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复习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372.00 KB
- 文档页数:92
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于考研学子而言,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考研学子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指一种基本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2.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指一种基本哲学观点,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了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发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包括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和转化的观点。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来实现事物的发展。
2. 矛盾的辩证法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3. 质量互变的原理质量互变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质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质量互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质的变化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历史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物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过程。
2.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观点,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和思想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的。
四、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1. 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结构是由阶级关系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核心是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实体,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否定了任何形式的唯心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是社会的发展过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论,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普遍性、否定否定规律等基本概念。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矛盾普遍性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否定否定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否定、转化、再肯定实现。
二、劳动与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是人类根本的存在方式。
劳动创造了价值,价值是商品与劳动的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
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交换中的等价关系体现了价值的量的大小。
三、阶级斗争和剥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的斗争和剥削现象。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剥削形式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同。
四、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
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变化是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
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支配性,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工具。
五、共产主义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类历史的最高阶段。
六、实践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对认识的检验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过程。
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 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 物质与意识-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物质的高级存在形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3. 辩证唯物主义-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二、政治经济学1.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价值- 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作用与表现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积累过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 经济危机理论- 危机的根源与周期性- 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 过剩生产危机三、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的必然性2. 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 -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与任务 - 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3. 共产主义社会- 消灭阶级和国家- 全体成员的自由发展-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1.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2. 社会发展五阶段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1. 实践的本质和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2.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矛盾论与实践论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世界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世界的永恒发展2. 方法论- 辩证法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实践的方法以上是考研马原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考生应根据具体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复习和理解。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复习笔记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作为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及其特征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①具体科学都是以自然或社会领域中的某一方面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的,限于特定的领域,而哲学以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由于哲学是世界观,所以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提问方式和问题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
②具体科学也具有理论性,但具体科学不研究作为研究主体的自我与对象的关系,只研究对象自身的规律。
而哲学是以人与世界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世界的总体性把握。
③具体科学表现为关于某一领域的某种具体知识,哲学则是对包括社会和人在内的世界的宏观把握,表现为一种哲学智慧。
(2)哲学智慧不同于实证知识哲学智慧与实证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要以具体科学的知识为依据,但它又不是这些具体科学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各种知识中蕴涵的普遍规律和意义的揭示。
这就是从科学知识到哲学智慧的升华。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哲学不能脱离科学。
哲学需要通过对科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离开科学的所谓哲学智慧只能是“假(假话)、大(大话)、空(空话)”。
2.世界观与人生观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既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理解,又包括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世界观理论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阐发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对人的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实际地塑造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考研马原理知识点笔记大纲一、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发展规律•辩证法的运用方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四、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人的本质与存在•人的认识与人的实践•人的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五、社会的本质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的本质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变革•社会发展规律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六、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历史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与社会历史主义七、实践论•实践的本质与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的发展及其规律•实践与认识、实践与价值八、革命与暴力•革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革命与暴力的辩证关系•革命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革命性转变十、阶级与阶级斗争•阶级的形成与发展•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特点与发展方向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全球化挑战以上为考研马原理知识点的笔记大纲,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多做题,多总结,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加油!。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考研哲学专业的必备知识点之一,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是考生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
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学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
它包括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否定之否定等基本概念。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性。
它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基本概念。
3.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强调对立统一、转化、否定之否定等基本法则的运用。
它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1.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等,它们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
2.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否定之否定等,它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3.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学说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包括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等。
2. 马克思主义法学强调法律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包括阶级斗争原理、社会主义法治等。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强调教育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部门与国家的关系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1.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初引入到中国,经过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它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作为考研综合科目的一部分,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马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繁杂,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也较多。
下面我将对考研马原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统一与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多样和多变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社会理论基础,它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改造社会的方略。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有一定规律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3.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的两个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于物质和意识的看法。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而唯心论则相反,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由意识创造的。
第二部分:社会发展与阶级斗争1.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原始公社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直至共产主义的过程。
2.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的推动。
阶级斗争是指不同社会阶级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3.社会形态过渡:社会形态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通常会伴随着激烈的斗争和矛盾。
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来实现。
第三部分: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1.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即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个别性的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即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也承认一定范围内的私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以保证多样性的发展。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一、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第1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1.1 复习笔记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哲学问题总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重大问题、根本问题。
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其内容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2)哲学与其他形态的世界观①哲学与常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它的本质特性是自发的、零散的和非理论性的。
人要自觉地规范和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就需要超越常识,上升为哲学。
②哲学与宗教宗教的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宗教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哲学则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③哲学与艺术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④哲学与科学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哲学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2世界观与人生观(1)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的内容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3)人生观问题的根源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矛盾,主要表现在:①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②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③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山东省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供山东省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同学们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文化价值,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强调矛盾的普遍性、辩证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基础,它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目标。
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也是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认识的基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辩证思维的重要性,认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基础,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目标的重要理论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目标。
四、复习资料推荐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该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性介绍,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思维方式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该教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该辞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涉及的概念、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和归纳,是快速查找资料和复习的良好工具书。
五、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对于山东省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 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3 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和看法和态度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
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
(1)资本主义刚发展时,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困难成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A 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普遍形式。
B就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各门具体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
1C 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
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
考研马原理知识点笔记大纲
以下是一份考研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笔记大纲,供您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概述
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当代价值
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5.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6.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7.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8. 发展的实质
9.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10.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1.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
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 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2. 实践的类型和形式
3.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4. 认识的本质和特点
5. 认识的来源和途径
6. 认识的过程和阶段
7. 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8.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和区分标准
9. 真理的发展过程和检验标准
10. 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
四、唯物史观
1.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4. 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
5.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的本质属性
6.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7. 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原理和历史作用
8. 民族、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原理和历史作用。
马哲原理必背一、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2、二者的辩证关系: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B、要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C、实践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辩证法联系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部知识点(考研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题综合性比较强:不是考一个知识点,而是考几个知识点,所以要灵活运用,把握一个知识点的相关知识点(一组一组原理去记忆)学习哲学的方法:以讲义为主,学会把复杂的原理提炼出来(用两,三句话概括)知识点相对稳定,出题灵活,要掌握方法。
依据考纲复习出题近年来综合性加强,特此是分析题中往往考得是几个知识点。
复习时要注意联系。
要注意将原理用几句话概括。
从整体上完整地把握原理。
原理主要记住核心要点。
这样无论辨析题,分析题都要将原理的精要体现出来。
不要死记硬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共有七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2-4章即我们所说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辩证法近年来占最高的比例;第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三个方面的原理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特别是基本问题二、了解唯物主义的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三、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的概念,只需记住三个判断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这个判断经常被看作哲学的定义。
这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出发的。
世界观是对世界本质总的看法。
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但是不能反过来讲,因为必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经过思维加工,有理论形态(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的世界观,自发产生的,零散的,未经过理论加工的不能成为哲学。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即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
这种概括有对有错。
上升到更抽象,更一般的结论。
关系:既相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对象上看,哲学研究的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领域和过程的特殊规律;对象上体现了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方法上,哲学的方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适用于各门学科,而具体科学的方法只适用于某一特殊门类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考研马克思主义原理笔记整理第一部分:马克思哲学原理1、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宣言》中就宣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胜利。
列宁在本世纪初期曾经提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
现在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
目前,从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得多。
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呢?解答:(1)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不成立了。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
(2)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尽管形式不断变换,但从未停止过。
另一方面,它们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作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具体说来,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它们在税收、福利政策、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马原理知识点笔记大纲考研
一、马原理的概述
1.马原理的定义和涵义
2.马原理的基本原则
3.马原理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二、马原理的历史渊源
1.马原理的起源和发展
2.马原理的主要思想家和代表人物
3.马原理在国内外的影响和传播
三、马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1.马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马原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马原理的阶级斗争观点
4.马原理的剩余价值观点
5.马原理的社会主义观点
四、马原理的科学方法论
1.马原理的辩证法观点
2.马原理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3.马原理的实践观点和实证方法
五、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
1.马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马原理对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
3.马原理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六、马原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1.马原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
2.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3.马原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七、马原理的批判与发展
1.马原理的批判与修正
2.马原理的发展和创新
3.马原理的局限性和争议
八、马原理的深化与拓展
1.马原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2.马原理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3.马原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上是《马原理知识点笔记大纲考研》的内容概要,涵盖了马原理的基本概述、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观点、科学方法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现实意义和应用、批判与发展,以及深化与拓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马原理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对于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1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1复习笔记一、哲学及其社会功能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内容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具体事物时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表现出来的。
(2)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3.哲学的特点(1)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特殊)、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的区别。
(2)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对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获的成果的总结、概括。
这种总结、概括就是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必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4.哲学的功能哲学既是一种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的知识体系。
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乃至在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哲学都处于核心的地位,起着统摄一切的灵魂的作用。
哲学能够把精神世界中的各种因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并推动它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方式和方法协调地发挥作用,在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起着长期的、稳定的作用。
具体来说,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哲学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提供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的关系,从而为人们处理和驾驭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规定了一般的思维和理论前提,这种前提总是渗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 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3 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和看法和态度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
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
(1)资本主义刚发展时,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困难成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A 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普遍形式。
B就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各门具体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
C 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
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交织汇合成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 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A: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
因此恩格斯把对其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另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意性问题,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认识能否正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属于认识论范畴,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实现和可能性问题。
历史上大部分是肯定回答。
但也有些哲学家作否定回答,我们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
2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其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
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所以,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当然,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
不仅人们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而且人们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体论的问题,其目的也在于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人们观察、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1 哲学的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
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他们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只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直观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不可抹煞的功绩,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
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
这是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在哲学史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时,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
这种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使唯物主义发展到了更高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充分表明了哲学史这一革命变革的意义和实质。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1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史时代。
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
2 无产阶级作为对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成熟的无产阶级。
欧洲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形成为一支独立的自觉反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
3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巨大成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的结果。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已经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科学”逐步转变为“整理材料的科学”。
4 这一时期涌现大量优秀的社会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5 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社会经历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1 马克思对实践的全新理解实践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2 实践观点形成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
所以,现存世界的整体化就是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对现存世界的诸关系、结构的规范实现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深层结构,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关系。
因此,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实践的内容就是它的理论内容,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的—种理论反思。
从哲学史上来看,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旧唯物主义传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以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创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
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1相对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2相对于一切旧哲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批判,开放,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开放,发展的学说。
1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批判,是破旧立新,是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
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而是看作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开放性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分不开的。
批判不仅要求吐旧,同时也意味着纳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正是由于以实践和科学发展中的新鲜空气和新鲜血液不断滋补、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永远保持生命之树长青,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道路。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学说,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思想精髓。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人类历史所创造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是以往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同时,又总结了现代实践斗争的经验,概括了科学发展的积极成果,是现代“文明之灵魂”。
哲学与时代是相互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通过对自己时代的作用而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思、概括、批判和预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