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预习指导

让学生准备《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反复朗读课文,让自己的朗读不但字音、停顿准确无误,而且有一定的感染力。

教学流程

一、导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学

(一)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

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

甚快。辅助周瑜等大破曹军于赤壁,并领兵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二)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一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一就学+议论一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

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三、议

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一)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丁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

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二)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三)齐读全文

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四、练

(一)有关“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XX同学在诗歌创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二)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上节课,某某同学朗读的《黄河颂》非常好,真叫人刮目相待。

(三)分析文章: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全文都围绕“学”来说明的。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2、因为劝,所以吕蒙终于开始就学。

3、再看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回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鲁肃行动: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此做法有何含义?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四)归纳:

1、掌握下列加点的词语

A 但当涉猎只

B 见往事了解

C 乃于是

D 吴下阿蒙

E 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 、蒙辞以军中多务。A、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

C 、蒙乃始就学C、吕蒙于是开始去学习。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长兄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

3、古今异义:辞古:推辞及古:到了……的时候

今:美好的词语今:以及

过古:到孤古:古时王侯自称

今:经过今:孤独

更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