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85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课题】判断与推理
【教学目的】1、掌握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逻辑推理的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理由充足律;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直接推理法、假设法、列表法、连线法等等;
2、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例1】在一桩盗窃案中,有两个嫌疑人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询问。
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未盗窃。”
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未盗窃。”
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最后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
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那么盗窃犯是谁
【分析与解答】(直接推理法)
由已知我们知道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所以第三个证人的话一定是假话。由第三个证人所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知:前面两个证词都是假的,所以甲、乙都是盗窃犯。
【例2】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个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调查研究,已证实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另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罪犯是谁
【分析与解答】(假设法)——在假设前先分析条件,然后再假设。
由已知条件告诉我们四个嫌疑人中有两人说假话,两人说了真话。我们再分析这四个人的供词知:乙和丁两个人证词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们两人的话要不都对,要不都错。现我们假设甲说的话是错的,那么罪犯不是乙、丙、丁三人之中,那罪犯肯定是甲。那么乙说的话也是错,则丁说的话也是错的,这样就有三个人说假话了。这与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另两人说了真话矛盾,所以甲说的真话,那么乙、丁肯定说是假话,所以甲、丙说的真话,乙、丁说的假话。由乙说的是假话知:乙是罪犯。由甲说的是真话知:甲不是罪犯,再由丙也说的是真话知:丁是罪犯。所以乙、丁是罪犯。
【例3】甲、乙、丙三人被蒙上眼睛,告诉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帽子的颜色不是红的就是绿的。然后就去掉蒙眼睛的布,要求每个人如果看见别人(一个人或两个人)戴的是红帽子就举手,并且谁能断定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谁就马上离开房间。三人碰巧戴的都是红帽子,因此三个人都举手了,几分钟后,丙首先走开了,他是怎么推导出自己的头上帽子的颜色的
【分析与解答】(假设推理法)
如果丙戴的是绿帽子,甲可以看见一顶绿帽子和一顶红帽子。甲可以通过乙也举知:乙也看见了红帽子,那么可以甲断定自己戴的是红帽子,但是甲并没有首先离开。乙也可以和同样的推理,但乙也没有首先离开。所以可以断定丙戴的不是绿帽子,而是
红帽子。
【例4】学田小学举行科技知识竞赛,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爱好读书的四名学生的成绩作了如下估计:
(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3)甲得第二,丁得第四。比赛结果一公布,果然是这名学生获得前四名。但以上三种估计,每一种都对了一半错了一半。他们各得第几名
【分析与解答】(表格假设法)——同学们的估计一半对、一对错
如果假设第一种估计中“丙得第一错,乙第二对”,可得到表1:
表1 表2显然出现矛盾,第二有两个人:甲和乙。所以我们原先的假设不正确,那么第一种估计中,必定是“丙得第一对,乙得第二错”,照此推理我们得到表2。推得的表2没有出现矛盾,所以答案如表2所示,这四名学生的实际名次顺序是丙第一,甲第二,丁第三,乙第四。
【例5】有9个乒乓球,它们的大小形状一样,其中有1个次品比其它正品的重轻一点。你能不能用一台天平称两次(不用砝码),就把次品挑出来
【分析与解答】(直接推理法)
把9个乒乓球平均分成三组,每组3个。第一次任意选两组分别放到天平的两边,如
果天平是平衡的,那么另一组乒乓球中包含一个次品;如果天平是不平衡的,那么在
天平翘起来那边的那组乒乓球中包含一个次品。第二次在有次品的那组乒乓球中任意
选两个分别放到天平的两边,如果天平平衡人,那么另一个乒乓球就是次品;如果不
平衡,那么天平翘起来那边的乒乓球是次品。
【例6】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四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用了汉、
英、法、日四种语言。情况如下:
(1)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2)有一种语言四人中有三人
都会;(3)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4)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
乙与丙可能直接交谈;(5)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甲、乙、丙、丁各会什么语
言
【分析与解答】(列表法)
在肯定的一格打“√”,在否定的一格打“╳”
表1 由(3)知,“甲、日”格打“√”,“丁、日”格打“╳”,“乙、英”格打“╳”。
由(5)知,“甲、法”格打“╳”,由(4)知,“丙、日”格打“╳”。
由(1)知,甲会两种语言,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甲会日语,不会法语。那我们可以假设
甲会汉语,不会英语(如表1)。再由(4)知,“丙、汉”格打“╳”,由(1)知,“丙、
英”,“丙、法”格都打“√”。由(4)知,“丁、英”“丁、法”格都打“╳”,所以“丁、
汉”格打“√”。由(4)知,“乙、法”格打“√”。由(5)知,“乙、日”格打“╳”。最后在“乙、汉”格打“√”。
【课堂练习】试卷
【课后练习】P
25 T
1、
、T
2、
、T
3、
、T
4
、
、
T
8、
、T
9、
、T
10、
、T
11
、
、
T
14、
、T
16、
、T
19、
。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