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教学中得与失的思考

新课程教学中得与失的思考

新课程教学中得与失的思考
新课程教学中得与失的思考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教学中得与失的思考

新课程教学中得与失的思考商南县富水中学刘玉桂新课改实施已近六年,几年来,我们深切体验到了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喜人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理念产生的巨大冲击。

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新课程教学中得与失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的喜人变化几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论,领会课改精神,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教学行为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转换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今,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师生对话,包括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提问,学生的思考回答、合作讨论,课堂气氛也由沉闷变得活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以往,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师一张嘴、一支笔,从头到尾灌到底。

如今,教师在继承和保留原有的优势传统外,大胆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1/ 5

①问题导学法,教师预先设置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又有一定生活经验的问题或背景资料,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也许有些问题学生一时不一定都答得上来,然而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问题学习课程,其效果是不一样的。

②学案导学法,这一方法具体做法是:

教师在课前两三天将预先准备好的学案交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先自学,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课堂上师生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难点和重点知识的突破上,既节省了课堂宝贵时间,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

③案例探究法,新课程为了切实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课程设置了大量的教学案例。

学生利用案例所提供的图文资料进行分析,实现了新课程关于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方面,许多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投影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过去,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呆板,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和感情共鸣。

如今,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最新资料推荐------------------------------------------------------ 在一堂课上,既有教师的精心讲解,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既有教师提问学生,也有学生反问教师。

教师不再安分于那三尺讲台,而是不断地走向学生,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学活动中,既有知识的分析与讨论,又有读图思考、案例分析和活动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充实自我,展示才华。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4、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如前所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

课堂上,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课后,他们又成为练习题的奴隶。

学生的自留地被剥夺,学生的创造性被禁锢。

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新课程理念强调打造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与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的活动、思考和案例中,既有学生通过个人努力能单独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有需要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

3/ 5

学习任务,还有需要作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尤其是每一单元后面的问题研究,单纯靠课内的 45 分钟是难于完成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索。

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师生要善于领会课改的这一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打造,这种学习方式已初步形成。

二、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新的课程设置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线教师产生了不少困惑。

1、课时偏紧,完成教学任务难由于课时紧张,为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能忙于赶进度,教学内容难于拓展延伸。

同时,教材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的栏目太多,所以经常出现学生的探究活动正在进行中,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下课的铃声就已响了。

2、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全县各所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差悬殊,各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地理的态度也不同,加上升学的压力,因此,学生原有的素质差别很大,这给我们的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有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好,而有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缺乏,地图不会看,经纬度不会读,直接影响了地理的学习。

因此,学业成绩就拉开了档次。

3、配套练习不配套,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地理教材,配套练习均存在难度过大,综合性过强的问题,

---------------------------------------------------------------最新资料推荐------------------------------------------------------ 而有些内容是旧课程的知识,也充斥到练习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4、转变观念需进一步落实无庸置疑,新教材以其独有的魅力已经征服了广大师生的心。

但如何用好新教材,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开展地理教学,却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

虽然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目前的课改,但仍然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殷切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指导。

总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去迎接挑战。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鼓起勇气,奉献智慧,用实际行动去探索,去创造。

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5/ 5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得与失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得与失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我略谈几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

总结一学期的得与失范文

总结一学期的得与失范文 团结乡永远小学 二〇XX年一月六日 立足校本大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在刚刚过去一学期里,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齐心努力和团结协作下,我校以市教育局工作总体思路和《中心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重质量、创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突出了提升质量这个主题。以“健全督评机制,强化教育管理,提升育人质量”活动年为平台,大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突出了德育工作,狠抓了教学工作。 我校立足校本,优化了内部有效管理,抓实抓细常规管理工作,使得我校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大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现将本学期的学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14人,专任教师14人,大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班6个,学生共150人。校舍一栋,教室7个,守卫室1个,办公室1个,仓库1个,共10间,630平方米;生活用房(厕所)24平方米。运动场4800平方米,缺少沙石,因此雨后水洼较多。绿化地3200平方米。学生需要发展,教师需要发展,学校需要规范化建设,需要特色发展,因此,本学期我校将强化内部有效管理作为近期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以此促进学校的中期发展目标尽快达成。 二、注重引领,强化管理 1、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的思路就是“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就是民主、科学、规范。教师管理方面,本学期我们在广泛争取老师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各项制度,如《教师考核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和各岗位职责等。以中心校《督评方案》为指导,完善我校的《自评方案》,对教师工作量、教师出勤、学科考试、班级管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进行具体细化,注重可操作性,力求在“多劳多得,相对公平”的基础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生管理方面,我们以“养成教育活动月”的开展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以《小学生一日常规》为依托,注重平时常规检查,强化评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致力于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何理解新课标中的教学观5页

如何理解新课标中的教学观 这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质量的方向指引。标准的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坚持了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在教学观上有一些重要的特色。如何理解新的教学观,笔者认为可关注以下四个重要的方面。 一、明确了新的教学观,突出“参与”“互动”和“发展”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修订稿提出,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提法,明确了一种新的教学观。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师生双方的参与,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第二,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过程。第三,通过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的发展。 二、提出“四基”思想,拓宽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从四个方面体现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体现数学教育固有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从课程目标上看,可以分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等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以知识技能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经历基本的数学活

动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与实验稿相比,这次修订在教学目标上得到进一步拓宽。长期以来,如何落实基础和创新是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有人甚至认为两者在实践中很难统一起来。修订稿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在继承的基础上促进发展,很好地处理了基础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了“双基”与创新两方面目标的和谐统一。“四基”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双基”是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和基础。我国学生“双基”比较扎实,但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方面比较薄弱。本次修订强调“四基”,强调对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这为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基本路径,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四基”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 三、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和“两种意识”,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载体 本次修订在课程实施和载体方面形成重要特点。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把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看做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基本载体,作为培养数学思维的基本载体,也是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载体。 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灵魂。什么是应用意识?修订稿指

数学教学得与失

数学教学得与失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学教学得与失 站在讲台上13年了,前几年的我是最自信的,而如今的我是最矛盾的。几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个人教学的得与失,以前写过一些文字,录之于下: “我起初的教学是一个我如何才能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的知识全部地灌到他的脑子里的过程。每节课均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敢说每个学生都只有招架之功,绝无还手之力。那时我以过学生几倍的知识带动课堂的一切。 然而后来,我发现,‘教’绝不同于‘学’。 我们经常抱怨,‘这个题都已经讲过多少遍了,学生怎么还不会!’那是因为教师没有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掌握情况。” 我不知道是不是做教师是否都有这种内心烦乱的经历,但这种烦乱越是深重,越使我在40分钟铃声响后离开讲台时的“出汗量”高于正在讲课时的“出汗量”。 多说一点自己的作法,就给别人多一点思考,多说一点自己的思考,就给别人多一点参照。 向40分钟要质量,我想我们首先必须明确课堂质量高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个标准下谈质量才会有对课堂教学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否则只是在“人云亦云”的圈子之中兜来兜去,无论对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还是对教师个人的业务成长,都不具有现实意义。 我把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的十六字方针作为课堂教学质量高与低的标准,即一名教师是否通过有限的40分钟做到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发展个性”,这十六个字虽然平平无奇,然而真正的能够做到,决不是轻松的事。 下面我就把我的一些作法总结一下,有些作法是我个人的摸索,适合我的特点,确实有其效果;有些作法是面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属不得已而为之;有些作法可能效果不是立即呈现面前,属于“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培育大工程,终究有一天会收到好处;当然也不乏错误作法与自鸣得意的愚蠢措施,这就期盼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个越讨论越有兴味的事情,一起讨论些与己与人都有利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诸般作法的“流水帐”如下: 1、上课一定不迟到——怕学生会迟到,老师啥样学生啥样; 2、上课精神饱满——怕学生发蔫,老师不坚强,学生也好不到哪去; 3、说话音量要大——怕学生回答问题没胆气,说话蚊子声蚊子气,拿不出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惑。以下是我一个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 得: 1、让孩子学会去“展示自己”。 我在以前的教学中,总担心学生学的不够好,掌握的不够,每次教学我都要讲很多,让孩子们去记,结果效果也不好。例如:在讲“杨”与“扬”两个字区分的时候,我讲了很多,在组词的时候还有同学做错了,这件事让我很苦恼。后来,在学习时,找形近字,遇到了“挂”和“哇”我叫他们说出了他的理解:“挂”东西与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而“哇哇叫”与口有关,所以是口字旁。他们还找出了“娃”和“洼”,也能说出他们的理解。这一次的收获让我很意外,所以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2、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包装纸上、电视上、玩具中……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在学校里,让孩子们认识我们学校的校名、专用教室、名人名言、花草树木等,也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放一些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就记住汉字。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们会认识更多的字,也会更爱学习语文。 失: 1、书写差,不整洁,笔顺笔划不规范 本班学生有一个缺点是书写错差,做题粗心,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如在写“口”字的时候,很多同学是一画写成。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一律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题还是错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这样一条规矩,如果语文作业连续五次既工整又正确,老师就发小红花,小红花有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换奖品,这样激发了优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是懒习惯了,对此无动于衷,怎么办呢?我就让他们把错了的作业重新改过,改正确了才算过关,前一段时间,学生没有这个习惯,作业错了没改就走了,或干脆不交作业,老师一一清查,清查出

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行为等都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如果教师还是死守“师道尊严”,不转变观念,不能及时地完成角色的变迁,或许不久就面临着“换人”或“下岗”的危机了。 不是有人唱:“不是我不明白,是社会变化太快”么?看看报纸,听听新闻,我们身边时刻都发生着新鲜事。如在有老师硬性规定:学生迟到了,要喊“报告”的时候,北京东城区提出“尊重”教育,允许迟到的学生不喊“报告”,而是悄悄地走进教室。学生有事进办公室可以坐下来,与老师平等交谈等。面对这种以往不可想象的变化,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 首先是“树立服务的观念”。我们对教师自身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乃范”,就是“师道尊严”。在认定了教师是授业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同时,也确立了教师的尊严和地位。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容易产生一种现象:学生求学,教师施教,求学者唯唯诺诺,施教者大恩大德,教师成了知识的化身,有着至高的尊严,学生普遍产生害怕教师的心理。有的老师甚至炫耀:看,我的学生多听话,多怕我呀!平时教师往往只关照学生的学业成绩,热心于一部分学生,冷淡另一部分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应赋于全新的内涵——教育即服务育人。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是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学生,教师本应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车,共同前行。教师的一切言行都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思想理念,教师就能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位学生,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服务,这样教师与学生才会平等相处,教师才不会以施恩者的心态凌驾学生之上,对学生学业和行为上的错误,才不至于轻则责骂,重则惩罚,这样教师就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的合法合理的权利。可见,只有树立了这种全新的教育观,教师才能真正地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其次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呢?成绩优秀的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读重点,上名牌、是我们心目中的人才。为了培养这样的学生,不少老师加班加点,频繁考试,让“违纪”学生抄10遍练习题的有之,让学生背作文的有之。我们总是偏爱成绩好的尖子,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结果培养出的往往是畸形“人才”——他们因时常被“自豪”的“光环”笼罩着,往往是言行举止高高在上,而且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少有“感恩”的心!这样的学生很难合上时代需要的节拍。有个教育名家早就说过:成绩是教育的副产品。回头想想,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对我们有用的到底有多少呢?有用的是学习方法,是人文意识,是一颗善良博爱的心。爱因斯坦说:所谓的知识,就是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忘掉以后,剩下的那部分。不是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么?有“用”就是“材”!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在社会的某个工作岗位上能发挥他的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就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有位校长对他的老师说:要善待优等生,他们可能成为科学家,为我们学校添光增彩。也要善待中等生,他们可能做官,为我们学校批条子、剪彩。更要善待那些中下生,他们可能很会赚钱,将给我们学校捐资呢!话也许“实在”了些,却值得细心品味。 比如一块砖,建在高楼大厦上和铺路面上的作用,应该是一样的发挥了“材”的作用,而我们往往只看中前者而忽视后者。这,很不公平!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拜访他的母亲:“有杜鲁门总统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很自豪。”这位母亲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相反有位女孩得知自己舅舅是美国总统时对她妈妈说:舅舅是总统,你怎么没有告诉我呢?母亲平淡地说,这有什么好说呢?会当总统的人很多啊! 是的,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却有太多不善于发现学生成功的老师。可谓“千里马常有,

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有效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有效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学习互动活动;它也是一门艺术,必须融人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批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四维目标,只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不是每节课设计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分解、细化,生成具有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二、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

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 唐超

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 一(3)班唐超 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3)的班主任以及(3)、(5)、(6)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我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第二实验学校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秉承着善、乐、博、雅的办学理念,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着激情和汗水,希望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未来的小花朵。在教学与管理中,我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惑,但当问题得到解决后,我收获的是喜悦和成就感,正所谓苦中有乐。 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 1.将儒雅之风带进自己的班级 培养举止高雅、得体的学生是我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也是我本学期的班级建设目标。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走出幼儿园的校门,他们的行为习惯与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刚带领班级时,班级孩子的个性特征千差百异,一些孩子见到老师很有礼貌,而另一些孩子则不然。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孩子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课间,我会记录一些孩子的文明行为,并在班会课对这些孩子进行表扬,这样其他的孩子也会效仿。此外,本学期还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这一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让孩子学会如何践行自己的文明之道。我利用孩子们在口才课上所学强化孩子们的行为礼仪, 比如:如何接人待物,孩子们在见到老师时,能够鞠躬行礼,在食堂进餐时,能够在自己用餐前集体告诉老师先行用餐。起初,一直是老师对学生不断地强调,学生没有把这些礼仪内化为自己的意识,长久的行为需要校园环境的熏陶,毕竟身教重于言教。于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身先示范,让孩子们纷纷效仿,

久而久之,这便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更成为班级的一种隐性文化。 2.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教育即生活”,第二实验学校是北海市唯一一所在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作为孩子英语学习的启蒙教师,我以外研社一年级起点英语教材为蓝本对孩子们进行专题教学。教学专题分别为“自我介绍”、“认识颜色”、“介绍学校、班级”、“询问文具物品”和“介绍家庭成员”。在“认识颜色”这一节的教学中,午后餐课间,我利用 孩子们所喝糖水的吸管颜色来强化孩子们所学的知识点,答对的孩子发吸管,打错的不发,从而让孩子们认识到英语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询问文具这一专题教学,我将孩子们丢失的文具收集起来,然后在课堂上开展失物招领的游戏,使教学更 加贴近生活。从学生们的学习反馈来看,孩子们参与热情很高,这体现了学生" 乐学”的态度。 3.自身的教学与班级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在教学上,我会预先备课,设计好自己的教学环节。虽然,我教的是小学一年级,但我会时常去听校内导师所教的七年级英语课程。这能帮助我了解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做好小初衔接。课余时分,我会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在第七届全国中学英语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我荣获了二等奖。在班级管理方面,我经常向冯副校长学习,学习她的班级管理经验。并把她的经验与自己的想法结合,在班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课前常规,餐前常规等。在我校第一届校运会上,我班在校运会入场仪式比赛上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本学期,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1.班级管理方式偏向专制,希望建立民主型的课堂 本学期对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多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鼓励。一些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及教学建议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具有以下属性: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指引学生身心直接参与的过程,所以就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性。因此,教学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技术动作重点和难点处理不当,练习手段和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教师应当客观分析,承认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面对教学失败之处,不仅要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并积极在主观上找原因,还应请同行看课、提建议,采用多种形式取长补短,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并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弥补和解决,从而改进今后的教学。在记录下失败的同时,也要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教学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引用和完善,定会直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和学生评价。就体育课而言,体育教学具有课堂活动空间大,可控性差的特点,易于受到外部因素和偶发事件的干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所以教

师也可能会在教学中突破备课教案的框框,产生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灵感,这些可能都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点,它们可能稍纵即逝,如果不注意积累,很快就会忘掉。课后要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记录下来,需要同时记录地的还有一些学生通过切身感受而产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教师的思路,使教师的教学能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总之,我觉得在记教学后记过程中,需要教师记的内容还很多,但绝不是每次课都必须按以上内容逐条记载,但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记录下重点的内容,以便教师自己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同时,它也有利于教师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工作中的得与失

工作中的得与失 今年已经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经过一年的锻炼,我切实体会到了自己在不断的成熟,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这一年的摸索实践中,我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关爱每一个孩子、热爱教育事业为支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繁杂事务。同时我还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好的工作方案,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但是自身的不足也向我敲响了警钟,工作中需要调整的地方还很多,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中没有用教育理念指导实际工作,而是实际工作在逐渐吞噬教育理念。 我是一个因爱孩子、爱教育事业而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在大学学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好的小学教师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那时我就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并以霍懋征前辈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做一个不和孩子发一次火的好老师。但是现实的繁杂工作让我的这个梦想变得如此飘渺与不现实,每天孩子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课堂上捣乱、课间打闹、不认真做操、惹课任教师生气等等状况。面对这些问题我总会有不冷静的时候,处理问题时冲孩子喊。特别是刚接班,总是担心学生们不怕我,想用高声震慑住他们。虽然每次冲学生喊完之后我都会后悔,知道不应该这样做,可是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还是会这样,原因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 调整设想: 1、严厉不等于大声喊,除了高声,教师严肃的表情也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感受。批评孩子时应本着教育的目的,就事论事。

2、学生犯错误时可以以开会的形式讨论这样做错在哪里,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来教育犯错的学生。有时同龄人的劝告比老师的批评更有效。当然要注意不应该把“讨论会”开成是“批斗会”。 3、课堂上学生坐姿、纪律问题,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个别学生出现问题应该个别提醒,而不应该为了批评某个人而停止讲课。除了声音可以提醒学生听课之外,教师的表情、肢体语言、或突然停顿亦可提醒学生注意。 4、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学习,多读一些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书,再将学到的理论、经验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探寻更有效的工作方案。 二、将他人经验与自身实际融合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周围同事较强的工作能力让我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所以平时我经常去听同事的课,努力做到先听课,后讲课。可是盲目的学习、借鉴不符合我的上课风格、也可能不适合本班孩子理解知识和接受知识方式。 调整设想: 自己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主题思想,然后将学习到的经验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中,而且听课时应注意甄别,别人的好方法不一定就适合在我所教的班级进行运用,应该有选择的学习借鉴。 三、数学教学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备课不够充分。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王献玲 2008年 9 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本课程以教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为准。在学习教材时,要搞清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意义及有关的政策;要熟识课程中出现的概念;要注意将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要深刻认识国家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在学习的方法上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要结合着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感受来了解教材中的内容。本课程网络课件中的讲授内容是对教材的辅导性解说,是归纳、总结,多为知识点,这些都必须是要掌握的。在课程学习指导书中,每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具体的章节重点、要点,对这些一定要熟练掌握、能运用。指导书的每章节的后面都附有练习题,作为学员学习成绩考查的基本标准。 课程学习进度安排及课时分配 本课程学习共有课程讲授二十五讲,具体分配为第一章二讲、第二章三讲、第三章三讲、第四章四讲、第五章五讲、第六章二讲、第七章二讲、第八章四讲。要求每星期应学习一讲 每讲学习2个课时。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机,了解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了解当今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要弄清楚为什么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到 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熟悉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 3.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4.深刻认识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二、本章重点 1、要把握整个当今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时代特征:(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由此上述三个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新时代的人才必须依靠课程与教学

常态下教学的得与失 (2)

常态下教学的得与失 当今的幼儿教育都在提倡教育的个性化,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而常态教学就是,就是平日里日常的教学。不是像公开课那样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一种纯自然的教学活动,在常态的情景下进行的师幼活动。一、时间和场景在常态教学下的反思——失败、反思后的再次教学活动 生活活动——《折叠衣服》。我一边分发幼儿的衣服,以便讲解这次的活动,让他们自己学会折叠。可是,刚刚将这些衣服准备分发,幼儿却已经一拥而上。一个孩子大声地叫了起来:“老师,那是我的衣服,还给我!”另外几个孩子也大声嚷嚷:“老师,她的一件是我的,不是他的”“老师,我的衣服上有米老鼠的呀,我要米老鼠衣服”“我不要这件!我要我自己的衣服”,而张文博则一声不响地离开位置去抢李雨旋的衣服。原来这些衣服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班孩子来说,根本不能容忍老师擅自把它们分发给其他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我先进行讲解示范:这只袖子盖上来,那只袖子盖上来,中间折一折。可没想到这些孩子根本不愿意好好配合我,回应者寥寥无几,他们拿着自己的衣服,抚摩着衣服上的小动物和图案,有的则把衣服团成一团,垫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似乎对失而复得的衣服更加的珍惜,很少有孩子在关注老师的示范。我知道:活动在开展下去,也不会受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就随即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

育了…… 下课后反思时,我想:选择的时间和场合是否有问题?活动的场景是否不适合孩子的需求?于是,我重新选择了时间,没有选在课堂上,而是选择在吃好饭后,即将要午睡之前,因为午睡的时候,幼儿本来就要将自己的外套脱下。午睡前的场景不仅是孩子学折衣服的最佳教育情景,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更自然一些、组织上可以更随意一些、指导上可以更亲近一些。 二、常态教学与节日教学或临时性教育的冲突 在常态教学下,有时也会存在与节日教育或临时性教育有冲突的时候,为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就在常规活动中坚持计划在先,形成“一个节日、一个主题”的常态教学。比如春节的传统教育,就把一些喜庆的儿歌、歌曲穿插在教学活动中,让常态教学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在幼儿园艺术节活动中,结合本班教学计划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安排绘画、手指点画的教学,不仅完成艺术节的需要,更要在常态教学中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提升。 三、常态教学下的精心与细腻 就拿我们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礼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文明礼貌教育。社会活动——《老师您早》就是对幼儿礼貌教育一个很好的活动。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掌握来园、离园的基本礼节,能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早、说再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对班级中幼儿的礼貌表现有一定的了解:有很多幼儿来园时或离园时从来不向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但也有小部

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学原则包括哪些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评好一堂课 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 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关注每一个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六、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

的入来对待,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教学要适应他们的自身情况,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七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2、调控。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要兼顾,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十、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一、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融会贯通。(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 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实习的教学工作总结

教育实习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就这样的匆忙的过去了,在繁忙中,在幸福中,不断的进步着,不断的努力着. 在本学期中,我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 一、在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认识时间》的时候,这课教学难度比较大。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不是很明白。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教材,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我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并自己做了形象生动的PP,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 二、在教学方面 我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课前,认真的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材中出现的难点,共同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每一节课,我都应用PP制

作课件或利用学校的教学网络,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中,我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针对部分学生作业懒散,我通过同桌和小组之间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他们形成竞争,不做学习的懒人,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后进生辅导方面 在对后进生的辅导中,我每天辅导两人,实行轮流制,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并在学生中,开展互相帮助,组长带头负责的方法,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个组进步快,不但组长得到奖励,其他组员也得到“星”的奖励。 五、提高自身学习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