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案例分享社工儿童个案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个体的问题,通过提供专业的儿童保护和支持服务,帮助儿童克服困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列举了10个案例分享,以展示社工儿童个案服务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1. 张小明的家庭暴力问题张小明是一名8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经常发生激烈争吵并互相斗殴。
社工通过与张小明的接触和观察,发现他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
社工与张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心理辅导和家庭访问,帮助他了解和应对暴力行为,并协助家长接受家庭暴力干预计划,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
2. 王小芳的学习困难王小芳是一名9岁的女孩,她在学校中遇到了学习困难。
社工通过与王小芳的交流和评估,发现她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困难,并且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社工为她提供了个别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她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信心,并与学校老师和家长合作,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3. 张小红的社交障碍张小红是一名12岁的女孩,她在学校中遇到了严重的社交障碍问题,经常被同学排斥和欺负。
社工通过与张小红的沟通和观察,发现她缺乏自信和人际交往技能。
社工为她提供个别辅导和社交技能培训,帮助她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与学校开展反欺凌教育活动,促进全校学生的友善互助。
4. 李小华的家庭贫困问题李小华是一名10岁的男孩,他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社工通过与李小华的家庭访谈和评估,发现他面临着生活困境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社工与李小华的家人合作,提供经济援助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李小华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机会。
5. 赵小刚的情绪问题赵小刚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经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和暴力行为。
社工通过与赵小刚的沟通和观察,发现他遭受了家庭暴力和情感忽视。
社工为赵小刚提供个别辅导和情绪管理技巧培训,帮助他理解和表达情绪,并与家庭成员合作,提供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
6. 李小明的亲子冲突问题李小明是一名11岁的男孩,他与父母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和冲突。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接到一起家庭暴力案件,求助者小李(化名)是一位遭受丈夫家庭暴力的年轻女性。
小李在婚姻中长期遭受丈夫的暴力行为,身心俱疲,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小李决定寻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帮助。
二、案例描述1. 家庭暴力情况小李与丈夫结婚三年,育有一子。
自结婚以来,小李就遭受丈夫的打骂。
丈夫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心就会对小李进行殴打。
小李曾试图反抗,但丈夫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小李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生活陷入困境。
2. 心理状况小李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导致心理创伤。
她害怕丈夫,不敢与人交往,甚至产生了自杀念头。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开始寻求帮助。
3. 经济状况小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丈夫在外工作,收入不稳定。
小李独自承担家庭开支,生活压力较大。
由于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小李无法正常工作,家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三、介入策略1. 家庭暴力干预(1)心理辅导:针对小李的心理创伤,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增强自信心。
(2)法律咨询:为小李提供法律咨询,让她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下一步维权做好准备。
(3)危机干预:在必要时,心理咨询师协助小李报警,寻求警方保护。
2. 经济援助(1)申请临时救助:协助小李申请临时救助,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2)就业指导:为小李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她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3. 社会支持(1)家庭关系修复:鼓励小李与家人沟通,寻求家庭支持。
(2)社区资源链接:协助小李链接社区资源,为她和家人提供帮助。
四、干预过程1. 初步接触社会工作者在接到求助后,立即与小李取得联系,了解其家庭暴力情况。
随后,社会工作者与小李进行面谈,初步了解其心理状况和经济状况。
2. 制定干预计划根据小李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者制定了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包括家庭暴力干预、经济援助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3. 实施干预措施(1)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为小李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
第1篇一、个案背景小明,一个8岁的男孩,就读于某小学二年级。
从小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他的父母就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此外,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问题,与同学关系紧张,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面对这些问题,小明的父母感到十分焦虑,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深入了解小明的情况后,我们决定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通过家庭教育个案辅导,帮助小明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并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二、个案评估1. 家庭背景:小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均为工薪阶层。
父亲工作繁忙,经常加班,母亲则全职照顾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家庭氛围较为紧张。
2. 学习成绩:小明在小学二年级的成绩处于班级中等偏下水平,尤其在语文和数学方面表现不佳。
作业完成质量差,经常出现漏题、错题的情况。
3. 人际交往: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与同学关系紧张,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他害怕与人交往,缺乏自信。
4. 心理状态:小明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问题时。
他常常感到孤独、无助。
三、个案目标1. 改善学习习惯: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2. 改善人际交往:帮助小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
3. 调整心理状态:帮助小明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情绪,使其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四、个案干预措施1. 家庭教育指导:- 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帮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向父母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帮助父母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习辅导:- 邀请专业教师为小明进行一对一辅导,针对他的学习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
- 定期与小明进行学习交流,了解他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辅导方案。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一一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贵备服务对象。
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
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
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理论基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社工个案情况汇报近期,我接手了一起社工个案,涉及一名叫做小明的青少年。
小明今年15岁,家庭破碎,父母离异,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然而,由于母亲长期患病,家庭经济拮据,小明的成长环境并不乐观。
在学校,小明成绩一直不理想,与同学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挫折感。
为了帮助小明走出困境,我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
首先,我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倾听他的心声。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小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我试图通过倾听和理解,让小明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帮助他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我与小明的家人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我了解到小明的母亲长期患病,家庭经济拮据,这对小明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帮助母子俩寻求社会资源和帮助,包括经济援助、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希望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减轻小明的心理负担。
此外,我还积极协调学校资源,与老师和辅导员密切合作,了解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所在。
我与学校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帮助计划,包括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够帮助小明在学业和情绪上取得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关注小明的个体需求,也注重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多方合作,我希望能够为小明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困境,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针对小明的社工个案,我采取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个体辅导、家庭支持和学校合作等方面。
通过这些工作,我希望能够帮助小明走出困境,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小明的情况,与他和他的家人共同努力,希望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该服务对象在面对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成绩有着过高的期望和不正确的认知。
他认为只有达到自己的理想成绩才能被家人认可和支持,而忽略了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因此,需要帮助他理性认知,重新审视自己的成绩和努力,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2.家庭沟通问题该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对他的期望较高,但是沟通不畅,容易发生误解和争吵。
他也认为家人不支持和理解自己的想法。
因此,需要通过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提高自尊程度,减少误解和争吵,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三、干预方案一)目标制定1.帮助服务对象理性认知,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考试成绩。
2.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减少误解和争吵,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二)干预方法1.个案工作1)认知重建。
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交流,帮助他理性认知自己的成绩和努力,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考试成绩。
2)情绪调节。
通过情绪管理技巧的训练,帮助服务对象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考试成绩。
2.家庭工作1)联合家庭治疗。
通过家庭治疗模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提高自尊程度,减少误解和争吵,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2)家庭支援网络。
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援网络,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注,提高服务对象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个月的干预,服务对象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得到了加强,互动和关注也有所增加,服务对象的自尊心和归属感得到了提高。
3.在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资料的基础上,社工需要与服务对象讨论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从而消除沟通障碍。
4.社工需要协助服务对象认识自我和现状,共同分析现状并制定合理的计划,以迎接中考的到来。
5.社工需要给予服务对象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研究和生活。
四、介入过程一)第一阶段目标: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收集服务对象的研究和家庭方面的资料。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之欧阳治创编欧阳治是一位社工工作多年的经验丰富的社工,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他的一起典型个案,以展示他的工作技巧和专业能力。
案例背景:小华是一位15岁的中学生,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与母亲一起生活。
小华的母亲因为长期失业,经济状况较为困难。
而小华在学校表现平平,疏于学习,经常休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老师介绍了小华的情况给了欧阳治,希望欧阳治能够帮助他改善学习和生活问题。
目标:1.帮助小华提高学习成绩,降低休学率2.支持小华家庭,改善经济状况行动:1.第一步,了解问题:欧阳治首先与小华展开谈话,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日常生活等。
通过访问他的母亲和学校老师,欧阳治进一步了解到小华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2.第二步,建立信任关系:欧阳治通过与小华的谈话,表达对他的理解和关心,让小华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关心的。
同时,欧阳治尊重小华的意见和决策权,与他共同制定行动计划。
3.第三步,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小华的需求和目标,欧阳治制定了以下行动计划:-帮助小华制定学习计划,指导他制定学习目标和提供学习方法;-邀请志愿者教师帮助小华补习,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上门拜访小华的家庭,了解经济状况,提供经济援助和就业指导;-倡导和组织校内外的资助和援助机构为小华提供帮助。
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华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休学率明显下降。
小华的母亲找到了一份工作,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此外,小华还获得了资助机构的帮助,他们为小华提供了免费的辅导课程和学习资源。
总结:通过欧阳治的专业工作,小华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欧阳治通过与小华和他的家庭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和经济问题。
他的工作充分展示了社工的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为小华提供了可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报告《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报告》一、案例背景_____(案主姓名),性别,年龄岁,目前居住在居住地址。
案主因具体问题或事件而寻求社会工作的帮助。
二、案主问题及需求评估(一)问题描述案主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经济上,案主家庭收入微薄,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其次,在心理方面,案主由于长期的生活压力,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
此外,案主在社交方面也存在障碍,与周围人的关系较为疏离,缺乏支持网络。
(二)需求评估经过深入的沟通和了解,案主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援助:案主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以缓解生活的压力。
2、心理辅导:帮助案主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3、职业培训:提升案主的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
4、社交支持:协助案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社会。
三、服务目标(一)短期目标1、为案主提供紧急的经济援助,解决燃眉之急。
2、安排案主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
(二)中期目标1、帮助案主参加适合的职业培训课程,提升职业技能。
2、组织案主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
(三)长期目标1、案主能够实现稳定就业,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收入。
2、案主能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具备应对生活困难的能力。
3、案主能够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四、服务计划(一)经济援助与当地的社会救助机构合作,为案主申请临时救助金和生活物资。
同时,协助案主寻找合适的兼职工作机会,增加收入。
(二)心理辅导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案主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服务。
鼓励案主参加心理支持小组,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三)职业培训根据案主的兴趣和能力,为其推荐相关的职业培训课程。
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案主制定求职计划。
(四)社交支持组织社区活动,邀请案主参与,促进其与邻里的交流。
建立志愿者帮扶小组,定期陪伴案主,帮助其融入社会。
五、服务实施过程(一)经济援助阶段在申请社会救助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手续繁琐的问题,但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多次沟通和协调,最终成功为案主申请到了临时救助金和生活物资。
双百社工优秀个案报告双百社工优秀个案报告一、背景介绍•社工个案:某公司内部员工举报同事涉嫌贪污•公司:XX公司,知名大型企业,员工规模超过1000人•肇事员工:李某,财务部主任,入职7年,表现一直良好二、案件调查过程1.接到举报•举报人匿名电话,称李某存在贪污行为•举报人提供了一些线索,如交易金额、时间、涉案部门等2.初步调查•与举报人进一步联系,确认其身份并获取更多信息•调查举报人与李某的关系,了解其动机3.数据分析•通过财务部提供的账本和交易记录,分析李某涉案交易的线索•对账目进行比对和核实,发现异常交易金额与举报线索符合4.调查材料收集•收集涉案交易的文件、凭证等•采访其他涉案部门的员工,了解涉案过程和情况5.反思和分析•对李某的背景、财务状况等进行调查,寻找可能的动机•分析李某的工作表现及与其他员工的关系6.结论•根据调查材料,确认涉案事实属实•将调查结果上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三、取得成果1.涉案金额确认•经过调查,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100万•准确把握案件规模,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2.证据确凿•收集到的涉案凭证和文件是确凿的证据•将有力支持对李某进行处理和追责3.社会影响•此案引起了一定的舆论关注•公司积极应对负面影响,采取透明公开的处理方式四、处理措施1.绝对公正•由公司内部调查组负责调查并形成报告•抽调资深员工作为指导,确保调查结果的公正性2.法律合规•依法将调查结果报案并配合警方进行进一步调查•确保公司在法律层面的权益和合规性3.内部纪律•根据公司内部章程,对李某进行严肃处理•对涉案部门进行整改,并进行员工培训和警示教育五、总结与展望•此案是一起在公司内部成功将贪污行为揭发并得以处理的典型案例•公司内部的社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社工的职能和价值•在今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监督和检查,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六、经验与教训1.加强内部监控•引入更加严密的内部监控机制,对涉及财务的岗位和交易进行实时监测•提高对异常交易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2.增强员工教育•加强公司内部员工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提供更加丰富的培训和教育资源,鼓励员工主动举报不当行为3.强化内部信任与关系建立•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减少信息壁垒•构建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间的合作与信任七、结语此次个案调查成功地揭示了公司内部贪污行为,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员工的权益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社工个案案例汇报:案例名称:帮助失业青年重建职业自信心案例概述:该案例涉及一位失业青年,名叫张华(化名),年龄为25岁。
张华失业已经有1年时间,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他的职业自信心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社工通过与张华的面谈和个案工作,旨在帮助他重建职业自信心,提升技能和求职能力,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个案目标:1. 帮助张华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提升职业自信心;2. 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张华获得更多技能;3. 协助张华制定求职计划,提升求职能力;4.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拓展张华的就业机会。
个案干预计划和实施:1. 第一次面谈:社工与张华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了解了他的处境和需求。
张华表达了他的挫败感和自卑心理,他无法接受失业的事实。
社工通过耐心倾听,鼓励他表达情感,并告诉他职业挫折是正常的一部分。
社工鼓励张华承认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并提醒他重新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2. 职业指导和培训:社工与张华一同探讨了他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并为他提供相关的职业指导和培训机会。
社工帮助张华寻找适合他的工作培训课程,并协助他申请补助金以支付费用。
社工鼓励他积极参与培训,同时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
3. 求职计划制定和能力提升:社工与张华分析了他过去求职的问题,发现他在撰写简历和面试技巧方面需要提升。
社工与他一起制定了一个具体的求职计划,包括重新撰写简历,参加模拟面试以及寻找实习机会。
社工为他提供了相应的求职技巧培训和指导,并帮助他准备面试。
4. 资源拓展和就业机会:社工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为张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社工与他分享了一些合适且相关的工作岗位,并帮助他准备应聘材料。
社工还与一些潜在的雇主建立了联系,推荐张华合适的候选人。
个案评估与总结:经过数月的个案工作,张华逐渐恢复了他的职业自信心。
他参加了一些职业培训,并成功通过面试,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张华逐渐重新找回了对自己的信心,并且在新工作中表现出色。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社区位于市中心,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邻里关系相对和谐。
然而,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邻里纠纷逐渐增多。
本案例涉及的是一起典型的邻里纠纷,主要涉及邻里之间的噪音扰民问题。
二、案情简介2021年5月,某社区居民李某(以下简称“李某”)反映,其邻居张某(以下简称“张某”)家中养有宠物狗,每天晚上都会发出尖锐的叫声,严重影响了李某及其家人的休息。
李某曾多次与张某沟通,要求张某采取措施减少噪音,但张某以狗是自己的宠物,有权饲养为由拒绝。
李某无奈之下,向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
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组织调解员进行调解。
三、调解过程1. 调解员了解情况:调解员首先向李某和张某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包括宠物狗的饲养时间、叫声时间、影响范围等。
2. 沟通协商:调解员组织李某和张某进行面对面沟通,让双方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立场。
张某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宠物狗,希望继续饲养,但愿意采取措施减少噪音。
3. 提出解决方案:调解员根据双方的意见,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张某在晚上10点后禁止宠物狗叫唤,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张某为宠物狗购买消音设备,降低叫声的音量。
李某和张某相互监督,共同维护社区的安静环境。
4. 签订调解协议:在调解员的见证下,李某和张某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均表示愿意遵守协议内容。
四、调解结果经过调解,李某和张某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张某承诺在晚上10点后禁止宠物狗叫唤,并为宠物狗购买消音设备。
李某也表示理解张某的爱好,并愿意相互监督,共同维护社区的安静环境。
五、案例分析1. 法律依据:本案例涉及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根据《物权法》第78条规定,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58条规定,禁止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
2. 调解技巧:在本案例中,调解员运用了以下调解技巧:倾听:充分了解双方的诉求和立场,为调解提供依据。
个案名称:陈某智力残疾个案个案背景:陈某,9岁,患有智力残疾二级,为唐氏儿童。
由于其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父母全程照顾生活起居,且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陈某并未入学进行系统化学习。
家庭共有5人,包括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照顾三个孩子,没有经济收入。
陈某的姐姐正在上初中,弟弟3岁,三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日常照料。
陈某虽然享受残疾人补贴,但家庭经济状况仍然困难。
个案目标:1. 提升陈某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2. 为陈某提供适合的教育和康复服务。
3. 增强陈某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
个案实施过程:1. 个案评估:社工通过入户探访,了解陈某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结构、经济状况、陈某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网络等。
2. 个案介入:- 经济援助:与社区残疾专干沟通,为陈某家庭申请相关补助政策,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 教育支持:与当地教育部门协调,为陈某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如特殊教育学校或在家教育服务。
- 康复服务:与专业康复机构合作,为陈某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如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
- 社会支持: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包括志愿者、邻里互助等,为陈某家庭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3. 个案跟进:定期回访陈某家庭,了解服务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计划。
个案成效:1. 经济状况改善:通过申请补助政策,陈某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 教育支持:陈某已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接受适合的教育服务。
3. 康复服务:陈某的康复训练得到有效实施,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升。
4. 社会支持增强:陈某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得到拓展,邻里互助和志愿者服务为家庭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个案反思:1. 服务模式:在为陈某提供个案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五社联动”模式在助残工作中的重要性,即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资源和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
2. 服务创新:针对陈某的特殊需求,我们尝试了多种服务创新,如链接社区资源、开展亲子活动等,以提升服务效果。
养老院社工个案工作案例分享一、案例背景。
在咱们养老院里呀,住着一位李大爷。
这李大爷呢,以前可是个特别精神的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呢,是个老英雄。
但是年纪大了,身体就不太行了,再加上子女都在外地,不能经常陪伴在身边,李大爷就变得有点孤僻了。
他整天就自己待在房间里,不怎么跟其他老人交流,对养老院组织的活动也没什么兴趣。
二、接案过程。
我作为养老院的社工,注意到李大爷这个情况后,就决定要和他建立个案关系。
我第一次去敲李大爷房间门的时候,那心里还挺忐忑的。
大爷打开门,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我就赶紧笑着说:“大爷,我是咱养老院的社工呀,今天就是来跟您唠唠嗑儿的。
”大爷一开始有点冷淡,就说:“没啥好唠的,我就想自己静静。
”我可没被这冷水浇灭热情,我就说:“大爷,您可是英雄呢,我从小就崇拜英雄,您就给我讲讲您当年打仗的事儿呗。
”这一句话可算是说到大爷心坎儿里了,他的眼神一下子就变了,然后就把我让进了屋里。
三、问题预估与分析。
1. 孤独感。
大爷的子女不在身边,缺少家人陪伴,这在情感上让他觉得很孤独。
而且在养老院这个新环境里,他还没有真正融入进去,没有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
2. 心理落差。
大爷曾经是个很能干、很有活力的人,现在身体不行了,很多事情做不了,这种从能干到需要别人照顾的转变,让他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落差,从而变得有些消极。
四、服务计划。
1. 陪伴与倾听。
每周至少去李大爷房间三次,陪他聊天,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这不仅能让大爷感受到有人关心他,还能让他把心里的事儿都倒出来。
2. 社交融入。
鼓励大爷参加养老院的集体活动。
我先从比较小型、轻松的活动开始,比如下棋小组。
我跟大爷说:“大爷,您看这下棋啊,就跟打仗似的,得有策略。
您这么聪明,去给他们指点指点呗。
”然后我就陪着大爷去参加了下棋小组,还给他介绍了几个同样喜欢下棋的老伙伴。
3. 重拾兴趣。
了解到大爷以前喜欢写毛笔字,我就从仓库里找来了笔墨纸砚,送到大爷房间。
我跟大爷说:“大爷,您这一手好字可不能荒废了呀,您要是写好了,咱还能在养老院办个书法展呢。
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瞧过社工得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就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得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得理想,从而担心自己得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得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与姑丈对服务对象得期望较高,希望她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责备服务对象、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与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得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就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在学校与同学得交流不多,与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得有两个,曾经因为与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她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与母亲与姐姐得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得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她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得状况,特别就是试卷得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得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
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得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得两位关系较好得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与她们分享自己得想法与感受。
二、问题分析(一)理论基础艾利斯得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得情绪与行为障碍不就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就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得个体对它不正确得认知与评价所引起得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得情绪与行为后果、萨提亚得联合家庭治疗模式非常强调家庭得沟通,她认为,家庭沟通得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得自尊程度,沟通得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就是因为沟通技能得不足,而就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得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心日偏离,也就就是内心所想与行为所示得背离。
市残联社工典型案例个案篇个案登记表(1)个案基本资料:案主姓名(化名) 小A 性别女年龄 22岁社工姓名陈锦蔡督导姓名郭俊泉接案时间 2009年11月(2)个案来源:接案原因及途径1、途径:东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精残部转介,后经与服务对象接触建立专业关系后确定介入。
2、原因:小A精神残疾(精神分裂)贰级,于09年11月中入住东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是被家人送来托养中心进行托养的,她自己并不情愿入住本中心,并表示她很不理解家人将其送来中心康复的做法,入住托养中心时情绪很不稳定,比较低落沮丧,不愿与人说话交往,一再要求家人把她接回家。
(3)个案背景资料:引发/重要事件、曾做出调试及成效、行为表现、人际关系、情绪状况、精神病记录、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暴力倾向/虐待记录、支持网络(能获得的资源)等1、重要事件:高中时小A由于对自己期望过高导致学习压力过大,之后出现行为异常,如强迫性学习、自言自语、无故发笑、乱发脾气、打人,并伴有被害妄想等,后停学求医;情况稳定后,小A开始从事服装销售工作,在工作中对一位男同事产生情愫,并错以为那位男同事亦喜欢她,但事实并不如此,因此她感到感情受挫而耿耿于怀、郁郁不安,加上工作升职受挫打击后再次发病,求医稳定后送来托养中心托养。
2、情绪及行为表现:小A入住托养中心时情绪很不稳定,比较低落沮丧,不愿与人说话交往,并一再要求家人把她回家,甚至在工场进行工疗时,小青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偶尔会突然晕厥,但经过医生检查,并未发现身体有任何异常。
3、精神病记录:小A是精神残疾(精神分裂)贰级,曾入住广州某精神医院及东莞市新涌医院进行治疗各一次。
4、家庭状况及支持网络:小A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家里有父母双亲、三位姐姐及一位弟弟,共七口人,母亲是精残病患者,三位姐姐已出嫁,大姐与三姐常来往于娘家,二姐嫁往外地。
家里对小A比较疼爱及关注,十分支持小A,特别是她父亲、二姐与三姐;她父亲为照顾她妈妈与她已辞职在家,二姐与三姐也在生活上和情感上也给予大力的支持。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一、案例背景2023年7月,某社区社工服务站接到一个特殊案例。
该社区内有一名12岁的小明(化名),因家庭原因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母亲忙于工作,缺乏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疏远,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
社区社工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个案辅导,帮助他走出困境。
二、个案辅导过程1. 初步评估与建立信任关系社工首先与小明进行初步沟通,了解他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学习状况以及心理状态。
通过耐心倾听和同理心,社工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关系,为后续辅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制定辅导计划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社工制定了以下辅导计划:(1)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改善自卑心理;(2)组织小组活动,增进小明与同学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开展学习辅导,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4)协助小明与母亲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实施辅导计划(1)心理辅导:社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提高自我认知。
同时,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小明学会调节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2)小组活动:社工组织了“趣味运动会”、“团队合作游戏”等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与同学互动,增进友谊,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学习辅导:社工邀请老师为小明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鼓励小明参加兴趣小组,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4)亲子沟通:社工协助小明与母亲进行沟通,让母亲了解小明的需求和期望,增进亲子关系。
三、辅导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取得了以下成效:1. 自信心明显增强,自卑心理得到改善;2. 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与同学关系更加融洽;3. 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学习兴趣得到激发;4. 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四、经验与启示1. 社工在个案辅导过程中,应注重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2. 制定辅导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3. 采用多元化的辅导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提高其综合素质;4. 加强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服务合力,提高服务质量。
优秀老年社工个案案例一、背景介绍。
李大爷,70岁,是社区里出了名的“倔老头”。
老伴儿去世后,他就变得越来越孤僻,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和邻居们也很少交流。
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虽然经常打电话,但老人总是没说几句就挂断。
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李大爷对社区组织的活动也不感兴趣,甚至还会拒绝社区志愿者的上门探访。
二、接案。
我作为社区的老年社工,在了解到李大爷的情况后,决定主动去拜访他。
第一次上门的时候,我在门口敲了好一会儿门,李大爷才不耐烦地打开门,问我有什么事。
我满脸笑容地说:“李大爷,我是社区新来的社工,专门来看看您呢。
”李大爷哼了一声,说:“有什么好看的,我不需要你们关心。
”然后就想关门,我赶忙把脚伸进去(当然这有点小危险,不提倡哈,但当时也是着急),笑着说:“李大爷,您先别关门呀,我就跟您聊两句,我听邻居说您以前可厉害了,我想听听您的故事呢。
”也许是“厉害”这个词让李大爷有点心动,他犹豫了一下,让我进了屋。
三、预估。
在和李大爷的聊天中,我发现他其实内心很孤独,老伴儿的离去对他打击很大,他觉得生活没什么乐趣了。
而且他对新事物有抵触情绪,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和年轻人也没什么共同话题。
他拒绝社区活动和探访,是因为他害怕被同情,觉得那是一种怜悯。
四、计划。
1. 短期计划。
每周去李大爷家拜访两次,每次和他聊一个小时左右,话题就从他的过去开始,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给李大爷带一些他这个年代的小零食,像麦芽糖之类的,拉近关系。
2. 中期计划。
邀请李大爷参加一些简单的社区活动,比如老年人书法比赛的观摩活动。
先从观摩开始,让他慢慢适应人群。
教李大爷使用智能手机的一些简单功能,比如看新闻、听戏曲,让他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3. 长期计划。
鼓励李大爷加入社区的老年兴趣小组,像象棋小组或者老年合唱团,让他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建立李大爷和子女更紧密的联系,让子女多回来看看,或者定期视频通话。
五、介入过程。
1. 建立关系。
社工个案结案的情况汇报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作为社工,负责处理了一起个案,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这个案件的结案情况。
这个个案涉及一名叫做小明的青少年,他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适应问题,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且经常缺课。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小明家庭环境较为复杂,父母离异,母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小明与父亲相依为命,但父亲因为工作繁忙,缺乏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时间。
在与小明的沟通中,我发现他内心深处有很多不愿意表达的情绪,他对家庭状况和学业压力感到困扰,同时也缺乏自信和自我认同。
因此,我与小明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帮助他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我也积极与小明的父亲进行沟通,帮助他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鼓励他在工作之余多花时间和小明交流,关心他的成长和学习情况。
我还向父亲提供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更好地引导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沟通之后,小明的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状态也逐渐恢复正常。
他开始更加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活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同时,小明的父亲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调整工作时间,多陪伴孩子,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
最终,小明的个案得到了圆满的结案。
他的学习状态明显好转,情绪稳定,与父亲的关系也更加和睦。
我也将继续关注小明的成长情况,确保他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通过这个个案的处理,我深刻体会到了社工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每一个个案背后都有着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关爱和呵护。
我将继续努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关爱,让他们能够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个案结案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的聆听。
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责备服务对象。
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
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
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一)理论基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萨提亚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非常强调家庭的沟通,她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沟通的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沟通技能的不足,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的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心日偏离,也就是内心所想和行为所示的背离。
(二)问题分析1.非理性认知服务对象因为接受家庭观念的影响,认为中学毕业后不上高中就没有前途,平时的测验成绩代表中考的成绩,所以平时考试测验不理想时,往往会认定自己已经考不上高中,自己以后就没有前途,家人也不会原谅自己等一些负面情绪。
这些非理性信念往往会加剧服务对象的焦虑和紧张,过分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
社工在跟进服务对象时,需要消除服务对象的这种非理性信念,树立理性信念,正确的看待考试成绩。
2.家庭沟通不良服务对象因为家庭的情况,一直按照家庭成员的规定生活,很少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在面对一些挫折时,服务对象从家庭中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得到的更多的是批评,造成服务对象内心不愿意和家庭成员沟通,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距离拉大。
社工在跟进过程中要增强服务对象的沟通技能,让其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好的和家庭成员沟通,从而消除家庭沟通的障碍,从家庭中获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3.自信心不足服务对象本人和家庭都给予服务对象较高的期望,但是在现实中却不断经历现实的打击,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在逐渐的下降,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消极的心态较为严重。
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发掘其优势,并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社工寻找服务对象周围的支持系统,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以积极心态面学习和生活。
三、服务计划(一)长期服务目标协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理性信念,增强自信心,以积极地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促进自我完整发展。
(二)短期服务目标1.协助服务对象树立理性信念,正确看待平时学习中的考试测验,消除过度紧张焦虑情绪;2.增强服务对象沟通交流能力,消除家庭沟通障碍,从家庭获取更多支持;3.增强服务对象自信心,以积极地心态迎接中考;4.协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现状,为自己订立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三)服务计划1.和服务对象探讨现状,了解考试失败的原因。
服务对象平时学习较为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社工和服务对象一起回顾分析,寻找考试不理想的原因;2.学习理性情绪治疗法,改变非理性信念。
社工和服务对象一起学习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让服务对象明白非理性信念对人的影响,并从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并讨论如何消除非理性信念;3.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资料。
与服务对象讨论对家庭的理解,分享家庭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增强沟通交流能力,消除沟通障碍;4.协助服务对象认识自我和现状。
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分析其现状,为自己确立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迎接中考的到来;5.鼓励和赞赏服务对象。
社工要给予服务对象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四、介入过程(一)第一阶段目标:同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收集服务对象学习和家庭方面的资料。
主要内容:与服务对象初步接触,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
为了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和接纳,社工从服务对象的兴趣着手,从服务对象喜欢的网络游戏谈起,并运用同感、尊重和接纳等技巧获得了服务对象的信任。
谈话中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如对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等几个方面。
通过第一阶段的会谈,社工和服务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服务对象很乐意接受社工的帮助,并和社工一起探讨制定了服务目标,并很高兴答应社工约定的下次见面的时间。
(二)第二阶段目标:消除非理性信念,树立理性信念,减少对考试的焦虑;增强家庭沟通,获取家庭支持。
主要内容:和服务对象回顾分析考试的经历,分享考试后自己的感受,以及家庭成员的反应。
服务对象从考试的失败讲述到生活中家庭的压力,情绪有点起伏,社工运用同感表达对其感受的理解,同时给予其发泄的机会,使其情绪得以疏导。
另外社工带领服务对象共同学习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寻找服务对象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并提出消除非理性信念的办法。
社工和服务对象分享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更好的增强家庭沟通,从而从家庭系统中获取更多的支持。
通过第二阶段的会谈,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的在看待考试时存在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并主动的要求改正,树立理性信念。
会谈后服务对象回家主动的和母亲沟通,告知自己真实的想法,使得母亲认识到家庭期望对他产生的压力,母亲表示尊重他的想法,这点让服务对象异常高兴。
(三)第三阶段目标:协助服务对象认清自我和现状,订立适当的计划和目标;探讨改进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习成绩。
主要内容: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回顾了服务对象的考试历程,以及服务对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感受,同时社工带领服务对象反思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并由服务对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社工针对服务对象考试遇到的状况也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然后社工和服务对象讨论了服务对象的目标和现状,并看清楚两者之间的距离,让服务对象思考如何缩小差距,取得理想的成绩。
通过第三阶段的会谈,服务对象掌握的应对考试紧张的一些方法,会谈后的一次考试中,服务对象采用了会谈中的方法表示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紧张。
通过采用社工分享的小技巧,在会谈后的数学考试中取得了进步。
(四)第四阶段目标: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协助其树立自信心。
主要内容:服务对象针对之前面谈时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在实际学习中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社工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服务对象认识自己的优点,并重新树立自信心。
通过第四阶段的会谈,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考试的小进步让他看到了希望,自信心也逐渐的树立。
(五)第五阶段目标:疏导服务对象中考成绩不理想的情绪;和服务对象共同制定毕业规划;主要内容:服务对象中考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来自家庭和自己的压力让其感觉十分沉重,对未来充满担心,社工运用同感和疏导等技巧,疏导服务对象的消极情绪,让其勇敢面对现实。
同时,社工和服务对象一起讨论毕业规划问题,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讨论出两种方案,由服务对象自己决定将该如何选择。
通过第五阶段的会谈,服务对象的悲观失望情绪得以疏导,同时对自己的的毕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否定了毕业必须上高中的认识,并对社工给与的建议认真考虑,并根据社工的建议选择了技校继续上学。
(六)第六阶段目标: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认知,增强其自信心;做好结案的准备,处理服务对象离别情绪;主要内容:社工和服务对象共同回顾了辅导的整个过程,并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状况给与鼓励和赞赏,并鼓励其一直坚持下去并做的更好。
同时社工和服务对象探讨结案事宜,因为服务对象状况已经改善并且稳定,社工告知服务对象将会结束辅导过程,但是以后还可以继续联系。
通过第六阶段的会谈,社工发现服务对象的自信心逐渐的增强,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和家庭沟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现状比较稳定。
五、过程评估(一)服务对象方面因为是服务对象主动的寻求社工的帮助,所以社工同服务对象的关系建立的比较顺利。
在服务的开始阶段,服务对象的情绪很低落,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周围的系统不仅没有给他很大的支持,反而在责怪他,使得他的自信心在逐渐的降低,一味的压抑自己。
后来通过社工的跟进,服务对象逐渐放开自己的心门,和社工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主动的去思考如何去改变现状。
在跟进的过程中,服务对象感谢社工一路的陪伴和鼓励,让他度过了中考前艰辛的日子。
服务对象现在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并表示会积极的努力,克服困难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二)社工方面在个案的工作过程中,社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积极聆听、同感、尊重和接纳,和服务对象一起共同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一起制定改变的目标。
同时社工不断的给与服务对象支持和鼓励,逐渐的树立其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最终和服务对象一起达成服务目标。
六、结案(一)结案原因服务对象现已从本校毕业,在另外一所技校上学。
社工和服务对象制定的服务目标已经达成,所以经过与服务对象和督导商讨后,社工决定结案。
(二)服务对象现状在新环境下,服务对象担任班干部的职责,取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服务对象的数学成绩一直在班级里面占据第一名,总成绩在班级也名列前茅。
在家和母亲的关系沟通交流增多,并表示自己现在长大,理解母亲的辛苦,没有再同母亲发生争吵。
(三)目标达成情况中考前服务对象的考试焦虑情况得以缓解,并为自己制订了合理的学习规划和目标,中考后纠正非理性信念,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
在新环境下,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家庭生活,并得到很好的改善。
综上所述,该服务对象的服务目标已基本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