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5
山东省临沂市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卷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依据材料判断,下列哪项不属于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C.科举制度的盛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2.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B.秉承天意,代表上天掌权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
3.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这表明太学的兴办
A. 使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B. 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 有利于打破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
D. 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4.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A.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
B.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5.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B.仍未超越儒家思想范畴
C.已经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D.思想引起社会巨大变革
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 B.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注重发挥学校的舆论职能
7.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孕育和推动了中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宋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唐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8.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到:“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A.辉煌灿烂,领先世界 B.受外来科技的支配
C.独自发展,与世隔绝 D.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9.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元曲兴盛的原因与政府政策改变有关 B.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元曲的地位
C.元曲反映社会现实,赢得人民的喜爱 D.科考功名的需要促使才子们的投入
10.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 神是万物的尺度
B. 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C. 世上根本没有神
D. 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11.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
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两则故事都
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
B.提倡了男女平等思想
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
D.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12.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否定教会地位 B.宣扬《圣经》精神
C.反对封建专制 D.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13.右图为李强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资料时看到Array的某书的部分目录。他认为该书的出版在当时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标志着社会进化学说的创立
C.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已成为传播启蒙思想的力作
14.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
烁今的科学巨人。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
B. 敬畏真实并抨击宗教神学
C.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
D. 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15.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技发明是
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C.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 D.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16.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奋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梁启超意识到唤起国民的重要
D.戊戌变法注重依靠民众力量
17.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
A.提倡解放人性 B.避免政治上的不平等
C.注重社会民主 D.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
1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③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19.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七届二中全会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辛亥革命、秋收起义、中共七大
20.2016年9月15日,天空2号的发射引人关注。它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又有了新的飞跃,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说明原子弹试验
A.目的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B.体现了中国人民协同合作的精神
C.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D.带动了我国科技领域的全面发展
22.“文革”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迫害;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过程
B.文艺的繁荣不会持久
C.文艺的兴衰与政治环境变化有关
D.文艺根植于人们生活
23.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应社会历史现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