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第十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十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格式:ppt
大小:1.10 MB
文档页数:40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40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创办新式学堂
第一节 创办新式学堂
(一)京师同文馆 1、创立人 2、时间 3、地点 4、专业 奕訢 1862 北京 最初英文,1863年添设俄文和法文馆 1872设德文馆,1896年设日文馆
北京大学大门
(一)京师同文馆
5、历程 6、教师 7、学生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除中国语文和算学二科由中国教师 担任,其他均为外国教习 最初来自八旗,后来有其他洋务学堂 选派的学生以及满、汉聪颖子弟经考 试进入。 英、法、俄、日、德等国语言外,西 方近代自然科学列入课程,如算学、 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万国 公法等。
詹天佑
曾 国 藩
忠 公 全 集 促 》 。 学 教 育 留 成 极 积
并 学 堂 、 广 东 陆
师 报 学 堂 、 军 医 军 学 堂 等 、 武 新 备 式 学 学 《李 堂 文 , 、 水 堂 堂 学
电 新 教 育
办 为 洋 务 派 , 办 有 上 海 广 人 方 言 馆 、 天 津 创 于 力 。 致 物 表 要 代 重 的
二、工业技术学堂
(一)福州船政学堂 1、创立人 2、时间 3、地点 4、专业 左宗棠 1866年 马尾 造船技术 驾驶技术
二、工业技术学堂
(二)江南制造总局
1、创立人 2、时间 3、地点
曾国藩和李鸿章 1865年 上海
三、军事学堂
(一)天津水师学堂 1、创立人 2、时间 3、地点 李鸿章 1880年 天津 (二)江南水师学堂 (二)天津武备学 堂 曾国荃 1890年 南京 李鸿章 1895年 天津 中国第一所陆 军学校
制 外 造 总 局 、 金 陵 机 辱 器 局 等 约 军 。 工 企 业 江 南 , 办 创 条 国 丧 权 定 , 签 交
务 大 两 臣 等 总 要 职 、 。 曾 多 总 次 代 兼 表 清 政 府 商 办 事 通 北 洋 督 隶 直 督 江
任 徽 合 肥 人 。 道 光 进 士 , 淮 军 军 阀 , 历
Leabharlann Baidu
5、评价
(二)“中体西用”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教育思想的核心。“中 学”和“西学”的问题贯穿于中国近代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 阶段 2、所谓“中学”也叫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 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即《四书》、《五经》、 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并且把这些看作是一切学问 的根本,应当放在首位,学生应该先从经史文集中学习“圣 人之心”,然后才学习于封建统治有用的“西学” “中学” 在于 “明纲”,就是三纲五常. 3、“西学”包括“西政”和“西艺”,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某 些规章、律例,但反对那些动摇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 自由的政治学说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化。
二、影响与作用
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人才 培养了一批海军人才 培养了一批外交人才 经过留学生的介绍,传播资 产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说 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 代思想解放运动
三、洋务教育的性质
洋务教育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它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中国封建 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半殖民 地半封建经济逐步形成过程中,反映向买 办转化的地主阶级集团要求的教育。它既 不是战前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也不是资 本主义教育,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第十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1861年1月,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 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概述
洋务教育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总理衙门的 设置为标志从创办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这两方面推 行的。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曾国藩】、【李鸿章】、【左 宗堂】、【张之洞】等人。 所谓洋务,简单地说就是指外国资本主义的一切事 务。洋务运动是一个以购买和仿制洋枪大炮轮船兵 舰以及编练新式陆海军为中心,包括对外交涉、开 办厂矿、兴办学堂为内容的活动
一、留学始末
(一)原因 1、熟悉西方,学习西方科学 技术,需要到国外考察学习; 2、中国开明人士认为要顺应 历史潮流,就要“师夷长技”; 3、官员出国考察的铺垫; 4、容闳等人的极力提倡。 (二)类型 1、留美 2、留欧
一、留学始末
(三)时间 1872年留美 1876年留欧
(四)人物
留美:容闳 留欧:沈葆桢
3、涵义
就是要人们在新旧学说杂然相 处的时候,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和纲常名教
《劝学篇》
4、写作目的 A:泰晤士报翻译为《中国唯一的 希望》; 对新旧派的折中,表示既重 “中 学”,也不反对 “西学”,而是 B:林乐知说:“岁在戊戌,南皮 要“中体西用”,发挥不同的作 张孝达大司马著劝学篇二十有 用。 四……天下皆曰,中国风气从此开 矣”。 C:梁启超:“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 为尘埃野马。其灰其尘,偶因风 扬起,闻者犹得掩鼻而过之。” D:鲁迅:“他们(帝国主义) “尊重”中国旧文化,是利用了 我们得腐败文化,来治理我们这 腐败民族”
洋 务 派 重 要 棠 左 宗
民 18 的 76 年 配 , 合 他 下 率 , 清 清 军 军 , 取 分 得 三 重 路 大 进 胜 军 利 新 。 疆 不 , 久 讨 阿 伐 古 阿 柏 古 兵 柏 败 。 身
( 人 18 物 12 之 18 一 85 , 年 任 ) 闽 , 浙 字 总 季 督 高 时 , , 湖 于 南 湘 18 阴 66 人 年 底 。湘 奏 军 请 军 创 阀 办 , -
第三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这张稀见照片,摄于1903年 5月14日,系张之洞奉召入 京途经保定府与英军军官 (姓名无从考证)的合影。 其时,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 上编练自强军,被视为清末 新军的南方首领。图中张之 洞威严持重,目光犀利,不 失新军首领风采。东方的宽 袖大袍、官顶子,与西方的 笔挺军服的合照,显示了变 迁时代中西文化的接触与碰 撞。
在 失 新 地 疆 人 。
边 福 建 阿 古 柏 入 侵 新 疆 后 , 当 时 任 陕 甘 总 督 的 左 宗 棠 力 主 派 兵 收 复 疆 18 地 75 年 区 督 。 办 新 疆 军 务 , 平 息 叛 乱 , 并 收 复 被 俄 国 侵 占 的 部 分 船 政 局 , 附 设 船 政 学 堂 , 造 就 了 近 代 中 国 第 一 批 技 术 人 才
(二)“中体西用”
4、其实质是为了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和向西 方资本主义学习“新”的手段,以便维护摇摇欲坠 的封建主义专制制度。
5、总之,“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只有在通“中学” 的基础上,才能学习“西学”。
(二)“中体西用”
6、评价: 积极作用:A :在向西方学习上: 积极作用 a:引进技术,建立企业,培养科技人才,造就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b:使某些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如旧式学校逐渐向新学堂过渡; c:向西方学习由科技进入政治领域,带来了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变化。 B:在教育领域:影响到了百日维新和“新政”改革。同时,改变了传统教育只 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 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信任,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 起到了促进作用 消极作用: 消极作用 从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是形而上学的
(二)教育活动
二、兴办洋务教育
(一)改书院为学堂 将经心书院和两 湖书院改为学堂
1、方言学堂-湖北自强学堂 (二)创建新式学堂 2、军事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 3、实业学堂-农务、工艺学堂 4、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
三、《劝学篇》和“中体西用”
(一)《劝学篇》 1、时间 1898年
2、篇章
内篇9篇,外篇15篇,共24篇
李 鸿 章 ( 18 23 19 01 年 ) , 字 少 荃 , 安
-
。 著 作 为
等 外 国 分 裂 祖 国 迫 西 北 领 土 的 阴 谋 , 巩 固 了 祖 国 的 边 防 , 。 碎 了 英 俄 粉 疆 新 复 收 棠 宗 左 。 犁 还 伊 归 俄 沙 使 , 争 斗 交
伊 犁 地 区 进 行 交 复 涉 了 , 左 宗 棠 积 极 的 进 行 军 事 部 署 , 配 合 清 俄 政 府 的 就 方 双 , 中 后 , 之 区 疆 地 新 以 外 犁 伊 除 恢 棠 宗 。 左 亡
四、综合性学堂
1874年创办的【上海格致书院】 1874年,我国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先驱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等人在 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前门门额“格致书院”四字,系北洋大臣李 鸿章所题。格致书院是我国第一所开展自然科学活动,培养科技 人才的新型学堂。作为“中国化学之父”的徐寿亲自主讲化学, 传授西方科学新知识,对国内兴办近代科学教育起了优良的示范 作用。1914年10月,格致书院归公共租界工部局,学校改名为 “华童公学”。其后,学校几迁校址,几易其名,曾用“工部局 格致公学”、“上海特别市市立格致中学”、“上海市市立格致 中学”等作为校名。1949年6月,学校改名为“上海市格致中 学”,此校名沿用至今。1958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上海市重 点中学。
8、内容
(一)京师同文馆
9、考试 月课:每月初一考试; 季考:2、5、8、11月的初一考试; 岁考:每年10月定期面试; 大考:每三年考,成绩优秀者授7、8 品官,劣者降革留馆。 10、课程 分为八年课程和五年课程安排。
(一)京师同文馆
11、影响 对外交的影响。同文馆的历史是与中国近代最初的外交活 动有关的。 对教育的影响。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资本主义教育 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 模式,是中国新教育的胚胎。 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书籍的翻译和 传播,冲击着陈腐的传统观念,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学术思 想,使人们开始重新考虑传统文化的地位,重新估量科学 技术的价值。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一)简介 1、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 张之洞,(1837- 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才,在广 1909),洋务派代表人 西边境击败法军。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 物之一 ,河北南皮县人。 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字孝达,号香涛,易号 抱冰,谥文襄。清末洋 2、1894年任两广总督。曾上疏阻和议, 务派首领,曾任翰林院 要求变通陈法,力除积弊。 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 3、1898年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 职。在晚清,他是一个 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 非常突出的人物,不论 常,反对戊戌变法。 是在政治上、军事、文 4、1903年,强调办学首重师范。 化等多方面都有自己的 建树。 5、1906年,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他 注重教育,对清末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 留学教育
容闳
留学教育始末
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建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1871年9月曾国藩和 李鸿章上书清政府奏请选送聪颖子弟出国留学。该奏折获准后,计划 从1872——1875年四年间,先后派出四批12—15岁的幼童共l20名出 国留学,15年后回国。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容闳率领的首批三十名幼童 赴美,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这些留学生在国外, 除学习西学外,还在留学生监督指导下,随时课以中国经学。除18 72年开始派赴美国留学外,1876年李鸿章、沈保祯奏请派留学生到 欧洲留学。 实践证明,派遣留学生这一措施,是培养人才的有力方法。但后来, 由于封建顽固派势力的严重阻碍,同时清政府也十分害怕留学生被西 方资产阶级民主所同化,于是在1881年7月大批撤回留学生,留下继 续学习的仅十人而已。 后期的洋务派首领、两江总督张之洞,积极主张奖励留学,并大力 提倡去日本留学。1896年清政府派13名学生去日本留学。此为中国 正式派遣留日学生之始。1898年起,清政府明令各省选派青年学生去 日本留学,并作为一项固定的国策。总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 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生之风,有一定贡献。
(一)京师同文馆
12、不足 同文馆是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孱弱的婴儿,它的 身上既保留了封建痼疾,又反映出外国侵略的烙印。 经费被外国侵略着控制。从海关办公费中提成三成。 在教学内容中,充斥着殖民主义思想,渗透着宗教观念。
一、外国语学校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二)上海广方言馆 (三)广东同文馆 李鸿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洋务运动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教案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
洋务运动时期
文档推荐
第九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页数:45
《简明中国教育史》-北师大版第九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教案教学笔记
页数:6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图文
页数:79
浅谈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页数:2
《简明中国教育史》 北师大版第九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教案教学笔记
页数:6
第十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页数:40
中外教育思想史 第八章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时期的教育
页数:58
第九章洋务运动时期教育
页数:44
第十讲鸦片战争前及洋务运动时期的清代教育-精
页数:22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图文共79页文档
页数:79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