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通道热挤压00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

等通道热挤压00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

等通道热挤压00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
等通道热挤压00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

不锈钢管道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施工工艺程序 4.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5. 施工进度计划 6. 质量保证措施及控制点设置 7. 施工平面布置 8. 劳动力计划 9. 施工机具、计量器具及施工手段用料计划 10.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11. 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 12. 降低施工成本措施 13. 文明施工措施 14. 接受监检制度 15. 附图附表 1.工程概况

芜湖天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超临界萃取装置分为萃取单元、分离单元、CO2 回收单元及公用工程共四个部分。其中萃取单元是整个装置的核心部分, 装置中的高压管道也全部集中在此单元。因此该单元也是整个装置施工的难点所在。工艺管道共有FF23、FF16、FF14、FF10 FF08 BA08六个等级。管道规格如下:不锈钢管?12*1.5、 ? 15*1.5、? 16*2.0、? 28*1.5、? 33.7*2.9、? 48.3*3.6/12.5 、 ? 60.3*3.2 、? 70*16、? 127*28,碳钢管规格最大为? 219.1*6.3 、最小为? 21.3*2.6 。其中不锈钢材质为1.4571 (德国标准);碳钢材质为ST35.8 (德国标准)。管道共计约3500米。装置中的高压管道规格有? 12*1.5 (丝扣连接)、? 48.3*12.5 、? 70*16、? 127*28,高压管道的设计压力为58Mpa 试验压力为87Mpa如何确保高压管道的施工质量是整个装置的重点和难点。该装置的全套技术及材料均从德国引进,提供此项技术的德国公司是克虏伯( KRUP)P 集团旗下 的伍德(UHD)E 公司,该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设计并生产高压设备的公司。该装置由我公司负责施工,德国UHDE公司提供技术指导。 2. 编制依据 2.1 UHD 供的工艺流程图、管道E 公司提平面布置图及管道单线图; 2.2 UHDE 公司提供的焊工考试标准; 2.3 UHDE 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2.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金属凝固组织的细化方法和机理

课程名称:金属凝固指导老师:宋长江,翟启杰教授 金属凝固组织的细化方法和机理 摘要:金属组织细化细化是提高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材料科学领域里,控制金属的凝固过程以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是提高铸件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已有的研究中,控制金属凝固过程以细化凝固组织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物理细化法,如低温浇注、电磁搅拌、机械振动、超声波细化等,二是化学细化法,如添加形核剂和长大抑制剂等。物理细化方法处理材料纯净度高,不会对金属熔体带来外来夹杂,细化效果好;化学添加剂法细化效果稳定、作用快、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是目前最普遍的细化方法。 关键词:组织细化;细化方法;细化剂;变质剂 Refinement methods and mechanism of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of metals Abstract: Metal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In the field of meterial science, To contol the metal solidification process to refine the metal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of improving the casting performance. There are two main ways in the previous study: the first one is Physical refining method,such as cast cold,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 ultrasonic Refining and so on. The other one is chemical method, like the addition of nucleating agents and growth inhibitors. Physical refining method can make the material more pure,and there is no inclusion along with. The chemical method is the most common method of refinement because it’s faster and more stable and easy to operate. Key words:structure refinement; refine method; refiners; modifier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1.1 化学成分与金相组织 一些主要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表1中给出。其中AL-6X和254 SMO为典型的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而654 SMO为典型的7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金相组织为典型的,百分之百的奥氏体。但由于铬和钼的含量均较高,很有可能会出现些金属中间相,如chi和σ相。这些金属中间相常常会出现在板材的中心部位。但是如果热处理正确,就会避免这些金属中间相的生成,从而得到近百分之百的奥氏体。254 SMO 的金相组织没有任何其它金属中间相。该组织是经在1150~1200C温度下热处理之后得到的。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少量的金属中间相,它们也不会对机械性能和表面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要尽量避免温度范围600~1000C,尤其是在焊接和热加工时。 1.2 机械性能 奥氏体结构一般具有中等的强度和较高的可锻性。在加入一定量的氮之后,除提高了防腐能力外,在保持奥氏体不锈钢可锻性和韧性的同时,高氮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其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要高出50~100%。在室温和较高温度下氮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分别在 表2和表3有所显示。 如表2和表3所示,在所有温度下机械强度均随氮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尽管强度增加了许多,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延伸率仍然很高。甚至高于许多低合金钢的延伸率。这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含氮量和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特点——高加工硬化率,见图2和图3。因此经冷加工成型的部件就可获得很高的强度。可利用这一特性的用途包括较深井中的管道及螺栓等。和普通奥氏体不锈钢一样,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性能也是很好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撞击及抗断裂能力是很高的,并 且只有在低达-196℃时才会略有下降。 1.3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结构,同时也部分地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就是说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较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如304或316型,在物理性能方面是没有很大区别的。表4列出不同合 金的一些典型物理性能值。

薄壁不锈钢管道施工方案设计

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系统概况 1、给水系统 楼给水由室外管网直接供给,由地下室主干管供往各配水点(卫生间、厨房、空调机房)。 1.1、给水管道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及管件材质均为316L即 00Cr17Ni14Mo2),DN≤100采用卡压式不锈钢管件,DN>100采用不锈钢沟槽式卡箍;密封圈采用氯化丁基橡胶圈(CIIR)。埋墙或埋地的给水支管采用包覆管。卡箍材质为304。不锈钢管道及管件执行国标GB/T12771—2008,GB/T19228.1,GB/T19228。2,GB/T19228.3。不锈钢管道及管件执行Ⅰ系列,管道壁厚见下表: 1.2、给水管道上关断阀DN≤50采用J16GB03MR型螺纹不锈钢截止阀(压力等级1.6MPa)DN>50采用Z16MFMB03MR型法兰连接不锈钢闸阀(压力等级1.6MPa)。倒流防止器DN>50采用YQDFQ4TX—16P型法兰连接不锈钢倒流防止器,DN≤50采用YQDFQG2TX-16P型螺纹连接不锈钢倒流防止器(带过滤器,压力等级1.6MPa)。阀门材质为304。止回阀采用YQH42AX—16p型止回阀。浮球阀采用YQ98003—16Q型过滤活塞式遥控浮球阀。水表采用远传水表。 1.3、给水管道应进行水压试验,工作压力按0.60MPa计,具体操作按 GB50242-2002执行。直埋压力管段,在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2、热水系统 2.1、热水系统由两台在换热间的,型号为SF3/6-65/10-S型热交换器换热,热源冬季由渭河热电厂提供120°-70°高温热水,夏季由一期的原有锅炉房提供。指廊和连接楼卫生间热水由热水器就地加热制备60°水直接供应,主楼经地下室主干管供往各配水点(卫生间、厨房)。

M50和M50Nil钢多向锻造碳化物及晶粒细化机制研究

M50和M50Nil钢多向锻造碳化物及晶粒细化机制研究 M50钢具有高温条件下硬度、强度高等优点,是目前综合性能优良的航空轴承钢。M50钢中合金元素形成的碳化物是其重要的组织特征同时也是轴承性能良好的保障,但是分布不均,尺寸过大的碳化物会使轴承在服役过程中发生开裂导致失效。 M50Nil钢是在M50钢的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高温轴承钢,这种钢在经过表面硬化处理后,具有“表硬内韧”的特点,这样大大提高了轴承的疲劳寿命,但是 M50Nil钢的晶粒尺寸较大,这样影响了锻件的性能,因此,如何控制M50钢中碳化物的尺寸和分布、M50Nil钢中晶粒粗大的问题,提高材料性能,是目前制备高性能高温轴承钢的难题。本文通过对M50钢和M50Nil钢进行多向锻造,研究了始锻温度和累计应变量对M50钢和M50Nil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分析了M50钢的碳化物碎化机制以及M50Nil钢的晶粒细化机制。 在1000℃和1100℃对M50钢分别进行累积应变量为1.2、2.4、3.6和5.4的多向锻造,多向锻造后的锻件碳化物发生明显的碎化,由原始M50钢中尺寸为25μm的碳化物碎化为小于10μm,同时始锻温度升高使得颗粒状碳化物发生了明显的溶解。始锻温度为1100℃时,随着累积应变量的增加,锻件易变形区的晶粒得到细化,当累积应变量增加到5.4时,易变形区平均晶粒尺寸为3μm。 在1050℃、1100℃、1150℃和1180℃下对M50Nil钢进行了累积应变量为3.6的多向锻造发现,锻后锻件易变形区的晶粒尺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 M50Nil钢只在这四个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长不进行多向锻造时,晶粒尺寸随着加 热温度的升高逐渐长大,而多向锻造后易变形区的晶粒尺寸在1100℃时达到最 小值。在1100℃保温30min后对M50Nil钢进行了累积应变量分别为0.6、1.8、

熔炼与铸锭课程-总结

有属熔炼铸锭有色金属熔炼与铸锭 肖代红 daihongx@https://www.doczj.com/doc/5b228424.html,

金属熔化特性 1、金属熔化特性 名词解释: 熔炼、铸造、铸锭、吸气、吸杂、挥发。 熔炼铸造铸锭吸气吸杂挥发 基本原理及方法: 1、熔炼四性及判定依据:氧化性、吸气性、挥发性、吸杂性 2、金属氧化热力学:金属氧化的趋势、氧化的顺序和氧化的程度、 金属氧化的趋势氧化的顺序和氧化的程度判定依据; 3、金属氧化动力学机理:氧化环节及过程 4、影响氧化烧损的因素及降低氧化烧损的方法。 5、熔体中气体存在形态及来源,吸气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熔体中气体存在形态及来源吸气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6、影响金属的因素和降低挥发损失的方法。 7、金属熔体中夹杂来源和减少杂质污染途径。 金属熔体中夹杂来源和减少杂质污染途径

2、熔体净化技术 熔体净化技术 名词解释: 除渣精炼,密度差作用,吸附作用,溶解作用,化合作用,脱氧,机械过滤作用,氧化精炼,脱气精炼,静置澄清法,浮选法,熔剂法,在线精炼,电磁精炼。 基本原理及方法: 1、典型的除渣精炼原理,包括密度差作用、吸附作用、溶解作用、化合作用、机械过滤作用。 2、典型的除渣精炼方法;影响熔剂除渣精炼效果的因素。 3、脱气精炼途径。 4、脱气精炼(包括分压差脱气、化合脱气、电解脱气等)的原理; 5、典型的在线精炼方法及其过程。

成分控 3、成分调控 名词解释: 配料中间合金清炉冲淡 配料、中间合金、清炉、冲淡、 基本原理及方法: 、配料过程(四步骤):首先计算包括熔损在内的各成分需要量;1首先计算包括熔损在内的各成分需要量其次计算由废料带人的各成分量;再计算所需中间合金和新金属 料量;最后核算。 料量;最后核算 2、熔体成分控制过程及其注意事项:备料、配料、熔炉准备、成分调整、熔体质量检验。

元素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元素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奥氏体不锈钢含有较多的Cr、Ni、Mn、N等元素。与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相比,奥氏体不锈钢除了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外,还有许多优点。它具有很高的塑性,容易加工变形成各种型材,如薄板、管材等;加热时没有同素异构转变,即没有γ和α之间的相变,焊接性好;低温韧性好,一般情况下没有冷脆倾向;奥氏体不锈钢不具有磁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再结晶度比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所以奥氏体不锈钢还可以用于550℃以上工作的热强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应用最广的不锈钢,约占不锈钢总产量的2/3。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不锈钢酸性、抗氧化性、高温和低温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等,所以在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航天、航空、航海、能源以及轻工、纺织、医学、食品等工业上广泛应用。 1.高钼(Mo>4%)奥氏体不锈钢 高钼奥氏体不锈钢的典型代表是:00Cr18Ni16Mo5和00Cr18Ni16Mo5N。因为含钼量高,所以在耐还原性酸和耐局部腐蚀方面性能有很大提高,可用于更加苛刻的腐蚀环境中。含氮00Cr18Ni16Mo5N钢,由于氮的加入,奥氏体更加稳定,由于铁素体的生成,σ(χ)等脆性相的析出受到一定抑制。 00Cr20Ni25Mo4.5Cu由于此钢含有更高的Cr、Ni、Mo等元素,加之Mo与Cu的复合作用,使00Cr20Ni25Mo4.5Cu既在含Cl离子的水介质中耐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图1~图4系在不同温度H2SO4、H3P O4和含F-50%H3P O4中

耐全面腐蚀和在氯化物水介质中耐应力腐蚀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00Cr20Ni25Mo4.5Cu 比18-12-2型不锈钢的耐蚀范围有所扩大。 图1 00Cr20Ni25Mo4.5Cu 在H 2SO 4中的腐蚀 图2 00Cr20Ni25Mo4.5Cu 在H 3PO 4 中的腐蚀(≤0.1mm/a) 图3 00Cr20Ni25Mo4.5Cu 在50℃含HF 的50%P 2O 5溶液中的腐蚀

不锈钢管道安装施工方案汇总

不锈钢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4) 2. 工程内容 (4) 2.1本方案涉及的工作范围 (4) 2.2主要安装工程量 (4) 3. 编制依据 (5) 3.1施工文件及图纸 (5) 3.2引用标准 (5) 4. 施工顺序 (5) 4.1施工先决条件 (5) 4.2施工程序 (5) 4.3详细描述 (6) 4.3.6.6焊缝返修 (10) 5. 施工设备及机具计划 (15) 5.1 施工设备 (15) 5.2 施工机具 (16) 6.施工进度安排 (16) 7.施工劳动力计划 (17) 8.施工技术措施 (17) 8.1管材、管件及在线部件的验收 (17) 8.2安装过程中系统承压部件的质量控制 (17) 8.3母材缺陷的修补及更换 (17)

8.4管道系统清洁度保证 (18) 9.质量标准 (18) 9.1 外观检测 (18) 9.2 检验记录 (19) 10. 安全技术措施 (19) 10.1一般规则 (19) 10.2工具及设备的使用 (20) 10.3高处作业 (20) 10.4焊接作业 (21) 10.5安装作业 (21) 11. 附录: (21) 附录A:阀门试验记录 (22) 附录B: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24) 附录C:管道系统吹扫及清洗记录 (25)

1. 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XXX系统现场管道安装的施工。 2. 工程内容 2.1本方案涉及的工作范围 管道、支架、在线部件、仪表管的安装、试压及系统冲洗。 2.2主要安装工程量 见下表:

3. 编制依据 3.1施工文件及图纸 3.2引用标准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施工顺序 4.1施工先决条件 ——图纸及文件已会审 ——材料到位并验收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经业主核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设备准备齐全 ——人员资格已审核 ——现场条件符合安全施工要求 ——施工方案已编制完成,经业主审核批准并进行技术交底。 4.2施工程序

浅谈镁合金晶粒细化的方法和意义

浅谈镁合金晶粒细化的方法和意义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专业 摘要 简述了镁合金的工程运用现状和细化晶粒的益处;以镁合金晶粒细化方法为主线,对镁合金在熔体阶段的过热处理、添加变质剂、物理场法、动态晶粒细化和快速凝固法,以及镁合金固态阶段的锻造、挤压、轧制和剧烈塑性变形等细化晶粒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归纳了镁合金细化晶粒的意义。 关键词 镁合金 晶粒细化 熔体 固态形变 1 背景介绍 纯镁是银白色金属,熔点651℃,密度为1.74×103kg/m3,是最轻的工程金属[1]。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减振和抗冲击性能好等优点,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加工性能及低廉的铸造成本。在汽车、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国防和3C 等行业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镁合金密排六方的晶体结构特点,决定了在室温条件下独立滑移系少,导致室温塑性低、变形加工困难和变形容易开裂等阻碍了镁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其次,镁合金强度偏低,无法应用于受力较大的工程环境,也成为镁合金大规模运用的一大瓶颈。所有提高镁合金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和强度有利于镁合金工程应用的普及和推广[2~5]。 细化晶粒是唯一可以提高金属构件强度的同时,又提高塑性的方法。根据Hall-petch 公式21 0s -+=d k y σσ,材料的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镁合金具有很大的系数k y ,所 有,细化晶粒能够显著的提高镁合金的强度[6]。而且,由于有细小均匀晶粒的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各晶粒分担一定的变形量,使变形更加均匀,位错在晶界处塞积少,应力集中小,材料开裂的倾向减小,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 2 晶粒细化方法 目前用于工程和科研中有很多细化镁合金晶粒的方法,笔者综合相关论文报道将镁合金晶粒细化分为两个阶段细化:熔体阶段细化和固态形变处理细化。 2.1 熔体阶段细化 2.1.1 过热处理法 过热处理是浇注前将熔体温度升高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降温至浇注温度进行浇注的工艺过程。过热处理细化晶粒的机制是过热处理过程中形成了可以作为非均质结晶核心[7]。目前广泛认同的观点是Fe 等元素在镁熔体中的溶解的随温度变化很显著,随着温度的降低,Fe 在镁中溶解度急剧降低,在过热的熔体降温时,过热难容的铁将从液相中先析出,在凝固过程中成为α-Mg 的异质形核基底。过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细化晶粒,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将熔体加热到高温镁合金熔体会因大量溶解气体和杂质而质量下降,从而降低合金的综合性能,所以,过热处理法在工业上应用很少。 2.1.2 添加变质剂 添加变质剂可以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和加工性能,使铸件组织细小均匀,因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加入的变质剂必须满足6点:①高温下化学成分不变,在熔体中有足够的稳定性,

不锈钢材料牌号对照表汇编

0Cr18Ni9作为不锈钢耐热钢使用最广泛,用于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子能用工业设备。通俗的讲0Cr18Ni9就是304不锈钢板,0Cr18Ni9Ti就是321,一个是国标,一个是美标。321是因为原来冶炼技术不好,无法降低碳含量才研制的,现在因冶炼技术的提高,超低碳钢冶炼已经很平常,所以321有被淘汰的趋势。目前321的产量已经很少了。只有一些军工还在使用。0Cr18N i9钢(AISI304)是奥氏体不锈钢,是在最初发明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钢种,该钢是不锈钢的主体钢种,其产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曲30%以上。由于此钢具有奥氏体结构,它不可能通过热处理手段予以强化,只能采用冷变形方式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钢的奥氏体结构赋予了它的良好冷、热加工性能、无磁性和好的低温性能。0Cr18Ni9钢薄截面尺寸的焊接件具有足够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在氧化性酸(HNO3)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在碱溶液和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中以及大气、水、蒸汽中耐蚀性亦佳。 0Cr18Ni9钢的良好性能,使其成为应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不锈钢牌号,此钢适于制造深冲成型的部件以及输送腐蚀介质管道、容器,结构件等,0Cr18Ni9亦可用子制造无磁、低温设备和部件。0Cr19Ni10(AISI304L)是在0Cr18Ni9基础上,通过降低碳和稍许提高含镍量的超低碳型奥氏体不锈钢。此钢是为了解决因Cr23C6析出致使0Cr18Ni9钢在一些条件下存在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而发展的。在开发初期,因冶金生产降碳较难,一度曾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新的二次精炼方法AOD和VOD工艺成功用于生产后,此钢才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与0Cr18Ni9比较,此钢强度稍低,但其敏化态耐晶间腐蚀能力显著优于0Cr18Ni 9。除强度外,此钢的其他性能同于0Cr18Ni9。它主要用于需焊接且焊后又不能进行面溶处理的耐蚀设备和部件。上述两个钢种,在易产生应力腐蚀环境和产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的条件下,在选用时应慎重。[1] 特性 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 用途 家庭用品、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 碳 C :≤0.07 硅 Si:≤1.00 锰Mn:≤2.00

超级奥氏体254SMO、S31254不锈钢的耐腐蚀应用和四点优势

超级奥氏体254SMO、S31254不锈钢的耐腐蚀应用和四点优势 超级奥氏体254SMO不锈钢,德标牌号为1.4547,UNS牌号为S31254,为标准六钼合金钢的一种。该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针对卤化物和酸的环境中开发。 254SMO的含碳量很低,这意味着因加热而引起碳化物析出的危险性是很小。该钢即使在600-1000摄氏度下经一小时敏化处理后仍能通过施特劳斯晶间腐蚀试验(Strauss Test ASTMA262规程E法)。但是,由于该钢的高合金含量,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金属中间相有可能在晶粒边界上析出。这些沉淀物不会使该钢在腐蚀性介质中应用时有发生晶间腐蚀的危险。因此可进行焊接而不会发生间晶腐蚀(配套焊条为ENICRMO-3,配套焊丝为ERNICRMO-3)。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热的浓硝酸中,这些沉淀物可能在热影响区内引起晶间腐蚀。 在含有诸如氯化物,溴化物或碘离子溶液中,普通型不锈钢会立即以点腐蚀,缝隙腐蚀或应力腐蚀破裂的形式受到局部腐蚀的侵蚀。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卤化物的存在会加速均匀腐蚀。特别是在无氧化性的酸中有卤化物存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在纯硫酸中,254SMO比316L普通型不锈钢具有大得多的抗腐蚀性。但在高浓度时与904L (NO8904)型不锈钢相比,254SMO的抗腐蚀能力则稍弱。在含有氯离子的硫酸中,254SMO 具有最大的抗腐蚀力。 由于可能会发生局部腐蚀和均匀腐蚀,所以316L普通型不锈钢不能用于盐酸中,但是在一般温度下254SMO可以用于稀释的盐酸中。在边界线的以下区域内不必担心发生点腐蚀,

但必须设法避免缝隙腐蚀的存在。 在氟硅酸中(H2SiF4)和氢氟酸(HF)中,普通的不锈钢的耐腐蚀范围是很有限的,而254SMO 则能在相当宽的浓度和温度的范围内应用。 总结一下,254SMO主要优势有四点: 在海水、充气、存在缝隙、低速冲刷条件下,有良好的抗点蚀性能(PREN≥43)和较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是Ni基合金和钛合金部分领域的代用材料;其次在耐高温或者耐腐蚀的性能上,具有更加优秀的耐高温或者耐腐蚀性能;有较高的含氮量,因此其机械强度比其他种类的奥氏体不锈钢要高,耐磨性高于普通材料;镍含量较低,故性价比相对较高;此外,254SMO还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和冲击强度,以及良好的可焊接性。

不锈钢材料牌号对照表

0Cr18Ni9作为不锈钢耐热钢使用最广泛,用于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子能用工业设备。通俗的讲0Cr18Ni9就是304不锈钢板,0Cr18Ni9Ti就是321,一个是国标,一个是美标。321是因为原来冶炼技术不好,无法降低碳含量才研制的,现在因冶炼技术的提高,超低碳钢冶炼已经很平常,所以321有被淘汰的趋势。目前321的产量已经很少了。只有一些军工还在使用。0Cr18Ni9钢(AISI304)是奥氏体不锈钢,是在最初发明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钢种,该钢是不锈钢的主体钢种,其产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曲30%以上。由于此钢具有奥氏体结构,它不可能通过热处理手段予以强化,只能采用冷变形方式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钢的奥氏体结构赋予了它的良好冷、热加工性能、无磁性和好的低温性能。0Cr18Ni9钢薄截面尺寸的焊接件具有足够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在氧化性酸(HNO3)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在碱溶液和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中以及大气、水、蒸汽中耐蚀性亦佳。 0Cr18Ni9钢的良好性能,使其成为应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不锈钢牌号,此钢适于制造深冲成型的部件以及输送腐蚀介质管道、容器,结构件等,0Cr18Ni9亦可用子制造无磁、低温设备和部件。 0Cr19Ni10(AISI304L)是在0Cr18Ni9基础上,通过降低碳和稍许提高含镍量的超低碳型奥氏体不锈钢。此钢是为了解决因Cr23C6析出致使0Cr18Ni9钢在一些条件下存在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而发展的。在开发初期,因冶金生产降碳较难,一度曾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新的二次精炼方法AOD和VOD工艺成功用于生产后,此钢才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与0Cr18Ni9比较,此钢强度稍低,但其敏化态耐晶间腐蚀能力显著优于0Cr18Ni9。除强度外,此钢的其他性能同于0Cr18Ni9。它主要用于需焊接且焊后又不能进行面溶处理的耐蚀设备和部件。上述两个钢种,在易产生应力腐蚀环境和产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的条件下,在选用时应慎重。[1] 特性 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 用途 家庭用品、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 化学成份

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之比较

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之比较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淬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各 占一半,一般最少相的含量也许要达到30%。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DSS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高一倍多,且具有成型 需要的足够的塑韧性。采用双相不锈钢制造储罐或压力容器的壁厚要比常用的奥氏体减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2)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即使是含合金量 最低的双相不锈钢也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耐应力腐蚀 破裂的能力,尤其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应力腐蚀是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3)在许多介质中应用最普遍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于普通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而超级双相不锈钢具有 极高的耐腐蚀性,再一些介质中,如醋酸,甲酸等甚至可以取代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乃至耐蚀合金。. (4)具有良好的耐局部腐蚀性能,与合金含量相当的奥氏 体不锈钢相比,它的耐磨损腐蚀和疲劳腐蚀性能都优于奥氏体不锈钢。 (5)比奥氏体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低,和碳钢接近,适合

与碳钢连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如生产复合板或衬里等。(6)不论在动载或静载条件下,比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这对结构件应付突发事故如冲撞,爆炸等,双相不锈钢优势明显,有实际应用价值。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弱势如下: (1)应用的普遍性与多面性不如奥氏体不锈钢,例如其使用温度必须控制在250摄氏度以下。 (2)其塑韧性较奥氏体不锈钢低,冷,热加工工艺和成型性能不如奥氏体不锈钢。 (3)存在中温脆性区,需要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焊接的工艺制度,以避免有害相的出现,损害性能。 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综合力学性能比铁素体不锈钢好,尤其是塑韧性,不象铁素体不锈钢那样对脆性敏感。 (2)除耐应力腐蚀性能外,其他耐局部腐蚀性能都优于铁素体不锈钢。 (3)冷加工工艺性能和冷成型性能远优于铁素体不锈钢。(4)焊接性能也远优于铁素体不锈钢,一般焊前不需预热,焊后不需热处理。 (5)应用范围较铁素体不锈钢宽。 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弱势如下: 合金元素含量高,价格相对高,一般铁素体不含镍。

不锈钢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不锈钢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3) 2. 工程容 (3) 2.1本方案涉及的工作围 (3) 2.2主要安装工程量 (3) 3. 编制依据 (3) 3.1施工文件及图纸 (3) 3.2引用标准 (3) 4. 施工顺序 (3) 4.1施工先决条件 (3) 4.2施工程序 (4)

4.3详细描述 (4) 4.3.6.6焊缝返修 (7) 5. 施工设备及机具计划 (11) 5.1 施工设备 (11) 5.2 施工机具 (12) 6.施工进度安排 (12) 7.施工劳动力计划 (12) 8.施工技术措施 (12) 8.1管材、管件及在线部件的验收 (12) 8.2安装过程中系统承压部件的质量控制 (12) 8.3母材缺陷的修补及更换 (13) 8.4管道系统清洁度保证 (13) 9.质量标准 (13) 9.1 外观检测 (13) 9.2 检验记录 (14) 10. 安全技术措施 (14) 10.1一般规则 (14) 10.2工具及设备的使用 (15) 10.3高处作业 (15) 10.4焊接作业 (15) 10.5安装作业 (15) 11. 附录: (16) 附录A:阀门试验记录 (16) 附录B: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17) 附录C:管道系统吹扫及清洗记录 (18)

1. 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XXX系统现场管道安装的施工。 2. 工程容 2.1本方案涉及的工作围 管道、支架、在线部件、仪表管的安装、试压及系统冲洗。 2.2主要安装工程量 见下表: 3. 编制依据 3.1施工文件及图纸 3.2引用标准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4. 施工顺序 4.1施工先决条件 ——图纸及文件已会审 ——材料到位并验收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经业主核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设备准备齐全 ——人员资格已审核 ——现场条件符合安全施工要求 ——施工方案已编制完成,经业主审核批准并进行技术交底。

细化晶粒

细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制约变形镁合金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较差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如何在较大程度上改善镁合金的塑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常用的方法包括合金化及晶粒细化等。而结合镁合金室温滑移系少、形变各向异性强的特点,用织构强化或软化来提高或合理利用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已成为变形镁合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纯镁的晶粒尺寸细化到8um以下时,其脆性转变温度可降至室温。若采用适当合金化及快速凝固工艺将晶粒细化到1um时,甚至在室温下镁合金亦可以具有超塑性,其伸长率可达到1000%。因此通过镁合金晶粒细化可以调整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获得具有优良变形性能的材料。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细镁合金的方法。 1 等径角挤压(ECAP) 强应变化塑性变形可以在低温度条件下使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得到明显的细化,从而大大提高其强度和韧性。近年来研究表明,大塑性变形可以成功制备具有超细晶(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微观结构的金属材料。前苏联科学家Segal于1981年提出了等截面通道角形挤压法(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等径角挤压法(ECAP)。ECAP的基本原理;将润滑良好、与通道截面尺寸相差无几的块状试样放进入口通道,在外加载荷作用下,由冲头将试样挤放进入口通道,在外加截荷作用下,由冲头将试样挤到出口通道内。入

口通道与出口通道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在理想条件下,变形是通过在两等截面通道交截面(剪切平面)发生简单的切变实现的。经角径角挤压后,试样发生简单切变,但仍保持横截面积不变,挤压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从而在试样中实现大塑性变形。通过这项技术,可以不依赖粉末冶金和复杂的形变热处理而制备大体积块状细晶材料。 2 添加适当的合金化元素 根据合金化原理,明确各种元素在镁中产生的作用,针对不同的需要对镁合金中添加适当的微量合金元素,并进行显微组织和结构设计,引人固溶强化、沉淀强化或弥散强化等机制,可以达到细化晶粒,调整镁合金组织,提高和改善合金性能的目的。如SN、SB和PB等元素在镁中有较大的极限固溶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卜降,固溶度减小并生成弥散沉淀相。根据沉淀强化原理,这些元素能够提高镁合金度的强度:而有的表面活性元素.可以减小粗大相的形成,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甚至可以生成弥散相阻碍晶界的滑移 Zr元素在镁合金中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晶粒细化剂、 3 大挤压比热挤压(L)100) 镁合金组织性能受塑性变形影响很大,因此可以通过塑性加工过程控制或改善镁合金坯料的组织性能,例如镁合金挤压棒材的性能右严重的各向异性,需采用热挤压方法消除各向异性,通过采用不同的挤压温度、改变挤压比、挤压速度可以获得不同组织性能的镁合

AL-6XN等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254SMO、AL-6XN等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1.1 化学成分与金相组织 一些主要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表1中给出。其中AL-6XN 和254 SMO为典型的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而654 SMO为典型的7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金相组织为典型的,百分之百的奥氏体。但由于铬和钼的含量均较高,很有可能会出现些金属中间相,如chi和σ相。这些金属中间相常常会出现在板材的中心部位。但是如果热处理正确,就会避免这些金属中间相的生成,从而得到近百分之百的奥氏体。254 SMO 的金相组织没有任何其它金属中间相。该组织是经在1150~12000C温度下热处理之后得到的。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少量的金属中间相,它们也不会对机械性能和表面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要尽量避免温度范围600~10000C,尤其是在焊接和热加工时。 1.2 机械性能 奥氏体结构一般具有中等的强度和较高的可锻性。在加入一定量的氮之后,除提高了防腐能力外,在保持奥氏体不锈钢可锻性和韧性的同时,高氮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其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要高出50~100%。在室温和较高温度下氮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分别在表2和表3有所显示。

如表2和表3所示,在所有温度下机械强度均随氮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尽管强度增加了许多,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延伸率仍然很高。甚至高于许多低合金钢的延伸率。这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含氮量和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特点——高加工硬化率,见图2和图3。因此经冷加工成型的部件就可获得很高的强度。可利用这一特性的用途包括较深井中的管道及螺栓等。和普通奥氏体不锈钢一样,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性能也是很好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撞击及抗断裂能力是很高的,并且只有在低达-196℃时才会略有下降。 1.3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结构,同时也部分地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就是说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较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如304或316型,在物理性能方面是没有很大区别的。表4列出不同合金的一些典型物理性能值。 在结合部位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形。虽然镍基合金的热膨胀度一般较低,但其较差的导热性正好将其这一优点抵消。这些物理性能在设计用不锈钢制作部件或不锈钢与其它合金连接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在很大程度上,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各种环境中对防腐性能的要求。许多合金曾是被设计用于一种特定环境的,随后其应用范围发展得越来越广泛。因此,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选用,其耐腐蚀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这里主要介绍均匀腐蚀、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 3.1 均匀腐蚀 提高不锈钢稳定性的最重要合金元素为铬和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因此在各种溶液中都显出很好的耐腐蚀性。在有些环境中,硅、铜和钨等元素的添加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图1所示是一些奥氏体不锈钢在纯硫酸中的等腐蚀速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合金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904L,254 SMO和654 SMO等,在较大浓度和温度范围内比普通型奥氏体不锈钢,如304和316等,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该图同时也显示了高硅不锈钢SX具有非常强的,抵抗浓硫酸的能力。

不锈钢管道施工方案新版

管道施工方案1.方案范围

洁净管道施工方案 1.配管施工 管道施工作业程序: 1.1管材切割预制 ?切割前确认配管表面无有害痕迹、破损。 ?配管切割时使用手磨机缓慢进行切割,当管径大于25A时,须保持切面直度(90°±0.5)。

?管道横放水平固定,防止切屑进入管内。 ?配管切割后清除杂质。 ?切割后如管上附有切屑或其它杂质,用无尘布料擦试。 ?切割后用专用的切面加工器处理切面,使端面平整。 ?进行切面加工时,为防止切屑进入管内,使加工面处于下流,加工后,使切面朝下 ?切面加工完成后,确认切面处理是否良好。 ? 1.2 管道安装 1.2.1 一般规定 1)管道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撑件等已检验合格。 ?管子、管件、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对管内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质量已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模板或管架。 脱脂后的管道组成件,安装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不得有油迹污染和杂质。 1.2.2 阀门安装 1)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余量。 2)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3)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4)当阀门与管道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不得关闭;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 5)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其阀杆及传动装置应按设计规定安装,动作应灵活。 1.2.3 支、吊架安装 1)管道安装时,应及时固定和调整支、吊架。支、吊架位置应准确,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应紧密。 2)无热位移的管道,其吊架应垂直安装。 3)支、吊架的焊接应由合格焊工施焊,不允许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 4)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位置冲突,并应有明显标记。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予拆除。? 1.3洁净管道焊接 1)焊工必须通过烧出合格试样后,方可进行焊接。 2)需从项目工程师处拿所要施工的施工图纸。 3)施工前再次确认所要施工管路材料的材质,避免用错材料。 4)给切过的管路上标示其材质及尺寸,避免材质混淆。 5)开始焊接时,打开氩气来进行吹扫。 6)按下焊机上的手动吹扫键来吹扫焊把,将吹扫流量调整到厂家推荐的流量上。 7)确认所需焊接的焊缝是否在焊把的中心位置,防止焊偏。

材料工程基础(起华荣)

材料工程基础(起华荣部分) 第一章液态金属的性质 第二章金属的氧化、挥发和除渣精炼 第三章吸气和脱气精炼 第四章成分控制 第五章单相合金的凝固 第六章铸锭晶粒组织及其细化 第七章铸锭常见缺陷分析 1.液态金属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特点体现在哪4 个方面? 答:(1)原子团(由十几到几百个原子组成)内,原子间 仍然保持较强的结合力和原子排列的规律性,既短程有序; (2)原子团间的距离增大(产生空穴),结合力减小,原 子团具有流动性质; (3)存在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 (4)随温度的提高,原子团尺寸减小、流动速度提高。 2.液态金属粘度概念及公式 答:液体中流速不同的两个相邻液层间产生摩擦阻力,阻 碍液体的流动,该内摩擦力是液体的基本物理特性之一,

称为粘度。公式: 3、什么是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 答:液态金属和气体组成的体系中,由于表面层原子 处于力不平衡状态,产生了垂直于液体表面、指向液 体内部的力,该力总是力图使表面减小。 4、为什么熔点高的金属表面张力大? 答: 5、金属氧化的热力学判据是什么?答:△G0<0 ,△G0不仅是 衡量标准状态下金属氧化趋势的判据,也是衡量标准状 态下氧化物稳定性大小的一种尺度。 6、什么是氧势图?有何作用? 答:氧化物的△G0-T关系图。作用:标准状态下,金属的氧化趋势、氧化顺序和可能的氧化烧损程度,一般可用氧化物的标准生成自由焓变量△G0,分解压Po2或氧化物的生成热△H0作判据。通常△G0、Po2或△H0越小,元素氧化趋势越大,可能的氧化程度

越高。 7、金属氧化动力学的限制性环节怎么确定? 答:当>1时,生成的氧化膜一般是致密的,连续 的,有保护性的,内扩散速度慢,因而内扩散成为限 制性环节。Al、Be、Si等大多数金属生成的氧化膜具 有这种特性;当<1时,氧化膜是疏松多孔的,无 保护性的。限制性环节将由内扩散变为结晶化学反 应。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如Li、Mg、Ca)的氧化膜具 有这种特性;当》1时,氧化物十分致密,但内应 力很大,氧化膜增长到一定厚度后即行破裂,这种现 象周期性出现,故该氧化膜是非保护性的。如Fe的 氧化膜 8、什么是金属氧化膜的致密度?有何作用? 答:定义为氧化物的分子体积MV与形成该氧化物的 金属原子体积AV之比。作用:确定金属氧化动力学 的限制性环节。 9、结合挥发速率的Dalton公式说明影响金属挥发的因素。 答:P--体系的外压,b--与金属性质有关的常数,P0Me-- 金属的蒸气压,P me--实际分压。 10、按夹渣的来源可分为外来夹渣和内生夹渣两种。 11、根据Stokes定律说明影响静置除渣时间的主要因素,进 一步说明为什么用静置法难以去除小直径的夹渣?

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之比较

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之比较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淬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各占一半,一般最少相的含量也许要达到30%。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DSS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高一倍多,且具有成型需要的足够的塑韧性。采用双相不锈钢制造储罐或压力容器的壁厚要比常用的奥氏体减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 (2)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即使是含合金量最低的双相不锈钢也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尤其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应力腐蚀是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3)在许多介质中应用最普遍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于普通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而超级双相不锈钢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再一些介质中,如醋酸,甲酸等甚至可以取代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乃至耐蚀合金。 (4)具有良好的耐局部腐蚀性能,与合金含量相当的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它的耐磨损腐蚀和疲劳腐蚀性能都优于奥氏体不锈钢。 (5)比奥氏体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低,和碳钢接近,适合与碳钢连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如生产复合板或衬里等。 (6)不论在动载或静载条件下,比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能力,这对结构件应付突发事故如冲撞,爆炸等,双相不锈钢优势明显,有实际应用价值。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弱势如下: (1)应用的普遍性与多面性不如奥氏体不锈钢,例如其使用温度必须控制在250摄氏度以下。 (2)其塑韧性较奥氏体不锈钢低,冷,热加工工艺和成型性能不如奥氏体不锈钢。 (3)存在中温脆性区,需要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焊接的工艺制度,以避免有害相的出现,损害性能。 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综合力学性能比铁素体不锈钢好,尤其是塑韧性,不象铁素体不锈钢那样对脆性敏感。 (2)除耐应力腐蚀性能外,其他耐局部腐蚀性能都优于铁素体不锈钢。 (3)冷加工工艺性能和冷成型性能远优于铁素体不锈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