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颈椎病预防与保健操
- 格式:pptx
- 大小:13.68 MB
- 文档页数:15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调节老年女性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作者:姜玉雯陈春凤叶秀兰周彤顾鸿钧季盛沈家杰茹怡婷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在调节老年女性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36例老年女性焦虑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进行调理,比较调节前、调节4周、调节8周时患者的焦虑症状及睡眠质量。
结果:调节4周时,患者的SAS、TESS评分及PSQI总分较调节前均明显降低(P【关键词】;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老年女性;焦虑情绪;睡眠质量焦虑是一种无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患者除了伴有明显焦虑外,还会出现忧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1]。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及社会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步入更年期或老年期,随着生理功能的减弱、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导致大多老年女性常伴有焦虑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2]。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科主任施杞教授创立的养生保健功,在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早已被临床认可,但在调节患者负面情绪方面的报道较少。
本研究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36例老年女性焦虑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在调节老年女性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36例老年女性焦虑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身体条件良好,年龄65岁以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伴有传染性疾病、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近2个月无规律性运动、服用抗焦虑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差、临床资料不全及中途退出者。
患者年龄65~86岁,平均(72.33±2.64)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32±0.67)年;体质量50~70kg,平均(62.17±2.53)kg;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11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7例。
“十三功法”防治颈椎病
广东省中医院韦以宗名医工作室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年(卷),期】2015(0)10
【摘要】中医整脊专家韦以宗教授,根据《易经》宇宙圆运动规律,研究脊柱运动力学,通过对人类腰曲形成机理及其颈曲关系生物力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论证了人类"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提示人"久坐"后腰大肌等张收缩失衡,导致腰椎骨关节紊乱,继发胸椎侧弯而致颈椎骨关节错位,出现颈椎亚健康甚至病变的病理现象。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他创出"十三功法"防治颈椎病,取得良好效果。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广东省中医院韦以宗名医工作室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韦以宗名医工作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施氏"整颈三步九法"联合导引功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疗效观察
2.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价值研究
3.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4.用八段锦功法对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5.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价值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病预防保健操
康复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
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的作用。
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这套康复操一共有八节,注意做动作时要慢慢来,不要用力过猛,不然会适得其反。
1、双掌擦颈
用左手掌来回摩擦颈部,口中默念8下后,开始捏后颈。
然后换右手。
有助于颈部放松。
2、左顾右盼
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
做两个8拍。
3、前后点头
把颈尽量向前伸,停留3秒,再向后仰,停留3秒。
做两个8拍。
4、旋肩舒颈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5、颈项争力
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
同时头部向右看。
保持几秒钟。
再换左右手。
6、摇头晃脑
左右,前后,360度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7、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8、仰头望掌
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
将头仰起看向手背。
保持5秒。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调节老年女性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这些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她们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调节,可能会对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来帮助老年女性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对老年女性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为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老年女性焦虑情绪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养生保健领域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对老年女性焦虑情绪的调节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焦虑情绪是老年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而施氏十二字养生功作为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被认为具有调节情绪、舒缓压力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对老年女性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为老年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中医养生方法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为老年女性群体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简介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起源于中国古代。
这种养生功法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配合,达到调整身体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的效果。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共有十二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对应着人体的不同经络和脏腑。
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促进经络畅通,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易学,且对身体各系统有整体调节作用的养生方法。
其动作简单易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
通过持续练习,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效果。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一种传统养生方法,具有简单易学,综合调节身体各系统功能的特点。
简述颈椎的保健操
颈椎保健操是一种预防和缓解颈椎疼痛、促进颈椎健康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颈椎保健操:
1. 颈后伸运动:双手手指交叉,向上拉伸,头部向后顶,直到感觉
到颈部被拉伸。
坚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5次。
2. 旋转运动:双手手指交叉,将头部向左旋转,直到感觉到颈部
向左拉伸。
然后,头部再将向右旋转,直到感觉到颈部向右拉伸。
坚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5次。
3. 下巴下降运动:双手放在头部后面,用手指轻轻按压下巴,将
头部慢慢向下拉伸。
直到感觉到颈部被拉伸。
坚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5次。
4. 颈侧屈运动:双手放在头部后面,用手指轻轻按压下巴,将头
部向左侧倾斜,直到感觉到颈部向左侧拉伸。
然后,头部再将向右侧倾斜,直到感觉到颈部向右侧拉伸。
坚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
5次。
5. 双手攀援运动:双手抓住椅子或者其他物体,将手臂伸直,然
后向上攀援,直到感觉到颈部被拉伸。
坚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重复5次。
这些颈椎保健操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进行,只要你有时间。
它们可以帮助缓解颈椎疼痛,增强颈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预防颈椎
疾病。
颈痹病(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称为颈椎病。
相当于中医“项痹病、眩晕病”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一)手法1、松解类手法(1)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
(2)通调督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大拇指指端按顺序分别点按风府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每穴0.5~1分钟,点揉第1胸椎至第12胸椎两侧夹脊穴、膀胱经腧穴,反复三遍,力量以患者出现局部温热、酸胀、传导为度。
(3)间歇拔伸法:患者仰卧位,一手托住颈枕部,一手把住下颌,纵向用力拔伸,持续2~3分钟,可反复3~5次。
142第15卷 第12期 2013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12 Dec .,20131 中医理论渊源施氏十二字养生功从中医理论来讲,属于“导引”的范畴。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刻意》云:“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
此导引之士,养行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人运用导引运动形体来进行养生。
《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用流水和户枢做比喻,形象的说明了功能锻炼的意义。
把导引用到医疗上的记载,可以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找到,导引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其中不少是用来治疗脊柱、四肢关节的痹痛疾病,如“引膝痛”“引项”“引痹痛”等。
《素问・异法方宣论篇》中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以导引按蹻。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对本文的解释云:“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行气血,病在肢节,故用此法也。
”由此可见,导引之法在古代多是用来治疗骨关节疾病的。
东汉时期,我国骨伤外科鼻祖华佗,创五禽戏导引术,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雄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三国志・华佗传》)晋代的医学家、道教理论家、炼丹家葛洪认为,导引“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养生之大律,祛疾之玄术矣”,充分说明了导引重要的医学价值。
2 从中医理论来看施氏十二字养生功2.1 经筋理论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防治颈椎病从中医经筋理论亦可以找到佐证,中医学上的“经筋理论”和“骨错缝”理论阐述了颈椎病的发病原因[1]。
正如《灵施氏十二字养生功防治颈椎病机理探究胡志俊,杨强玲,唐占英,王世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康复科,上海 200032)摘 要: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由上海市名老中医施杞教授集数年临床和科研经验所创编。
十二字操护腰颈编辑制作吴老牛2012.4.4上了年纪后,颈椎、腰椎成为养护的重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施杞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创立了一套“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包括:洗、梳、揉、搓、松、按、转、磨、蹲、摩、吐、调。
它能畅通经脉,调和气血,通过动静结合的锻炼,达到全身整体平衡,对颈椎病、腰腿痛等有身心同治的效果,非常适合中老年人。
具体步骤如下:洗脸:双手掌心贴于鼻两侧,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环绕整个面部摩至耳旁,连续12次。
梳头:双手指稍弯曲,指尖用力由前向后梳头,从顶部向后到后枕部,从两侧向后脑部,沿耳廓上方梳理到颈项部,各3次。
揉耳:挤压揉按牵拉耳廓的上、中、下部,各12次。
搓颈:先用左手掌心摩搓后颈部,再搓顶部,随后是大椎穴部,各12次,然后换右手,再各搓做12次。
松颈:抬头-还原-低头,左转-还原-右转,左后上方-还原-右前下方,右后上方-还原-左前下方。
按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掌心贴于腰部,先从里向外绕肾俞穴按摩12次,再由外向里按摩12次。
转腰:双手叉腰,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背12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转12次。
磨膝:双腿并拢,略弯曲,双手掌按在膝盖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膝部绕圈转动,各12次。
蹲髋:两脚自然分开,膝关节稍屈曲,手臂伸展、手心相对,缓慢蹲下起立,12次。
摩三焦:左手掌心压在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按摩胸部、上腹部、下腹部各12次。
吐故纳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掌心向下,从身体两侧缓慢抬起,超过头部。
同时吸气,双手靠近双肩。
随后,呼气,双手掌向前推,推到1/3处时,吼一声,手推至伸直,重复6次。
调理四肢:左手拍右臂,由上臂向下至手部,前、中、后3个方向各3次,换右手;然后左右手掌拍对侧肩膀,各3次;再用左右手背,拍对侧腰部,各3次。
原地踏步,尽量抬高膝部12次,手臂前后摆动。
再见资料源自/smsb/html/2011-11/18/content_960761.htm?div=-1。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一、病名中医病名: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ICD-10编码:G54.25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二)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
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1)肩痹: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
(2)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
2、西医鉴别诊断:(1)肩周炎:肩周炎俗称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慢性损伤性炎症。
因关节外粘连,临床以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
颈椎病可引发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而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有自然病程,一般在1 年左右可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T001.9-94),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体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
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
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
CT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性行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上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或肌痉挛,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分期诊断1.急性期:也称为炎性水肿期,发病1周内。
颈肩部疼痛剧烈,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慢性期:也称为缺血期,发病后1~2周。
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恢复期:发病2周后。
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有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十二式颈椎操
1. 揉捏后颈,左手叉腰,右手四指揉捏后颈9次,右手叉腰,左手四指揉捏后
颈9次。
2. 按揉风池穴,正反各9次,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双手两边伸直抬腿运动,手心向上,左腿弯曲向上抬,左右交替各5次,停留5秒钟。
6. 舒展运动,身体保持直立,双手绕头,缓慢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左右各三圈。
7. 我心飞翔,首先左腿往前半步,重心前移,双手测平与肩平行,手掌向上,抬头看天,仰到最大,保持30秒钟,左右交替各三次。
8. 双手叉腰转头,保持身体正前方,头向右肩和左肩垂到最大限度停留5秒, 然后偏向后方和左后方,停留5秒钟,左右各5次。
9. 手捧莲花,身体挺直,双手放置胸前,手心向上,双手慢慢向身体两侧转到颈后,手指相碰,头向天看,停留5秒,反复5次。
10. 叉腰旋转,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大拇指放于肾俞穴,正方方向旋转,各9次。
11. 俯腰运动,人体站立,双手向上,手伸的越高越好,调动全身的能量向上拉
腰椎,然后身体向前下方弯腰,全身放松,尽量向下弯,反复3次。
12. 向下压掌收气,双脚微微打开与肩同宽,双掌由腹部向两边拉开,掌心向上抬起,伸直手掌心向下提压至腹部,重复3次。
养生十二字功“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学家施杞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和科研心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欢迎大家阅读。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被颈椎病困扰试试“施氏12字养生功”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施杞教授针对颈椎病康复问题,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12字养生功,具体为洗、梳、提、搓、松、按、转、磨、蹲、摩、吐和调各法。
准备动作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全身尽量放松,均匀呼吸。
洗脸双手掌心贴于鼻两侧,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环绕整个脸部前面至耳旁,按摩12次。
梳头双手指稍微弯曲,指尖用力由前向后梳头。
从额顶部向后到枕部。
从两侧向后脑部。
沿耳廓上方梳理到颈项部,各6次。
提耳揉按牵拉对耳轮的上、中、下部各12次。
搓颈先用左手掌心搓头枕部、项部,最后是大椎部,各12次;换右手再各做12次。
松颈抬头—还原—低头;左转—还原—右转;左后上方—还原—右前下方;右后上方—还原—左前下方,重复6次。
注意:头前下方时,下颌应前伸。
全部动作相连贯,犹如“米”字,故又称米字功。
按腰双脚自然分开,站直,双手掌心贴于腰部,绕肾俞穴先从里向外按摩12次,再由外向里按摩12次。
转腰双手叉腰,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背12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转12次。
磨膝双腿并拢,略弯曲,双手掌按双膝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膝部绕圈转动各12次。
蹲髋双脚自然分开,膝关节稍弯曲,手心相对,意念中两手心有气感,缓慢蹲下起立各12次。
摩三焦左手掌心压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按摩胸部、上腹部(胃脘部)、下腹部(脐周)各12次。
吐故纳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掌心向下,缓慢抬起到超过头部的高度,同时吸气,再内收双肘,意念中阴气向上到头顶后再沿颈椎、胸椎腰骶椎并转到丹田(脐部)同时双手掌向下按至胸前时转向前推(配合呼气),推到1/3处时,猛然大吼一声(双手配合用力前推,肘部伸直)以达排气作用,重复6次。
调理四肢1、拍臂:左手拍右臂,由上臂向下至手部,做到前、中、后三个方向各3次;再换右手拍左臂,各3次。
施氏12字养生功颈椎病的施氏12字养生功海中医药大学施杞教授创立的“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专门针对颈腰椎疾病的一种保健体操。
具体操作如下:准备动作: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全身尽量放松,均匀呼吸。
第1节,洗脸:双手掌心贴于鼻两侧,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环绕整个前面至耳旁,按摩12次。
第2节,梳头:双手指稍稍弯曲,指尖用力由前向后梳头。
从额顶部向后到枕部。
从两侧向后脑部。
沿耳廓上方梳理到颈项部,各3次。
第3节,揉耳:挤压揉按牵拉对耳轮的上、中、下部各12次。
第4节,搓颈:先用左手掌心搓头枕部,再搓顶部,最后是大椎部,各12次,然后换右手再各做12次。
第5节,松颈:按以下顺序旋转颈部,抬头,还原,低头,左转,还原,右转,左后上方,还原,右前下方,右后上方,还原,左前下方,上述动作形似“米”字”。
第6节,按腰:双脚自然分开,站直,双手掌心贴于腰部,先从里向外绕肾俞穴按摩12次,再由外向里按摩12次。
第7节,转腰:双手叉腰,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背12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转12次。
第8节,磨膝:双腿并拢,略弯曲,双手掌按双膝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膝部绕圈转动各12次。
第9节,蹲髋:两脚自然分开,膝关节稍屈曲,手心相对,意念中两手心有气感,缓慢蹲下起立各12次。
第10节,摩三焦:左手掌心压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按摩胸部、上腹部(胃脘部)、下腹部(脐下)各12次。
第11节,吐故纳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掌心向下,缓慢抬起到超过头部的高度,同时吸气,再内收双肘,带到手部靠近双肩,意念中引气向上到头顶后再沿颈椎、胸椎到丹田(脐部),双手掌向前推(配合呼气),推到1/3处时,猛然吼一声(双手配合用力前推,肘部伸直)以达到排气作用,重复6次。
第12节,调理四肢:左手拍右臂,由上臂向下至手部,做到前、中、后3个方向各3 次,再换右手拍左臂3次,然后左手掌拍右肩,再右手背拍左肩,同时左手背拍右腰部3次,最后原地踏步,尽量抬高膝部,屈曲髋部,上肢顺势前后协调摆动,共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