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早期小说的叙事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9
论郭沫若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学校:班级:姓名:目录Abstract: 郭沫若的作品包含了大量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有重要的影响,郭沫若文学创作中大量的浪漫主义手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共鸣,对其诗歌《女神》《天上的街道》《天狗》历史剧《屈原》《李白与杜甫》等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进行了大量的浪漫主义的学术讨论与赏析,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
相比于前人在郭沫若宏观长线上的分析略有欠缺,对其浪漫主义人文价值的挖掘深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研究中诗歌舞台历史剧是重要的线索,而这两条线索不是平行的,而是关联的故基于此,本文的写作有两点目的第一.主要联系郭沫若文学创作背景与宏观浪漫主义的分析对比进行切入,如与创造社的关系、与中国新诗的关系、与中外现当代浪漫主义的对比,重点在于商讨对郭沫若浪漫主义的人文价值与价值取向进行宏观把握。
关键词:浪漫主义,宏观,郭沫若,对比,人文价值Key words:Romanticism ,Macroscopic、,GuoMoRuo, Comparison humanism 1.绪论2.(分论点一)郭沫若文学浪漫主义背景阶段2.1 郭沫若文学创作背景2. 2 郭沫若文学的创作阶段3.(分论点二)郭沫若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3.1 郭沫若诗歌中浪漫主义的表达3.2 郭沫若历史剧中浪漫主义的表达4.(分论点三)郭沫若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特点4.1 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旗帜性4.2 郭沫若文学创作的革命性绪论: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发表新诗时曾用笔名。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翻译学家、其文学创作有诗歌、历史剧、散文等诸多文学体裁,新诗的奠基人之一,现代诗派奠基人之一,郭沫若的作品包含了大量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有重要的影响。
郭沫若文学创作中大量的浪漫主义手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共鸣,对其诗歌《女神》《天上的街道》《天狗》历史剧《屈原》《李白与杜甫》等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进行了大量的浪漫主义的学术讨论与赏析,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本文的写作有两点目的第一.主要联系郭沫若文学创作背景与宏观浪漫主义的分析对比进行切入,如与创造社的关系、与中国新诗的关系、与中外现当代浪漫主义的对比,重点在于商讨对郭沫若浪漫主义的人文价值与价值取向进行宏观把握,不具体拘泥于其某个时期的具体作品。
收稿日期:2019-01-25作者简介:杨四平(1968- ),男,安徽宿松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魏文文(1988- ),女,安徽蒙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郭沫若以“主情”主义把初期白话新诗从粗糙的“以物观物”的模仿阶段推向了崇尚“情绪”的“以心观物”的创造阶段,建立了新的诗歌美学观。
他提倡情感的“自然流露说”和诗歌的“内在韵律说”,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
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诗。
……情绪的吕律,情绪的色彩便是诗。
诗的文字便是情绪自身的表现(不是用人力去表示情绪的)。
我看到这体相一如的境地时,才有真诗好诗出现。
”[1]13-16诗的本职在抒情,但是“情缘何处”“情因何起”呢?实际上,诗歌的抒情和叙述是相辅相成的,所有的情感都要落实到诗歌文本中,只有依附于形式的情感或情绪,才能称为“诗”的情感。
“无论这样的‘事’如何细微,都会具有情——事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以及情——事萌发、变化的时间进程,这当中可能既包含因果与逻辑关系,也可能暗含着时间的关系。
”[2]郭沫若曾经用一个公式表示诗,即“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前者被称为“Inhalt”(内容),后者被称为“Form”(形式),[1]13-16无论抒发情绪的内容还是落到纸上的诗形都离不开叙述,它们是诗之所以为之的充分必要条件。
纵观郭沫若早期诗歌的叙述,无论是抒情叙述主体、叙述结构、叙述时空,还是诗歌意象,都具有一个明显的叙述特征,即定型反复性。
它是郭沫若早期诗歌叙述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一如果说叙事文本中存在叙事主体(叙述者),那么抒情文本包括抒情诗中也应该包含抒情主体(抒情者)。
从文学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抒情主论郭沫若早期诗歌叙述的定型反复性杨四平,魏文文(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摘 要:郭沫若诗歌不仅以独特的抒情将初期白话新诗从粗糙的“以物观物”的模仿阶段推向了崇尚“情绪”的“以心观物”的创造阶段,而且在诗歌叙述上也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定型反复性特征,彻底摆脱了“非诗化”倾向,在内容和形式上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经验。
论郭沫若文学作品的抒情方式与风格
论郭沫若文学作品的抒情方式与风格:为开一代诗风的五四新文坛的杰出抒情诗人和作家郭沫若.从叙说自我情感体验出发,把自我的热情灌注到他的文学作品里,同时又把巨大的历史忧患感和社会使命感融合在自我情感中,让个人情感浓重地打上时代的印记.使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活感召力.郭沫若是一位主情的文艺大师,他的作品就是他抒情的产物.研究郭沫若文学作品的抒情。
郭沫若认为,新诗、旧诗之间的分别并不是绝然重要的,充沛的和真诚的力量才是诗最重要的内核,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他说“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地颤动,灵地颤动,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人类地欢乐地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
"
郭沫若提出诗歌节奏的内在律的观点。
郭沫若认为,优秀的诗歌的节奏应该是内在的,是情绪的涨落,也就是把诗歌的节奏全部寄托在诗歌中情感的流露,情感的喷发,情感的轨迹,情感的起落。
关于诗的形式郭沫若认为,诗的形式要绝对自由,不拘泥于限制,为了表达主题,可以采用各种形式。
不过这个观点受到别人的批评。
郭沫若曾说:“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
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与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
”。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2No.3在郭沫若早期诗歌中,死亡意识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不断闪现,反复回响。
如在《凤凰涅》中,那凤鸟与凰鸟又是“起舞”,又是“歌唱”,然而它们所有的匆忙恰是在筹备一场盛大的火葬;在《天狗》一诗中,那吞食一切的天狗,最终又在疯狂自虐中爆裂消亡;在《死》一诗中,抒情主体把现实世界中恐怖冰冷的死比喻成“我的情郎”;而在《死的诱惑》中,死亡又化身为多情的女郎;等等。
那么,在早期的诗歌创作中,郭沫若为什么如此青睐死亡这一意象?郭沫若的诗歌是崇尚情绪表现的,在对死亡主题的不断强化、对死亡意象的反复渲染中,诗人究竟意欲传达怎样的情绪?再者,郭沫若的早期诗歌,以激昂的情绪、瑰丽的想象、宏伟的构思与悲壮的风格于“五四”诗坛横空出世,那么,这种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与诗人浓郁的死亡意识是否存在内在的关联?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加以探析。
一死亡意识对郭沫若诗歌早期情绪表达的强化郭沫若早期诗歌特别重视情绪的酝酿与传达,他认为,“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 ,心琴上弹出来的M olody ,生底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
”他甚至更直接地用公式来表达对诗的理解:“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在这些阐释中,郭沫若把情绪放置到诗歌本体的地位。
因为直觉是情绪激发的门户,想象是情绪飞翔的翅膀,它们和“适当的文字”一起,共同导向诗意情绪的传达。
郭沫若早期诗歌中的情绪指向非常明确,呈现出两极对立的爱恨情绪。
其间的恨主要导向对旧秩序、旧事物的批判,其间的爱主要导向对抒情主体爱欲对象的赞颂。
并且,郭沫若在诗歌当中所传达出的爱恨情绪,不是那种温温吞吞、半遮半掩、欲说还休的缠绵的爱、幽怨的恨,而是激情似火、冷凝如冰的情绪极致。
郭沫若善于将爱与恨的情绪导向激情状态,这种由平静向激情状态的转化,常常是靠死亡意识的纳入来实现的。
例如在《凤凰涅》中,诗人通过凤鸟和凰鸟的飞翔与鸣唱传达出了对旧世界的仇恨情绪,这种情绪最初表现为凤凰二鸟对“屠场”、“囚牢”、“坟墓”、“地狱”般的黑暗世界的诅咒,接着通过凤凰二鸟合力集香木自焚,以抒情主体的死亡与黑暗世界的毁灭将批判的情绪导向了高潮。
评析郭沫若历史小说的后现代叙事特征摘要:郭沫若历史小说集《豕蹄》创作于1923年至1936年,作家灵魂深处的民族忧患意识促使他对一系列先秦历史人物进行了反叛性的创造改编,其笔触沉入人性深层,将过去宏大正史压抑下的欲望、情感等永恒命题成功地释放出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创作浪潮中一朵别具异彩的浪花。
笔者拟从历史意识和表意姿态两个方面探索郭沫若历史小说中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表意姿态1游戏历史:虚拟与消费后现代语境中,人类文化记忆和历史传统被毅然抛弃,人成为四处飘零的无根游荡者,而历史则演变为没有线形时间联结的幻影或档案。
历史的链条被无情截断,过去与将来不复存在,只有当下的呈现。
创作者大胆地戏拟与消费历史,将各种历史符号拼贴在一处,仅仅为作品铺垫一种历史氛围,增添一道历史的布景。
郭沫若历史小说集《豕蹄》创作于1923年至1936年,空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作家灵魂深处的忧患意识,从而对先秦历史人物进行了一系列叛逆性的改编,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小说创作浪潮中一朵别具异彩的浪花。
郭沫若在《马克思进文庙》一文中,随心所欲地突破时空界限,让马克思在20世纪20年代到中国的文庙来拜会孔子,两位贤哲就各自的社会主张进行了调侃式的沟通交流,其中不乏生动逼真的心理描写。
在讲述这一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的事件时,文中引用了大量《论语》、《书》和《易》里的原话,如:“天地之大德曰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还夹杂着许多时下流行的话语:“名人演讲”,“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共产”、“共妻”及“自由离婚”等。
艰涩难懂的先秦语言与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话语融为一体,作者有意将在某些特定场合才使用的话语挪移到另一语境中,运用张冠李戴、插科打诨式的话语错置,营造出一种特殊氛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郭沫若凭借自身固有的体验和认知,依靠想象力的任意捏合,虚拟出一个虚幻的世界,以今人身份复述古人之事,由此便出现了中国二千年多年前的孔圣人和19世纪共产主义的创始者跨越历史长河在文庙会面的滑稽场景。
论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特色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特色一、激情澎湃的诗歌创作从文学创作方面来说,郭沫若无论在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其涉足的领域都显示出了旺盛的开拓意识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五四”那个狂飙突进、如火如荼的时代。
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
他的创作激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这种激情的抒发更显得淋漓尽致。
而说到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女神》是不可不被提起的。
在“五四”的新诗坛上,《女神》的出版引起了一阵超乎寻常的轰动。
郁达夫在《女神》出版一周年时说,我国的新诗,“完全脱离旧诗的羁绊自《女神》始。
”可见,《女神》带给当时文坛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作为《创造社丛书》出版的第一种著作,它在新诗创作的意象和境界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创新和进步。
这部诗集是郭沫若1914年赴日留学,从明治维新后大量引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从东、西方,特别是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中汲取了诗情,并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中感受到了“新生的太阳”的“新的光明和新的热力”,寻找到了新的方向以后创作的一部充满革命激情和浪漫气质的诗集。
在这部诗集中。
郭沫若以火热的革命激情,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雄浑的格调和华丽的词藻,为我国新诗坛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富于创造力和破坏力的形象,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正如那首题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诗:无数的白云正本文由收集整理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
力的音乐,力的诗歌。
力的律吕哟!在这首诗中,各种自然物象不断地涌现,诗人将整个大自然幻化为一幅幅力的画面和一组组力的旋律,使人在受到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强烈的冲击的同时,更加感受到了充溢在画面中的沸腾不已的一腔激情。
论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特色摘要:郭沫若这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在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文艺理论、考古、历史、书法等众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1]。
从以对人性和爱的热烈呼唤基调的诗歌(以《女神》为例)、洋溢着传统浪漫主义气息与悲剧力量的历史剧(以《屈原》为例)等角度探求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特色,体味其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情怀,旨在通过学习和研究其文学创作特色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且继续前进。
关键词:郭沫若;《女神》;《屈原》;创作特色郭沫若幼年时开始诵读《诗经》、《唐诗三百首》等。
1906—1913先后在乐山和成都读小学。
对《庄子》等古代文学的涉猎,对他后来的文学倾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自然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初步接触,梁启超、章太炎新思想的营养,培育了反抗与叛逆的性格,激发了他向往反清爱国民主运动。
小学、中学时代,广泛涉猎中国古典文学,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并大量阅读《国粹学报》、《清议报》以及风行一时的“林译小说”,接受维新思想启迪,培养了爱国民主思想与反抗意识。
他的思想曾经经历过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从小资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到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发展和转变过程[2]。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革命浪潮大大激荡起郭沫若的爱国主义热情的同时,使得他所受的思想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他的浪漫主义思想与十九世纪末西欧的浪漫主义思想却又有着显著的区别,他的浪漫主义是生根在中国的土壤上的,是和中国的革命现实相关联的;在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郭沫若重视感情的自然流露、重视灵感、重视直觉,强调创作的不自觉性[3]。
郭沫若在接受浪漫主义的基础下,吸收了表现主义,他的文艺观具有多元复合的倾向。
郭沫若把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融合起来,注重自我表现和感情的流露,强调主观精神。
一、从《女神》看郭沫若的诗歌创作特色1921年8月出版的《女神》,是继胡适的《尝试集》之后,现代文学史上第二部个人的新诗集。
郭沫若集外演讲记录稿《写作经验谈》叙论近年来,郭沫若集外演讲记录稿《写作经验谈》叙论受到多方关注,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学观察。
通过探讨郭沫若的写作经历,我们了解了文学的本质,研究文学的艺术要素,并从中获得启迪。
本文将结合郭沫若的写作经历,从历史上总结出的文学编写经验,探讨文学的创作技巧、精神以及作品的刊物诚实变化,以期为文学研究以及写作者们提供帮助。
第一部分探讨郭沫若的写作经历,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到现代文学,概括了中国文学演变的历史变迁。
郭沫若有着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三味书屋》、《醒世恒言》、《童年春节的梦》等,其中有很多经典的著作,他的作品融合了历史和现实,融合了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在叙述方法上比较独特,写实而温情,充满着思想和情感,深入地表达了生活的真实。
接着,从郭沫若的文学作品来看,文学创作从起初的从容自得慢慢发展到把握文学编写经验和文学艺术要素的关键点,他在写作中心对细节有着追求,并逐渐完善细节,以达到“画中有画”的效果,从隐喻中表达文学的技巧,也提高了文学的精神性和审美效果。
他结合历史背景,以小说的形式来叙述社会现象,带有一定的抒情色彩,并带有思想内涵,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文学精神。
最后,从郭沫若的《写作经验谈》来看,文学作品的出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到文章的审稿和修改,他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文学编写经验,结合一定的实践经历,以追求文学的完美性和质量,在文学的编写的技巧上做出了比较重要的贡献,影响了他的大量作者,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加完善精致,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总而言之,从郭沫若的文学作品和《写作经验谈》来看,他融合了历史和现实,充分体现了文学的本质,勇于尝试不同的写作手法,注重把握文学艺术要素,在出版诚信改变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为文学研究以及写作者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帮助,对我们当今的写作者来说,这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追求幻美与抒写穷愁——郭沫若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
曾加荣
【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5)004
【摘要】郭沫若是著名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但并不乏小说意识.文章用现代小说观念解构郭沫若的现实题材小说,认真分析其叙事特征,认为郭沫若不仅开创了浪漫抒情小说的新文体,而且叙述角度、叙述语调、表达句式都有鲜明特点.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曾加荣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5
【相关文献】
1.从简短记录到幻设为文看小说叙事艺术的演进——以古代涉梦小说为例 [J], 刘夕媛;李巧玲
2.从简短记录到幻设为文看小说叙事艺术的演进——以古代涉梦小说为例 [J], 刘夕媛;李巧玲
3.试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图画感--郭沫若历史小说叙事艺术之三 [J], 陈伟华
4.略析郭沫若历史小说的叙事意象--郭沫若历史小说叙事艺术系列之一 [J], 陈伟华
5.幻美的追求苦闷的象征——对郭沫若诗集《瓶》的再认识 [J], 曾激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为生命救赎形式的自叙传小说——论郭沫若早期小说
肖伟胜
【期刊名称】《郭沫若学刊》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我们对郫沫若自叙传小说的研究,一般都从小说的社会学内涵或叙事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但实际上这些"幻灭浪漫主义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品质并不只
是一个诗学问题,而是一个现代性问题,是作者的"心灵"找寻相应的"形式"进而实现"真实的生命"的问题.郭涞若自叙传小说作为生命救赎的重要形式,承负起伦理关怀的神圣使命,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导致小说象征性的消失,形式化解为一连串模糊的、无结构的情绪以及对情绪的反思,心理分析取代了可以感知的、意味深长的故事.解
读这些与郭沫若心灵如此一致的小说,使我们更具体地、更深入地了解郭沫若的人
格特征,进而重审郭沫若早期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肖伟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作为形式反拨的悲伤自叙传——新时期和文革时期知青小说文本形式之对比分析[J], 刘可可
2.普实克的郭沫若早期小说研究——《中国文学的三幅素描:郭沫若》 [J], 杨玉英;廖进
3.普实克的郭沫若早期小说研究——《中国文学的三幅素描:郭沫若》 [J], 杨玉英;廖进
4.吊诡的"劳动"——论张贤亮早期小说中的劳动救赎意识 [J], 卞秋华
5.疾病隐喻与民族主义反思——以郭沫若早期小说为例 [J], 吴靖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彭超
作者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版物刊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0-7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郭沫若;早期小说;物欲;爱欲;“流氓”
摘要:郭沫若早期小说以写实手法,通过梦幻、心理描写,反映留学生在日本贫困交加的生活,也是作者本人生活的一种折射。
文章认为郭沫若早期小说写出一位在边缘线挣扎的"流氓"。
分析小说主人公爱欲、物欲压力下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其人格被侮辱、心灵被异化,成为一位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
郭沫若历史小说叙事艺术探微
陈伟华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3)010
【摘要】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多运用场景叙事,具有相当强烈的画面感;它往往以"推"镜头引入画面,重点突出,极具动感;其画面色调和暖不失震撼力、构图轻描淡写又极富层次感;对白和独白使画面和情节得以流动.这些手法使其叙事在整体上产生一种"空潭泄春,古镜照神"的效果.
【总页数】8页(P1-8)
【作者】陈伟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试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图画感--郭沫若历史小说叙事艺术之三 [J], 陈伟华
2.略析郭沫若历史小说的叙事意象--郭沫若历史小说叙事艺术系列之一 [J], 陈伟华
3.试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创作艺术 [J], 傅正乾
4.渗入现代主义艺术的短篇结集——郭沫若历史小说新论 [J], 江源
5.从"历史"到"历史小说"——论中岛敦《李陵》的叙事艺术 [J], 张芊芊;阿莉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