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2)
- 格式:docx
- 大小:15.34 KB
- 文档页数:5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第82〜85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
2. 使学生在自己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经历探 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握正确地读出 内外圈刻度的方法。
3. 使学生通过量角,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量角器,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角的大小,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什么叫角吗?(从一点起画两 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板书)
[说明:联系上节课所学的角的意
义,
二、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1 .激活已有经验。
(1) 出示角1和角2,比较大小?
要求:用老师给出的标准小角(10°) 提问:有谁知道怎么用标准角去度量? 角
的边与大角的边重合)
(2) 请同学操作演示。(发现/ 12)
(3)出示/ A 和/ B,
演示:前者3个标准角多1小点,后者是3个标准角多一些,/ A B 师:大多少?我们需用更小的标准。
课件出示: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长度的, 长度单位是什么? (用直尺来测量长度,长度单位是cm 所以人们把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份是1 度,记作1 0,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⑷感受角的大小。(人的视角约50度,眼睛眯到快闭上了,差不多就是 1 度) [说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联系,为学生有意义地 接受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打下基础。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出计量角的单 位,使学生明确计量单位的本质,即是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小的部分作为标准。 这 样设计的意自然地过渡到对新知的研究。 ]
去度量。
(小角的顶点与角1的顶点重合,小
图在于,引导学生能从更上位的角度认识测量的一般方法。这样的引导,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是十分有益的。]
2.引出计量角的单位。
课件出示半圆。(只出现内圈刻度的)
1、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演示)1度角,并标明角度:1°,读作:1 度。
2、认识几度的角。出示10°、5°等角,明确:有几个1度的角就是几度角。
3、利用课件,感知各种度数的角。
4、出现反向角,让学生尝试读出。
发现:用这样的内圈刻度读数不方便,有什么办法能解决?
[说明:在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探寻知识的本质,量角器的形成过程。]
5、认识量角器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中心点
2、重点介绍“零刻度线”。
结合媒体演示:用左边的零刻度线就看从0开始的外圈刻度。用右边的零刻度线就看从0开始的内圈刻度。
3、专项练习(借助多媒体)
提问:第一个角几度?从哪边读起?从哪儿读到哪儿?用手势告诉大家。
读哪圈刻度呢?(外圈刻度)
第二个角呢??读哪圈刻度?为什么?(读内圈刻度,因为角的一条边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了。)
第三个角呢?为什么读外圈刻度?(角的一条边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了,所以读外圈刻度。)
强调: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至U底读哪圈的刻度要看清。
[说明:虽然还没总结角的度量方法,但学生从刚才的读数中已初步感受,
未下面的总结方法埋下伏笔]
4、小结度量方法。
(1)观察四个读过的角,在操作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结方法并板书。
三、在练习中巩固量角方法
1、尝试练习。
度量/ A和/ B,
在学生汇报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量的。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初步感受,然后进行模仿性练习,通过观察、操作、演示和交流, 学生可以逐步明确量角的三个步骤。]
2、下面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你能先估一估吗?(学生可能有争议)
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什么有关?(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这三个角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大小也是一样的。
想一想:你知道角的大小为什么和角的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吗?(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射线是无限长的。)
3、先估测,再度量。
(方向钝角,反向锐角(一边短),开口向上的角)
4、联系生活,量队旗的几个角。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说明:量角器量角时,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内圈、外圈的刻度,其关键是要明确刻度线的排列结构。通过动态显示内外圈刻度线,认识内外圈刻度的排列,并让学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出刻度线,这有利于学生认识量角器,掌握看刻度线的方法,从而学会量角的方法。]
四、体会量角的应用价值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同学们会量角了,那量角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出示“你知道吗?”。
出示:放风筝比赛时的比赛规则,可以利用角度确定谁是最终的胜利者。
椅子的靠背总是向后倾斜的。用于学习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8°;滑梯的角
度在40°〜50°之间比较合适。。。。。。
[说明:引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感受量角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总结
谈话:度量角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小组里说一说。
[说明:在回顾总结环节,不仅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注意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