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 格式:docx
- 大小:9.89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教师和家长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如何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学得更好,更快,更有兴趣,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世界正在不断发展和成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小猪佩奇》这篇课文时,可以播放相关动画片和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感官体验,提高记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重感官的体验,他们更容易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方式来获得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具、展示图片、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来提供多样的感官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创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在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诗句,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相应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互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或者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
五、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来授课。
在进行课文朗读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声音和表现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帮助。
六、重视综合应用,培养语文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写作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教学小学生识字和写字,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下面将从识字和写字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识字教学方法1. 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小学生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字词,为日常阅读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趣味性原则。
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系统性原则。
词汇教学应有系统,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拓展。
(3)灵活性原则。
识字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学方法(1)整体教学法。
综合认字法、字词教学法和字词拆分法等,以词为单位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整体字词的辨识能力。
(2)分步教学法。
先教单个字,再逐步教授多字组合成的词语,使学生逐步掌握字词的结构和意义。
(3)联想教学法。
通过联想教学,将生词与已知的词汇、生活常识等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多感官教学法。
利用肢体感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生字有更深的了解和记忆。
(1)规范性原则。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正确的笔画和笔顺书写字词,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2)动手性原则。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通过练习来提高字的书写质量和速度。
(3)示范性原则。
教师要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
(1)正面教学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顺。
(2)反面教学法。
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错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改正来提高书写水平。
(4)错题订正法。
教师让学生对写错的字词进行订正,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践。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指导。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浅谈。
一、注重情感教育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传统的诗词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滋养和升华。
学生也可以通过写作、朗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选用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和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可以倡导学生阅读好书、写读书笔记,提高他们的阅读交流能力和阅读素养。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听讲、背诵和填空,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探究,提高他们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演讲、朗诵等活动,锻炼他们的语文表达和创造能力。
四、注重跨学科整合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跨学科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
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科学等知识内容,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跨学科联想和思维发展。
这样既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又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
五、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应该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在过去,老师往往只是以授课为主,而现在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方法和手段。
下面简要谈一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探究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用在许多方面,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听、想、问等方式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帮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从而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觉、观察等方式来建立新的知识和经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用在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让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语言的真实运用,从而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语言表达;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从而更好地体验文章情境和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探究式学习法四、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表现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局限性,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方法可以应用在课堂测验、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方面,如采用任务型评价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结合到评价中,真实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采用了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课本与生活、学科与综合、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1. 引言1.1 引言在小学教育中,语文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展知识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将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实践和评估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展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丰富内心世界。
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能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需要注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提升阅读的品质和效果。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方法,使阅读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和爱好。
2.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参与阅读活动,并且乐于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下面介绍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阅读相关的音频、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阅读。
可以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小型阅读角,布置文学作品、图书等,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接触到阅读材料。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析【摘要】小学阶段是夯实语文积累的关键时期,根基是否牢固,扎实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作文水平的高低。
古语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因此,我们应开创多种途径,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搭设平台合作探究,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和好的学习习惯、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积累,牢固树立积累观念,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期同大家交流学习。
1.讲故事,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给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积累语言、素材、经验等方面的故事,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我国唐代诗人李贺,经常背着破旧的锦囊,骑驴出门,听人谈话,观赏风景,吟诵诗句,随时把想到的好句子记在纸条上,投入锦囊中。
2.赠名言,促认识名言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思想智慧的瑰宝,总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启迪。
在我国的不少文献中,就有许多蕴含着积累思想的名言。
最为突出的是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语,形象而深刻地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思想。
3.指范围,导操作首先,让学生明白该积累些什么。
①积累字、词、短语;②积累名句、名诗、名词、名段、名篇以及一些谚语、歇后语、双关语、谜语、名联、歌谣、美妙的比喻,等等;③积累自己学校生活中或家庭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及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中报道的一些突出事例;④积累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小常识等;⑤积累学习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⑥积累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介绍方法,让学生明白怎样做好积累。
①记在笔记本里。
先把自己觉得有必要记录的内容分成大致的类,编一个大致的目录,每一类留出一定的空白,今后遇到值得积累的东西,就按所分类别抄写在里面。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的导课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教师的角度谈谈我认为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
构建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在课堂中,通过特定的情境或场景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应的视频,或者通过展示真实的物品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状态。
通过情境导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课堂中运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文字的含义、写作技巧等,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设计启发性问题。
在导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启发性问题是指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解读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注重课堂实践。
在导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在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提高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课堂实践,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课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构建情境导入、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启发性问题和注重课堂实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园地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小学语文园地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学形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浅谈小学语文园地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园地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
首先,课堂教学是基础和主要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其次,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再次,情景模拟是增强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形式,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二、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园地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首先,个性化教学策略是关键。
根据学生不同的优势和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个体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启发式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启示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再次,综合性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小学语文园地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材料、采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巩固和拓展知识的方法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延伸课程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语文这门课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文知识,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就有多丰富。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现在,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做几点简单阐述。
一、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大脑发育的旺盛期,对事物的认识都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把一些图片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印象。
有的时候光讲课本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教师要借用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受到教育。
如在讲解《挺进大别山》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了解,对课文的学习有很大难度。
对此,我给学生放了大别山的电视录像,让学生观看,帮助他们理解,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这样,学生对学习新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言。
由于我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为学习课文内容铺平了道路。
再如,在讲解《海上日出》一课时,好多学生因为没有见过大海,也不知道海上日出的景观是什么样子。
我就给学生放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观录像让他们看,让学生们的眼前一亮。
屏幕上一片汪洋中一个圆圆的、红红的太阳升了起来,好壮观的“海上日出”景象啊!学生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他们在争先恐后地议论着。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目观其形,心通其义”,在观赏中体味,对日出产生感叹之情,对光明的向往油然而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一、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学习“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课不能备得太满,要给生成留有空间,要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
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善于课堂提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
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意思是说提问要由易到难,同样问题要先提容易解答的,通过对容易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树立信心,难题也会得到解决。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篇一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那么怎样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呢?本文从备课、激趣、指导等方面谈论了上好小学语文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那么怎样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一不可,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正确理解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内涵。
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等方面的综合收获,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总量与真正起作用的有效教学时间比。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上好语文课,重要的、突出的、关键的就是要备好课。
离开了备课,这堂课讲什么,怎么讲都无从知道,无从下手,无从开头,也无从结尾,还谈什么上课呢?首先,只有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刻苦钻研,认真备课,才能把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把准教学内容的实质、重点、难点,才讲得准、讲得透。
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入探索,利用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以满足学习上的需要。
再次,要备教法。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创造条件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学到该学的知识以提高综合能力。
这才具备了上好一堂语文课的首要条件。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放教学空间。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与动物、植物亲近的机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文学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也逐渐受到质疑。
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已经滞后,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不能帮助他们真正提升语言和文学素养。
我们有必要关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更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语文教育。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并探讨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只有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让他们在语言文字的世界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字数:252】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阶段。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还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加强学校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现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摘要:小学语文科是一门基础课,也是学好其他各科的基础。
因此,学生学好语文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在几年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求知、求乐、求美、求新是儿童的心理特征。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乐学、愿学、愉快地学、会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备课激活思维营造氛围激发潜能《教与学》中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者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消极的接受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做简单介绍:一、精心备课,做好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学得怎么样是对备课的直接检验。
所以,我在备课中,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如我在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出示了周总理生前接见外宾和总理慰问受灾地区的人民、周总理关怀少年儿童及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画面,指导学生看懂图画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切体会到总理的忘我工作,关心群众、关怀少年儿童和人们对总理沉痛悼念。
精心设计一个导引过程。
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思维来实现的。
我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时空的差异,学生对总理的感情不会像他们对自己的亲人那样深厚,很可能影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此,我在导人新课时,向学生简介了周总理的生平以及他为国为民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使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同时介绍广大人民群众不顾“四人帮”的阻挠,自发地从清晨就来到长安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情景。
然后提问:假如你最亲近、最敬爱的亲人去世了,你会怎样?周总理就是全国人民最亲近、最敬爱的人,总理去世了,人民群众的心情会怎样?这样使学生自然从心底产生一种敬爱和深切怀念之情。
接着我放录音及幻灯,再现在哀乐声中,人民群众在长安街上迎送总理的场面,并播放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进入情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浅谈。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问题导入、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述、写作等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
语文是一门情感教育的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受散文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认同和审美情趣。
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情境导入、情感体验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注重价值引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价值引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解读、思辨训练、价值观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品味人生,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我国的语文教学像中国古老的文化一样源远流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社会对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语文学科教学论研究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内容都有了许多创新。
当前,如何建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学科教育体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与使命。
一、和谐的师生沟通积极心理学在沟通方面特别提出“建立发展积极沟通技巧和建立紧密人际关系力量”的应用落点。
早在1997年,积极心理学lynch 教授就指出:沟通问题,是指不能有效进行深入而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
1.教师要怀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关爱一切学生,关爱学生一切,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艺术。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高尚品质。
教师有了爱心,才能有热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才有耐心教育学生、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平等和谐地沟通。
2.营造宽松的氛围只有师生之间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才能进行平等、良好的沟通。
不论是课上的讨论、提问,还是课下的谈话、交流,我们都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师的架子,和学生处于同一高度,不能动辄呵斥、嘲讽,要给学生“想说”“爱说”“抢着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沟通更加有效。
3.增加沟通渠道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师生沟通多数在课堂上,课堂外也仅仅是教师叫学生到办公室,只要是后者,多为学生犯错了,或者成绩下降了。
这样师生沟通渠道单一,效果自不会好。
因此,班主任应增加沟通渠道,如经常进行家访,尤其是对学习成绩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更应多从家庭找原因,从父母入手,家校合作教育学生;利用qq与孩子课外交流,尤其是很多内向的孩子当面不好意思与我们沟通,惧怕老师,害怕课上发言,而在qq上我们不仅仅是学生的班主任,更像学生的朋友,他们会更乐于透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利用每次班会和学生认真沟通,把对班级的建议和对学习、对老师的想法写在纸上,可以不写姓名,这样班主任会知道学生更多、更真实的心里话。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几要素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语文涉及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文化、社会、思维、情感等等。
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小学教育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要素。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表演或展示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点,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演讲、讲故事等方式来进行演示。
2.讲解法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逐步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3.群体讨论法群体讨论法是指教师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文章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素除了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种重要的教学要素:1.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指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营造一个优秀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受到启发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并且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下,通过阅读、讲故事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2.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工具和软件,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广泛的视野下理解课文,更好地吸收知识。
3.教师的掌握情况掌握情况是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越是掌握内容,在课堂上就会提供有益的意见和评论,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和学习语文技巧,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和要素是相互支持和补充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同时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利用教育技术进行课程授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
2011年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实施了一系列的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也在这一改革浪潮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文素养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倡导学生主体性地学习和探究。
老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合作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融合跨学科,拓展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也开始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教学要紧密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将语文知识与科学、社会等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科学实验、历史故事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同。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理解和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美、传递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语文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他人,关爱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1. 引言1.1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上。
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注重传统文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多参与阅读、写作、讨论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2 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协作、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文学作品的分析、口头表达和写作等任务。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合作学习中,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写作等,让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相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
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
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岀” ?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一一分段阅读(部分)一一全篇整理深化(整体)。
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
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 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个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
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
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
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木书。
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
读整木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
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
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
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
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一一部分一一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
”这个问题和前而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所以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
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
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
其优点,能够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
但是分析法也存有不足之处,过多使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使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
前一时期因为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 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
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
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
从使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 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
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准确性、谋篇的完整性。
这是其优点。
当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准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
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岀通顺的文章。
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
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
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使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
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实行综合性语言训练; 实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
但是读书也不能因冏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
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使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
为什么要“淡化形式” 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
”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 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
关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
“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 “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尤其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第5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木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知识也是不同的。
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
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从“课标”制定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
是很准确的。
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 一词。
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
这是有待商榷的。
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
的关系。
人的理解是由感知一一理解一一应用构成的过程。
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 均不属于你所有。
”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
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实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使用。
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理解事物的木质。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理解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
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
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木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
初步理解字词句,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
(2)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通过度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
(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语,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
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
引导学生有所感悟。
要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之动情,才能有所悟。
学
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同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能够促动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