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64.15 K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川滇段)站前工程施工XZZQSG-2标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DK194+516.98~D2K230+910)中铁十七局集团叙毕铁路(川滇段)二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地形地貌 (2)

三、测量依据 (2)

四、测量仪器及人员 (2)

五、测量人员职责 (3)

六、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4)

1.洞外控制点布设规定 (4)

2.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4)

3.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7)

4.洞外控制点的联测及精度要求 (8)

七、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9)

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10)

2.导线网的测量 (10)

3.平差计算 (13)

4.洞内高程控制 (14)

5.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14)

6.洞外高程测量误差对洞内高程影响估算 (15)

7.隧道洞内布网施测注意事项 (16)

八、相关工作 (16)

九、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6)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标段施工起讫里程:DK194+516.98~DK230+910,线路全长36.393km。隧道共计8座,其中大于4公里的长大隧道3座,分别为长岭隧道,7775m;下寨隧道4104m;斑竹林隧道全长12758m,我标段施工里程为D2K222+232~D2K230+910,施工长度8678m。

1.长岭隧道起迄里程为DK199+190~DK206+965,全长7775m,最大埋深375m,除出口DK206+869~DK206+965段为车站范围,设计为双线外,其余均为单线隧道。隧道为单面上坡,线路设计坡度为1

2.2 ‰、11.05‰、10.95‰、10.1‰和0‰。隧道洞身DK204+105.458~DK205+917.09段位于半径为8000m的右偏曲线上,其余为直线。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防灾救援要求、施工通风等问题,于DK203+1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设置1座斜井,于线路大里程夹角45°,全长1400m,斜井作为运营期间防灾救援避难所兼紧急出口。

2.下寨隧道起迄里程为D2K208+923~D2K213+027,全长4104m,最大埋深380m,设计为单线隧道。隧道为单面上坡,线路设计坡度为10.4 ‰、11.2‰。隧道洞身D2K208+923~D2K210+908.682段位于半径为800m的左偏曲线上,D2K213+022.824~D2K213+027段位于半径为800m的右偏曲线上,其余为直线。

3.斑竹林隧道起迄里程为D2K222+232~D2K234+990,全长12758m,最大埋深570m,我标段施工里程为D2K222+232~D2K230+910,施工长度8678m,进口段D2K222+232~D2K222+370段为下坪车站范围,隧道采用车站段双线衬砌,其余均为单线隧道。线路设计坡度为6‰、10.7‰、11‰、7‰和-3‰的人字坡。全隧D2K222+405.132~D2K223+98

4.821段位于半径R=2000的左偏曲线上;D2K226+716.747~D2K228+322.216段位于半径R=8000的右偏曲线上,其余为直线。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防灾救援要求、施工通风等问题,于D2K224+4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设置1座横洞,与线路小里程夹角36°,

全长1200m,坡度为-4.027‰、-1‰。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

二、地形地貌

1.长岭隧道:测区属侵蚀中低山地貌,地形连绵起伏,沟壑纵横,隧区绝对高程900~1250m,相对高差80~320m。隧道进口距乡村道路较远,出口右侧100m的沟边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条件一般。隧道进出口及洞身DK204+700~DK206+800段居民点密集。

2.下寨隧道:测区属低、中山剥蚀、侵蚀地貌,地形连绵起伏,沟壑纵横,隧区绝对高程800~1450m,相对高差100~650m。自然斜坡一般10°~40°,局部陡峻,坡度达70°~80°。地貌受岩性控制,沿软弱带及可溶岩地段多形成侵蚀沟槽。隧道进口位于马家坝一沟谷内,附近无公路通行,只有进口右侧约350m处有高田至马家坝的乡村公路通过,隧道出口位于高田乡一沟谷内,附近也无公路通行,隧区交通条件较差。

3.斑竹林隧道:隧区属低中山侵蚀地貌,地形连绵起伏,陡峻,沟壑、谷溪纵横,随区海拔约1000~17300m,相对高差150~730m。自然斜坡一般15°~40°,局部陡峻,坡度达60°~80°。基岩出漏状况一般,地表植被较发育,多为林地、灌木林、旱地。隧道进口位于一深

切沟谷内,无公路通行,总体而言,该隧交通条件较差。

三、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6)《全球定位(GPS)铁路测量规范》(TB10054-97)

(7)《全球定位(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1)

四、测量仪器及人员

隧道洞外GPS测量采用7台徕卡GPS接收机,标称精度:5+0.5ppm;水准测量采用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0.3mm;导线测

量采用徕卡1201全站仪,标称精度1″+1.5ppm,在使用前经专门机构

检测,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精密测量队由三名测量工程师和10名测量工(控制测量)组成。

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在平时施工导线测量过程中,我项目部成立精测队,分部下设测量队长一名,测量员3人。测量组成员如下:精测队长:王盼

分部测量负责人:王波、张贺贺、范明鑫

组员:孙昊、张利伟、梁智超、鲍大炜、杨雷、杨杰、商昂、邓鹏飞、赵钦

各分部测量负责人负责指导洞内导线测量,数据的整理及计算,王

盼负责全线测量工作复核;

五、测量人员职责

1、在工程开工前,对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发现问题立即向监理单位呈报。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加密网控制点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

2、根据本施工处的生产计划安排,积极配合各工程部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项相关测量任务。

3、做好与外部及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沟通工作,对外部文件及图纸进行分类保管。

4、负责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样,定期检查,并将结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术员,做好交底记录。

5、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轴线,以满足规范要求,并负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