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海陆的变迁》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2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及其变迁规律;2. 掌握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3. 能够分析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导学内容:1. 海陆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2. 海陆的变迁规律: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不息变化的,受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3. 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都会导致海陆的变迁;4. 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海陆变迁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稳定。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海陆是如何变迁的?2.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引发学生对海陆变迁的好奇和思考。
第二步:进修1. 讲解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和变迁规律,介绍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 指挥学生分析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海陆变迁带来的挑战。
第三步: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海陆变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2. 让学生设计海陆变迁主题的展板或海报,展示他们对海陆变迁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步: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化对海陆变迁的理解和认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地球变迁的兴趣和热情。
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了解更多关于地球海陆变迁的知识,拓展对地球变迁的认识。
2. 组织实地考察或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海陆变迁的过程和影响,深化对地球变迁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及其变迁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和举世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学生在进修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更能够探索未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之星。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2. 掌握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
一、海陆变迁的定义和原因
1. 海陆变迁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互相转换过程,包括海岸线的扩张和收缩、陆地的沉降和上升等现象;
2. 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
二、海陆变迁的过程和影响
1. 海陆变迁的过程包括海岸侵蚀、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现象;
2. 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海岸城市的建设、海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3. 海陆变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导学方法:
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海陆变迁的实际情况;
2. 阅读相关文献,深入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3. 小组讨论,分享对海陆变迁的看法和思考。
导学任务:
1. 完成海陆变迁的知识梳理,包括定义、原因、过程和影响;
2. 搜集海陆变迁的案例,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3. 提出如何减缓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建议。
导学评判:
1.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评判学生对海陆变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个人作业和教室测试,评判学生对海陆变迁知识的掌握水平;
3.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评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海陆的变迁》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深入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为珍爱海洋和陆地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愿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成为有经受的未来环保者和地球守护者。
《海陆变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海陆变迁的观点和原因。
2. 掌握海陆变迁的影响和意义。
3. 能够分析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海陆变迁的观点和原因1. 海陆变迁是指地球上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形状和面积发生变化的过程。
主要原因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
2. 地壳运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的地壳不息运动,造成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例如板块运动导致海底隆起和沉降,影响海陆分布。
3. 气候变化也会引起海陆变迁。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改变陆地和海洋的边界,影响海陆分布和生态系统。
4. 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也有重要影响。
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受损,改变海陆生态平衡,影响海陆变迁的过程和结果。
二、海陆变迁的影响和意义1. 海陆变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海陆变迁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结构,影响了气候、生态系统和地质构造,对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2. 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海陆变迁改变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影响了人类的居住、生产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3. 海陆变迁的意义在于钻研和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和机制,增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珍爱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
三、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 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海陆变迁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结构,影响了人类的居住、生产和发展,如海岸线变化影响渔业和旅游业发展,海洋污染影响海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
2. 海陆变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海陆变迁改变了地球表面的结构和生态系统,影响了气候、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如海平面上升导致滨海城市淹没,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综上所述,海陆变迁是地球表面重要的地质和地貌变化过程,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加强钻研和珍爱,增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海陆变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海陆变迁的定义和观点;2. 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3. 能够分析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4. 能够提出珍爱海陆环境的建议。
二、导学内容:1. 海陆变迁的定义和观点海陆变迁指的是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变化过程,包括海平面上升、陆地沉降、海岸线变化等现象。
2. 海陆变迁的原因a. 气候变化:举世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 地质活动:地壳运动导致陆地沉降或隆起;c. 人类活动: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等导致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3. 海陆变迁的影响a. 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地区淹没,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b. 海岸线变化导致海岸侵蚀或退缩,影响海洋生态系统;c. 地质活动引发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危及人类安全。
4. 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a. 影响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b. 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c. 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水平。
5. 珍爱海陆环境的建议a. 加强环境珍爱认识,减少碳排放和污染;b.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避免在易受海陆变迁影响的区域建设;c. 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提高应对能力。
三、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2. 分组讨论,探讨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3. 小组展示,提出珍爱海陆环境的建议;4. 撰写小结,总结进修收获和未来行动计划。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海陆变迁的知识;2. 撰写一篇关于海陆变迁的小论文,包括定义、原因、影响和珍爱建议;3. 收集海陆变迁的案例,分析其成因和后果;4. 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珍爱海陆环境,写出个人行动计划。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海陆的变迁》,学生将能够了解海洋和陆地在地质变迁中所经历的演变过程,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培养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课先导入1. 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地球演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2. 提出问题: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在地质变迁中经历了哪些变化?二、进修内容1. 了解海洋的形成:地球形成后,大量水蒸气凝结成水,形成海洋。
2. 探讨陆地的变迁:陆地在地质变迁中经历了板块运动、地壳变动等过程,形成了山脉、平原等地形。
3. 进修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变化和演变。
三、进修方法1. 观看地质变迁的模拟视频,了解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2. 阅读《海陆的变迁》相关章节,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形成过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洋和陆地在地质变迁中所经历的变化,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室讨论1.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效果,分享对海陆变迁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演化对人类有何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珍爱地球环境?五、课后作业1. 完成《海陆的变迁》相关练习题,稳固对地球演化的理解。
2. 撰写读后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撰写对《海陆的变迁》的读后感和思考。
六、拓展延伸1. 了解地球其他领域的变迁:学生可通过阅读地球科学、地质学等领域的书籍,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感受地球的奇异的地方。
通过以上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培养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进修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及其变迁规律;2. 掌握地球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3. 能够分析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进修兴趣。
二、导学内容1.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2. 地球海陆变迁的原因;3. 地球海陆变迁的影响;4. 人类活动对地球海陆变迁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让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引导他们思考海陆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会发生变迁。
2. 进修:介绍地球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板块构造运动、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因素。
让学生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海陆变迁的。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海岸线的变化对海洋生物和沿海居民有何影响。
4.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海陆变迁的影响,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海洋和陆地的影响。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地球海陆变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我们珍爱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四、导学作业1. 完成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对地球海陆变迁的理解;2. 观察周围的海陆环境变化,记录下来并写成观察报告;3. 小组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海陆变迁的影响,并撰写小结。
五、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的海洋博物馆或海岸线,了解更多关于海洋和陆地的知识;2. 调研当地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海陆变迁的影响;3. 制作海陆变迁的模型,展示给同砚们。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地球海陆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环境珍爱和资源利用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环境的认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陆的变迁》知识梳理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海陆变迁,并且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了解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能够利用证据说明大陆漂移的可信性能力目标:看图了解海陆变迁以及大陆漂移对现实海陆轮廓的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以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重点难点】重点:板块运动难点:板块运动【学法指导】自学讨论图册大陆漂移示意图【预习导航】一、自主学习:(一)沧海桑田:看图—,了解世界海陆的演变。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1、_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_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是_____(国家)的科学家___________.2.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举出能证明大陆漂移的证据:(看40页活动内容)(三)板块的运动2.板块处于不断___之中,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多___和___。
3.日本所在的位置如图,日本每年的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个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4.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
二、我的疑问:【达标检测】1.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是()A.马里亚纳海沟B.安第斯山脉C.东非大裂谷D.亚洲东部呈弧形分布的岛屿2.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形成裂谷B.形成高山C.形成海洋D.形成低地3.下列地带中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的有()A.南美洲和大西洋沿岸地带B.北美洲和大西洋沿岸地带C.亚洲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带D.非洲和大西洋4.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A.是沧海桑田最不易发生的地带B.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地带C.是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D.是平原和山地过渡地带5.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学习小结】(记下自己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第二章第4节海陆变迁授课人王玲华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能通过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说明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难点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1、阅读教材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后使用2、通过引导,讨论,分析,观察等方法使学生对海陆变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对大陆漂移,板块构学说有一定的了解。
I【教材助读】:一、地表形态的变化材料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1、海陆变迁的现象(1)海洋生物的化石出现在喜马拉雅山区,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问题海洋变成了(2)台湾海峡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问题陆地变成了(3)由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海陆是不断的。
2、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大陆漂移假说1、提出者:2、内容:勾画在书上三、与板块运动1、板块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分为ABC3条,勾画在书上)2、主要的山系与火山地震带(1)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大多分布在(选填板块内部或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全球最大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2)两条著名山系分别是和II【预习自测】1、请举出两个实例证明海陆变迁:,。
2、在世界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特别是西岸和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3、“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科学家提出来的。
他认为,在大约2亿年以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他的周围是一片海洋。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过程;2. 掌握地球演化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地球演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导学内容:1. 地球演化的基本观点;2. 海洋的形成和变迁;3. 陆地的形成和变迁;4. 海陆的互相作用。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演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球演化的好奇心。
2. 进修地球演化的基本观点:讲解地球演化的定义、地球的形成过程、地球的结构和地球演化的重要意义。
3. 进修海洋的形成和变迁:介绍海洋的形成过程、海洋的类型、海洋的变迁原因和海洋的重要性。
4. 进修陆地的形成和变迁:讲解陆地的形成过程、陆地的类型、陆地的变迁原因和陆地的重要性。
5. 进修海陆的互相作用:介绍海陆互相作用的影响、海陆互相作用的重要性和海陆互相作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6.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演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导学方式:1. 讲授:老师讲解地球演化的基本观点和海陆的变迁过程;2.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地球演化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演化的过程;3. 视频播放: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听上感受地球演化的魅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导学评判:1. 教室练习:安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地球演化的掌握水平;2.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等;3. 课后作业:安置相关作业,稳固学生对地球演化知识的掌握。
六、导学反思:1. 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进修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地球演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地球演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基础。
《海陆变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2. 掌握海陆变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3. 理解海陆变迁对生物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导学内容:地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其表面不息发生着变化。
海陆变迁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现象之一,涉及地壳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海陆变迁的形成原因、过程以及对生物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导学步骤:一、导入请同砚们回顾一下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对地表特征的影响,如大陆漂移、地震、火山喷发等。
这些现象与海陆变迁有何联系?二、探究海陆变迁的形成原因1. 请同砚们思考,地球的表面为何会发生海陆变迁?有哪些因素影响海陆变迁的形成?2. 通过讲解板块构造理论和地质运动的机制,引导同砚们理解海陆变迁的形成原因。
三、了解海陆变迁的过程1. 请同砚们描述海陆变迁的过程,包括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同砚们理解海陆变迁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演化过程。
四、探讨海陆变迁对生物的影响1. 请同砚们思考,海陆变迁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何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适应海陆变迁的变化的?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同砚们认识到海陆变迁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五、探讨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请同砚们思考,海陆变迁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2. 通过讲解海岸线变化、城市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案例,引导同砚们了解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海陆变迁的形成原因、过程以及对生物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地球表面的变化,珍惜自然资源,增进地球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地理市级优质课《海陆的变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习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请同学们将本课知识要点总结在下面空白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约25分钟)学习任务一:沧海桑田讨论1.阅37,38页文字及图判断正误: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并举例。
2.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和,讨论还有人类的活动如和等。
学习任务二:大陆漂移假说阅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然后看大陆的漂移三幅不同年代的海陆分布图3.了解大陆漂移说是有科学依据的,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及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讨论4. 思考大西洋的是如何形成的及太平洋是如何变化的?学习任务三:板块的运动1阅读进一步重点了解板块学说的要点:勾背①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②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看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讨论2 看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讨论观察。
3图中箭头有几种受力方向,试用书表现一下。
4两大火山地震带是?5在书世界地图用带状标明两大火山地震带。
阅最后一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并看图完成6的方向不同使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产生一是地壳板块发生,一是地壳板块发生。
讨论7 张裂运动使地表发生了断裂,如红海的形成,并且大西洋将会继续扩大。
阅(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举例此种情况还有。
讨论8 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抬升,如地中海将会、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不断。
阅(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举例此种情况还有9观察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并按A—D顺序,注意各幅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一下山脉的形成过程。
《海陆变迁》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海洋和陆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的变迁干系十分复杂而又密切。
《海陆变迁》是一部描绘海洋与陆地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纪录片,通过展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变迁过程,指挥观众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观点;2. 掌握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3. 理解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4. 培养珍爱环境、珍爱生态的认识。
三、进修内容1. 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2.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互相联系;3. 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原理和意义。
四、进修过程1. 观看《海陆变迁》纪录片,关注其中展示的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变迁过程,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 小组讨论: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互相作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彼此的生态系统的?3. 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变迁过程,分析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4. 思考题:为什么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生态平衡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请结合实例进行诠释。
5. 环保行动:每位同砚思考并分享一种珍爱海洋和陆地生态环境的方法,鼓励大家从平时生活中做起,为环境珍爱出一份力。
五、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2. 参与环保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环境珍爱行动;3.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珍爱生态环境的意义。
六、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海陆变迁》,我们深刻认识到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认识到珍爱环境、珍爱生态的重要性。
希望每位同砚能够从中汲取启发,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珍爱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互相作用的小论文;2. 完成一份关于环境珍爱的调研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3. 参与班级环保活动,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变迁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视环境珍爱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诠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导学内容:1. 海陆变迁的定义和观点;2. 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3. 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海洋和陆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的变迁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海陆的变迁会发生?第二步:进修1. 学生通过阅读《海陆的变迁》相关资料,了解海陆变迁的定义和观点,掌握海陆变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总结出结论,并向全班汇报。
3.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确保学生对海陆变迁有深入的理解。
第三步:实践1.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搜索,选择一个具体的海陆变迁案例进行深入钻研,分析该案例的原因和影响。
2. 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所选海陆变迁案例的钻研报告,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四步:应用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诠释现实生活中的海陆变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五步:总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回顾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化对海陆变迁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延伸:1. 学生可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或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海陆变迁的更多知识。
2. 学生可开展海洋环境珍爱和陆地生态恢复的实践活动,关注并参与珍爱海洋和陆地的工作。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更加全面地认识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认识,培养珍爱环境的认识和责任感。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构建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了解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要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预习导学】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________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2、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________提出的。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_________”的庞大陆地,被叫做“_________”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问题探究】1、地表形态是不是不变的?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你的答案?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
从地图上看出,大西洋两岸海岸线弯曲形状非常相似,但细究起来,并不十分吻合。
这是因为海岸线并不是真正的大陆边缘,它在地质历史中随着海平面升降和侵蚀堆积作用发生过很大的变迁。
1965年,英国科学家布拉德借助计算机,按1000米等深线,将大西洋两缘完美地拚合起来,如此完美的大陆拚合,只能说明它们曾经连在一起。
此外,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的分布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例如,北美洲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遥相呼应;美国阿巴拉契亚山的海西褶皱带,其东端没入大西洋,延至英国西南部和中欧一带又重出现;非洲西部的古老岩层可与巴西的古老岩层相衔接。
这就好比两块撕碎了的报纸,按其参差的毛边可以拼接起来,而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连接。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两片破报纸是由一大张撕开来的。
古生物化石,也同样证实大陆曾是连在一起的。
比如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等南方大陆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羊齿植物化石,在南极洲也有分布。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地壳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难点(1)板块运动与海陆变迁、火山地震的关系。
(2)运用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的?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地球上的六大板块分别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观察世界地图,你能发现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有什么特点?这一现象能否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三)课堂检测1、下列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 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B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 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D 人们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2、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A 麦哲伦B 哥白尼C 魏格纳D 哥伦布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A 印度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南极洲板块D 非洲板块4、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_____板块;B_____板块;C_____板块;D_____板块;E_____板块;F_____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请举例说明两个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的国家:_____、_____。
(四)知识拓展1、了解一些由于海陆变迁而消失或新生的地理事物,如亚特兰蒂斯大陆。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的变迁》导学案【复习旧课】(听写,约5分钟)一、学习目标: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习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约25分钟)学习任务一:地表形态变化----阅40,41页文字及图回答:1.陆变迁的原因:(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___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 海陆变迁的证据:(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荷兰的填海造陆是___________引起海陆变化的证据。
学习任务二:大陆漂移假说---阅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1. 大陆漂移假说提出人: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2. 观点(内容)他认为_______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 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_________相吻合。
(2)拼合大陆几种_________的相似性(3)非洲与南美洲多种_________的相似性。
学习任务三:板块的运动:读图2-55----2-56,结合教材完成以下任务:1、六大板块分别是:、、、、、。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3、“→ ←”表示板块作运动,“← →”表示板块作运动。
4、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海洋最初是由于大陆板块发生的运动形成的。
5、读图2-55-----2-56,完成45页活动1、2题。
【合作探究】1、小明通过媒体得知:科学考察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
心想:南极地区冰雪覆盖,终年严寒,几乎不可能有植物生长,不具备形成煤炭的条件。
小明感到非常困惑,你能为他分析吗?2、完成书本P46活动2、3。
3. 结合P43 图2.19,从板块运动角度简单解释汶川地震的主要原因。
【当堂检测】(约10分钟)1. “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A. 填海造陆种田B. 世事的变迁C. 海陆的变迁D. 在海边种植桑树2.下列现象是由于地壳运动而造成的是()A. 唐山大地震B. 在地下放入炸药把山地炸平C.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D. 华北平原的形成3. “大陆漂移假说”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魏格纳B.哥伦布C. 李四光D. 哥白尼4. 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A. 台湾海峡的形成B. 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C. 青藏高原的形成D.苏伊士运河的形成5.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 喜马拉雅山上又众多的湖泊B. 有森林遗迹C.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D. 有海洋生物化石6.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 东部和西南部处于板块交界处B.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C. 开采地下资源造成的D. 人们在改造自然时造成的结果7.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A. 印度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8.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A. 亚欧板块与非洲碰撞挤压的结果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C.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火山爆发而成.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导学案第一节认识地球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与"_______"的假说。
后来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航行,推测地球是个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千米。
3、地球仪上,零度纬线叫______,与赤道平行的线是______,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____纬度。
纬线指示______方向,南北纬各________度。
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_____,经线指示______方向。
零度经线叫______,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____经度,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4、南北半球以为分界,国际上习惯用西经______度和东经______度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范围:______;中纬度范围:;高纬度范围______。
6、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_______转动。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1. 地球陆地占 %;海洋占 %。
即 分陆地, 分海洋。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叫 ,最小的大陆是 。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位于 洲的 岛。
2. 世界有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 、 、 、 、、 、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
3、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山脉、乌拉尔河、 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运河。
4.四大洋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 、 、 。
5.四大洋的特点:⑴ 太平洋:跨南北半球,在四大洋中最 、最 ,表面水温最 ,岛屿最 。
⑵ 大西洋: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 ”形,面积第 、深度第二 ,表面水温第三 。
⑶ 印度洋:大部分位于 半球,面积第 ,深度第三,表面水温第二。
⑷ 北冰洋:全部在 半球,大致以 为中心,被海冰广泛覆盖, 是四大洋中面积最 、深度最 、水温最 的大洋。
6.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
跨南北半球的大洋是 。
跨东西半球的大洋是 。
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7.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 ;④ ;⑥ ;⑦ 。
我国位于 洲。
(2)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同为一个大陆的大洲是 和 。
(4)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
(5)①⑤大洲的分界线为 。
①②大洲的分界线为 。
8.读两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 是 半球,图b 是 半球。
(2)填出上图中七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F G (3)填出上图中四大洋的名称;① ② ③ ④(4)根据图中所示,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它同时还是 洋和 洋的分界线。
在图中用“//”标出该海峡的位置。
(6)从陆地、海洋看,北极地区以 为主,南极地区以 为主。
(7)世界最高的山峰 峰,位于图中的 大洲(填字母)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1. 陆地上的地形分为 、 、 、 和 五种基本类型。
高度的表示方法有 和 两种。
2. 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位于南美洲;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山脉,位于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海拔8844米。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海沟,位于太平洋。
3. 海底地形包括 架、 坡、 沟、 盆、大洋 五部分。
4.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及其所在大洲的名称: A 是____山脉、在____洲,B 是____山脉、在____洲,E 是____山脉、在___洲。
以上山脉构成了________山脉带;C 是____山脉、在____洲,D 是____山脉、在____洲。
这两列山脉构成了____山系,属于______山脉带。
⑵将下面地形区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①亚马孙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刚果盆地 5、在彩色地图上,一般用 色表示陆地, 色表示水域。
一般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反之,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 。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 。
第四节《海陆的变迁》1. 陆变迁的原因:(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
3.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A 板块、B 板块、C 板块、 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 和 。
4、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山脉带和横贯大陆南部和洲西北部的山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