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IRandHNMR
- 格式:pdf
- 大小:454.22 KB
- 文档页数:63
《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学习要求】1、了解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基本原理及其有关的概念2、了解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3、了解红外吸收的强度、核磁共振谱中化学位移的概念4、大致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特征一、红外吸收光谱(一)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光波波长位于可见光波和微波波长之间0.75-1000 mm(1 mm = 10-4 cm) 其中:远红外 0.75-2.5 mm中红外 2.5-25 mm 4000-400 cm-1近红外 25-1000 mm红外光波的波长常用波数(cm-1)表示。
波数的定义是:每1厘米范围内所含光波的数目。
波数 = 104/l(mm)。
因此,2.5 mm波长,相当于104/2.5 cm-1,即:4000 cm-1,而25 mm相当于400 cm-1。
1.分子的振动能级引起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的光谱称振动光谱,振动能级跃迁的同时伴有转动能级的跃迁。
红外吸收光谱是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
用远红外光波照射分子时,只会引起分子中转动能级的跃迁,得到纯转动光谱。
2、基本振动的类型一般把分子的振动方式分为两大类:化学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1)伸缩振动指成键原子沿着价键的方向来回地相对运动。
在振动过程中,键角并不发生改变,如碳氢单键,碳氧双键,碳氮三键之间的伸缩振动。
伸缩振动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2)弯曲振动弯曲振动又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用d、g表示。
如果弯曲振动的方向垂直于分子平面,则称面外弯曲振动,如果弯曲振动完全位于平面上,则称面内弯曲振动。
剪式振动和平面摇摆振动为面内弯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变形振动为面外弯曲振动。
以-CH2-:剪式振动、平面摇摆振动、面外摇摆振动、扭曲变形振动3、影响峰数减少的因素(1)红外非活性振动(2)分子结构对称,某些振动频率相同。
(3)强宽峰复盖频率相近的弱而窄的峰。
(4)在红外区域外的峰。
(5)别弱的峰或彼此十分接近的峰(二)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被研究物质的分子,若辐射能(hn)等于振动基态(Vo)的能级(E1)与第一振动激发态(V1)的能级(E2)之间的能量差(DE)时,则分子可吸收能,由振动基态跃迁到第一振动激发态(V0® V1):DE = E2 - E1= hn分子吸收红外光后,引起辐射光强度的改变,由此可记录红外吸收光谱,通常以波长(mm)或波数(cm-1)为横坐标,百分透过率(T %)或吸光度(A)为纵坐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