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软件体系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741.50 KB
- 文档页数:30
软件开发中的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中的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研究和应用1. 引言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起着指导和规范开发过程、减少系统错误和故障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情况。
2.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件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了系统的组织方式、组件的职责和关系、系统的行为和性能特性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有分层结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发布订阅结构等。
3.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指根据软件功能和需求对软件进行分析、概念化、详细设计和建模的过程。
在软件设计阶段,开发人员需要确定系统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算法设计等。
良好的软件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理解性和可扩展性。
常用的软件设计方法有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服务设计。
4. 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的研究内容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研究如何将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并定义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接口。
(2)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研究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如面向对象、分布式、并行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领域。
(3) 软件设计原则和方法:研究通用的软件设计原则和方法,如高内聚低耦合、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等,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
(4) 软件设计模式:研究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
(5) 软件质量保证:研究如何通过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来保证系统的质量,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5. 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的应用情况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的研究成果在实际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们对于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比如,在分布式系统开发中,研究人员通过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的方法来解决系统的可扩展性、容错性等问题;在移动应用开发中,研究人员通过软件设计模式和原则来提高应用的用户体验和性能。
软件体系结构概述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的组织方式和结构框架,包括系统的组件、模块、连接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了系统的主要构成和交互方式,以及系统的整体特性和行为。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选择对于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软件体系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个软件系统的蓝图或者设计模板,它指导和限制了系统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并对系统的演化和重用性提供支持。
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分层体系结构、面向对象体系结构、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等。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是最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之一,它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
客户端负责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服务器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
这种体系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通信开销。
分层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具有特定的功能。
常见的层次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交互,业务逻辑层负责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访问。
分层体系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通信开销。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它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对象,每个对象具有特定的属性和方法,并通过消息传递进行交互。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内存开销。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多个服务,每个服务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接口。
这些服务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交互,从而实现系统的功能需求。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跨平台性,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通信开销和服务管理的复杂性。
除了以上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定领域的体系结构,如实时系统体系结构、并行系统体系结构等。
实时系统体系结构适用于对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的系统,它需要快速的响应和高可靠性。
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一、前言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产业意义。
本文将从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其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二、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是一种针对现代软件开发的设计和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对象为基本单位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在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中,软件系统被抽象为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对象组成的集合,每个对象都具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这些对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体系结构。
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劣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主要优势包括:1. 可复用性高: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可以高度重复使用,通过类和对象的复用,可以快速构建复杂的软件系统。
2. 易维护性高:由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基于类和对象的,代码的修改只需要修改相关类和对象,而不会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从而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3. 增强软件的可扩展性:面向对象开发模式下,程序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新的对象创建,从而实现弹性分层。
4. 更贴近对象的本质:程序员能够以更自然的方式来刻画问题本身中的对象。
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的主要缺陷包括:1. 复杂度高:由于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需要对各种类型的对象进行抽象,存在相当大的复杂度,从而导致开发成本高。
2. 性能不佳:由于对多个对象的频繁交互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面向对象软件系统在性能方面较差。
三、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重要概念,用于解决软件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设计模式可以被视为一个经过优化过的、在软件系统中反复使用的通用解决方案,可用于解决各种软件设计问题。
设计模式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实际应用场景,设计模式可分为三类: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下面分别进行讲解。
1. 创建型设计模式创建型设计模式通常用于创建对象的过程中,涵盖了一系列可用于创建对象的方法,例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原型模式等。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能否使用重复的体系结构模式,即能否达到体系结构级的软件复用。
也就是说,能否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使用同一体系结构。
基于这个目的,学者们开始研究和实践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和类型问题。
Garlan和Shaw根据此框架给出了通用体系结构风格的分类。
(1)数据流风格:批处理序列;管道/过滤器。
(2)调用/返回风格:主程序/子程序;面向对象风格;层次结构。
(3)独立构件风格:进程通信;事件系统。
(4)虚拟机风格: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
(5)仓库风格:数据库系统;超文本系统;黑板系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1.分层系统层次系统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一层为上层服务,并作为下层客户。
例如,四层的分层式体系结构可以分为应用软件、业务软件、中间件和系统软件。
这种风格支持基于可增加抽象层的设计。
这样,允许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个增量步骤序列的实现。
由于每一层最多只影响两层,同时只要给相邻层提供相同的接口,允许每层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同样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层次系统最广泛的应用是分层通信协议。
在这一应用领域中,每一层提供一个抽象的功能,作为上层通信的基础。
较低的层次定义低层的交互,最低层通常只定义硬件物理连接。
2.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 C/S)软件体系结构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且为实现共享而提出来的,是20世纪90年代成熟起来的技术,C/S体系结构定义了工作站如何与服务器相连,以实现数据和应用分布到多个处理机上。
C/S体系结构有3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
传统的C/S体系结构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服务器为多个客户应用程序管理数据,而客户程序发送、请求和分析从服务器接收的数据,这是一种“胖客户机”、“瘦服务器”的体系结构。
与二层C/S结构相比,在三层C/S体系结构中,增加了一个应用服务器。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的抽象描述。
它是构建软件系统的基础,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目标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的抽象描述,它包括软件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静态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组件的组织方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动态行为是指软件系统中组件的交互方式和相互之间的通信方式。
二、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是实现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
可重用性是指软件系统中的组件能够被多次使用,可维护性是指软件系统中的组件能够被轻松地修改和维护,可扩展性是指软件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功能的扩展,可伸缩性是指软件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性能的扩展。
三、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领域软件体系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软件系统开发,特别是大型跨平台和分布式系统的开发。
在金融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被应用于交易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在电子商务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被应用于在线购物系统和支付系统的开发;在物流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被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的开发。
四、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原则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模块化:将软件系统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只负责特定的功能,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交互。
2. 松耦合: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应尽量降低,避免模块之间的紧密耦合,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3. 高内聚:模块内部的各个元素之间应紧密关联,功能相关的元素应放在同一个模块中,以提高系统的内聚性。
4. 分层:将软件系统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上层层次通过接口调用下层层次的功能。
5. 可伸缩性: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扩展。
六、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服务导向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和领域驱动设计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也越来越重要。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它是指软件系统中各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的一种描述方式。
软件体系结构不仅仅是软件系统的设计,还涉及到软件系统的架构、组件、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设计时所考虑到的系统结构和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和通信方式。
它是软件系统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程序员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整个项目。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独立开发,最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性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软件开发者们更清楚地定义系统范围、确定模块之间的关系、减少冲突和风险等。
此外,软件体系结构还可以帮助软件开发者预测系统的变化,让系统更加易维护和扩展。
软件体系结构的种类软件体系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根据结构组织按照软件系统的结构组织方式来分类,可以分为:层次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面向对象体系结构等。
层次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尽量保持独立,每个层次只依赖于下一层次,不依赖于上一层次。
这种体系结构的好处是简单易懂,可维护性高。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是指将软件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
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客户端通过调用服务器端提供的服务来实现自己的功能。
这种体系结构的好处是扩展性好,因为只要增加一台服务器就可以为更多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是指将软件系统看成是若干个对象的集合。
每个对象有一些属性和方法,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调用来完成一些功能。
这种体系结构的好处是维护性好,因为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清晰。
2. 根据数据流方向按照数据流的方向来分类,可以分为:单向体系结构、双向体系结构。
单向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在数据流的传递方向上是单向的,只有一个方向。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指在软件系统的设计中,通过一系列的模式、原则和规范来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不同的体系结构风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来选择和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系统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分层体系结构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层次,每个层次都靠近系统的用户界面。
每个层次都依赖于较低层次,并提供给更高层次的功能。
这种风格可以实现系统的可复用性和可重用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变更不会影响到其他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客户端和服务器。
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和显示信息,而服务器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
这种风格可以实现系统的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组相互协作的对象,并通过消息传递来进行通信和交互。
每个对象都具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并通过继承和组合来扩展和重用现有的对象。
这种风格可以实现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提高系统的复杂性和可重用性。
事件驱动体系结构是基于事件和事件处理的软件设计方法。
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作为事件的发布者或订阅者,通过触发事件和处理事件来实现系统的功能和交互。
这种风格可以实现系统的松散耦合和可扩展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性。
数据驱动体系结构是基于数据流和数据处理的软件设计方法。
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作为数据的生产者或消费者,通过传递数据和处理数据来实现系统的功能和交互。
这种风格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率和低耦合,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总结起来,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指在软件系统的设计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选择和应用一系列的模式、原则和规范来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通过选择适合的风格,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软件体系结构总结引言软件体系结构是指对软件系统概要设计的抽象表示,它定义了系统的结构组成、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方式。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和复用性。
本文将从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常见的体系结构风格以及体系结构设计原则进行总结。
软件体系结构概念软件体系结构是对软件系统进行高层次抽象的表示,能够描述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
它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指导软件系统的开发和演化。
软件体系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1.结构元素:指系统中的组件、连接器和配置。
组件是系统中的可替换部分,连接器是组件之间进行通信和协作的媒介,配置是组件和连接器的物理安排。
2.组件关系:描述组件之间的静态关系,比如依赖关系、聚合关系、继承关系等。
3.交互方式:描述组件和连接器之间的动态交互方式,包括数据流、控制流和事件触发等。
4.分析视图: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静态特性,通过分析视图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5.设计视图: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组件和连接器的具体实现细节。
常见的体系结构风格在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体系结构风格包括以下几种:1.面向对象体系结构: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将系统分解为一系列的对象,每个对象封装了数据和操作,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协作。
2.分层体系结构:将系统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上层层次使用下层层次提供的服务。
3.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将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
4.数据流体系结构:以数据流为中心,将系统划分为一系列的数据流和处理器,数据流通过处理器进行转换和处理。
5.发布-订阅体系结构: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式,组件之间通过发布者-订阅者模型进行通信。
不同的体系结构风格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体系结构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特点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对软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它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模块化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注重对软件系统的模块化划分。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或任务。
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难度和维护成本。
同时,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清晰,便于模块之间的协作与集成。
2.分层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分层设计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
每一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或服务,并通过明确定义的接口与其他层次进行通信。
分层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同时,各层次之间的依赖关系清晰,每一层次的实现对上层是透明的,便于功能的修改和扩展。
3.面向对象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倾向于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简单的对象,并通过对象间的继承、组合和关联等关系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面向对象设计具有易于理解、易于维护、易于扩展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4.客户与服务的解耦: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注重将客户端与服务端解耦。
客户端只需要关注所需的服务,而不需要关心服务的具体实现。
服务端负责提供服务并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这种解耦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允许系统的不同部分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开发和演化。
5.弹性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强调系统的弹性设计。
系统应该具有适应性和容错性,能够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变化时进行调整和自适应。
弹性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系统运行的风险。
6.可视化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倾向于采用可视化的设计方法。
通过绘制各种图表、图形和图示,将系统的结构、组织和功能可视化,便于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协作。
7.迭代与重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倡导迭代与重构。
实验一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一)实验目的(1)理解管道-过滤器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的原理(2)掌握管道-过滤器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的实例(3)管道-过滤器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的编程实现实验内容1.管道-过滤器软件体系结构(1)在dos提示符下输入下面的命令:dir | more使得当前目录列表在屏幕上逐屏显示。
dir的输出的是整个目录列表,它不出现在屏幕上而是由于符号“|”的规定,成为下一个命令more的输入,more命令则将其输入一屏一屏地显示,成为命令行的输出。
(2)Java I/O流中的管道流类PipedInputStream和PipedOutputStream可以方便地实现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这两个类的实例对象要通过connect方法连接。
下面程序的功能是sender发送“Hello,receiver! I`m sender”给receiver,然后receiver 接受后显示出来并且在前面加上“the following is from sender”的信息。
管道流内部在实现时还有大量的对同步数据的处理,管道输出流和管道输入流执行时不能互相阻塞,所以一般要开启独立线程分别执行,顺便复习了多线程操作。
import java.io.*;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TestPiped{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sender s = new sender();receiver r = new receiver();PipedOutputStream out = s.getOut();PipedInputStream in = r.getIn();try{in.connect(out);s.start();r.start();}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class sender extends Thread {PipedOutputStream out = new PipedOutputStream();public PipedOutputStreamgetOut(){return out;}public void run() {String str = "Hello,receiver ! I`m sender\n";try {out.write(str.getBytes());out.close();}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class receiver extends Thread {PipedInputStream in = new PipedInputStream();public PipedInputStreamgetIn() {return in;}public void run(){byte [] buf = new byte[1024];try {intlen = in.read(buf);System.out.println("the following is from sender:\n"+new String(buf,0,len));in.close();}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程序的执行结果:the following is from sender:Hello,receiver ! I`m sender2.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有一个已知的二维坐标系,在坐标系中定义了若干种规则的图形:圆、正方形、矩形和椭圆。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面向对象的嵌入式软件IDE的架构与设计1张小琪 王培进1(烟台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E-mail: wpj@ , zxq@ )摘 要:嵌入式硬件发展日新月异,使得软件的比重逐渐加大,针对目前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的不足,本文提出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来设计一种嵌入式软件IDE,使设计人员利用可重用的组件模块,搭建符合硬件要求的软件系统,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关键词:面向对象,嵌入式软件IDE, 交叉编译, 内核移植Object-Orient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Embedded System IDE SoftwareZHANG Xiao-Qi WANG Pei-Jin(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China)(E-mail: wpj@ , zxq@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hardware makes the proportion of software design increase gradually. This paper proposed one method of designing embedded software IDE based on object oriented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IDE .Software designers can use these reusable components modules to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system which meets the hardware system. This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Key words Object-Oriented ; Embedded software IDE; Cross Compile; Kernel Porting1烟台市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7148)Supported by Yant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2007148) 收稿日期 2010-05-12 收修改稿日期2010-07-01Received Date 2010-05-12; in revised form Date 2010-07-011 引言随着芯片、软件、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嵌入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军事技术以及文艺商业等领域,人们已经进入了后PC 时代,嵌入式系统正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分析与比较摘要:软件开发从汇编语言、过程式语言、面向对象、面向组件发展到面向服务,每一步都体现了不断抽象、更加贴近业务实际的发展趋势。
当前软件发展正处于从面向组件思想向面向服务思想的跨越阶段。
本文深入分析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架构,得出相关的优缺点。
关键字:面向过程,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1 背景当前,信息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软件系统越来越庞大,但是软件系统内部组成模块的规模却越来越小;软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系统的开放性却越来越好。
信息系统软件正向着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以及具有高度可重用性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这种大型复杂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速度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
1)自底向上法自底向上法出现于早期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即在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时自下而上,先从底层模块做起,然后逐步完成整个系统。
自底向上法使得系统的开发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真正的需要;有助于发现系统的增长需要,所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开发,易于控制和管理。
但由于方法的演变性质,自底向上法使系统难以实现其整体性;同时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而且为了保证系统性能的需求,往往要重新调整,甚至重新设计系统。
2)自顶向下法随着信息系统规划的扩大和对开发经验的总结与归纳,自顶向下的系统分析方法论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自顶向下法要求开发者首先制定系统的总体规划,然后逐步分离出高度结构化的子系统,从上至下实现整个系统。
运用这类方法可以为企业或机构MIS的中期或长期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同时支持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为系统的总体规划、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
但它同样也存在缺点:对系统分析、设计人员要求较高,在大系统中,对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开发的周期长,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一.练习题1.为什么说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取消了共享存储空间?答案:使用共享存储空间之后,多个子程序会使用共同的数据,容易造成公共耦合,软件各子程序之间的耦合度会提高,影响了软件的质量。
一个好的软件应当是高内聚低耦合的。
2.主程序-子程序体系结构与面向对象体系结构各自使用什么设计方法?各自最终得到什么图?主程序-子程序体系结构在设计上使用层次化的划分方法,通常采用自顶向下的功能化设计方法,最终得到的图为:面向对象体系结构在设计上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可以隐藏对象的内部状态并且要求所有对象之间的交互都通过该方法,即进行了数据封装,这也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则。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最终得到的图为:3.指出结构化编程所产生的程序比面向对象编程所产生程序的优越之处结构化编程的优点有以下两点:1.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离2.开发过程中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文档,便于将来修改和维护。
相对于面向对象而言,面向对象占用的内存较大而且一个对象只有知道另一个对象的属性方法之后才可与之交互,增加了编程的复杂度。
4.指出与开发语言相适应的设计方法COBOL语言:非结构化编程技术FORTRAN语言:结构化编程技术C语言:典型的主程序—子程序设计风格C++:面向对象设计方法Java:面向对象设计方法5.假设已经利用结构化设计产生了一个程序结构图,现在要增加一项新的功能,结构图会有什么变化?在已经利用结构化设计产生的程序结构图中增加一项新的功能,结构图整体并不会有多大的变化,整体仍呈现出原本的自顶向下的结构。
6.假设已经利用面向对象设计产生了一个程序设计类图,现在要增加一项新的功能,程序设计类图会有什么变化?由于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对象之间的交互实现困难,所以在原本的程序设计类图上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可能会打乱原有的结构图,并出现更多错综复杂的关系。
软件体系结构研究进展软件体系结构研究进展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础性设计,负责定义软件的整体框架、组织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系统正处于快速演进和多样化的时代,软件体系结构研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软件复杂性的挑战,如何将复杂的软件系统分解为简单的模块,并定义它们之间的接口成为研究的重点。
随着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的提高,研究者们开始尝试更加灵活和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方法。
在80年代,面向对象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逐渐流行起来,将软件系统分解为对象,并建立对象之间的继承、组合和关联关系,为软件复用和可维护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进入90年代,随着分布式计算和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兴起,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
此时,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开始崭露头角,将软件系统分解为服务,并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强调松耦合和可伸缩性,为软件系统的开发、部署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与此同时,原型化和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也成为流行趋势,强调通过快速反馈来逐步完善软件体系结构。
进入21世纪,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移动设备的普及带来了新的用户体验和交互方式,使得软件系统的前端设计变得尤为重要;云计算的兴起为软件系统的弹性和可扩展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大数据的应用推动了软件系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此外,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涌现也为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对于传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现代软件系统更加复杂、庞大和多样化,因此需要更加灵活、可扩展和可维护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目前,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例如,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软件设计,通过将软件系统拆分为独立的微服务,实现松耦合和可伸缩性;容器化技术的兴起,通过将软件系统打包为容器,实现跨平台和快速部署;领域驱动设计,将软件系统建模为一个领域对象的集合,实现问题领域和软件设计的紧密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