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10新构造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67
《地质学基础(1)》复习题ˇ一、填空第一篇地球和地壳1、重力实际上是和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的。
地面重力值大小变化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海洋部分的重力值一般要比大陆部分,说明地球表层的大陆部分物质密度,海洋部分物质密度______ 答:地球内部的万有引力,离心力,合力,增加,减少,大,小,大。
2、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所圈闭的形状,它是一个体,其平均半径为()公里,地表岩石的平均密度为克/厘米3。
地球内部的密度地随深度增加而逐渐的。
答:海平面,旋转椭球体,6371,5.516,增加。
3、岩石圈是由和的固体岩石组成答:地壳,上地幔最上部。
4、地震波按传播方式有体波和波,体波又分为和。
答:面,P波(纵波),S波(横波)。
5、地球在常温层以下,其温度的变化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叫。
答:增加的,地温梯度。
6、新生代的第三纪又分为和。
第四纪又分为和。
答:古近纪,新近纪,更新世,全新世。
7、地球具有弹性,地球能传播地震波是地球具有表现;地表岩层有褶皱现象是地球具有的表现答:弹性的,塑性。
8、矿物的光学性质有、、和。
矿物的力学性质有和。
答:颜色,光泽,条痕,透明度,硬度,解理。
9、地壳的结构类型分为地壳和地壳两种,其中地壳具有结构答:大陆,大洋,大陆,双层。
10、地壳由上、下两层组成,其间有一并非到处都存在的界面,叫面。
上地壳又叫层,也叫层;下地壳又叫层,也叫层。
答:康拉德,硅层,花岗质,硅镁层,玄武质层。
11、相对地质年代的四级时代单位依次是、、、,其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
答:宙,代,纪,世,宇,界,系,统。
12、外力地质作用的程序包括、、、和。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和。
答: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
13、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当前研究的重点是或。
在研究上采用的思维方法。
答:地球,地壳,岩石圈,将今论古。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第⼀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以及构造变形场1. 构造地质学的内涵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主要研究组成类地⾏星(地球、⽔星、⽕星、⾦星)及其卫星的岩⽯、岩层以及岩体在⼒的作⽤下形成的各种变形(deformation)的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组合型式(structural group patterns)和形成过程(process),以及作⽤⼒的⽅式(mechanism)和⽅向(direction);2.构造尺度(tectonic scale):主要指构造的规模1)巨型构造、⼤型构造、中型构造、⼩型构造、微型构造、超微构造2)显微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全球构造学等构造地质学⼀般以露头-区域尺度上的中、⼩型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巨型构造(megatectonics):⼭系和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型构造(macrostructure):区域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如川东褶皱带中型构造(mesoscopic structure):⼀个地段上的褶皱和断层,在1:5万或更⼤⽐例尺上可见其全貌⼩型构造(minor structure):出露于露头和⼿标本上的构造微型构造(microstructure):偏光显微镜下显⽰的构造超微构造(ultrastructure):电⼦显微镜下显⽰的构造3.构造变形场(tectonic deformation field):某⼀主导构造应⼒作⽤形成的形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
1) 伸展构造(extensional tectonics):⽔平拉伸形成的构造。
如裂⾕、地堑-地垒、盆岭构造、变质核杂岩等。
2)压缩构造(compressional tectonics):⽔平挤压形成的构造。
如褶皱、逆冲推覆构造等。
3)⾛滑构造(strike-slip tectonics):沿直⽴剪切⾯⽔平滑动、位移形成的构造。
1.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2.矿物的集合体即组成岩石或矿石。
3.克拉克值:各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之百分数。
4.岩石的三大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5.地下水分类:按含水介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6. 什么是崩塌答: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7. 什么是滑坡答: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8. 什么是泥石流?答: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使山坡或沟谷中的固体堆积物混杂在水中沿山坡或沟谷向下游快速流动,并在山坡坡脚或出山口的地方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泥石流。
9.建筑分类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 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14.地球化学以矿产勘查为主要目的之外,还可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地震监测、城市工程、考古等。
15.矿床和矿体矿床概念: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有用组分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体概念:是矿床中可供开采利用的部分,是由矿石和夹石组成的地质体。
矿体与矿床的关系:矿体是矿床的主体,一个矿床可有一个或多个矿体。
16.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矿石矿物(有用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
脉石矿物(无用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
(例铅锌矿石、金矿石)注意: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是相对于一个具体的矿床而言的,在一个矿床中某种矿物可利用则是矿石矿物,而在另一矿床或矿体中这种矿物不能利用则是脉石矿物,脉石矿物的概念也如此。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层理:通过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几个概念:岩层、沉积岩层、层面(顶面、底面)、厚度、原生构造。
岩层与地层概念的区别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
倾向:岩层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
倾角:岩层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没有间断。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有间断,有地层缺失1.平行不整合: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
2.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又不相同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外力: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另一个物体施加于这个物体的力,有面力和体力。
内力:是同一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
应力: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力场:一系列点的瞬时应力状态均匀应力场、非均匀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的应力状态规模上:局部构造应力场、区域构造应力场、全球构造应力场时间上:古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应力场应力轨迹:表示构造应力场中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作用方位的应力迹线应力集中:在均匀应力场中局部的应力异常增大现象应力集中一般出现在以下部位:断裂的端点、拐点、分枝点、错列点和待交会点及空洞周围等。
光弹实验和数值计算可以显示出应力集中现象。
均匀变形: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岩石各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和性质变化的变形称为非均匀变形。
线应变: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横向线应变/纵向线应变=泊松比泊松比<=0.5弹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构造运动类型?答:(1)按照运动方向:①水平运动②垂直运动(升降运动)(2)根据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划分为:①古构造运动: 发生在第三纪之前的构造运动②新构造运动:发生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③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答:1、野外观察、地质填图2、物探、钻探3、遥感、航片、卫片4、数理统计5、力学分析6、地质构造模拟实验(物理模拟(泥料模拟、光弹模拟)数值模拟 )7、构造历史分析8、多学科综合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答:理论意义 (1) 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2) 探讨地壳运动的动力方向和来源实践意义: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 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水文地质问题、地震问题、矿产资源的分布、环境问题等。
岩层产状有哪些?及其相对应的概念?答: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
水平岩层:岩层层面保持近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标高相同或基本相同时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或岩浆运动,使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构造运动,形成了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的岩层。
直立岩层:沉积岩岩层形成的初期处于原始水平状态,后来可遭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构造变位,形成了岩层面与水平面垂直的岩层。
倒转岩层:沉积岩岩层形成的初期处于原始水平状态,后来可遭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发生构造变位,使岩层的顶、底面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其岩层面也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
沉积岩的顶底面包括哪些?如何识别新老岩层?答:利用沉积岩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可用于判断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有:斜层理、粒级层理、波痕、泥裂、雨痕、冲刷痕迹、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等不整合的识别标志?答:(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上下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时代相差较远,或生物演化的不连续或种、属的突变,说明当地在某时期自然地理环境发生过巨大变化,发生过沉积间断。
(2) 沉积方面的标志:上覆地层的底部常有由下伏地层的碎块,砂砾组成的底砾层,此外,上下地层在岩性和岩相上的截然不同;在两套地层之间有一个较平整的或高低不平的剥蚀面(3) 构造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的的产状不一致★下伏地层中的构造变形较上覆的新地层要强,构造变形的期次也要多于上覆的新地层★下伏地层中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延伸到不整合面时就被上覆地层所截交覆盖★一般来说,上,下两套地层中的地质构造的构造线方向逥然不同。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层理:通过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有: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几个概念:岩层、沉积岩层、层面(顶面、底面)、厚度、原生构造。
岩层与地层概念的区别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
倾向:岩层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
倾角:岩层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没有间断。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层序有间断,有地层缺失1.平行不整合: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在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层。
2.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又不相同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外力: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另一个物体施加于这个物体的力,有面力和体力。
内力:是同一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
应力: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力场:一系列点的瞬时应力状态均匀应力场、非均匀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的应力状态规模上:局部构造应力场、区域构造应力场、全球构造应力场时间上:古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应力场应力轨迹:表示构造应力场中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作用方位的应力迹线应力集中:在均匀应力场中局部的应力异常增大现象应力集中一般出现在以下部位:断裂的端点、拐点、分枝点、错列点和待交会点及空洞周围等。
光弹实验和数值计算可以显示出应力集中现象。
均匀变形: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岩石各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和性质变化的变形称为非均匀变形。
线应变: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横向线应变/纵向线应变=泊松比泊松比<=0.5弹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构造地质学试题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递进变形;2.枢纽;3.张节理;4.地垒与地堑;5.水平断距;6.飞来峰和构造窗;7.叶理;8.流线;9.韧性剪切带;10.应变1.2.3.45.6.7.1.2.简述纵弯褶皱作用与横弯褶皱作用的区别。
3.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4.什么是叠加褶皱,简述其基本类型。
5.绘图说明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区别。
四、论述题(25分)1.沉积岩地区如何确定断层的存在(9分);2.里卡德(Richard)褶皱位态分类的原则、划分哪几种褶皱类型、各种类型由什么特点?(10分)3.用莫尔圆绘图表示双轴应力状态,并说明其物理意义(6分)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2.3.4.5.6.7.8.9.10.应变:在应力作用下物体形状和大小的改变量。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1.岩层的接触关系包括(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2.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3.兰姆赛(Ramsay)依据褶皱横截面上等倾斜线型式和褶皱岩层厚度将褶皱划分为(III)类(V)型;4、逆冲推覆构造是由倾角小于(30°)的低缓逆冲断层面及上盘推覆距离大于(5km)的推覆体或逆冲席体构成的外来岩块组合构成的构造型式;5.劈理可以划分为(破劈理)、(板劈理)和(褶劈理)等基本类型;6.水平岩是指倾角小于(5°)的岩层;7.1.2.123.不整角度不4.什么是叠加褶皱,简述其基本类型。
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类型I—穹-盆式:晚期滑褶皱的滑动方向与早期褶皱的轴面平行或低角度相交,但与早期褶皱的枢纽高角度相交或垂直。
这种叠加型式相当于所谓的“横跨褶皱”或“斜跨褶皱”。
两期背形叠加形成穹隆构造,两期向形叠加形成构造盆地,类型II 新月-蘑菇型叠加:晚期褶皱的滑动方向与早期褶皱轴面夹角很大,两期褶皱枢纽呈中等或大角度相交。
知识归纳整理构造地质学要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岩石圈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2.水平岩层:同一层面上个点的海拔高度都基本相同,具有这样产状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也叫水平构造。
3.整合接触(Conformity):指上下两套地层间为延续沉积,其间无明显的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
4.不整合接触(Unconformity):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具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的缺失。
5.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也叫假整合(Disconformity),它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但两者之间缺失一些时代的地层的接触关系。
6.角度不整合(Angular unconformity):是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仅缺失部分地层,而且上下地层的产状也不相同。
7.超覆:当水侵阶段,新地层一次超越下面较老地层的覆盖范围,而直接覆盖在盆地周缘或隆起区的剥蚀面上。
8.底部超覆:指在层序底界面上的超覆,其中向着原始倾斜面向上的超覆叫上超;顺原始水平面或原始倾斜面向下的超覆叫下超。
9.顶部超覆:指在层序上界面处的超覆尖灭现象,原来倾斜的地层向着层序顶面忽然消失。
10.潜山(Buried hill):也称古潜山,是指被新地层覆盖埋藏的基岩古地貌隆起。
11.批覆构造:剥蚀面以上由于沉积差异和压实差异在较新地层中发育的正向褶皱构造。
12.断块潜山:风化面以下的基岩受后期断裂活动的作用,沿断裂上升而形成的潜山。
13.褶皱潜山:由较老的地层形成的褶皱构造被新地层埋藏的潜山。
14.褶皱(Folds):层状岩石在各种应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系列延续的波状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15.背斜(Anticline):岩层向上弯曲,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的褶皱构造。
16.向斜(Syncline):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地层新、两侧地层老的褶皱构造。
(若底层的新老关系不清,则分别称背形(Antiform)和向形(Synform)。
1印支运动发生于_C___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 C三叠纪D白垩纪2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A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3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C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4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D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5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B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6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D___。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片麻状构造7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A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8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D____。
A早奥陶世B第三纪C白垩纪D早寒武世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C___。
A复理石沉积B浊流沉积C磨拉石沉积D火山碎屑沉积1.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
2.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2分),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2分)。
3.莫霍面:是一级的不连续的界面,在地下33公里处(1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3分)。
4.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1分),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3分)的化石。
5.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1分)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1分),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2分)。
7.向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2分),两翼地层较老(2分)的褶皱。
8.片麻构造: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和不均匀分布,形成断续条带状构造。
《构造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构造地质学的内涵和构造规模1. 构造地质学定义:构造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地球岩石圈的结构、构造、形成过程、演化历史以及控制这些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它涉及从微观到宏观尺度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体、断裂、褶皱等。
2. 研究内容详述:(1)地质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组合特征:研究不同类型地质体的外部形态、空间排列、大小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如断层、褶皱、节理等。
(2)地质体的形成、演化和改造过程:探讨地质体从形成到改造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3)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地球动力学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地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等地球动力学过程中的角色。
3. 构造规模划分详述:(1)大型构造:涉及整个板块或大陆规模的构造,如板块边界、地槽-地台、造山带等。
(2)中型构造:介于大型和小型构造之间,如区域性的褶皱带、断裂带、火山带等。
(3)小型构造:在更小的尺度上,如单个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等。
二、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关系1. 地质构造类型详述:(1)原生构造:在岩石形成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构造,如层理、波痕、泥裂等沉积构造。
(2)次生构造:岩石形成后,在后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如褶皱、断层、节理等。
(3)复合构造: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相互叠加、改造形成的复杂构造,如叠加褶皱、复合断层等。
2. 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详述:(1)成因关系:不同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如断层活动可能导致褶皱的形成。
(2)时间关系:不同构造形成的时间顺序,如先形成断层,后形成褶皱。
(3)空间关系:不同构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如断层与褶皱的相互切割关系。
三、构造分析的基本方法1. 地质观察详述:(1)观察地质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组合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观察,记录地质体的各种特征。
(2)使用地质罗盘、GPS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测量地质体的产状、方位等参数。
文章编号:1009-6825(2006)10-0075-02新构造运动的野外识别收稿日期:2005-12-04作者简介:何珊儒(1966-),男,高工,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广东惠州 516008朱炳湖(1966-),男,工程师,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广东惠州 516008李伟荣(1969-),男,工程师,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广东惠州 516008何珊儒 朱炳湖 李伟荣摘 要:通过水系分析的基础、内容和新、老构造及新构造褶皱对水系的影响,对新构造运动作了分析,从地貌、地质方面的特征对其作了阐述,以期为野外识别提供一些理论铺垫。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水系,地貌,地质中图分类号:T U 413文献标识码:A1 新构造运动特征的水系分析1.1 水系分析的基础1)水系发育服从最大倾斜线法。
即水系是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最大倾斜角的方向发育。
2)避硬就软原则,此种水系在页岩及泥质岩石中尤为明显。
3)裂隙继承法,对沿裂隙发育的水系进行统计,可以得两组裂隙,主要为张裂隙,其次为扭裂隙。
1.2 水系分析的内容1)水系密度:水系发育的密度与地面松软程度有关,地面越松软水系密度越大。
2)水流长度:水系密度越大,水流长度越短,主要决定于原始地形倾斜面的弧顶高度,一般情况下,新构造运动下降区使浸蚀基准上升,使地表水流变长,出现有槽水流。
3)水系的分叉角,即支流入主流的汇入角,一般情况下,若原始地形平缓,则分叉锐角均指向下游。
这与原始地形坡度有关,原始地形坡度越陡,分叉角则越大,直至呈直角。
若锐角指向相反,则河流改道,锐角所指方向为新构造运动上升区。
4)水系的对称性:主要指河流两侧的支流与支流的长度,支流与主流的汇入角是否对称。
假若基底是均匀的,若河流两侧水系不均匀对称,则表明水系发育长的地段为新构造运动掀斜隆起区。
假若基底不均匀,而两侧支流角度对称,则表明新构造基底较硬处斜陷所致。
1.3 老构造对水系的影响1)裂隙构造对原水系起控制作用,新构造对水系起改造作用,若新构造运动幅度较大,也可对水系起控制作用。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A. 岩石的分类B. 矿物的组成C. 地壳的构造运动D. 地表的地貌形态2. 地壳中最常见的构造运动是: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抬升D. 地壳下沉3. 断层的形成是由于:A. 地壳的抬升B. 地壳的下沉C. 地壳的挤压D. 地壳的膨胀4. 褶皱的形成是由于:A. 地壳的抬升B. 地壳的挤压C. 地壳的下沉D. 地壳的膨胀5. 地壳运动的直接动力是: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壳内部热流D. 地壳外部压力6. 地壳运动的类型包括:A.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B. 断层运动和褶皱运动C. 地震运动和火山运动D. 地壳抬升和地壳下沉7. 地壳运动对地表的影响不包括:A. 形成山脉B. 形成盆地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8. 地壳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A. 地震灾害B. 火山灾害C. 地壳抬升导致建筑物倒塌D. 所有以上选项9. 地壳运动的研究方法包括:A. 地质勘探B. 地球物理勘探C. 地质年代测定D. 所有以上选项10. 地壳运动的预测方法包括:A. 地震监测B. 地壳形变监测C. 地壳应力监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5 C A C B C6-10 A D C D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运动及其对______和______的影响的科学。
2. 断层的类型包括______断层、______断层和______断层。
3. 地壳运动的类型主要有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
4. 地壳运动的直接动力主要来源于______。
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包括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貌。
答案:1. 地壳结构地表形态2. 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3. 水平垂直4. 地壳内部热流5. 山脉盆地河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裂谷的形成机制?裂谷是区域伸展隆起背景上形成的巨大狭长断陷,两侧由正断层限定,切割深,发育演化时间长,常具地堑型式。
裂谷是板块构造运动过程中,大陆裂解至大洋开启的初始阶段的构造类型,也是岩石圈板块生长边界的构造类型,在陆壳和大洋中脊上均有发育。
洋中脊裂谷带虽经常被转换断层截断错开,但仍明显地连贯分布。
大陆裂谷按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两类。
主动裂谷是地幔的上升热对流的长期作用,使大陆岩石圈减薄、上隆而致破裂,然后出现坳陷而成裂谷,如东非裂谷、红海亚丁湾。
被动裂谷则是由于地壳的伸展作用或剪切作用,使岩石圈减薄、破裂而导致裂谷的形成。
如果大陆裂谷能够连续发展下去,最终就会演化成为大洋裂谷。
裂谷是在区域性伸展隆起背景上形成的巨大狭长断陷,两侧由正断层限定,切割深,发育演化时间长,常具有地堑型式。
按照裂谷发育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其地质构造特征,可分为大洋裂谷(大西洋中央海岭上的裂谷,在格陵兰出露于海面之上)、大陆裂谷(东非大裂谷)和陆间裂谷(红海)。
它们构造成一个威尔逊旋回。
大陆裂谷的特点:①由一系列地堑、半地堑和地垒组成的复杂地堑系统,通常发育于区域性隆起的轴部,表现为断陷谷和断陷盆地的构造-地貌景观,反映岩石圈的伸展作用。
②往往沉积一套巨厚的粗碎屑沉积,常伴有蒸发岩、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③往往是浅源地震带和火山带。
裂谷带内的地球物理场一般表现为巨大的负布格重力异常和负磁异常,或者为负背景值上的正异常。
④有两类岩浆岩共生组合:大陆溢流玄武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也包括碱性玄武岩及其深成侵入岩体;双峰系列,可以是拉斑玄武岩-流纹岩套,也可以是碱性玄武岩-响岩或粗面岩套。
⑤深部结构上,裂谷下地幔升高,地壳变薄,玄武岩层下普遍存在着波速较低的壳-幔物质混合组成的裂谷垫(异常地幔)。
层理和劈理、斜层理和劈理弯曲现象的区别?层理与劈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层理是在岩石形成的时候,由于物质成分、颜色或粒度等的差异而显示出来的原生面状构造,它主要发育在沉积层中,在火山岩中也发育层理。
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岩石和矿物形成、地壳变动以及与地球表层现象相联系的科学。
地质学涉及广泛的概念、术语和名词,以下是其中一些地质学名词的解释:1. 地质:地质是指地球的构造、成分、演化等方面的研究。
2.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变动的学科。
3. 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类型、组成、形成和变质作用的学科。
4. 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矿物的组成、性质和分布等方面的学科。
5. 古地理学:古地理学是研究古代地理环境和地貌演变的学科。
6. 地层学:地层学是研究地球的各个地层、地层序列和地质历史的学科。
7.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8. 地震学: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地震波传播和地震监测的学科。
9. 碎屑岩:碎屑岩是由碎屑颗粒通过风、水等运动沉积形成的岩石。
10.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壳中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
11. 岩浆:岩浆是地下熔融的岩石物质。
12.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的岩石。
13.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不同部分。
14.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是地壳板块的相对运动,包括推覆、挤压、拉伸等形式。
15. 拗陷:拗陷是地壳在区域性受力作用下,发生下陷的构造形式。
16. 断层:断层是地壳中岩层发生断裂并相对移动的地质构造。
17. 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用来衡量地质历史时间的一系列标准和单位。
18. 土壤:土壤是由固体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地球表层的物质。
19. 地震: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岩石断裂和相对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
20. 横波:横波是地震波的一种类型,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以上仅是地质学中的一小部分名词解释,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广阔,涉及的名词较为复杂,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
绪论、第一章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尤其是地壳和岩石圈的结构构造的一门学科。
岩石圈:有地壳及部分上地幔组成的全球连续的刚性层圈。
(构造圈)地质构造:由内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中的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变位的痕迹。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中岩层岩体发生变形变位形成的地质构造的内力作用。
构造运动类型:水平运动: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即垂直地球半径。
垂直运动:沿地球半径,垂直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
构地的研究方法:(一)技术方法:1,野外调查;2,钻井:取岩心;3,地球物理技术(重磁电震);4,模拟技术(二)思维方法:1,历史—力学分析方法;2,类比方法;3,辨证法。
地质学三大理论支柱: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
第二章水平岩层:岩层面与水平面基本平行,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度都相同的岩层。
地质图:用规定的花纹和符号,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地表出露的各种地质界线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地质界线:各地质体的边界。
水平岩层的特征(识别):1、在地形地质图上,水平岩层的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正常层位,新地层在高处(上方)老地层在下方。
3、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形坡度两个因素。
4、水平岩层厚度等于顶底面的高差。
构造运动:(1)广义:地壳运动;(2)狭义:引起地壳中的岩体,岩层发生变形变位形成地质构造的一种内力作用。
倾斜岩层:岩层面与水平面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岩层上各点具有不同的水平高度。
单斜构造:倾斜岩层在较大范围发育。
产状三要素:(1)走向:A,走向线两端的方位B,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的延长线(2)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投影的指向(3)倾角(a )走向线: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倾斜线:顺岩层面与走向线垂直的线。
视倾角:斜截剖面上的倾角叫视倾角。
tan B=tan a*cos w横截面(正交剖面):与岩层走向垂直或与褶皱枢纽垂直的剖面。
岩石产状的确定:(1)野外直接测量——罗盘(2)间接获取:A,地质间接方法:三点法B,地球物理方法:测井:地球倾角测井(真)厚度(h):岩层顶底面的垂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