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镇江西津渡之蒜山游园

镇江西津渡之蒜山游园

镇江西津渡之蒜山游园
镇江西津渡之蒜山游园

镇江西津渡之蒜山游园

2013.08

一、

来烟榭,坐室如临水泛舟。烟从何来?杨柳堆烟、烟雨蒙蒙还是炊烟袅袅?

往事如云烟,放下行囊,静观清溪流动,竹影婆娑;明月清风,鱼戏青莲。怀抱一泓碧水,身依粉墙古巷,暮鼓晨钟,梵音佛号,在这里,化为一片空明。许多寻寻觅觅,真如那悄然生起的烟,不知何来,不知归去。

二、

京江亭。“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临波而立的婀娜、顾盼生辉的沉静,只因一首短歌,便抖落风尘,站立成千古流芳的风流。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从寻常巷陌中走出,又从渺渺古渡中回家。江山改了,朱颜老了,不变的是才情。

人生的路有短有长,行走在平平仄仄中,春花谢了,秋叶落了,人也就老了。千年的劝唱,惊得落英缤纷,至今萦绕不去。

都走了,都远了,都忘了。唯有一池水,唯有一座亭,唯有一个人,寂静无语。

镇江金山寺完整导游词(整理稿)

金山寺 概况: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神话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许多人正是从水漫金山开始认识金山、了解镇江的。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海拔44米,绕山一周约520米。它原是屹立在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号称“江心一朵芙蓉”。唐朝诗人张祜(Hù)的诗句“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就是当时金山的写照。后来沧桑变迁,长江改道,光绪年间金山逐渐与南岸相连,“骑驴上金山”风行一时,成为清末民初朝山观光者的一种奇妙享受。现在的金山,整个景区共有30余处景点和古迹,每一处都有一段动人的神话和传说: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等等,令人回味无穷。 由于受到历史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金山形成了独特的五大特色,下面给大家一一介绍: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金山原是大海之中的一座孤岛,最早人们去金山要坐渡船。随着沧桑变迁,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使瓜洲塌入长江,泥沙把金山与陆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金山的雏形。 二、浓郁的历史文化: 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古刹,便更名为金山寺。 三、丰富的文化内涵: 金山从唐代起就驰名中外,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诗话。不仅如此,帝王迅游也经常会来到金山,使得金山拥有一批价值非凡的文化遗存。 四、精巧的寺院建筑: 金山建筑精巧,庙宇依山而建,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再加上慈寿塔高高地耸立在金山之上,给人拔地而起的感觉,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这种奇特的建筑,集中体现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建筑的艺术精华

镇江市古建筑保护社会实践

寻找历史根基传承古建文明 ——暑期“保护镇江古建筑文化”团队实践报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通过参与志愿宣传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并在不同的环境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同时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加同学们的社会经验,我们开展了一次赴镇江倡导古建筑保护的宣传活动,这次宣传活动是在西津渡古街开展的“寻找历史根基,传承古建文明”活动,意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的参与到保护古建筑活动中去。现活动已经结束,我实践小分队现对此活动作出如下总结: 一、活动过程 2013年7月11日,带着热情与决心,小分队成员乘车前往镇江,开始了保护古建筑的第一天探路走访任务。小分队获得了镇江西津渡古街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支持,带领我们参观游历了西津渡,并且一路给我们进行了讲解。我们看到这些古建筑逐渐向商业化发展,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对于这些古建筑政府的态度是尽量不破坏,并以收费的形式控制游客的人流量来减少对古建筑的破坏。这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保护古建筑的必要性。 7月12日,小分队完成文物局采访以及北固山探访任务。小分队成员在活动之前就与镇江市政府文物处取得联系,并且得到了采访文物局张处长的机会,了解到古建筑的含义,历史价值、科

学水平以及艺术内涵的评定以及拆迁的过程以及需要遵守的程序,以实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商业的双赢,了解到镇江市民对古建筑的关注度很高,并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古建筑和给出好的建议。 由于正值夏日,北固山的游客人数并不多,探访得到北固山工作处的支持,只是并不适合做宣传活动。小分队通过对张处长的采访以及北固山的探访对古建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了解到镇江文物局对镇江古建筑的保护与宣传现状。 7月13日,小分队成员完成了对镇江市民的采访、西津渡志愿讲解以及最终签名倡议保护古建筑的仪式。在镇江古城公园进行市民采访,与一群镇江老居民采访调查,我们一边记录偶尔提出疑问,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而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我们下午在西津渡古街的志愿讲解就是为保护古建筑尽一份力量,我们分为四组分别在不同的旅游景点对来往游客进行志愿讲解,并且分发我们自己制作的景点简介。下午5时许,在西津渡广场进行古建筑倡议签名仪式,来往的众多中外游客,甚至是一些小孩都表示了对我们活动的支持,并且在宣传横幅上签下了名字,显示了对于古建筑保护的决心。由于此次活动反响较好,得到了镇江民生频道的采访报道,最后在活动地点举行了闭幕仪式,并且拍照留下了为保护古建筑的决心,至此,3天的实践,古建筑的保护在镇江已逐渐深入人心。

镇江金山导游词

江苏镇江金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来到镇江,首选的景点必定是金山。因为金山不仅地势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更重要的是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游客们:在前往金山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金山的形成情况。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山高44米,绕山一周约520米。它原是大海之中的一座悬礁孤岛,随着沧桑变迁,由于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整个瓜洲全部塌入长江,就这样泥沙把金山与陆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金山的雏形。 金山的闻名还与金山寺的建造密切相关。早在东晋末年,金山上就建起了一座泽心寺。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了古刹,更名为金山寺,规模十分宏大,香火一直绵延至今。 美丽的金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一段故事,更为金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游客们: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赏金山吧! 【江天禅守: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金山寺山门,大家朝正方看: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的横匾,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不知各位有没有观察到,我国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因为金山原来耸立在江心,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寺门向西,站在寺门口可以看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观气势。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 金山寺最初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泽心寺。自唐以来,人们统称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余人,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多,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 好!请各位随我进入山门。这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 走出天王殿,迎面这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名。于1989年10月建成,总面积800平方米,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显得格外巍峨壮丽,金碧辉煌。 进入大殿,正中三尊金身佛像并列而坐,分别是释迎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旁站立十八罗汉,形象高大,栩栩如生。左右阁楼上坐着56天尊。我们再来看背面,“五十三参”海岛群塑中,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善财童子,右为龙女,左前方文殊菩萨骑着青狮,右前方普贤菩萨跨着白象,正上方地藏王菩萨坐骑揭谛兽,正中顶上为如来佛,四大天王分布下方左右。海岛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被善财童子参拜过的53位菩萨的彩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金山寺中的德云比丘,以及金山寺海岛也在其中。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佛国世界。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镇江西津渡

古建筑测绘调查报告 题目:古建筑测绘(西津渡-救生会)调查报告姓名:1245603137 班级:12456031 指导教师:翟晓婷 完成日期:2014 年7 月6 日

目录 一.摘要 (3) 二.调查情况 (4) 三.调查方法 (5) 四.调查结果分析 (5) (一)目前救生会建筑现存情况 (二)救生会历史作用与价值 五.关于更好保存与发扬救生会作用的几点建议 (6) (一)优先做好建筑的防火防蛀工作 (二)定期检修房屋渗漏残缺工作 (三)更好地做好教育宣传,重视防护救生工作 六.调查报告心得 (6)

关于大学生学习风气调查一.摘要 西津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城区西北部,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西起玉山,环绕云台山沿小码头街由西向东转南延伸至伯先路、京几路到中山北路路口,中心轴线1800米,保护规划面积约52公顷。街区自唐朝以来约有1300多年历史。街区现存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历史存续久远、风貌保存完整;街区南屏山北濒水、依山布局、临水而建,地理位置独特;街区因渡而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以济渡救生、平安和谐为核心价值的津 二.调查情况 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每每风起浪涌,船工和渡客的呼救之声格外惊心动魄。唐天宝十年(722),一次就有数十艘渡船沉没;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艘渡船离岸不久即遇上风涛,连

镇江英文导游词

镇江英文导游词 篇一:中英文对照翻译镇江金山导游词 作业题目:JinshanHill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一、江天禅寺 二、夕照阁 三、观音阁 四、慈寿塔 五、古法海洞 六、留云亭 七、妙高台 八、七峰亭 九、白龙洞 谢辞 参考文献 金山

金山 摘要:江苏镇江的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以下景点:江天禅寺,夕照阁,观音阁,慈寿塔,古法海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 关键词:金山,景色,故事 abstract:JinshanHillinJiangsuProvince,withitsextraordinarynaturalbueatya ndscenery,andnumerousancientstories,isastrongappealtohomeandforeignt ourists,andhasalwaysbeenawonderfultouristspot.Thispassagefocusesonthe introductiontothefollowingplacesofinterest:JiangtainBuddhistTemple,Xiz haoPavilion,GuanyinGarre,cishouPagoda,TheancientcaveofmonkFaHai,L iuyunPavilion,miaogaopavilion,Seven-peakPavilion,andwhitedragoncave. Keywords:JinshanHill,scenery,story 金山,高44米,绕山一圈520米左右,坐落在城市西北方向大概3千米远的地方。起初,金山是扬子江中的一座小岛,被世人称作“江心的一朵莲花”。随着时间的流逝,扬子江的主干向北流动冲击金山北岸,导致河岸淤塞,所以这座千年古寺在100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向江的南岸靠近,就形成了金山。 俗话说的好“不游金山,就枉到镇江”。下面是金山的一些主要景点:江天禅寺,夕照阁,观音庙,慈寿塔,法海古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和其他一些景点。 一、江天禅寺

镇江金山导游词英语

镇江金山导游词英语 篇一:中英文对照翻译镇江金山导游词 作业题目:JinshanHill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一、江天禅寺 二、夕照阁 三、观音阁 四、慈寿塔 五、古法海洞 六、留云亭 七、妙高台 八、七峰亭 九、白龙洞 谢辞 参考文献 金山

金山 摘要:江苏镇江的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以下景点:江天禅寺,夕照阁,观音阁,慈寿塔,古法海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 关键词:金山,景色,故事 abstract:JinshanHillinJiangsuProvince,withitsextraordinarynaturalbueatya ndscenery,andnumerousancientstories,isastrongappealtohomeandforeignt ourists,andhasalwaysbeenawonderfultouristspot.Thispassagefocusesonthe introductiontothefollowingplacesofinterest:JiangtainBuddhistTemple,Xiz haoPavilion,GuanyinGarre,cishouPagoda,TheancientcaveofmonkFaHai,L iuyunPavilion,miaogaopavilion,Seven-peakPavilion,andwhitedragoncave. Keywords:JinshanHill,scenery,story 金山,高44米,绕山一圈520米左右,坐落在城市西北方向大概3千米远的地方。起初,金山是扬子江中的一座小岛,被世人称作“江心的一朵莲花”。随着时间的流逝,扬子江的主干向北流动冲击金山北岸,导致河岸淤塞,所以这座千年古寺在100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向江的南岸靠近,就形成了金山。 俗话说的好“不游金山,就枉到镇江”。下面是金山的一些主要景点:江天禅寺,夕照阁,观音庙,慈寿塔,法海古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和其他一些景点。 一、江天禅寺

西津渡一游之一步跨千年

一步跨千年 首先,我先念一首诗《题金陵津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想必这首诗大家都读过吧,那还记得这是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没错这描写的就是西津渡。一千年前唐朝著名诗人张祜夜宿镇江西津古渡小山楼,登楼眺望长江,思绪游动,信而走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还记得当初老师给我们描述的西津古渡的外貌,总的一句话:依山临江,风景峻秀。 既然在镇江读书当然不会错过西津古渡一日游,我还记得游古渡那天烟雨朦胧,置身于古巷中看着“飞阁流丹”似的砖木,仿佛跨越了千年,仿佛来到了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 走在石板路上,听见自己清脆的脚步声,那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看着那些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那杉木的十板门,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俯身抚摸着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仿佛听见远处传来的千年的历史回声。耳畔交织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笙箫管笛如泣如诉的旋律。漫步在借着云台而建的这条古老的街道上,就仿佛走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 千年的渡口,看似古老的建筑,处处透露出江南小镇的古朴气息。同样这千年的古渡见证着历史的发展,西津渡古街是古老的、历史的,但同时它又是年轻的、现代的。如今已注入了时代的内涵,赋予时代的活力。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古朴的生态,淳厚的民风,传统的商业,一切的一切都焕发出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活力。虽然现在店面还不多.不过我喜欢里面卖醋类特产的小店和状元饼的店,特别有镇江的味道!去西津古渡的朋友们千万要去尝一尝哟! 古街不是很长,而关于古街的故事已经说的太多,但对于我印象最深的是古街的救生会。一进入馆内就看到了一艘船身漆成红色的救生,俗称红船。在桅杆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醒目虎头牌,意思是奉皇上圣旨救人,船上还有一个铜锣敲锣的人,意思是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在馆内我们可以欣赏陈列在橱窗内各式各样的船只,一种船只见证一段历史。 在这曲曲蜿蜒的西津古渡上慢慢走去,看着那缀补着季节缝隙的苔藓,感受着这儿的繁华与孤独。口中吟诵着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 粮艘次第出西津, 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 飞章驰驿奏枫宸。 漫步在这承载千年历史的古道,夕阳下拖沓着我冗长的身影...... 啊!西津渡,你是否能铭记我这位来自异乡的不速之客?

镇江焦山导游词

镇江焦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在领略了“金山寺裹山”的风光后,下面我们去欣赏“焦山山裹寺”的美景。焦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长江之中,山高71米,占地570亩,为浩瀚长江下游唯独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绿色岛屿,以其“中流砥柱”的雄伟之势而令人神往。 焦山本是长江中一个无名的岛屿,东汉末年焦光曾隐居于此,“焦山”是宋徽宗追赐的名称。又因当地满山竹林繁茂,古树葱宪,宛如碧玉浮江,故称“浮玉山”。焦山的寺庙掩映于绿树丛中,若隐若现,与“金山寺裹山”相反,因而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焦山不仅以古朴幽静的自然景观见长,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定慧寺:得名由来—天王殿—御碑亭—大雄宝殿—古银杏—东冷泉】 各位游客:我们坐船过江来到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向北步行不到50米,大家看到的这座庄严典雅、古色古香的大门就是焦山定慧寺山门,它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门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额,为茗山大佛师所题。山门两旁悬挂的“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这副颇具气魄的楹联,为清光绪四川巴州廖给所写。山门迎面照壁上有明代进士胡瓒宗所题“海不扬波”4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人们将它看成。是这副楹联的横批。明人的横批,清人的楹联,巧妙搭配,贴切隽永,意趣深浓。 游客们:定慧寺在佛教寺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曾来此创建大雄宝殿。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曾住持佛事,有“十方丛林”之称。宋代称为普济禅院,元改名焦山寺。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固定发慧”和“寂照双融,定慧均等”之意。“定”即去掉一切杂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的纲领,涵义深刻。现寺院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前有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还有斋堂、大家念佛堂、方丈室等,是江南佛教胜地之一。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座木结构的方形“御碑亭”,亭中石碑上刻着乾修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僵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迎面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体现了明代建筑的风采,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块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还有飞檐、斗拱、藻井彩绘,富丽堂皇,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在高悬的长明灯后,和蔼慈祥的释迹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踞莲花宝座之上,两旁的十八罗汉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康熙亲书的“香林”两字闪烁于烛光香雾之中。主佛背面的海岛上,观音大土、善财、龙女和诸位菩萨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佛教“五十三参”的故事。

介绍镇江的导游词

介绍镇江的导游词 【篇一: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 江苏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 来到镇江,首选的景点必定是金山。因为金山不仅地势独特,“万川 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更重要的是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在前往金山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金山的形成情况。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山高44米,绕山一周约520米。它原是大海之中的一座悬礁孤岛,随着沧 桑变迁,由于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朝 光绪元年(1875年),整个瓜洲全部塌入长江,就这样泥沙把金山 与陆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金山的雏形。 金山的闻名还与金山寺的建造密切相关。早在东晋末年,金山上就 建起了一座泽心寺。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了古刹,更名为金山寺,规模十分宏大,香火一直绵延至今。 美丽的金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一段故事,更为金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赏 金山吧! 【江天禅守: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我们现在来到了金山寺山门,大家朝正方看: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 天禅寺”的横匾,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山门气 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不知各位有没有观察到,我国寺 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因为金 山原来耸立在江心,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寺门向西,站在寺门口可 以看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观气势。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 筑师别具匠心。金山寺最初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泽心寺。自唐以来,人们统称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余人,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多,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好!请各位随我进入山门。这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 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 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走出天王殿,迎面这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名。于1989年10月建成,总面积800平方米,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

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

江苏镇江金山风景区导游词 来到镇江,首选的景点必定是金山。因为金山不仅地势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更重要的是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山因寺得名,寺为山增色,因而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在前往金山途中,我先来介绍一下金山的形成情况。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山高44米,绕山一周约520米。它原是大海之中的一座悬礁孤岛,随着沧桑变迁,由于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整个瓜洲全部塌入长江,就这样泥沙把金山与陆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金山的雏形。 金山的闻名还与金山寺的建造密切相关。早在东晋末年,金山上就建起了一座泽心寺。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了古刹,更名为金山寺,规模十分宏大,香火一直绵延至今。美丽的金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一段故事,更为金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赏金山吧! 【江天禅守: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我们现在来到了金山寺山门,大家朝正方看: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的横匾,这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观光时亲笔题写的。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不知各位有没有观察到,我国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因为金山原来耸立在江心,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寺门向西,站在寺门口可以看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观气势。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金山寺最初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泽心寺。自唐以来,人们统称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余人,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多,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 好!请各位随我进入山门。这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走出天王殿,迎面这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就是“大雄宝殿”,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殿名。于1989年10月建成,总面积800平方米,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显得格外巍峨壮丽,金碧辉煌。进入大殿,正中三尊金身佛像并列而坐,分别是释迎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旁站立十八罗汉,形象高大,栩栩如生。左右阁楼上坐着56天尊。我们再来看背面,“五十三参”海岛群塑中,正中为观音菩萨,左为善财童子,右为龙女,左前方文殊菩萨骑着青狮,右前方普贤菩萨跨着白象,正上方地藏王菩萨坐骑揭谛兽,正中顶上为如来佛,四大天王分布下方左右。海岛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被善财童子参拜过的53位菩萨的彩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金山寺中的德云比丘,以及金山寺海岛也在其中。来到这里,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佛国世界。 【夕照阁—观音阁—“金山四宝”】请大家随我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有保存完好的乾隆南巡金山时留下的7块御碑。这些石碑记载着乾隆六下江南对金山胜景的评价,还留下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传闻:乾隆不是其父雍正皇帝所生,他6次来到金山寺,目的就是来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观赏了乾隆的御碑,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去参观四宝室。室内珍藏着金山的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先请各位来看“周鼎”:这是2700多年前,周宣王奖给北伐统帅遂启棋的青铜器,因而全称“周朝遂启棋大鼎”。1884年湖北汉阳叶志光赠给金山寺收藏。接着看“东汉铜鼓”:这是清代镇江知府魁元赠给金山寺的。相传为诸葛亮所创制,正面可作战鼓,反面能做炊具,民间称之为“诸葛鼓”。然后再请欣赏“东坡玉带”:相传是宋朝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赌输给金山寺的,带上缀系着长方

西津渡改造调查报告

西津渡改造调查报告指导老师: xxx 小组成员: xx xx xx 学习专业:建筑 2014年11月

摘要:如今人人都知道要保护古建筑,好像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这个问题在中国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争议过程。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面,中国的古建筑保护仅限于文物单位,像北京四合院和古村落这样的没有明显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由于占据了城市和乡村的经济中心位置,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成为规划者和开发商的眼中钉。 关键词:破旧立新,原真性,后期问题,交通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要焚烧前朝的书籍、文物和建筑,以阻断人民对前朝的记忆,否定人民对前朝的崇拜和臣服,这从新上任的统治者的利益角度来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这种传统是根植于民间的,比如长辈的房屋盖好了,晚辈将来会拆毁重建,否则难以树立自己在家族中的威望,难以证明自己这一代人对家族的贡献,一句话,不破旧不足以立新。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肯定是拆旧建新的主要原因。 房子和衣服一样,是身外之物,随时可以换掉,以适应新的领袖和新的时代,中国人千百年来传承的只是忠孝仁义之类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具体的物品,这就是中国人对古建筑保护的逻辑根源。这种破旧才能立新的思想是隐性的,甚至是潜意识的,很少有人把他写出来放到台面上讨论,因为通过否定前人来肯定自己,这种做法显然不够高明,带着残忍、愚昧的味道。但无论如何,历史事实就是这样,中国这个民族,从来都不完美。 而然,破旧立新的改造真的适合吗?它带来什么问题呢?

例:西津渡改造 简介: 西津渡历史街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老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面积约60万平方米,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这里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西津渡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西津古渡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是为数不多的“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山林城市,她三面环翠,一面临江,秀雅兼具,气度不凡。而西津渡历史街区正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她背山面水,以其恰如其分的尺度和布局,引入大江横陈的气势,其内涵丰富,形态独特,堪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颂。西津渡历史街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面积约60万平方米。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史。街区内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代以来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十一五”时期的西津渡改造建设建设 一是完成五大文化历史集中展示区。建成中国救生博物馆、观音文化展示馆、鉴园、西津雅苑、玉山景区。

去镇江一些景点的导游词

去镇江一些景点的导游词 去镇江一些景点的导游词1 镇江市博物馆位于西津渡古街1号,原是一组由五幢房子组成的建筑群,为英国领事馆旧址。整个建筑墙壁大量采用青砖夹红砖叠砌,勾白色灯草缝,特别是门窗上的弧形红砖拱券,使整个建筑色彩和造型显得典雅美观,端庄大方。这种建筑风格是欧洲古典建筑的变形,是19世纪后半期典型的“东印度式”建筑,也称“殖民地风格”建筑。于1996年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不平等的《天津条约》于长江沿岸被迫对外开辟了五个通商商埠,镇江是其中之一。在1865年镇江云台山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后,在1864年修建了英国领事馆。由于英国人殴打中国小贩,激起了镇江民众的强烈愤怒,数千人放火焚烧领事馆,现在的主楼是清政府于1890年赔款重建的。在主楼屋顶端中央的白石横额上刻的“1890”字样,就是英国领事馆的重建年代。一直到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民众纷纷要求收回英租界,于1929年签订了交还手续,才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镇江享有的特权历史。

由于镇江市博物馆珍藏着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3 万多件和10万册古籍书。其中,国宝级文物1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西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这些珍宝,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历史发展的足迹。在镇江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建设镇江博物馆新展厅是2002年政府为民办的16件实事之一。新展厅建设工程于2002年12月31日奠基开工,到2004年底全部建成对外开放。新展厅背靠云台山,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58平方米,新展厅建成后,全馆的占地面积扩大到20000平方米,馆舍面积也扩大到10600平方米。 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展示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先进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全面保证文物展览的安全,中央空调系统对文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展厅内展出《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展》、《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五个基本展览,分别展出了该馆的精品文物。在新展厅建设的同时,老馆区的五幢建筑按原英国领事馆的原貌进行恢复,整个馆区按英国式园林风格进行整体环境景观改造,把镇江博物馆全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花园博物馆、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景点。

西津渡文字资料

西津古渡文化历史街区概况 1986年,镇江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是城市“看得见的历史”,久远的历史文脉,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示着城市个性风貌,反映着城市发展脉络,是城市文化特色最重要的载体、最集中的体现。 西津古渡文化历史街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面积0.5平方管理公里。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史。 西津古渡文化历史街区内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代以来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街区内昭关过街石塔﹑观音洞﹑救生会的维修工程获得联合国科教文亚太地区2001年优秀保护奖,救生会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命救助机构,为镇江最重点保护的历史街区。其范围包括西津渡﹑伯先路﹑京几路等街区。 西津渡古街(环境建筑) 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面积0.5平方管理公里。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史。街区内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代以来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街区内昭关过街石塔﹑观音洞﹑救生会的维修工程获得联合国科教文亚太地区2001年优秀保护奖,救生会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命救助机构,为镇江最重点保护的历史街区。其范围包括西津渡﹑伯先路﹑京几路等街区。 自1999年以来,我们先后制定了历史街区的各种规划,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明确了街区保护建设的总体原则,保护手法和发展规划。并积极开展保护建设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修缮了五十三坡道路西侧围墙;救生会、昭关石塔、观音洞、金陵渡小山楼等文物建筑;完成了“蒜山游园”;“西津雅苑”和“长江渔港”工程。2006年实施街区管道改造、立面整治,2006年年底完成西津渡800米旅游通道的建设,2007年上半年完成镇江中国救生博物馆、西津渡观音文化展示馆布展工程,使之成为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区。西津渡历史街区集中有序地展示了古城风貌,集聚了分散的文化资源,显现隐性的文化内涵,让传统的文化特色融入现代生活,使之成为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区,文化特色的展示区,“本地人常来,外地人必到”的旅游区。 主要景点 昭关石塔 位于观音洞一条街东端。塔高约五米,分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等部分。全用青石分段雕成。 塔的底层立四石柱,依石柱的南北两面以石块逐层砌筑石壁,紧贴在路北救生会和路南观音洞房屋之间,南北宽3.2米,东西长3.8米。东西两面敞开可通行。 塔座两层,以“亚”字形叠涩法凿成。塔座上置一复莲座,塔身扁圆,成体形。以上为亚字塔颈,又置一复莲座,上为十三天,刹顶的下部华盖为仰莲瓣座。 在平台东西两面条石的外侧,有刻文,右刻镇江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等官称和人名,中为“昭关”两个大字,左刻丹徒知县、县丞、主簿、典吏等官称和人名,并有“万历

西津古渡

西津古渡 时间:2018-12-31 15:11:11 | 作者:艾可 碧空万里,云淡风轻。阳光正好,照耀在这曾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街,照耀着悠久长远的渡口历史。 “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眼前被封存的渡口遗址,正安然地躺在地下,故然沉睡了千年,却仍能想到当时的一片兴旺,人来舟往,仿佛能够看到远处江上白帆齐扬,岸上人们卖力劳作,仿佛能够听到江水滚滚,人们谈笑风生。 踏着石砖往前走,看到了清、明等朝代的石路,一眼望千年,尽收眼底。一路往西,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小楼把我们带回到那笙歌曼舞的年代,朱红色的飞檐雕花窗栏、古街青石板路面上深深的车辙……足以印证这千年古渡的繁华。走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耳边传来了千年的历史回音,无限的遐想与思古之幽情,不禁涌入脑海,让人赞叹不已。 再向西走,会有四道券门,券门石额上的题刻分别是“层峦叠翠”、“飞阁流丹”、“共渡慈航”、“同登觉路”。这深深地向我们反映了人们当时对宗教世俗的信仰,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再往上走,昭关石塔便位于此,是元代所建的过街石塔。站立塔下,能感受到古人对佛的膜拜与对未来无限的向往。相传韦昭作《代乌林赋》时便在这里,在民间广为流传,便取名为昭关。 当走到一片“东印度式”建筑时,就到了英国领事馆旧址,它现在是镇江博物馆,馆中珍贵的藏品,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旁边的五十三坡共有五十三级台阶,象征了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昨天已成为历史,西津渡古街如今已注入了时代的内涵,赋予时代的活力。西津渡古街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强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考古工作者的目光。这就是令人回味无穷的西津,这就是蜚声中外的西津渡。

镇江北固山导游词

镇江北固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在游览了金山、焦山之后,下面我们将去“京口三山”之一的北固山。北固山位于镇江市东北江滨,居金山和焦山之间。高约53米,长2公里,北临长江,山壁陡峭,形势险因,因名“北固”,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著称于世。因山上甘露寺等寺庙院落都集中在北固山顶峰,所以北固山又有“寺冠山”之说。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峭壁如削,为风景最佳之所。山上古迹大多与甘露寺“刘备招亲”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峰、后峰辟为后甘露寺公园,1986年更名为北固山公园。北固山风光壮丽,景色宜人,历代诗人墨客,如李白、苏武、米布、陆游、辛弃疾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凤凰池—试剑石】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北固山公园的大门。进入大门,我们在左侧看到的这一汪池水,叫做“凤凰他”,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临池召选儒生。古时他水经甘露港通江。池中的那座亭名叫“凤凰亭”。 在凤凰池右边,有一块平直一分为二的巨石,这就是“试剑石”,又名“恨石”。石为两块,高的一块约1.5米,矮的一块减半,中间都有裂缝,平整如削。石上“试剑石”3字清晰可辨。 说起试剑石,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相传孙刘联姻,弄假成真。有一天,孙权和刘备同游凤凰池,刘备见池边有一块巨石,即拨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暗自默祷:“我若能顺利返回荆州,成霸主之业,剑下石裂;着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只见火花飞溅,巨石应声而裂。孙权见此即问刘备:“你为何恨这块石头?”刘备假意地回答说:“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清除贼党,心中异常愤慨。现蒙国太招我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门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这块石头,现果真如愿。”这时孙权暗想,“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的?”也将宝剑拔出对刘备说:“我也来问问天意,如能彼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暗中祈祷:“如能再取荆州,兴旺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挥剑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暗暗自喜,于是就这样留下了两块试剑石。 其实,试剑石的形成来源于地质的演变: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因火山爆发岩浆喷溢出地表而形成了火山岩,由于其质地坚硬,且多裂缝,再经风化剥蚀成为现今的形状,这些石头并非什么钢刀利剑能劈开。 【铁塔—阿倍仲麻吕诗碑】 各位游客:大家随我上山,在风景秀丽的北固山后峰东南,清晖亭旁,我们看到一座四层铁塔。铁塔又名“卫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它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惟一的铁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始建于唐朝定历元年(825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为“资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即莲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图案,如云水纹、莲瓣双雀、游龙戏珠、佛像等,造型精

镇 江 简 介

中国·镇江简介 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江运河“十字黄金水道”交汇处,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工贸和风景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省文明城市。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1万。现辖丹阳、句容、扬中3个市,丹徒、京口、润州3个区和镇江新区。 清新秀丽、个性鲜明。镇江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水秀丽,环境优美,以“真山真水、山水形胜”闻名海内外,自古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的美誉。城内有“三山五岭八大寺”之说。市区的北面,长江与金山、焦山、北固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城市的南郊,山岗连绵,特别是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古人隐居读书的神往之地,林木幽深,泉流鸟鸣,最适合游人休闲;西津渡古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古迹久负盛名;还有道家“第一福地”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等等,都是观光旅游的胜地。 底蕴丰厚、人文荟萃。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余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东汉末年,孙权在北固山修筑“铁瓮城”,开创了称雄江东的东吴时代,留下了“甘露寺刘备招亲”的千古佳话。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到唐代已闻名于世,“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广为流传。焦山碑林、南朝陵墓石刻、英国领事馆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刻《瘗鹤铭》,被誉为“大字之祖”。南朝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有三个帝王出生在镇江。《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鸿篇巨著均成书于此。镇江是江苏省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5所大专院校,在校本科以上学生8.35万人,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专业在全国领先。 区位优势独特、资源条件优越。镇江西距南京50公里,东距上海200公里,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交汇点,区位优势独特。沪宁铁路、沪宁高速铁路和沪宁、宁杭、扬溧三条高速公路穿越镇江,润扬长江大桥联结南北,京沪高速铁路、泰州过江通道,将使镇江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境

关于镇江西津度的诗句范文

关于镇江西津度的诗句范文 如图,是镇江西津渡口的张祜塑像 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有“海内名士”之誉,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他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在今江苏镇江),隐居以终,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 附其诗作《题金陵渡》 (说的正是西津渡口,不过如今不在江边了)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去镇江苏宁广场作文400字怎么写? 苏宁广场开业了,听说有众多知名品牌进驻,而且开业有众多优惠,妈妈说带我一起去逛苏宁。

星期天早上,我们想趁着十点商场开门前赶到,以避开高峰时段。 所以九点半就来到了苏宁广场。 哪知,苏宁外围的露天广场早已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这里许多的表演、宣传活动已经开始就绪,欢快而热烈的乐曲响彻广场,彩旗飘飘,大型的氢气球在高空中飞舞,一派热闹而喜庆的气氛。 我和妈妈随人群,观看演出,不知不觉就到了十点钟。 商场大门一敞开,我们便移步去逛商场了。 商场一共有六层楼,我们在一楼大厅看图示,呵,大部分都是衣服品牌店,这个我可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说:“妈妈,咱不要逛衣服,好不好?”妈妈笑着说:“好啊!咱们逛美食!”“哦耶!”我开心极了,果然在一楼和三楼起,有很多美食店呢,星巴克,必胜客,煌上煌……还有许多的烘培店、雪糕店、糕点区,看得我眼花缭乱。 因为是开业大庆,所以很多优惠活动,很多商家推出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赠送礼品,妈妈不停地用手机扫微信,免费得到了蛋卷、蛋糕、

饼干、可乐……逛了一圈,我的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可还是没法抵挡美食的诱惑。 我们最后走进必胜客,去享受美味的批萨!苏宁广场很大,还有横店影视城、儿童游乐天地……因为刚开业,人太多了,妈妈答应我下次再带我来游玩! 我为镇江发展点赞作文400字 小时候,我总会因别人的一句赞美而兴高采烈,因别人一句指责而心灰意冷。 记得读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当时告诫我:不要让他人左右你的情绪,你要时常赞美自己,觉得自己是最美的,最棒的。 爸爸的话,一直让我难以忘记,我便把它视为格言。 在学校里,看见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同学就会感到无地自容,便在心里默默地念着:“杨梅啊,难道你就真的这么笨吗?为什么就不如人. 游览冬天桂博园作文400

历史古渡——西津渡-许轩铭

历史古渡——西津渡 许轩铭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唐代诗人祜的这首《题金陵渡》里的金陵渡,便是镇江有名的西津渡。 一到西津渡,我便看到了救生红船,这条船早已在唐朝时就在江面实施救援了,它救过无数的生命,今天横卧在西津渡的唐宋石砖上。这条船让我想起了救生会,从前从西津渡过江是“无风三尺浪”,十分危险,所以人们每逢过江时,都要来到临江的云台山,去救生会报到,以保全自己的平安。提到救生会,又不得不提起观音洞,传说有一天,观世音菩萨经过长江时,看到了船毁人亡的惨祸,于是伸出援手,将在水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一一救上了岸,人们为了感激观世音菩萨的大恩大德,便依山而凿了观音洞,每逢出江前,人们都要去洞内烧香祭拜,以求平安。 三国时,西津渡原名“蒜山渡”,唐朝时又改名“金陵渡”,至宋代时方才更名为“西津渡”。西津渡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徐敬若、骆宾王等人曾在扬州发动了武装暴动,兵败后便逃到了蒜山脚下躲避官兵;这里也曾是抗金前线,韩世忠等人曾带领水兵在这儿英勇抗击金兵。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战事也已有数百次,真可谓“急鼓西津渡,残云北固楼”啊!西津渡还是一座控吴楚要津,它是南来北往的船只的驿站和中轴点,当年因北方战乱,许多人逃难来到西津渡,西津渡一度成为人们的庇护所。

接着来到五十三坡,传说观音菩萨的左侍善财童子曾在镇江拜访了五十三位高知者,因而此坡取名为“五十三坡”。沿着石梯爬上云台山,“昭和石塔”出现在眼前,它建于元代,当人们在重新大规模修缮它时,在塔里发现了两颗曼陀罗,曼陀罗上刻着观世音菩萨的九尊铜像。穿过石塔往前,我们来到了曾经的应该领事馆,尽管今天这里成了镇江博物馆,变得像花园一样,但那段耻辱是我们镇江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最后,我不得不提一提钓鱼台,当年乾隆皇帝在上船前曾在这里钓鱼,每杆都能调到一条大鱼,上船以后,乾隆皇帝方才知道原来是手下人早已把鱼放好在里面。 西津渡的古街也颇有名气,古街的装饰古典雅致,历经了唐、宋、元、明、请五个朝代,而今的面貌依稀如旧,古朴典雅。英籍女作家韩素英称赞西津渡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天然博物馆。 “瓜洲正对西津渡,金山樵山江水中。过客放船忌险阻,何人击楫问英雄。”古老的西津渡如今焕然一新,一派悠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