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七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08 KB
- 文档页数:4
《汉语教程》第7课教案《你吃什么》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对象:语言进修2班课题:第7课《你吃什么》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授量词:个、碗、一些,补充量词瓶;2、汉字认读和书写,重难点,加强示范,打好基础;3、掌握汉语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第1、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复习运用上表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学期”、“天气、气温”的说法及寒暑假的时段,补充词汇:“到”、“度”。
三、新课生词1、带领学生认读生词,同时纠音;2、领读生词、领读的过程中加入组词组句3、讲解生词用时间轴的图示,讲解词语“中午”,补充词汇:早上、晚上、上午、下午;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中午在食堂吃饭”,并用动作路径强化时间、地点、事件的顺序。
用“馒头”的图片释词,并引出量词“个”用“鸡”引出“鸡蛋”,用“鸡蛋”引出重点生词“一些”“六个鸡蛋=一些鸡蛋”用图片释词:饺子、包子、米、米饭,并强化重点词语“一些”,引出量词“碗”图片释词:面条、鸡蛋汤、啤酒,补充量词“瓶”汇总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练习句型:“你吃什么?我吃。
”、“你喝什么?我喝。
”课文领读课文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给三分钟记课文,把书合上,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问题。
PPT展示问题:1、玛丽中午去哪儿吃饭?2、玛丽吃什么?她要吃几个?3、麦克吃馒头吗?他要吃什么?4、玛丽喝什么?5、麦克喝什么?用PPT引导学生完成对话练习四、布置作业下节课听写生词。
第3、4课时一、复习用全班同学的照片,复习“这是谁?那是谁?”句型,同时练习生日、日期的说法。
二、新课1、展示班级会餐照片2、用图片展示,补充生词如下:3、展示照片做对话练习:4、用图片释词,补充词汇:干杯、青菜、面包、牛奶、酸奶5、复习“不”的变调引出“一”的变调三、讲解课后练习题。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教案1-20课2019版。
对外汉语起步篇_第07课教案
阶段:初级上
课时:2学时(100分钟)
教材:《起步篇》第一册第七课银行在哪儿?
一、教学内容
1.学习本课的16个生词。
2.学习本课的2个语言点:
⑴方位词
⑵方位表达法
3.学习本课的2段课文。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词语,要求会认读并能书写。
2.掌握本课的语言点,并能熟练运用。
3.熟练朗读课文,并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对话或会话。
三、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以问候、点名等方式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
(1) 课件展示生词。
(2) 朗读生词。
(3) 操练:
➢学校、书店、银行:一个…。
➢楼:1号楼、2号楼
两座楼
哪座楼?这座楼、那座楼
2.学习本课语言点
⑴看图导入例句。
⑵操练:看地图问答——……在哪儿?
3.学习课文
⑴课文导入。
⑵复述课文。
⑶朗读课文(建议不带拼音)。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课程作业:《你吃什么》教案课程名称:汉语语言要素技能教学授课教师:梁云学生姓名:朱萌学号:107622012210658年级:2013级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第7课你吃什么?一、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该教材(《汉语教程》上)的十五课,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学完该本教材,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语音部分,掌握2900左右的生词,能够日常交际。
(二)分析教材:《汉语教材》共分为三册,每册又分为上下两册,而该本《汉语教程》上是第一册的上册,共十五课,针对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教材建议每课应2学时完成,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和班级人数多,应每课分4学时完成,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目标1、掌握“一”的变调,熟练运用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2、能够听辨生词正确发音;能够应用本科生词及句型点餐;流利朗读课文对话;能够书写本课重点生字。
3、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了解。
4、学会将对话内容转变成段落表达。
二、教学对象1.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短,年龄在18-28岁之间。
学生汉语程度较低,自控力不强,应注意说话语速,变换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2.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亚,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均与汉族有一定差异,在理解课文时应关注这方面信息3.学生大部分有俄语背景,生词释义及语法讲解时应多注意进行俄汉对比分析,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语音1、“一”的变调2、特指疑问句语调(二)词汇1、动词:吃、喝、要2、名词:馒头、鸡蛋汤、饺子、包子、面条儿3、量词:碗、些(三)语法1、句型“你吃什么?我吃馒头。
”(四)汉字1、独体字:午、头2、合体字:要、些、喝、酒(五)课文1、中国人的主食有哪些;2、大学食堂不供应啤酒,课文中出现只为扩展生词量;四、教学方法1、听说法:语音部分2、图片展示法、举例法:生词部分3、句型法:语法部分五、教具准备1、幻灯片课件;2、游戏卡片;3、教室中的实物六、课时分配本课将用4个学时进行教学,1-2课时主要讲解生词、课文记忆;3-4课时运用生词和课文句型,讲解练习。
课程作业:《你吃什么》教案课程名称:汉语语言要素技能教学授课教师:***学生姓名:***学号:***************年级:2013级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第7课你吃什么?一、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该教材(《汉语教程》上)的十五课,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学完该本教材,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语音部分,掌握2900左右的生词,能够日常交际。
(二)分析教材:《汉语教材》共分为三册,每册又分为上下两册,而该本《汉语教程》上是第一册的上册,共十五课,针对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教材建议每课应2学时完成,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和班级人数多,应每课分4学时完成,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目标1、掌握“一”的变调,熟练运用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2、能够听辨生词正确发音;能够应用本科生词及句型点餐;流利朗读课文对话;能够书写本课重点生字。
3、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了解。
4、学会将对话内容转变成段落表达。
二、教学对象1.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短,年龄在18-28岁之间。
学生汉语程度较低,自控力不强,应注意说话语速,变换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2.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亚,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均与汉族有一定差异,在理解课文时应关注这方面信息3.学生大部分有俄语背景,生词释义及语法讲解时应多注意进行俄汉对比分析,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语音1、“一”的变调2、特指疑问句语调(二)词汇1、动词:吃、喝、要2、名词:馒头、鸡蛋汤、饺子、包子、面条儿3、量词:碗、些(三)语法1、句型“你吃什么?我吃馒头。
”(四)汉字1、独体字:午、头2、合体字:要、些、喝、酒(五)课文1、中国人的主食有哪些;2、大学食堂不供应啤酒,课文中出现只为扩展生词量;四、教学方法1、听说法:语音部分2、图片展示法、举例法:生词部分3、句型法:语法部分五、教具准备1、幻灯片课件;2、游戏卡片;3、教室中的实物六、课时分配本课将用4个学时进行教学,1-2课时主要讲解生词、课文记忆;3-4课时运用生词和课文句型,讲解练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汉语拼音第7课(z c s)》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拼音字母z/c/s的发音和正确书写。
2.能够辨认词语中的z/c/s发音。
3.能够正确拼读包含z/c/s的汉字和词语。
4.培养学生对拼音字母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拼音字母z/c/s的发音和书写。
2.辨认词语中的z/c/s发音。
三、教学难点1.区分z、c、s三个发音的不同之处。
2.能够正确拼读包含z/c/s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学生拼音练习册。
3.黑板、粉笔、拼音字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拼音字母,并复习发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内容。
2. 学习拼音字母z(10分钟)•带领学生学习拼音字母z的发音和书写。
•搭配图片、词语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
3. 学习拼音字母c(10分钟)•继续学习拼音字母c的发音和书写。
•与z进行对比,突出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记忆。
4. 学习拼音字母s(10分钟)•学习拼音字母s的发音和书写。
•让学生练习发音,纠正发音错误。
5. 综合练习(15分钟)•出示包含z/c/s的拼音练习题,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师生互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6. 拓展延伸(5分钟)•讨论汉字中的z/c/s发音规律。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拼音字母。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拼音字母z/c/s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拼音练习册相关习题,要求认真完成。
•要求学生每天复习拼读z/c/s相关字词。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关注错误发音的学生进行纠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都能够掌握本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拼音字母z/c/s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发音并正确书写。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识读并记住生词、词组2.正确书写五个难点汉字:馒、鸡、喝、啤、酒3.按正确的笔画顺序描写汉字4.通过组合、分解汉字,了解汉字结构5.了解饣、口、氵、又等四个偏旁的意义,并写出同偏旁汉字二、教学环节及内容第一课时处理生词1.识读、记住生词和词组吃饭馒头米饭鸡蛋啤酒饺子包子面条面包吃米饭吃饺子鸡蛋汤喝啤酒2.按正确笔画写出下面五个汉字馒:鸡:喝:啤;酒:3.组合汉字与分解汉字(1)组合汉字左右结构口:马那乞尼卑上下结构日:立勿生(2)分解汉字左右结构喝渴馒慢鸡鸭饺较4.了解下面偏旁意义,并写出同偏旁汉字饣:与“食”相关口:与“嘴(口)”相关氵:与“水”相关又:记字符号鸡与鷄5.作业:完成练习与课外练习(1)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的题要查字典、理解其意义第二课时处理课文要求:(1)理解对话内容,并正确回答问题(2)流利背说短文内容,并能默写1.处理对话(1)学生自己反复朗读课文(2)教师范读,讲解其意思,重要句子A:你们吃什么?B:我们吃饺子A:你们喝什么?B:我们和鸡蛋汤(3)分角色背对话(4)检测背诵效果2.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预习下一课生字生词第七课练习1.看拼音写汉字Chīfàn hēshuǐjiǎozi miàntiáo jīdàn píjiǔMǐfàn bāozi mántou hēchá2.给汉字注音饭馒要喝鸡啤饺包面条米3.根据偏旁,写出汉字(至少3个)饣口氵又4.写出笔顺馒喝鸡啤酒5.写出五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和五个上下结构的汉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汉语拼音第7课备课教案第7课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汉语拼音中的声母j, q, x和韵母i, u, ü的发音和拼写规则。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写包含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拼音单词,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这些拼音。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汉语拼音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ü韵母的发音和拼写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拼音教学音频。
3. 拼音教学视频。
4. 拼音教学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通过展示有关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
2. 导入新知。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音频的播放,让学生跟读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发音。
3. 拼音教学。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和教学视频播放,讲解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
2)教师示范拼写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拼音,并让学生跟读。
3)教师出示拼音教学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练习。
1)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拼音拼写游戏,加深对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记忆和掌握。
2)教师播放拼音教学音频,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5.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6. 作业布置。
布置拼音练习题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j, q, x声母和i, u, ü韵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有了初步的掌握,但对于ü韵母的发音和拼写仍有一定难度。
初级汉语(一)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课你好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
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三、使用教具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认识新学生(二)展示教学内容(三)单音教学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板书:(八)做课后练习(九)布置作业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要求学生说:老师好!(二)复习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三)进行新课1、发音示范(每个音老师发2—3遍,学生听)。
第七课你吃什么一、教学重点1.课文2.“一”的变调和常用量.同“个”二、教具图片或实物, 向学生展示课文中涉及的几种食品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 让学生流利朗读课文并能背说,学会点菜。
2.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个馒头”认识“一”的变调规律;对汉语量词有个初步了解。
知道汉语不能说: 一馒头、一包子、一鸡蛋汤, 而要说:一个馒头、一个包子、一碗鸡蛋汤。
四、教学提示1.汉语的数词“一”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
它的本调是一声, 单独念、数数或作为号码读时要读本调。
“一”在和其他词语组成的词组中,它的声调要根据后面音节的声调改变。
即, “一”后面的音节是第一、第二、第三声时,“一”要读成第四声; “一”后面的音节是第四声时,“一”读成第二声。
“一”的这种变调规律要通过图示告诉学生。
例如: 一+一声/二声/三声→一读四声(yì): 一天、一年、一本一+四声一读二声(yí):一个、一件、一课、一半2.会话:你吃什么?重点练习怎么点菜。
教会学生几个中国主食的名称,例如“米饭、面条儿、優头、包子、饺子”等。
学会“吃”“喝”“要等几个常用动词,学会“A:你吃什么? B:我吃米饭/面条/馒头/包子/饺子”“A:你喝什么? B:我喝啤酒/鸡蛋汤/茶/咖啡。
”这两组常用句子。
语音练习的重点是“一”的变调。
本课语音练习还增加了多音节连读。
一方面练习课文中“吃”和“喝”这两个常用动词,另一方面也为以后讲动词谓语句做一个铺垫,练习里带轻声的词,多是日常用的餐具和家具,如“刀子、又子、勺子、筷子、剪子、桌子、椅子、柜子”等,一方面练习轻声, 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这几样东西有个印象, 用心的学生会通过査字典认识这几个词,当然也可以告诉他们词义。
声调搭配是二声与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和轻声的搭配。
除了语音练习以外, 完成会话和回答间题是必做练习。
写汉字对一些国家的学生来说也是必做的。
4.练习(1) 辨音辨调的第一部分是“头、手、鼻、眼、口、鸡、鸭、牛、羊、狗、饭、菜、果、茶、奶、肉、蛋、糖、烟、酒”等二十个単音节常用词,学生素质好的班可以把词义告诉他们,以便学生随意记忆。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在做什么? (2)教师出示z 的卡片,引导学生发现z 就是今天要邀请的第一个声母宝宝。
引导学生借助“写字”的“字”试着认读声母z 。
学生试读。
(3)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写字”的“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 的读音。
(4)教师范读z ,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
(5)学生练读z ,体会发音要领。
开火车读声母z 。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插图,想办法记住声母z 的样子。
(7)引导学生读儿歌:我会写字z z z ,像个2字z z z 。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声母z ,也就可以邀请它去参加小i 的生日会了,小i 特别高兴,马上走过来和声母z 跳起了舞,瞧,它们组成了一个音节,这个音节不能拼读,只能整体认读。
(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i 。
)这样的音节叫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z 和整体认读音节zi ,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
(声母z 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zi 读得长而响亮。
) 4.指导书写声母z 。
(1)过渡:跳了这么久的舞,声母z 都累了,它要回家休息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儿吗? 生(预设):四线格。
(2)引导学生观察z 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四线格中书写。
(二)知识迁移,学习声母c 及整体认读音节ci 。
1.过渡:我们已经顺利地邀请到了第一个拼音宝宝,现在我们要去找另外两个拼音宝宝了。
它们也藏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2.学习c 的发音。
(1)教师仔细看图,出示c 的卡片,你能在图中找到这个字母吗? (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刺猬”的“刺”的一声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c 的读音。
(3)教师范读c ,学生观察教师口形。
(4)学生自由练读c ,体会发音要领。
当小老师领读声母c 。
3.记住声母c 的形。
(1)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c 的样子。
初级汉语(一)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课你好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
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三、使用教具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认识新学生(二)展示教学内容(三)单音教学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板书:(八)做课后练习(九)布置作业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要求学生说:老师好!(二)复习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三)进行新课1、发音示范(每个音老师发2—3遍,学生听)。
教学方案语文第一册第七课教学方案:语文第一册第七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课文的内容,包括人物、事件和情感;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4.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七课;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视等;3. 教学辅助材料:短文、图片、小组活动工具等。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情境营造(10分钟)通过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他们内心中的美好事物。
3. 课文阅读与理解(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并进行问题导读,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 重点词汇与表达方式(15分钟)教师提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解读和讲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合作与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就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展开交流与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考结果以小组汇报的方式分享给全班。
6. 反思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反思总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作文,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自然风光" "美好事物" "感知与欣赏"辅助图示: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六、教学延伸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布置扩展阅读或写作任务,培养他们进一步发展语文素养的能力。
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可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巩固基础知识。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七课教案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七课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相关的汉字和词汇,能够认读和使用。
•学习构成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用所学的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内容
1.汉字学习:学生认读以下汉字
–早上
–起床
–吃饭
–上学
–上午
–下午
–回家
–晚上
–睡觉
2.词汇学习:学生学习以下词汇
–早上好
–吃早饭
–上学去
–上午好
–下午好
–回家路上
–晚上好
–睡觉觉
3.语法学习:学生学习以下句型结构
–时间词 + 好
–动词 + 时间词
4.句子练习: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练习,如:
–A: 早上好!
–B: 早上好!你吃早饭了吗?
–A: 我吃早饭了,你呢?
–B: 我还没吃呢,我要上学去。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引入新的课程内
容。
2.汉字学习:教师将汉字投影或写在黑板上,给学生讲
解汉字的笔画和读音,并进行发音练习。
3.词汇学习:教师逐一呈现词汇,并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发音。
4.语法学习:教师通过举例和解释,讲解句型结构和用
法,并进行板书。
5.句子练习: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可以根据教师
提供的问题和回答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织对话。
6.实践应用:教师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
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7.总结归纳: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
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8.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操练课文对话、默写
汉字和词汇等。
9.课堂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资源
•汉字投影或黑板
•课本《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七课
•录音设备(可选)
•教学活动设计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