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0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知识点——《移多补少》。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章第二节《移多补少》。
这一节主要讲述的是如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等式两边保持平衡。
具体内容包括移项的基本规则,如何找到需要移项的数字和符号,以及移多补少的具体操作步骤。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移多补少的操作方法,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原理,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移多补少的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移多补少的原理,我准备了一些具体的例题和相关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引入移多补少的概念。
例如,我会出示一个等式:3 + 4 = 7,然后提问学生们,如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等式两边保持平衡。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等式两边平衡的解。
在学生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移多补少的原理。
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进行移多补少的操作,并找到正确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移多补少的操作步骤和相关的例题。
我会将操作步骤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并配合具体的例题进行说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等式两边平衡的解。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1. 2 + 5 = ?答案:3 + 4 = 72. 8 3 = ?答案:10 4 = 63. 7 + 2 = ?答案:9 + 1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移多补少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如果有必要,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如:8时或8:00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分析教学内容: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
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
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
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
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在这些日子里,我们的教学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请务必好好写一份教学总结,记录好这段经历。
那么如何把教学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一、基本情况这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9人。
很多学生的年龄偏小,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但是经过我一年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如:学会并比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空间和图形、找规律等等。
但是,仍然有美中不足,差不多有8名学生基础特别的差,最起码的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算。
为此,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做好今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本期的工作情况作简单的总结如下:二、取得的成绩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作出反思。
2、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智慧广场 - 重叠问题一、引入本节课主要是讲解在智慧广场中所遇到的重叠问题。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物体的重叠问题,比如盘子叠起来,或者是衣服叠好后放入衣柜。
那么在智慧广场中重叠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二、知识点1. 重叠所谓重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体在空间中的一部分是相互重合的。
在智慧广场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重叠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测量、计算来解决。
2. 重叠部分的面积一般我们通过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来解决重叠问题。
但这对于小学的一年级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因此我们采用直观的方式,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让孩子们理解何为重叠面积。
三、教学过程1. 观察比较首先,我们拿出两个瓷砖或两个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它们。
然后将两个卡片中适当调整它们的位置,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来感受重叠所代表的含义。
2. 实验操作接下来,我们拿出红色、蓝色两张卡片。
我们先将红色卡片放在桌子上,蓝色卡片放在红色卡片之上,让孩子们观察两个卡片之间产生的重叠情况。
然后,让孩子们换一种方式,将蓝色卡片放在桌子上,红色卡片放在蓝色卡片之上,再次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重叠方式下的情况。
3. 讨论接下来,我们将两张卡片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讨论,当两张卡片重叠部分越多时,那么重叠部分的颜色会更深,说明它的面积就越大,就越重。
4. 思考问题最后,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有三张卡片,蓝色、黄色、红色卡片,我们怎样才能将它们放好,让它们之间不重叠?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四、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讨论和思考问题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何为重叠问题,以及通过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来解决重叠问题。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数学游戏最后,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重叠问题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叠叠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正确摆放卡片或积木,从而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青岛版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一年级数学青岛版知识点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数字 0-10 的认识2. 加法和减法3. 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4. 长度的度量5. 时间的认知6. 重量的度量7. 温度的认知8. 数型的认知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0. 计数和比较大小1. 数字 0-10 的认识: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数字 0-10 的认知,比如数字的基本形态、发音、数字间的大小关系等。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拼图游戏等课堂活动认识这些数字。
2. 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方法,例如用图示法表示加减运算过程。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加法和减法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加减运算的过程。
3. 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形状,例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图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4. 长度的度量: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长度测量的方法,例如使用长度单位米、厘米等。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长度的杠铃或绳子的长度,然后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5. 时间的认知: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时间单位和对时间的认知,例如秒、分钟和小时等。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时间练习,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钟表读时间。
6. 重量的度量: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重量测量的方法,例如使用重量单位克、千克等。
例如,老师可以将许多相同数量的糖果重量相差很大的两个盒子,然后通过秤将它们的重量测量并记录结果。
7. 温度的认知: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温度单位度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温度测量的游戏,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8. 数型的认知: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数字类型,例如奇数、偶数、整数和分数等。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类型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数字类型。
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二)知道以下规律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9+1=10 8+2=10 7+3=10 6+4=10 5+5=104+6=10 3+7=10 2+8=10 1+9=109+2=11 8+3=11 7+4=11 6+5=11 5+6=114+7=11 3+8=11 2+9=1119+3=12 8+4=12 7+5=12 6+6=12 5+7=124+8=12 3+9=129+4=13 8+5=13 7+6=13 6+7=13 5+8=134+9=139+5=14 8+6=14 7+7=14 6+8=14 5+9=149+6=15 8+7=15 7+8=15 6+9=159+7=16 8+8=16 7+9=169+8=17 8+9=179+9=18一年级小朋友数学学习方法分享方法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读数、写数1.数位表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即: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例如:十五写作15,它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2.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5 4 3 2 1 0单数:1、3、5、7……15 17 19(每隔2个)双数:2、4、6、8、10……18、20(每隔2个)3.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例如: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面有(15)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再写出来。
例如:15,读作:十五,写作:15读作是大写:汉字写作是小写:数字4.数字“”,能够透露表现一个也没有,也能够透露表现起点。
5.由一个数字(除外)构成的数叫一位数,由两个数字构成的数叫两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连加连减、加减夹杂算式计较按次:从左到右依次计较。
比较大小和第几1.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同样多、多、少。
2.例如给数字排队:5、7、8、1,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3.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4.“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是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如:比5小2的数是(3),5-2=3;比4多3的数是(7),4+3=7.5.几和第几。
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1.研究0-10的认识和书写,掌握按顺序数、数一个划一个、分成几部分数、会2个2个的数、3个3个的数、5个5个的数等数数的方法。
2.理解2-10的分成3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分界线;起点;分数。
3.区分基数和序数,即几个和第几个。
4.掌握单双数的概念,能够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数,学会按规律写数。
5.学会用具体的例子进行数数练,如筷子、手和手指的数量,以及年龄的计算。
6.掌握“>”“”“<”“=”表示大小关系,并会根据要求画图。
7.能够对给出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找出给出数中最大(小)的数。
8.学会数数的个数,如从数到4,数了几个数;4和8之间有几个数;在3和7之间的数有(4、5、6);从3开始数,第4个数是几。
9.学会找规律填数,或者找规律画图形。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1.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类的方法与分类的结果的关系,注意一行一类或者竖线间隔开,并用圆圈把数字圈起来,能够圈出不同类物品。
2.掌握用…比…(多、少、高、矮)等语言进行描述,选出最(多、高、长)的,理解“最”的只有一个的概念。
3.学会比较轻重、高矮、长短、粗细、远近等概念,如通过天平比较数量和通过放在平面上比较高矮等。
4.能够用数格子判断高矮、长短、远近,如通过格子数比较谁先到家、谁先吃到香蕉等。
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1.加法的意义是把几个部分合起来。
2.减法的意义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3.加、减法算式的读法:例如,5+3=8读作“5加3等于8”,9-2=7读作“9减2等于7”。
4.会看图列式:一图一式、一图两式、一图四式。
5.解决“一共”的问题用加法;解决“还剩”的问题用减法。
6.规律总结:1) 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2) 一个数加上自己,等于两倍的这个数。
3) 一个数减去自己,等于零。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套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海底世界(准备课)----数数■教材分析正确的数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的本领,更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基础。
入学前,多数学生具有初步的数数的经验和技能,知道一些简单的数数方法。
这一内容的设计目的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通过简单的数数,全面了解学生计数、方位、分类、大小、位置、比较、图形及观察、动手、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后面的系统学习做准备。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教材以儿童化“海底世界”为素材-----描绘出在神秘的海蓝色海底中,生存着巨大的鲸鱼、美丽的鱼群、可爱的水母,还有遨游海底的潜水员……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给人以震惊感,吸引学生主动的数数。
在数数的过程中,展现学生各方面的经验,让学生交流方法、表现个性,产生对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为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做准备。
2、通过准备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数数.教学难点:数数的各种不同方法.■教学建议1、欣赏“海底世界”这幅画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对一些有趣的动物,比如海马、水母,还可以简单说说它们的习性。
接着引导学生独立数出自己喜欢的生物的数量,并给与充分的时间在同位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注意学生是怎样数的。
对于学生能按顺序数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初步知道数数的方法。
同时了解学生数数的差异,为后面的教学确定合适的起点。
2、在教学生数各种海底生物数量的同时,要自然渗透分类、方位、大小、多少、比较、图形、统计等知识,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经验。
同时,这也会使本节内容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1课时完成教学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一、单元教材分析这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书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1—10个数的意义和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难点是写1—10各数。
四、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一、单元教材分析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A=πr2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 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第四信息窗《10以内数的大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生:小圆片、1-10数字卡片教师:课件、小圆片、1-10数字卡片环节设计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今天一(1)班的同学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快动脑筋思考,想到了同桌相互说说,比比看谁的办法好!(学生思考后交流)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3、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4、9比10小,10比9大。
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演示两个符号的自我介绍)听了它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形状很相像,开口相反等)5、9比10小可以写成:9< 10,读作:9小于10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三:认识等于号四:练习与拓展五:总结与延伸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作者:————————————————————————————————日期: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1、0-10的认识与书写;会数数的方法:按顺序数、数一个划一个、分成几部分数、会2个2个的数、3个3个的数、5个5个的数等。
2、2-10的分成
3、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分界线;起点;分数。
4、区分基数和序数:几个和第几个。
5、单双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考察题型:按规律写数。
6、筷子有几双?有几根?有几双手?几只手?几根手指?今年几岁?再过几年就10岁了?
7、认识“>”“<”“=”。
并会比较两个数、算式和数、算式和算式的大小。
理解…比…多/少/同样多。
并会用“>”“<”“=”表示。
会根据要求画图。
如:画○,○比△多2个。
8、会对给出的数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能找出给出数中最大(小)的数。
9、会数数的个数,如:从0数到4,数了几个数;4和8之间有几个数;在3和7之间的数有(4、5、6);从3开始数,第4个数是几。
10、找规律填数,或者找规律画图形。
9 () 5 3 ()
() 2 () 6 ()()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1、分类:①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②分类的方法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首先明确分类方法,分类时,只能按照一种分类方法来分,不能同时
按照两种方法来分。
常考分类有:分动、植物;分天上飞的、地上跑
的、水里游的;分水果、蔬菜;分衣服、家具、电器;给图形分类(按
颜色、形状);按腿的条数分类等。
③在书写时,注意一行一类,或者竖线间隔开。
标号用圆圈把数字圈起
来。
④会圈出不同类物品。
2、比较:①会用…比…(多、少、高、矮)等语言进行描述。
多个比较时,会
选出最(多、高、长)的,知道“最”的只有一个。
②比轻重:天平上两端一样重时,看数量。
数量越多的越轻,数量越少
的越重。
天平不一样重时,压下的一端重,抬高的一端轻。
比高矮:要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
坐着和站着一样高时,要考虑站起来就更高了。
比长短:“化曲为直”比长短(弯曲的拉直以后进行比较);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
比较绕在小棒上的绳子长短时,匝数一样,小棒越粗,绳子越长;
小棒粗细一样时,匝数越多,绳子越长。
比多少、大小、粗细、远近等。
③数格子判断高矮、长短、远近。
如:谁先到家,谁先吃到香蕉?格子
越少,越先到家,先吃到香蕉。
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1、理解加法的意义:把几部分合起来。
2、理解减法的意义: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3、加、减法算式的读法。
如:5+3=8读作:5加3等于8。
9-2=7读作:9减2
等于7.
4、会看图列式:一图一式、一图两式、一图四式。
5、解决“一共”的问题用加法;解决“还剩”的问题用减法。
6、规律总结:(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一个数加0,还等于这个数。
(3)一个数减0,还等于这个数。
(4)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等于0。
7、算式的变式:如9 -()=5;()+7=9;()=5+5;5=()- 5等。
会求图形表示的数字。
如:
8、会列式解决青蛙跳格子的问题:往右跳用加法,往左跳用减法。
认识大括号,问号在下面求总数时用加法,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用减法。
9、选数写算式,只能用选中的数列算式。
如:
10、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会看图列式,会有序观察图片。
如上车下车问题。
先考虑原来车上有几人,下车几人,再考虑上车几人。
小鸟飞走了,飞来了的问题,先分析原来有几只,飞走了几只,又飞来了几只。
11、10的分成,并会列4个算式表示。
(两加、两减)。
12、
13、整理、背诵加法表、减法表。
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1、认识并会写上下、左右、前后。
2、…在…的()面。
3、生活中上下,左右,前后。
如:用右手写字;在马路上,我们要靠右边走;
上下楼梯靠右走;汽车方向盘在左侧等。
4、分清前和后,小动物脸朝哪哪是前,有小红旗时,小红旗在的一侧为前。
如:
5、从左边数第2个是……,从右边数第3个是……,圈出左边的3个,给右边
的第2个涂色,给左边的2个涂色等。
智慧广场:重叠问题
1、要求画图解决问题。
2、题型:(1)从前面数排第2,从后面数排第3,一共有多少?(分析:有2个“第”,是重叠问题,要减1。
)
画图:○△○○
列式:2+3-1=4
(2)从前面数排第2,后面有3个,一共有多少?(分析:有1个“第”,不是重叠问题,不加也不减1。
)
画图:○△○○○
列式:2+3=5
(3)前面有2个,后面还有3个,一共有多少?(分析:没有“第”,不是重叠问题,要记得加1。
)
画图:○○△○○○
列式:2+3+1=6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及书写,会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数单数、双数。
2、11-20各数的组成。
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12是由12个一组成的。
常考题型:12是两位数,个位上是2,表示2个一,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
(注意大小写: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个”后面的一和十表示计数单位,必须用大写)
3、认识计数器。
认识数位:个位、十位。
右边第一个数位是个位,第二个数位
是十位。
4、会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明白算理。
如:12+3的
算理是先算2+3=5,再算10+5=15。
(个位上相加,十位不变。
)
5、认识并会写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加数、和。
认识并会写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被减数、减数、差。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智慧广场:移多补少
1、通过画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画图时要做到一一对应,用竖虚线将多出部分
隔开,移动部分为多出部分的一半。
(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点)
2、题型:(1)兔妈妈有8根胡萝卜,小兔子有4根胡萝卜,兔妈妈给小兔子几
根他俩就同样多?
画图:兔妈:○○○○○○○○给2根
小兔:○○○○
(2)兔妈妈给小兔子4根胡萝卜,他俩就同样多,兔妈妈原来比小兔子多几根胡萝卜?
画图:兔妈:○○○○○○○○多8根。
小兔:
(3)兔妈妈有8根胡萝卜,兔妈妈给小兔子3根他俩就同样多,小兔子原来有几根?
画图:兔妈:○○○○○○○○
小兔:○○
小兔子原来有2根。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并会写这些字。
2、正方体:6个面是大小一样的正方形。
长方体:有6个面,它的面里面肯定有长方形,可能有2个面是正方形。
圆柱:有3个面,侧面是曲面,上下两个平面是大小一样的圆形。
球:易滚动。
(一定注意与圆的区别。
)
3、会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个数。
会标数字数图形。
当图形较多时,可将图形分成几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来数。
4、会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5、找出与其它三个不同的图形,在下面画“√”。
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会算9加几、8加几、7、6、5加几。
2、会用凑十法:想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3、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
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4、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
预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