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基础护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6
护理学基础一等奖说课稿《护理学基础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护理学基础一等奖说课稿满足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认识自身的价值教学范畴: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护理学基础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课程概况《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的奠基课程,是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的基础。
其内容主要包括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护理专业的第三、第四学期授课。
周学时4学时。
每期18周。
共144学时,其中理论78学时,实验66学时。
学分3分《护理学基础》教材使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专用教材,李如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程包括两大部分:护理学导论和基本护理技术第1~6章,是护理学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
第7~22章,是基本护理技术部分。
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全课程教学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护理学基础》学习的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二、教学指导思想:《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引导学生认识护理学、认识护理专业,满足护理服务对象身、心、社会需求为导向来组织教学,展示护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工作方法、基本技能操作与原理,并通过对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学习与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在帮助学生认识护理学科专业价值、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发展专业技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使其处于恢复、维持、促进健康的最佳身心状态;同时,通过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一、说教材《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高职高专层次(三年制)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以《基础护理学》第二版教材为依据,重点突出基本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护理专业高职高专层次(三年制)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护理基础知识,但对护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基本技能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基础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护理程序。
2. 教学难点:护理程序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础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操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础知识:讲解基础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静脉输液等。
3. 实际操作演示:教师演示护理程序的实际操作,如患者评估、护理计划、实施和评价。
4.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操作流程。
o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常见护理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o学生能够了解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体温测量、脉搏监测、血压测量等。
o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o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o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o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授《基础护理学》中的“生命体征测量与记录”章节,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及记录规范。
重点是掌握各项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测量技巧及异常情况的处理;难点是如何准确测量并记录,特别是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如何快速而准确地完成测量。
三、教学方法4.讲授法:用于介绍生命体征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体征异常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措施。
6.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或模拟案例,分析生命体征测量的实际应用。
7.实验法:实际操作生命体征测量,教师指导,学生互测。
8.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动画展示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资源-教材:《基础护理学》-教具:体温计、血压计、脉搏计、秒表-实验器材:模拟人、实际测量工具-多媒体资源:、教学视频、动画演示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5-6人,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引导话题。
2.课堂纪律:明确课堂规则,如手机静音、举手发言,对违纪行为及时提醒和处理。
3.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讨论、操作规范的学生给予表扬,设立小组竞赛,激发学习热情。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安排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护理学基础说课稿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和地位我们通过社会调研, 对护理岗位需求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岗位工作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要求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而《护理学基础》涵盖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且贯穿于病人对健康需求的始终, 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的“桥梁课”, 是学习各专科护理的基础, 因此, 《护理学基础》系统的学习, 学生具备了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方法及对行业的情感体验, 且为获得执业证书打下基础, 又能更好的服务于岗位工作, 所以, 这门课程也是为了满足各领域护理岗位的工作而开设的, 来源于岗位也服务于岗位。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确立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现代护理理念, 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达到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工作方法;熟悉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治疗需要的基本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体验情境, 发展学习的能力, 表现出自觉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思想理念;形成对护理对象同情、关怀、理解、宽容、仁爱的情感, 表现出认真踏实、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1)结合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结合护理岗位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要求, 选择符合护理人员职业要求的教学内容。
(2)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需紧贴人才培养目标, 符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3)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注重理论与技能相结合, 以必需、够用、适用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2.课程设计根据护士素质形成的规律和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将传统的课程分解为三个侧重点各不相同的三级平台, 即“护理学入门”-护理学导论, 一般生活护理知识和技能, 临床病情观察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 课时安排分别为:学时学时学时, 实践达学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护理教研室的王振青,今天我说的课程是《基础护理学》,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六个方面来说一下这门课:一、课程定位护理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职业护理人才,《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各临床护理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坚实的基础。
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的保证离不开完备的教学资源的支撑二、教学资源(一)教师团队我院有一支事业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基础护理学》教学团队,10名专任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
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还有勤奋好学的年轻教师。
护理教研室的教学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并多次在菏泽市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还有多名老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市级职业教育能手"、“市级骨干教师”。
优秀的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学院非常重视护理师资培养,自2007年以来,派三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三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在假期安排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
近几年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使基础护理学的课程建设更具活力和发展潜力。
(二)教材资源1、本课程使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学》(第2版),属卫生部规划教材、专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使用,此教材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符合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难度适合专科学生的水平,符合专升本的要求。
2、在实验教学上,为了配合课堂教学,通过积极的探索并结合临床编写出版了实验教材《基础护理学实验指导》.3、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了一些辅助资料,例如:《基础护理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基础护理学习题集》等。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教师:张华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患者卧位安置与更换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
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患者卧位安置与更换操作,并注意操作中的安全与舒适。
3.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1. 患者卧位安置的原则与步骤。
2. 患者卧位更换的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1.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
2. 针对不同患者情况,灵活运用卧位安置与更换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模拟人(卧位安置与更换操作)3. 护理操作示范视频4. 操作步骤图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引出患者卧位安置与更换的重要性。
2.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
二、理论教学1. 患者卧位安置的原则:保持舒适、安全、便于观察、治疗及护理。
2. 患者卧位更换的操作步骤:a. 协助患者翻身至侧卧位;b. 协助患者从侧卧位翻身至仰卧位;c. 协助患者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d. 协助患者从侧卧位翻身至俯卧位;e. 协助患者从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
三、操作示范1. 教师通过视频和现场操作,演示患者卧位安置与更换的操作步骤。
2.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护患者隐私、避免造成患者不适等。
四、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患者卧位安置与更换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操作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提问1. 回顾患者卧位安置与更换的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分组操作考核1. 学生分组进行患者卧位安置与更换操作考核。
2. 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 学生反思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