么官职?④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⑤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第二组:⑥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⑦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第三组:⑧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⑨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