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患者可能会认为需要化疗或放疗,但其实不应该随意进行放疗。
应参考骨转移的范围和症状。
如果急需缓解目前的症状,对生活影响较大,可以给予放疗。
临床上更强调乳腺癌骨转移的分类,如下:1.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只需要靶向的联合内分泌治疗,不需要化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甚至不需要骨放疗。
大多数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没有疼痛或压迫症状,通过全身治疗可以控制骨转移的范围。
所以不需要过多的干预,措施多了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或经济压力。
如果对骨转移瘤邻近神经的压迫已经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困扰,此时放疗是可行的;2.HER-2阳性乳腺癌:抗HER-2治疗可与化疗联合。
患者可能受益于靶向化疗,疾病控制后不需要骨放疗。
教授表示所以乳腺癌骨转移的放疗更要慎重,通常全身治疗可控的情况下不需要骨放疗。
手术适应症较窄,除非患者四肢有单纯的骨骼问题,需要手术治疗。
大多数乳腺癌骨转移不需要手术干预,少数骨转移有明显压迫。
必须解决压迫症状,尤其是脊椎压迫。
需要咨询骨科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局部手术。
如何避免乳腺癌的发生?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乳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它的出现与患者的饮食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要预防乳腺癌,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饮食,减少脂肪、奶油等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少吃油炸、油炸食品。
此外,过量的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避免吸烟。
平时要多吃绿色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疾病的发生也与我们的情绪直接相关。
为了预防乳腺癌,希望女性朋友们学会自我调节,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娱乐。
经常放松自己,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可以调节生活节奏,减轻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
3.乳房自查:预防乳腺癌,女性要学会做自我检查,尤其是成年女性,要经常进行乳房自查。
一般一个月做一次比较好。
一旦发现乳腺癌异常,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排除乳腺癌。
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检和乳房x光检查,以便发现早期病变。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面临骨转移的问题。
骨转移会导致患者出现骨疼痛、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合理的骨转移治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药物治疗1.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Herceptin)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HER2/neu过度表达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HER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2. 激素治疗:对于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激素调节剂如阿曲珠单抗(Aromasin)、来曲唑(Femara)等药物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其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 化疗药物:化疗在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多种化疗药物如紫杉醇(Taxol)、多柔比星(Adriamycin)等,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轻骨转移的症状。
二、局部治疗1. 放疗:局部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骨转移治疗方法,可以减轻骨疼痛、预防骨折、减少肿瘤生长。
放疗可针对骨转移灶进行局部治疗,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
2. 手术治疗:对于骨转移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可以切除骨转移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三、辅助治疗1. 骨强化治疗:骨强化治疗可以通过使用氮杂环酮类(Bisphosphonates)药物或抗RANKL抗体如丹宁酸钠(Zometa)来改善患者的骨密度,预防骨折和骨疼痛。
2. 康复治疗: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涉及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辅助治疗。
其中,针对具体的分子亚型和激素受体状态,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和激素调节剂非常重要。
此外,放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骨转移路径(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2、既往有乳腺癌病史。
出现骨疼痛、骨折、AKP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
3、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常规检查。
4、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
(二)诊断依据。
1、初筛诊断方法: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
2、骨转移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骨X线/CT/MR。
3、骨活检:必要时可获病理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考虑癌组织ER/PR、Her-2、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是否缓慢。
2、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3、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
4、Her-2过表达可考虑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
5、乳腺癌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而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
6、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可尽量延长用药时间以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特点1、原发和(或)复发转移灶肿瘤组织ER阳性和(或)PR阳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如术后2年以后才出现复发转移)3、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或无明显症状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漫性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不大,不危及生命的内脏转移)(四)治疗目的1、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SREs)。
2、缓解疼痛。
3、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4、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五)可以门诊或住院治疗。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明确有骨转移。
(七)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2.胸腹部CT、心电图;3.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超声心动、头颅CT或MR。
(八)治疗方案1、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2、双膦酸盐治疗。
3、手术治疗。
4、放射治疗。
5、镇痛和支持治疗。
内分泌治疗方案1、绝经后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首选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片。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健康。
乳腺癌早期不容易发现,往往由于病情发展速度快,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
乳腺癌到了晚期常会出现转移,其中骨转移也是比较常见的,一旦出现转移局部治疗很难控制疾病,那乳腺癌骨转移症状有哪些呢,如何治疗呢?A.乳腺癌骨转移主要是以血行播散的方式进行,有60%未治愈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以胸腰段椎骨和骨盆最易发生,其发生率占64.7%和41.2%,其次为肋骨(与癌灶邻近部位多见)肤骨、股骨、颅骨,此外胸骨的转移率最低,约为 3.5%,临床上多发性骨转移比单发性多见。
B.转移的早期出现轻度的、间歇性的骨痛,逐渐发展成持续性骨痛,进行性加剧,有压痛,如果是椎体受累,可以出现脊椎棘突的压痛和叩痛。
疼痛部位可以固定或不固定,夜间尤甚,痛性多种多样,疼痛造成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而使病人出现被动体位。
如果骨转移灶的位置表浅,或转移日久骨膨胀变形时,可以出现局部的肿胀。
C.病理性的骨折发生,由于乳腺癌易于出现骨转移,过去甚至有患者是以病理性的骨折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
这些病理性骨折可以自行发生,也可以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和体征也不同。
椎骨病理性骨折表现为锥体变形、塌陷,可出现脊髓的压迫症状,最初症状为神经根痛和感觉障碍,当病变发展到脊髓部分受压时可出现半切综合征,当进入脊髓完全受压期后则发生截瘫。
乳腺癌出现骨转移手术的意义不大,此时治疗主要放化疗和中医治疗。
放化疗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很多患者虽然现在病情稳定,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癌细胞卷土重来,因此建议患者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中医药一方面能减轻副作用和并发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提高整体治愈率。
中医治疗癌症不同于西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特点,在抑制癌细胞,控制病情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保护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其远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均明显提高。
乳腺癌骨转移科普知识乳腺癌骨转移听起来挺吓人的,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怪兽从乳腺这个“小城堡”逃窜到骨头这个“大堡垒”里去搞破坏了。
不过咱们可不能被它吓倒,得好好了解了解这个“家伙”。
你可以把乳腺癌想象成一群邪恶的小喽啰,它们一开始在乳腺这块“领地”上兴风作浪。
可有些时候呢,这些小喽啰不安分,就像想扩张地盘的强盗一样,沿着身体里的“小路”(血管、淋巴管啥的)跑到骨头那儿去了。
骨头本来是我们身体的“承重墙”啊,支撑着我们能蹦能跳的,这下可好,小怪兽一来就想在这墙上乱刻乱画。
一旦发生骨转移,那感觉有时候就像有无数只小蚂蚁在骨头里爬来爬去,还时不时咬上一口,让患者疼痛难忍。
这疼痛啊,就像是有人在你的骨头里装了个小闹钟,还专挑你不注意的时候突然“闹铃大作”,让你措手不及。
但是呢,咱们也不是毫无办法。
现在的医学就像是拥有超能力的魔法棒。
医生们会像超级英雄一样,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像X光、骨扫描这些神奇的“透视眼”,先把小怪兽的行踪摸得一清二楚。
治疗骨转移就像是一场和小怪兽的大战。
放疗就像是发射激光炮,对准骨头里的坏家伙一阵猛攻,把它们打得屁滚尿流。
而药物治疗呢,那些抗癌药物就像是小勇士,跑到身体里去和癌细胞这个“坏蛋”展开激烈搏斗。
有时候,为了防止骨头这个“堡垒”被小怪兽破坏得太严重,还会有像“加固工程”一样的治疗。
像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这就好比给骨头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小怪兽啃不动。
患者自己呢,也得像个坚强的战士。
保持好的心态,不能让这个病把自己吓哭,要像个打不倒的不倒翁一样。
饮食上也得讲究,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把身体养得壮壮的,就像给身体这个“大部队”补充弹药一样。
虽然乳腺癌骨转移是个麻烦的事儿,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像大家一起组队打游戏一样,医生、患者还有家人朋友共同作战,那这个小怪兽迟早会被我们打败的。
所以啊,不要太悲观,乐观面对,就当是一场特殊的人生挑战,我们肯定能战胜它的!。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乳腺癌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乳癌骨转移的诊断1. 临床表现:乳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骨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病理性骨折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癌骨转移的重要手段,包括X射线、CT、MRI、骨扫描等。
3. 生化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诊断乳癌骨转移。
4. 肿瘤标志物: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如CA153、CA125等)的升高可能提示乳癌骨转移。
三、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1. 乳腺癌原发灶治疗(1)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AI)、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等。
(2)化疗:化疗适用于乳腺癌骨转移进展迅速、症状明显、无禁忌症的患者。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长春新碱等。
2. 骨转移灶治疗(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手段,可有效缓解骨痛、防止病理性骨折等。
放射治疗可分为局部放疗、全脑放疗和全身放疗。
(2)骨水泥填充术:对于病理性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行骨水泥填充术,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
(3)药物治疗:针对骨转移灶,可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a. 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常用药物有唑来膦酸、帕米膦酸等。
b. 降钙素: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轻骨痛,常用药物有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
c. 骨生长因子:骨生长因子可促进骨形成,改善骨质疏松,常用药物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等。
3. 症状缓解治疗(1)镇痛治疗:针对骨痛症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进行镇痛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乳腺癌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导语:乳腺癌是一种生理性的癌症,这也不能避免它转移的可能性,导致乳腺癌转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接收治疗。
自暴自弃,心理上的因素等等都会
乳腺癌是一种生理性的癌症,这也不能避免它转移的可能性,导致乳腺癌转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接收治疗。
自暴自弃,心理上的因素等等都会导致乳腺癌转移,下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乳腺癌转移的途径都有哪些,要切断这些转移的途径。
1、淋巴道转移:一般病人就诊时有50%~77%已有淋巴结转移。
乳房的淋巴引流有四个途径:
1)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引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
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流向胸大、小肌淋巴结,直接到达锁骨下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上淋巴结。
2)部分乳房内侧的淋巴液通过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
3)两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一侧乳房的淋巴液可以流向另一侧。
4)乳房深部淋巴网可延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肝。
另外,癌细胞也可以返流引起胸膜及脊柱转移。
2、血道转移:乳腺癌细胞可进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入血循环而至远处转移。
可引起肺、骨、软组织、肝及肾上腺等转移。
其中:骨转移以胸、腰椎及骨盆多见。
寻医问药提示:乳腺癌的转移概率很大,主要是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等,乳腺癌转移后的治疗应该选择中药综合治疗。
虽然我们不能积极的去预防乳腺癌,没有找到可以预防乳腺癌的良药,但是在治疗方面,经过专家的研究和验证。
癌症也是可以治愈的,。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乳腺癌骨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侵犯骨骼并引起骨骼病变,是乳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
乳腺癌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针对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二、药物治疗1. 骨吸收抑制剂骨吸收抑制剂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减轻骨痛、防止病理性骨折。
常用的骨吸收抑制剂有:(1)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等,可有效降低骨转移患者的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发生率。
(2)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如钙三醇、维生素D3等,可促进肠道钙吸收,提高血钙水平,有助于骨骼健康。
2. 骨形成促进剂骨形成促进剂可以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有助于修复骨骼损伤。
常用的骨形成促进剂有:(1)地诺前列素: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
(2)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同时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
3. 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肿瘤负荷。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1)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等,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2)靶向治疗药物:如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等,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3)免疫治疗药物:如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有效缓解骨痛、控制肿瘤生长、预防病理性骨折。
常用的放射治疗方法有:1. 外照射放射治疗:采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2. 近距离放射治疗: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部位,实现高剂量照射,提高治疗效果。
3. 伽马刀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精确打击肿瘤部位,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而乳腺癌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骨转移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和功能障碍,还会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
因此,针对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显得十分重要。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作为乳腺癌骨转移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切除转移灶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转移灶的数量和位置等因素。
对于单个转移灶较大的患者,手术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多个骨转移及广泛瘤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则难以实施。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作为骨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中。
放射治疗可以减缓骨痛、增强骨骼稳定性,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对于局部病灶较小、疼痛明显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提供显著的缓解效果;而对于病灶较大,合并局部压迫症状严重的患者,放射治疗则需要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疗效。
三、内分泌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分泌治疗通过干扰肿瘤细胞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约有80%的患者存在雌激素受体阳性,对内分泌治疗特别敏感。
内分泌治疗通常包括雌激素拮抗剂、芳香化酶抑制剂等药物。
四、靶向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的靶向治疗主要是指通过靶向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赫赛汀、曲妥珠单抗、依抚仙、培美曲塞等。
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其特异性和效果的可预测性,可以减轻化疗对患者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五、综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治疗通常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射、内分泌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
综合治疗既能减轻疼痛,又能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综合治疗还能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治疗对身体的损害。
乳腺癌的转移途径与转移规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乳腺癌的转移途径和转移规律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转移途径、影响因素以及转移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的转移途径乳腺癌的转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血行转移:乳腺癌可通过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进入远处器官。
血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晚期转移的重要途径。
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部、肝脏、骨骼和脑部等。
血行转移的机制包括肿瘤细胞入侵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远处器官生长形成转移灶。
2. 淋巴转移:乳腺癌的淋巴转移是通过淋巴管系统进行的。
乳腺组织中分布着大量淋巴管,乳腺癌可通过淋巴管侵犯术语淋巴结,进而在淋巴结转移。
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途径包括腋窝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等。
3. 腹水种植:乳腺癌可通过腹腔腹水的形式在腹腔内播散种植,进而形成腹腔转移灶。
腹水种植主要发生在乳腺癌晚期患者,通常伴随腹水的腹痛、腹胀等症状。
二、影响乳腺癌转移的因素乳腺癌的转移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特征:乳腺癌的转移与肿瘤的大小、分级和分子类型等特征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肿瘤越大、分级越高、分子类型越恶性,转移的风险就越高。
2. 淋巴结受累:乳腺癌的转移与淋巴结的受累程度也有关系。
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预防乳腺癌转移至远处器官具有重要意义。
3. 患者因素: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遗传背景和免疫功能等也会影响乳腺癌的转移。
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患者转移的风险较高。
4. 外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生活习惯以及营养摄入等外界因素与乳腺癌的转移风险相关。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环境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转移。
三、乳腺癌的转移规律乳腺癌的转移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乳腺癌的首发灶转移:乳腺癌的转移通常是从原发灶开始的。
乳腺癌的原发灶会通过淋巴管系统或者血液循环进入远处器官,形成转移灶。
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灶有助于控制乳腺癌的转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系列十六)16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16.1 概述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65%~75%,而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
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常见的并发症。
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后症状(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所行的放疗)及高钙血症。
16.2 骨转移的诊断方法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是骨转移的初筛诊断方法。
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显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度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骨ECT检查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
乳腺癌分期高于T3N1M0患者进一步行常规分期检查。
骨ECT检查也可选择性地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分期检查。
MRI、CT和X线检查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
对于骨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该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骨窗)及X线检查,以确认骨转移情况,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
PET/CT可以直接反映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已有临床研究提示,18F-FDG PET/CT具有与骨ECT相似的灵敏度,更高的特异度,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优于骨ECT;但是专家组认为目前PET/CT在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所以,骨转移的临床诊断,ECT可以作为初筛检查,X线、CT和MRI可以明确有无骨转移,PET/CT的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学诊断。
16.3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乳腺癌骨转移多为多发性溶骨性病变,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中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误诊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线摄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转移路径表单
综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乳腺癌转移路径的详细信息,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并协助病患的恰当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了解其转移路径对于病情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乳腺癌转移路径表
直接扩散转移
直接扩散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通过邻近的淋巴结进行扩散。
常见的转移位置是乳腺局部淋巴结。
临床上,可触及肿块并出现疼痛。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乳腺癌的另一种常见转移方式,通过淋巴管传播至腋窝淋巴结。
临床上,病患会出现肿块和淋巴水肿等症状。
血液转移
血液转移是乳腺癌的最终转移路径,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全身,常见转移位置包括骨骼、肺部和肝脏等。
病患可能会出现乏力、骨痛、呼吸困难以及黄疸等症状。
处理方法
根据乳腺癌的转移路径不同,医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处理方法:
1. 手术切除:对于直接扩散转移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2. 放疗:对于淋巴道转移,放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3. 化疗:对于血液转移,化疗可用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总结
乳腺癌的转移路径是复杂多样的,了解其转移方式对于确定恰
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根据转移路径的不同,医务人员可选择合
适的处理方法,以便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步入快节奏时代,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
乳腺癌早期,如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但病情如果发展到晚期出现骨转移,不仅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还会增加治疗难度,时刻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及早做到骨转移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乳腺癌骨转移都有哪些早期症状吧!骨转移是乳腺癌血行转移中常见的转移途径。
癌细胞向骨转移,会较大面积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
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的存活期。
其早期症状有:症状一:疼痛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
可以是深层钝痛、间歇性痛,与活动无关。
初起在卧床休息后得到缓解,以后随着转移灶的增大,一般到了骨转移后期,疼痛会更加严重,呈持续性疼痛的症状。
往往在出现病变区疼痛几个月以后,乳腺癌患者才出现骨质破坏。
症状二:病理性骨折有10%左右的乳腺癌骨转移会并发病理性骨折。
长骨转移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肿瘤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同时,当肿瘤细胞广泛转移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
症状三:溶骨性病变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的溶骨性病变为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躯体疼痛时,即使X线摄片阴性,也不可轻易否定骨转移的存在。
通过上文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能够及时察觉,进行有效治疗。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教授指出,乳腺癌骨转移虽然暂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影响生活质量,此外如果癌细胞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因此,出现骨转移又该如何治疗呢?临床上,数以万计的患者都选择中医药“三联平衡疗法”进行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路径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2、既往有乳腺癌病史。
出现骨疼痛、骨折、AKP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
3、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常规检查。
4、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
(二)诊断依据。
1、初筛诊断方法: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
2、骨转移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骨X线/CT/MR。
3、骨活检:必要时可获病理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考虑癌组织ER/PR、Her-
2、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是否缓慢。
2、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3、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
4、Her-2过表达可考虑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
5、乳腺癌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而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
6、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可尽量延长用药时间以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特点
1、原发和(或)复发转移灶肿瘤组织ER阳性和(或)PR阳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如术后2年以后才出现复发转移)
3、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或无明显症状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漫性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不大,不危及生命的内脏转移)
(四)治疗目的
1、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SREs)。
2、缓解疼痛。
3、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4、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五)可以门诊或住院治疗。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明确有骨转移。
(七)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
功、肾功、血脂);
2.胸腹部CT、心电图;
3.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超声心动、头颅CT或MR。
(八)治疗方案
1、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2、双膦酸盐治疗。
3、手术治疗。
4、放射治疗。
5、镇痛和支持治疗。
内分泌治疗方案
1、绝经后复发转移乳腺癌:
一线内分泌治疗首选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片。
二线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三苯氧胺、氟维司群等),及孕激素(如甲地孕酮、甲地孕酮等)。
(具体见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2、绝经前首选化疗,适合或需要内分泌治疗时,可卵巢去势+芳香化酶抑制剂。
化疗方案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如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生存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可考虑化疗。
首选化疗方案包括单药序贯化疗或联合化疗(具体见晚期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Her-2阳性并且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推荐一线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某些化疗药物或单药方案(具体见晚期乳腺癌的化疗方案);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患者,首选考虑内分泌治疗(具体见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骨改良药物(BMA)的用法及用量
(1)地诺单克隆抗体:120mg,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
(2)帕米膦酸:90mg 静脉滴注,不少于2小时,每3-4周一次。
(3)唑来膦酸15mg 静脉注射,不少于15分钟,每3-4周一次。
上述药物一旦开始使用,用药需持续到两年或患者机体状态出现实质性衰退。
BMA使用注意事项:
(1)肾毒性评估:对于肌酐清除率>60ml/min,无须改变BMA的剂量、注射时间和用药间隔;若静脉滴注双膦酸盐,每次用药前需监测患者血清肌酐水平。
(2)对于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接受透析者,以地诺单克隆抗体治疗时推荐进行密切监测,以防发生低钙血症。
(2)下颌骨坏死的预防:所有患者在接受BMA治疗之前均应接受牙科检查及必要的预防性牙科处理。
(3)长期使用双膦酸盐应注意每天补充500mg钙和适量的维生素D。
(4)在使用BMA治疗时,不推荐将生化标志物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放射治疗方法:缓解骨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1)体外照射(具体见骨转移的放疗)。
(2)放射性核素(S89等)。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固定术、置换术、神经松解术。
治疗选择:固定术选择性用于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预期生存时
间>4周。
镇痛和支持治疗
(1)止痛药物治疗应遵循WHO癌症治疗基本原则。
(2)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与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用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NMDA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