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背景预习课文了解本节课主要讲述自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发展的等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教学课题本节课主要讲述自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发展的等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学习来说,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本单元中,它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分析通过引导学生看图片、动脑筋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最后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的话,这堂课无疑就成功一半了。
为了达到这样目的,我决定,创设情景,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首先展示中国地图,向学生明确中国地理南北划分的界线,并请学生选择他们愿意居住在南方还是愿意居住在北方,说出原因。
按情理来说,学生的回答是偏向于南方的,我就可以总结出人口的迁移相关的各种因素(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等,同时亦为后面对中国古代史上三个大的人口流动原因分析作铺垫),而更明确现在的经济重心在南方,但是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接着再抛出一个问题:经济重心什么会南移呢?它又是什么时候南移的呢?这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学生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教学目标1、掌握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2、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标志,分析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由于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加之南方自然条件较好,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获得长足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此转移到江南地区。
本课内容分三目,第一目“南方农业的发展”,着重讲述了农业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第二目“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主要叙述了宋代南方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发展;第三目“南方商业的繁荣”,主要叙述了宋代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和纸币的出现。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过经济方面的内容,对古代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便于教师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
但本课有一些抽象的知识,对初一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应提供相关的图文资料,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以便于学生学习本课。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五、教学方法1、采用了热点问题导入的方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大家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2、在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时,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对比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论从史出。
3、对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时间,采用形象生动的叙述和刺激视觉的图片,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
商业的发展用材料分析法步步深入,使学生理解深刻。
4、用列表格的方法进行小结,知识梳理会更加清晰。
六、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人民币的图片。
导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大家天天见、天天用,可以说非常熟悉。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练习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 )A、五代十国B、隋唐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A、市舶司B、商行C、工部D、转运使【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B、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和平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D、从越南引进占城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B、隋唐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并且最终完成C、宋代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这里将宋代的商业发展成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基于( )A、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B、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种社会现象开始出现和完成在( )A、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B、隋朝后期、北宋时期C、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D、魏晋时期、北宋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列举宋朝南方生产进展和商业繁荣的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维目标][知识识记]1、列举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进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2、明白南宋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史实[能力培育]1、分析两宋经济重心南移的缘故2、概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致时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1、通过了解两宋经济进展,增强对两宋是我国经济继续进展重要时期的熟悉2、通过几个时期的学习,增强了对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的熟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自唐中叶以来,我国历史又一次进入战乱不断、政局不稳的社会动荡时期,虽说北宋实现了相对的统一,却长期与辽、西夏战事不断,加上南宋与金的战争和绍兴和议以后,疆域进一步缩小,这一切都无益于经济的进展,但是两宋时期的南方经济仍是取得长足进展,这又是什么缘故呢?二、和学生一起设计《两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展表》,帮忙学生自学。
行业部门发展地位农业生产工具土地垦辟芋田农业作物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商业货币3、为帮忙学生增强对“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的熟悉,利用多媒体手腕,展现了系列图片,以加深对上述成绩的明白得,如在工具的创新上,展现了“秧马图”“牛转翻车”图加以适当的说明,说明这是增进农业进展的重要因素,“圩田图”是把农田和水利结合起来的杰出制造,宋朝“刻丝图”,栩栩如生的工艺,宋“清白釉瓷观音像”是两宋时期丝织、制瓷技术的经典之作,而楼船技术的精湛又使咱们现代人进一步领略了那时造船技术的超前。
4、为增强对本节课重点内容“宋朝经济进展对我国后代经济重大阻碍的熟悉,”可联系现实中的农作物,像“水稻、棉花”,还能够用生活中令人喜闻乐见的陶瓷来见证陶瓷进展的历史渊源和宋朝瓷都景德镇的来由。
为说明宋朝对外贸易的发达,能够用泉州周日山的祁风刻石来见证那时的影子,而且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宋海外贸易的崛起缘故是由于西夏兴起,阻挡交通,陆路“丝绸之路”不顺畅,这也造就了南宋海外贸易的兴盛,也增进了造船业的进展。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智能点拨【例】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铸造货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携带困难,从而出现了轻便的纸币。
由此可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商业活动频繁.商品贸易额的扩大。
本题中A不符合历史事实。
D“造纸技术成熟”是“交子”出现的一个条件,但不是根本原因。
C“江南经济的发展”点题不够.不能反映其实质。
【答案】B。
随堂反馈大浪淘沙1.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始于( )。
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2.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是在( )。
A北宋 B南宋 C五代 D唐朝3.《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繁荣的商业城市是( )。
A唐朝都城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C南宋都城临安 D明朝都城北京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北宋前期的中原地区 B南宋初期的四川地区C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D南宋前期的中原地区5.我国造船业居于世界首位是在(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五代 B北宋 C南宋 D元朝7.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 )。
①朝鲜、日本②拉丁美洲③南海各国④阿拉伯半岛⑤非洲东海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8.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①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②外国人热衷于中国市场③宋朝的造船业发达④沿海地区的农民长年出海经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如果生活于两宋时期.下列无法做到的事情是( )。
①在江南地区可得到当地产的占城稻②可以品尝到花生的美妹③在长江流域种植大片棉花④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思维提速10.列举宋朝著名的大商港。
11.列举宋朝著名的商业都市。
课后沟通一试身手1.看图后回答:(1)右图纸币的名称是什么?(2)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什么地方?(3)纸币的产生有什么意义?(4)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它有哪些优点?思有所获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经济重心为什么会从北方移到南方?参考答案:随堂反馈大浪淘沙:1 C 2 A 3 B 4 C 5.C 6 C 7.C 8 C 9 C思维提速:10.广州、泉州 11.开封、杭州课后沟通一试身手:1.(1)交子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3)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趣味导读耕获图这是故宫博物院藏品.描绘的是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
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许多短衣赤膊的农民正紧张地劳作着.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舂米、入仓,还有人用龙骨车浇地和堆积稻草,都画得清清楚楚。
画面上还有宽衣袖、不劳而获的地主,静等着分享劳动果实构腿子指手画脚地监视着、叱喝着人们。
这幅图把不同季节的农业劳动,都画在一起,也把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阶级关系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很难得、很少见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课后阅读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
历史上,南方的经济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不断的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北方。
这种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才最后得以完成。
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的重心相一致.都在北方。
直至三国时期.虽然由于北方人口的走量南移,东吴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巴蜀地区也由于没有尢的战争而维持繁荣的局面,但首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超过了吴和蜀.这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王隋唐五代。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上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大量被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
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重大发展,封建经济地盘至少扩大了一倍。
但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说仍占一定优势。
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
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一个阶段,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
南宋时期,因为南方经济发展已超过北方,因此宋王朝的财富主要靠南方支撑,把南方作为立国之本。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与点拨例1 我国经济重心已完成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明显超过了北方是在()A、三国时期B、西晋末年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A项时北宋农民开始南迁,B项时大量南迁,C项末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D项时,南迁的北方人民与南方人民一道,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已使南方经济明显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移向南方。
答案:D例2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解析:本题考查对谚语的分析、理解以及归纳能力。
“苏湖熟,天下足”指苏湖地区的粮食成熟之后就能满足天下的百姓,反映了苏湖地区农业发达,故选择D项。
答案:D⊙浪里淘金1、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在这里的“会子”是指()A、银币B、纸币C、铜钱D、商标⑵“会子”在什么时期通行()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C、南宋时期D、隋唐时期2、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
据此回答问题: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南方人口增加③北方民族大融合④政府注意重视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⑵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A、五代十国B、隋唐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朝⑶两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中原地区D、珠江流域⑷经济重心最后完成是在什么时候()A、魏晋时期B、唐中期C、五代D、宋朝3、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朝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
下列对宋朝瓷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B、唐三彩代表了最高的成就C、瓷器制作精美D、青花瓷名扬海外4、南宋时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是()A、丝绸B、茶叶C、铁器D、瓷器5、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的只能是()A、管理城市商业贸易B、管理船舶的生产C、管理港口D、管理海外贸易6、阅读下列材料甲学生说: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选择题1、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在这里的“会子”是指()A、银币B、纸币C、铜钱D、商标⑵“会子”在什么时期通行()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C、南宋时期D、隋唐时期2、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
据此回答问题: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南方人口增加③北方民族大融合④政府注意重视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⑵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A、五代十国B、隋唐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朝⑶两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中原地区D、珠江流域⑷经济重心最后完成是在什么时候()A、魏晋时期B、唐中期C、五代D、宋朝3、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朝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
下列对宋朝瓷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B、唐三彩代表了最高的成就C、瓷器制作精美D、青花瓷名扬海外4、南宋时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是()A、丝绸B、茶叶C、铁器D、瓷器5、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的只能是()A、管理城市商业贸易B、管理船舶的生产C、管理港口D、管理海外贸易二、材料题6、阅读下列材料甲学生说: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
乙学生说:不一定是好事。
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人们砍伐山林,破坏了江南的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
请回答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参考答案:1、⑴B ⑵B2、⑴A ⑵C ⑶B ⑷D3、C4、D5、D6、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全面。
甲同学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乙同学看到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程目标导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这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图片展示、课堂情景剧表演。
【教学工具】
临安城商业繁荣的情景剧、挂图。
◆教学情景导入
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板书课题。
◆教学过程设计
方案一:
师:讲古代的经济,主要是三大方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共同研究探讨从五代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板书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师发资料《宋代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水稻在南宋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的发展》《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
学生利用教材、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分发析的资料,就南方农业发展分小组自由组合研讨,之后,在全班交流结果,师引导学生观察《耕获图》
板书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师发资料《宋代南方丝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北宋兴起的景德镇》、《福建泉州的海船》,学生阅读课文,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分发的资料永南方手工业发展情况分小组自由组合研讨,之后,在全班交流结果。
师尽可能地展示收集的图片。
板书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师分发资料《开封的繁荣》、《临安的繁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交子的出现和发行纸币的
官方机构》,学生读课本,看图。
利用资料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要求自愿编课堂短剧);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示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政治因素三方面分析);
3、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示结合现实和P60的两观点进行讨论。
)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师强调: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方案二: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
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
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教学课堂板书
方案一: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
丝绸之路把多种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大唐王朝以相当健康的心态接纳外部世界,并受到外部世界的尊重。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缗。
”
请回答:
(1)结合地理知识说明,三则材料反映出在对外贸易中的商路各有什么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科技发展、外贸商品三个方面说明商路变化的主要原因。
(3)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结论?
2、(拓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
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二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高统计
料
三
为
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摘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指出,现在我国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是不是经济重心的西移?我们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探究题)两宋时期,我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封建经济却继续发展。
这是为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