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8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1.概念疾病监测是公共卫生监测的一部分,既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对策,也是很具体的重要措施,在制定和执行疾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的同时,必须进行疾病监测,以提高疾病防治效率和水平。
在监测过程中,强调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资料,这样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发展趋势及其及影响因素的变化。
包括传染病监测、非传染病监测、症状检测和事件监测。
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及监测信息的交流及其反馈。
三级预防的内容其实是老生常谈,它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基本原则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方面的内容,健康促进又包括健康教育、自我保护、环境保护好监测三方面。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又叫临床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普查是早期、全面发现疾病的方法。
但普查工作不宜广泛应用,因为在短时期内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
筛检是早期发现疾病的主要方法。
要达到“三早”做好二级预防就要像群众宣传防病知识和有病早治的好处,提高共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开发适宜的筛检方法及检测技术。
1)热射病/日射病/中暑性高热机制:散热途径受阻,体内蓄热,体温调节机制紊乱。
作业类型:强干热型、湿热型高温作业。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开始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和意识障碍、脉搏快而无力、呼吸浅表、昏迷、抽搐,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有20%-24%的病人死亡。
(2)热痉挛机制:过量出汗→钠、钾过量丢失→水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自发性冲动→肌痉挛。
作业类型:干热型高温作业。
疾病防治工作与监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旨在加强医院疾病防治工作,提高疾病监测本领,确保医院环境安全,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健康。
第二条疾病防治工作是医院紧要的工作内容,包含疾病监测、疾病防控、疫苗接种、疾病应急响应等方面。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病区和员工,全部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疾病监测第四条医院设立疾病监测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疾病监测工作。
第五条医院下设疾病监测小组,负责每天收集、整理和报告本院发生的各类疾病情况。
第六条医院建立疾病监测报告制度,各科室、病区每天需准确及时地向疾病监测中心报告相关疾病情况。
第七条疾病监测中心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八条医院建立疾病防掌控度,明确各科室和病区的疾病防控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九条医院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到日常清洁、消毒、通风,保持良好卫生环境。
第十条医院建立传染病隔离区,对疑似和确诊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确保其他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第十一条医院在接诊时要做好疾病防控措施,包含佩戴口罩、戴手套、洗手消毒等。
第十二条医院要加强医护人员的疫苗接种管理,确保其具备必需的免疫力。
第十三条医院要做好传染病的防备与掌控工作,包含疫苗接种、消毒、隔离、洗手等。
第十四条医院要定期组织疾病防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应急本领。
第十五条医院要定期开展疾病防控督查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科室和病区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医院建立疫苗接种管理制度,明确疫苗接种的程序和要求。
第十七条医院依据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组织和推行疫苗接种工作。
第十八条医院建立疫苗接种档案,记录每位员工和患者的疫苗接种情况。
第十九条医院加强疫苗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十条医院要定期进行疫苗的监测和追溯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一条医院要加强对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和患者的接种意识和参加度。
第五章疾病应急响应第二十二条医院设立疾病应急响应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医院的疾病应急工作。
疾病监测与防备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医院内部职工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规范疾病监测与防备工作的进行,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卫生部门相关规定以及医院内部管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职工和患者,在医院内进行疾病监测与防备工作时必需遵守。
第三条定义1.疾病监测:对医院内部和周边地区的疾病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收集的工作。
2.疾病防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减少和避开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二章疾病监测第四条监测对象1.医院内部员工:全部医院内部员工每年必需参加疾病监测工作,包含体检、血液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
2.患者:对于住院或长期就诊的患者,医院将进行必需的疾病监测和防备措施。
第五条监测内容1.流行病学调查:对医院内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2.病原学检测:对患者及可能感染的员工进行病毒或细菌的检测,以及疫苗保护效果的监测。
3.疫情分析:对医院内部疾病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六条监测要求1.定期监测:医院将依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订立疾病监测周期和频次。
2.数据收集:医院将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报告上报:医院将依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卫生部门上报疾病监测结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第三章疾病防备第七条疫苗接种1.医院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员工和患者的疫苗接种工作,并建立接种记录。
2.医院将配备充分的疫苗库存,确保接种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八条环境卫生管理1.医院将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医院内部环境进行检查和清洁。
2.医院将加强医疗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确保医疗废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九条健康教育1.医院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职工和患者对疾病防备的认得和重视。
2.医院将制作和发布健康教育资料,在医院内部广泛宣传疾病防备知识。
第十条应急预案1.医院将订立和更新疾病防备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疫情的发生。
多选题: 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正确答案。
1、期间现患率的计算中,分子应包括下列哪些情况A、观察日期开始之前已发病,在观察期内恢复者B、观察期开始前已患病,观察期结束时仍未痊愈者C、观察期内发病,观察期内恢复者D、观察期内发病,观察期内死亡者E、观察期内发病,观察期结束时仍未痊愈者答案:ABCDE难度:较难考点:第3章描述性研究疾病分布的发病指标:期间现患率的内容)2、现患率的值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发病率B、病程C、死亡率D、续发率E、病死率答案:AB难度:较难考点:第3章描述性研究疾病分布的发病指标:期间现患率的影响因素)3、关于续发率说法正确的是A、常用于家庭、幼儿园的班组或集体宿舍B、计算续发率时应把原发病例从分子和分母中剔除C、同一家庭的原发病例和续发病例的发病间隔短于最短潜伏期时,不能看作原发病例的二代病例D、同一家庭的原发病例和续发病例的发病间隔长于传染期和最大潜伏期之和时,能够看作原发病例的二代病例E、通过续发率可以研究传染病的许多问题答案:ABCE难度:较难考点:第四章描述性研究疾病分布的发病指标:续发率的定义和内容及其影响因素)4、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某病呈散发时,病人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常不明显集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有A、该病常年流行,当地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B、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C、传播机制比较难以实现的传染病D、潜伏期长的传染病E、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的免疫水平答案:ABCDE难度:难考点:需要对疾病的分布有全面的把握,综合性较强5、关于爆发说法正确的是A、发病主要见于集体单位B、发病时间短主要指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内C、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有关D、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染源有关E、爆发的原因一般容易判断答案:ACDE难度:较难考点:第四章描述性研究疾病流行强度的表示方法,尤其是爆发的定义和内容)6、下列哪些特征属于人间分布A、年龄B、职业C、性别D、家庭E、季节性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三章疾病分布的形式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7、考察一个疾病是否具有地方性,应考虑A、该地区各族居民发病率是否都高B、其他地区的相同民族发病率不高C、迁入该地区的健康人也与当地居民以相同频率发病菌D、离开该地区的人发病率下降E、该地的动物也可能发生同样病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三章疾病分布的形式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地方性疾病的概念)8、造成疾病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有A、该病传播机制容易实现B、要有足够的易感者C、病后形成免疫D、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E、易感者积累的速度或病原体变异的速度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三章疾病的分布掌握疾病周期性的形成原因)9、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指标有A、短期波动B、长期变异C、季节性D、周期性E、年龄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三章疾病的分布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时间分布的几个指标)10、多因论的形式正确的是A、有果必然有因B、有因必然有果C、无因自然无果D、一因多果E、多因一果答案:ACDE难度:较易考点:第3章病因和病因推断,病因的推断技术和标准)11、观察疾病的分布建立假设的方法有A、差异法B、协同法C、共变法D、类比法E、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案:ABCD难度:较难考点:第3章病因和病因推断,病因的推断技术和标准)12、判断复杂的因果关系需考虑的条件有A、联系的强度B、联系的特异性C、联系的普遍性D、联系的时间性E、与现代知识协调答案:ABCDE难度:较难考点:第3章病因和病因推断,病因的推断技术和标准)13、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目的有A、治疗疾病B、描述疾病的分布C、进行社会诊断D、研究病因、有关致病因素或有利于健康的因素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1.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目的)14、对个案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无对照B、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C、一般不易分析变量与疾病的关系D、可以对基本控制的疾病进行监测E、以上都不对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四章描述性研究个案调查的研究内容和目的)15、现况研究的目的有A、描述疾病的分布B、描述某些变量与疾病的关系C、做经常性疾病监测D、调查与决定暴露于某疾病危险性因素的人群E、做初步分析,提供一些病因研究的线索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四章现况研究现况研究的目的)16、关于普查,正确的是A、调查时间应该较短B、可较全面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C、可获得发病率资料D、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工作量大不易细致答案:ABDE难度:较易考点:第四章现况研究现况研究的种类,普查的内容))17、关于抽样调查,正确的是A、省时间、省人力物力B、资料分析比较复杂C、调查范围小D、可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E、可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计划答案:ABC难度:较难考点: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4.1 现况研究的调查结果的计算)18、评价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有A、灵敏度B、特异度C、约登指数D、调整一致性E、阳性试验的预测值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4.2 筛检的评价指标)19、现况研究中的偏倚有A、无应答引起的偏倚B、回忆偏倚C、仪器不准引起的偏倚D、观察者偏倚E、访问者偏倚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4.1 现况研究的优缺点)20、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有A、暴露史可靠程度较低B、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C、病例不能代表全部病例D、不能同时调查多个因素E、易产生偏倚答案:ABCE难度:较易考点: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优点和缺点)21、定群研究的优点有A、能直接估计因素于发病率的联系和联系强度B、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C、投入的力量小,花费的时间短D、较适用于常见病E、暴露人年计算较易答案:ABD难度:较易考点:第6章对照研究掌握病例研究的主要优点和缺点)2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与定群研究的共同点有A、都属于病因研究B、都是在现场选择实验对象C、都要求试验组(暴露组)和对照组有均衡性、可比性D、都采用了人为干预措施E、都是自然情况下选择某因素进行观察答案:ABC难度:难考点:综合性题目,需要对实验流行病学和队列研究有全面的了解)23、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用途有A、设计控制疾病的方案B、控制方案的评价C、进行成本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D、检验病因假设E、可以代替真正的现实情况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8章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用途)24、分析某病是否具有遗传性,下列哪些可作为参考A、先证者亲属的发病率较一般群体为高B、发病与阴性基因有关,父母近亲婚配者居多C、到一定年龄时,在无诱因情况下逐渐发病D、同样的遗传性疾病有时也见于该地动物E、共同生活的非近亲者发病答案:ABCD难度:较难考点:第十七章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性疾病的特点)25、血清流行病学可用于A、了解一个地区某种或多种传染病的免疫水平B、用于调查疾病的地理分布C、可查出感染的频率,临床病人与阴性感染的比例D、侦察疾病长期变异E、上行性传播答案:ABCDE难度:较难考点:血清流行病学的用途)26、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A、新生儿的增加B、易感人口的迁入C、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D、免疫人口的死亡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十章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内容)27、划分疫源地大小,其取决因素为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B、传播途径的特点C、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D、放置措施的效果E、卫生防疫人员的多少答案:ABC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疫源地的定义)28、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A、气候B、人口密度C、地理特点D、季节E、卫生文化水平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29、关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连续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流行持续时间远远超过一个潜伏期B、地区分布上是向外逐渐蔓延的C、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规模D、在人群中有一定数量免疫者存在,对于流行过程的发展趋势有抑制作用E、以上都不对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的流行过程)30、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有A、活菌者B、死疫苗C、破伤风类毒素D、破伤风抗毒素E、丙种球蛋白答案ABC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31、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可以出现A、晕针B、过敏性休克C、过敏性皮疹D、血清病E、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32、下列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有A、加强身体锻炼B、合理营养C、保护和改善环境D、产前检查E、疾病普查答案:ABC难度:较易考点:流行病学分论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33、流行病学的特点有A、个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社会医学的特征答案:BCDE难度:较难考点:1.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 1.2,流行病学的特点)33、开展普查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有足够的人力物力B、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C、疾病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应非常先进D、检验方法的灵敏度较高E、检验方法的特异度不高答案:ABD难度:较难考点: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4.1横断面研究的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和应用范围)3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有A、它是前瞻性研究B、必须增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C、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D、实验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E、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七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的特征)35、卫生统计学主要用于A、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因素及生物因素对人民健康的影响B、评价医疗卫生措施的质量和效果C、医学科研,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D、电子计数器的普及E、正确认识医学科研及医学工作中的其他问题答案:ABC难度:较难考点:统计学第一章概论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定义和内容)36、编制频数表的步骤是A、找出观察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和全距B、根据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C、列表画记D、画出频数分布图E、画出百分比值条图答案:ABC难度:易考点:统计学第2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1 要求掌握频数表的编制步骤)37、标准差可以用来A、表示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B、估计观察值的频数分布情况C、计算变异系数D、计算标准误E、计算t值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统计学第2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2 理解标准差的概念)38、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标准误大,说明样本均数间变异大B、标准误小,说明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小C、变异系数愈大,说明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愈大D、标准差愈大,标准误愈大E、标准差愈小,标准误愈小答案:BE难度:较易考点:统计学第2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2 理解标准差的概念和变异系数的区别及两者之间的关系)39、标准误主要用于A、估计正常值范围B、估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接近程度C、决定正态分布曲线形状D、表示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E、决定分布曲线的位置答案:BD难度:较易考点:统计学第3章统计推断 3.1 理解和掌握标准误的含义)40、显著性检验的一般步骤是A、建立无效假设B、选择和计算统计量C、确定概率D、判断结果E、画出图形答案:ABCD难度:易考点:统计学第3章统计推断 3.1 掌握显著性检验的一般步骤)41、对于计量资料的分析,常用A、均数和标准差B、相对数C、秩和检验D、卡方检验E、T检验答案:AC难度:较难考点:综合性较强,掌握计量资料的概念和几种统计推断方法的区别和适用范围)42、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可用于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B、配对资料的比较C、两个小样本均数的比较D、两个大样本均数的比较E、两个率的比较答案:ABCD难度:较难考点:第3章统计推断 3.2 两样本t检验的的适用范围)43、下列何项是正确的A、t检验时,t值愈大,p值愈大B、秩和检验时,T值愈大,P值愈小C、u检验时,u 值愈大,P值愈大D、X2检验时X2值愈大,P值愈小E、t检验时t值愈小,P值愈大答案:BD难度:较难考点:第3章统计推断 3.2 假设检验中t,p,ɑ之间的关系)44、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时,用矫正公式的是A、总观察例数小于40B、总观察例数大于40C、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1D、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5但是大于1E、总观察例数大于100答案:BD难度:较易考点:8.1章节,校正公式适用条件是D,需要牢记)45、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u检验)的适用条件是A、n.p大于5B、n(1-P)大于5C、P与(1-P)均不接近零,比如P与(1-P)大于0.01D、n必须大于40E、n必须大于100答案:ABC难度:难考点:二项分布向正态分布过度时需要N值稍大一些,但π值不能太大和太小,太小就可近似看作Possion 分布)46、两个变量X、Y,求得相关系数r=0.872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005,则意味着A、由于P<0.01,变量X、Y有非常密切的相关B、可以认为X、Y存有相关关系C,量X、Y的相关关系为因果关系D,样本相关系数r与总体相关系数为零(P=0)的差别有高度相关性E、就此条件,还不能认为X、Y存有相关关系答案:BD难度:较难考点:10.3.3章节,要对回归系数有正确的理解,分析的是样本,需要作假设检验作样本与总体的比较)47、最常用的计算半数致死量的方法有A、u检验法B、目测概率单位法C、等级相关法D、寇氏法E、秩和检验法答案:BD难度:较易考点:半数致死量的计算方法记忆性内容)48、确定正常值范围下列何项不正确A、选择正常人要有足够的数量B、正常人必须是没有一点小病的人C、原则上性别间和年龄组间的差别是否有实际意义,来考虑是否应分组确定正常值范围D、正常值范围应取双侧界限E、正常值范围应取单侧界限答案:AC难度:较难考点:统计学第二章 2.3 制定参考值范围中正常人的含义)49、估计正常值范围的方法有A、百分位法B、中位数法C、正态分布法D、泊松分布法E、二项式分布法答案:AC难度:较难考点:统计学第二章 2.3 制定参考值范围中正常人的含义)50、正常值范围需要取单侧界限的生理指标有A、白细胞数B、红细胞数C、血压值D、肺活量E、握力答案:DE难度:较难考点:统计学第二章 2.3 制定参考值范围,结合现实生活)51、在确定正常值范围时,考虑平衡误诊和漏诊的比例,常见的分布现象有A、正常人分布与病人分布完全重叠B、正常人分布与病人分布完全不重叠C、正常人分布与病人分布绝大部分重叠D、正常人分布与病人分布少部分重叠E、正常人分布与病人分布有一半重叠答案:BD难度:较难考点:统计学第二章 2.3 制定参考值范围中正常人的含义及其划分))52、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A、要有标题B、要有纵轴和横轴C、纵轴和横轴要有标目并注明单位D、比较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表示E、要有备注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11.1章节,记忆性内容,要求掌握统计表绘制的基本要求)53、普通线图是用来表示A、各自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B、变量值的频数分布C、某现象随着另一现象而变动的趋势D、某现象随着另一现象而变动的速度E、可以同时描述几种事物答案:DE难度:较难考点:理解线图是以不同的线段升降来表示连续性资料的变化,理解其横轴与纵轴的特征)54、广义的统计表包括A、调查表B、整理汇总表C、统计分析表D、年龄分组表E、职业分组表答案:ABC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一章统计图表的绘制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区别)55、绘制统计表的原则是A、简单明了B、标目要细C、层次分明D、标目要多样化E、尽量包括较多的内容答案:AC难度:较易考点:11.1章节,记忆性内容,要求掌握统计表绘制的基本要求)56、在制定调查计划时,为了明确达到调查目的,要求A、指标要具体B、指标要精选C、尽量用客观特异性的计量指标D、指标要面面俱到E、尽量多用计数指标答案:ABC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三章实验设计 13.3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57、调查方法一般分为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一般调查E、随意调查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十四章调查设计 14.2 调查设计的分类)58、抽样调查决定样本大小的原则有A、计量资料样本可以小些B、计数资料应大些C、影响因素较单纯,样本可以小些D、影响因素较复杂,样本可以大些E、被调查总体中具有某特征的个体所占比例大,样本可以小些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十四章调查设计调查中样本的数目的选择)59、设计分组的原则是A、按形式分组B、按质量分组C、按现象分组D、按数量分组E、按先后分组答案:BD难度:较易考点:第十四章调查设计调查中样本的数目的选择和设计分组的原则)60、整理资料的归组方法有A、划记法B、分卡法C、边洞卡片法D、过滤卡片法E、询问法答案:ABC难度:较难考点: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资料整理的归组方法)61、调查的方式一般可分为A、直接观察法B、采访法C、填表法D、通信调查E、间接访问答案:ABCD难度:较易考点:第十四章调查设计调查方式的分类)62、进行实验设计时,为了消除干扰因素以及便于比较应注意的原则是A、设计对照组B、确定足够的实验对象C、随机分组D、规定统一的评价标准E、对实验对象进行严格挑选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十四章调查设计实验设计的干扰因素及主要事项)63、在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对照方式有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实验对照D、相互对照E、历史对照答案:ABCDE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三章实验设计 13.3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64、常用的人口统计指标有A、出生率B、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某病病死率E、计划生育率答案:ACE难度:较难考点: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常用的人口统计指标)65、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主要有A、治愈率B、病死率C、有效率D、生存率E、好转率答案:ABCDE难度:较难考点: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反应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66、反映某病危害生命严重程度的指标主要有A、某病感染率B、某病死亡率C、某病发病率D、某病病死率E、某病患病率答案:BD难度:较难考点: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反应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67、常用的计算生存率的方法有A、间接法B、直接法C、相关法D、寿命表法E、普通法答案:BD难度:较易考点:第十七章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 17.1 生存分析的基本方法)68、临床实验中,考虑到均衡和齐同的问题要注意到A、疾病的诊断必须可靠B、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尽可能的一致C、观察指标、方法、仪器、工作人员要求等尽可能一致D、对照组处理组应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偏性E、不能将不同疾病的患者混淆在一起答案:ABCDE难度:难考点:第十三章实验设计 13.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临床实验应注意的问题)69、统计资料可以分为A、计量资料B、四格表资料C、计数资料D、频数表资料E、等级资料答案:ABE难度:较难考点:综合性知识,需要对统计学各章节有一定的了解)70、以下属于计量资料的是A、身高B、浓度C、血压D、脉搏E、呼吸答案:ABCDE难度:易考点:1.2章节,理解统计资料分类情况,尤其计量资料的特征)71、以下按等级分布组的是A、治疗效果B、血型分布C、粪检虫阳性数D、白细胞分类E、职业分布答案:AC难度:较易考点:1.2章节,有序分类资料无法准确定量,又称为等级资料)7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校对资料答案:ABCD难度:易考点:1.1章节.理解统计学研究基本步骤,尤其是设计最为关键)73、整理资料的目的是A、检查核对资料B、使资料条理华C、为了分组D、便于统计分析E、便于保存答案:BD难度:易考点:1.1章节.理解统计学研究基本步骤,整理资料的目的)74、研究某特定人群的死亡情况,要把20-40岁人群按年龄均匀分成4组,则分组组段错误的是A、20-25,25-30,30-35,35-40B、20-,25-,30-,35-,40-,C、-25,-30,-35,-40D、20-,24-,25-29,30-34,35-39E、20-,25-,30-,35-,40-答案:ABCE难度:易考点:2.1章,记忆性内容,频数表分组一般为10-15组,太多太少都不易作出正确分析)75、住院病人中几种主要疾病的构成资料用A、直条图B、构成比直条图C、直方图D、圆图E、半对数线图答案:BD难度:较易考点:第12章统计图表12.2 统计表中各种统计图的用途)76、从某个计量资料总体中抽样,若加大样本含量,以下项指标错误的是A、标准差加大B、标准差减少C、标准误加大D、标准误减少E、标准差标准误均加大答案:ABCE难度:较难考点:对各项统计指标与样本的公式之间的理解,需要借助数学知识)77、标准误的应用包括A、表示观察值分布的变异程度B、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C、估计观察值频数分布情况D、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期间E、制定参考值范围答案:BD难度:难考点:第三章统计推断 3.1 标准误的定义和应用范围)78、构成比的特点有A、各部分的构成比之和等于100%B、各部分的构成比之和等于1C、每一部分的构成比小于100%D、每一部分的构成比大于1E、每一部分的构成比大于100答案:ABC难度:难考点: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6.1 常用相对数的概念和应用,构成比的理解)79、两个或多个率比较时,以下哪些情况不是率标准化的适用条件A、总率不同,内部构成同B、总率同,内部构成不同C、总率同,内部构成也同D、总率不同,内部构成也不同E、总率不同答案:BD难度:难考点: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6.2 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80、有关相对数的描述正确的是A、率和构成比是不同的相对数B、率和构成比是相同的相对数C、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比也可以反映率的变化趋D、计算相对时分母不应当太小E、构成比加起来通常等于100%答案:ACDE难度:难考点: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6.1 常用相对数的应注意的问题)81、秩和检验和t检验比较的优点是A、检验的效率高B、计算方法简便C、公式更加合理D、不受分布限制E、结果更为精确答案:BD难度:较难考点:第九章秩和检验秩和检验的优缺点)82、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生物性D、物理性E、化学性答案:CDE难度:较易考点:环境卫生学 1.1 环境因素的分类和定义83、现在全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是A、核污染B、辐射C、温室效应D、酸雨E、臭氧层的破坏答案:CDE难度:较易考点:环境卫生学 1.1 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84、生态系统包括哪几部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绿色植物E、物质答案:ABCE难度:较易考点:环境卫生学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内容85、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特点是A、发布广泛B、有明显的地区性C、联合作用强D、与某种化学元素关系密切B、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答案:BDE难度:较易考点:环境卫生学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定义和特点86、为了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较大规模的、实质性的环境保护行动,主要包括A、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步伐B、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C、增加环境保护投入D、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E、实施绿色计划,建设一批较大规模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答案:ABCE难度:较难考点:环境卫生学环境质量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疾病防备与掌控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订立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适用于医院内各部门、医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3条医院应设立特地的人员管理部门,负责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
第4条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5条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的工作制度,听从领导布置,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6条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泄露工作内容和患者隐私。
第三章疾病监测与报告第7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汇总疾病相关数据。
第8条医院应指定专人负责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9条医院应定期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报送疾病监测与报告数据,搭配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
第10条医院应加强对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督导,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四章疫情防控第11条医院应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
第12条医院应设置特地的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疫情的监测、防控和应急处理。
第13条医院应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及时向医务人员和公众供应疫情信息。
第14条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第15条医院应配备充分的防护物资和设备,保障医务人员的个人安全和工作效果。
第五章疾病防备宣传与教育第16条医院应加强疾病防备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疾病防备的认得和重视程度。
第17条医院应组织定期的健康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供应及时、准确的健康信息。
第18条医院应建立健康教育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第19条医院应编制健康宣传资料,加强对疾病防备知识的传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第六章疾病防备与掌控科研第20条医院应加强疾病防备与掌控科研工作,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卫生部关于印发《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通知卫疾控发〔2006〕439号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广东、广西、上海、重庆、福建、浙江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规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推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经反复论证并征求各地意见,我部组织编写了《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部。
二○○六年十一月一日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目录第一章机构、人员、职责第二章钉螺调查第三章钉螺控制第四章人群病情调查第五章人群化疗第六章晚期病人调查与救治第七章家畜查治和管理第八章健康教育第九章危险因素的控制第十章疫情监测第十一章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第十二章信息管理第十三章督导与考核第十四章附录一、钉螺调查技术规范二、药物灭螺技术规范三、血吸虫病查病技术规范四、血吸虫病人群化疗技术规范五、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六、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内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七、家畜血吸虫病查治技术规范八、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九、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十、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第一章机构、人员、职责1 机构1.1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设立从事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业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级机构)。
1.2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设立从事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业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机构)。
1.3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承担血吸虫病预防控制任务的防治科(组),或由县级机构派出防治工作组(以下简称乡镇级机构)。
2 人员2.1 各级机构根据其职责和防治任务,合理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2.2 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所从事专业的资格,或经过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防治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既是一门方法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领域。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流行病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流行病学群体思维的观点,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疾病预防工作奠定基础,并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人群健康问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并正确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卫生部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六版(李立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流行病学教学总学时为99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3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共分二十二章。
本课程大体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十八章,主要内容为绪论、疾病的分布、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的真实性与病因推断、筛检、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传染病流行病学、慢性非传染疾病流行病学、伤害流行病学、突发事件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第二部分从十九章到二十二章,主要内容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疾病、结核病等。
浅谈疾病的预防和监测
王克恭
【期刊名称】《兽医导刊》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从建国以来就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方针。
由于认真执行这一正确的方针,使人、畜禽的传染病危害均大大下降,有的已消灭(如人的天花、畜的牛瘟等)。
因此,总结以往的经验,继续执行"预防为主"方针仍是当前和将来必须遵循的防病的基本方针,要把其看作一项长期与疾病斗争的战略任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王克恭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杂志广告征订函 [J],
2.浅谈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J], 钟格梅;陈莉
3.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人员统计基础知识需求调查 [J], 尚磊;张玉海;杜晓晗;徐勇勇
4.浅谈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J],
5.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水平 [J], 姜文亭;王齐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章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疾病三级预防;熟悉疾病监测;了解初级卫生保健二、教学大纲精要㈠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包括①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②疾病监测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策略和措施的制订要以监测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而实施后的效果亦需监测来评价。
㈡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预防控制疾病要同时考虑策略和措施,前者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后者是开展工作的具体技术手段,二者关系密切。
只有在正确、合理的策略指导下,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才能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
㈢预防控制策略的制订1、依据⑴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布和自然史);⑵疾病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危害程度;⑶疾病有无特效的防治方法;⑷当地对预防控制疾病的支持程度(政策、资源和社会参与)。
⒉、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⑴卫生工作方针⑵社会大卫生观念⑶现代医学模式⑷影响健康的因素⑸社区诊断㈣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健康促进是一级预防的基础,它不针对某个疾病,而是通过下列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①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②环境保护,③优生优育,④卫生立法、卫生标准和卫生监督2、健康保护是对病因明确并具有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采取的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劳动保护等。
㈤一级预防的双向策略把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提高效率。
㈥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它包括①早期发现②早期诊断③早期治疗。
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是筛检。
㈦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发病期(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它包括①对症治疗②康复治疗。
㈧疾病监测⒈定义: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⒉种类①传染病监测,②非传染病监测,③其他公共卫生监测⒊工作过程:①收集资料,②分析资料,③反馈信息,④利用信息4.几个重要概念:①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②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③监测病例与实际病例,④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三、典型试题分析A 型题(1)下列措施中哪个属于一级预防A 健康检查B遗传咨询C产前检查D康复治疗E筛检答案:[B]【评析】本题考试要点:疾病的三级预防本题的健康检查、产前检查和筛检都属于二级预防,即在潜伏期(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康复治疗属于三级预防,即在临床期(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只有遗传咨询属于一级预防,即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
(2)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 包括以上4种答案: [A]【评析】本题考试要点:疾病监测的研究方法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其基本手段是观察、记录、整理和解释,故属于描述性研究。
它不建立假设和设置对照,故不属于分析性研究;亦不随机分组和进行干预,故也不属于实验性研究。
它的全部工作建立在现场,而不是通过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故更不是理论性研究。
四、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2)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A麻疹B色盲C胰腺癌D肺结核E心肌梗塞(3)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保健服务B婚前检查C产前检查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卫生监督(4)下列措施中属于三级预防的是A心理康复B戒烟限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早期治疗(5)三级预防的作用不包括防止A伤残B合并症C后遗症D复发E慢性化(6)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A 促进健康B 预防疾病C 预测疾病D 康复服务E 治疗疾病(7)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A 描述疾病分布B 预测疾病流行C 验证病因假设D 制订预防措施E 评价预防效果(8)下列哪项不是疾病监测的特点A 属于纵向研究B 包括常规报告系统C 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D 信息反馈是纵向进行的E 信息是由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9)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 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监测准确B 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C 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D 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E 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动态人群简单(10)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 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 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 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 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 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B型题(11)-(14)题的备选答案: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常规报告E 哨点监测(11)用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来治疗艾滋病属于(12)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属于(13)通过检测供血者的HIV抗体来保护受血者属于(14)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15?~(18)题的备选答案: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E 传染病的防疫性措施(15)提倡妇女用自检乳房来发现乳腺癌属于(16)伤寒流行时对被污染的水源进行消毒属于(17)利用筛检发现高血压,并通过积极治疗加以控制,这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讲属于(18)手术切除整个肺叶来防止癌的扩散和转移属于(19)-(22)题的备选答案A 主动监测B 被动监测C 哨点监测D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E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19) 我国有关出生缺陷的信息,来源于(20) 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21)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来了解艾滋病流行的概况属于(22)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二)多项选择题(23)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A 贯彻卫生立法,开展卫生监督B 降低危害,促进安全行为C 定期健康检查D 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E 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24)一级预防的效应包括A 提高生存率B 降低发病率C 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D 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E 提高生活质量(25)用筛检来开展二级预防的疾病,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A 发病率或死亡率高B 病死率或复发率高C 具备亚临床期的检测方法D 发现的病人能够得到治疗E 具备有效的治疗方法㈢名词解释(26)社区诊断(community diagnosis)(27)高危策略(high risk strategy)(28)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29)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30)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31)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32)哨点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㈣论述题(33)试述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及其意义。
(34)试述双向策略的概念其及意义。
五、答题要点㈠单项选择题A型题(1)B (2)D (3)C (4)A (5)E (6)C (7)C (8)D (9)B (10) EB型题(11) C (12) E (13) A (14) A (15) B (16) E (17) A (18) C (19) E (20)A (21)C (22)B㈡多项选择题(23)A B D E (24) B C (25) A C D E㈢名词解释(26)社区诊断是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判断的过程。
(27)高危策略是针对高危个体的策略,旨在消除其对危险因素的特殊暴露。
(28)人群策略是针对整个人群的策略,旨在降低其对危险因素暴露的平均水平。
(29)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最基本的卫生保健,它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30)主动监测是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来开展监测。
(31)被动监测是上级单位被动接受下级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的监测资料。
(32)哨点监测是根据疾病的流行学特点,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以此来了解疾病流行的概况。
㈣问答题(33)传统的疾病预防概念,仅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或流行时,采取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三级预防是根据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采取不同措施,即在易感期阻止疾病的发生,在潜伏期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在临床期减少疾病的危害。
三级预防的概念扩大了预防的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去消除疾病对健康的影响。
(34)双向策略是在开展一级预防时,把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
前者通过健康促进来降低人群的暴露水平,而后者通过健康保护即特异的预防措施来避免高危个体的特殊暴露。
二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预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