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园总体规划初稿子0506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90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说明(十年规划)农业产业规划说明浦南镇农业产业园区现有耕地面积5.6万亩。
总规划面积50000亩,东至浦北下滩交界,西至王官庄,南至鲁兰河,北至新沭河。
农业产业规划分为花卉苗木产业园、设施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
三大主导产业:水产养殖现有1.2万亩计划发展到2.5万亩;设施农业现有0.37万亩计划发展到1.5万亩;花卉苗木现有0.2万亩计划发展到1万亩。
农业产业化:三大产业规模扩大做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向产业链后端发展,建设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年内新建1000吨冷库、净菜加工配送项目,每年引进1—2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设施蔬菜产业园完成省级菜篮子基地申报。
观光农业:1、兆绿生态农庄3000亩,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彩色苗木、番茄联合国、水生蔬菜、农耕体验、河堤森林步道为主要内容。
2、江浦开心农场(蔬果采摘园)230亩。
3、草舍、江浦设施蔬菜采摘园。
一、三大产业园区(1)花卉苗木产业园。
现有1980亩,规划总面积10000亩,东至新204国道,西至包青路,南至鲁兰河,北至龙浦路。
花卉苗木产业园以花卉苗木产业、大型苗木项目为依托,发展城郊休闲观光产业,建成集花卉苗木种植、农耕体验、蔬果采摘、水生蔬菜、餐饮休闲、展示展销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占60%。
花卉苗木产业园以大型农场(兆绿生态农庄)为主体,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家乐等多元建设投资主体进区发展,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水系、交通等农林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设施配套,明确适宜的花木苗木品种;设计旅游通道,沿旅游通道合理规划各功能区位置、规模、业态。
景观采取农家乐和田园风格。
建筑形态以徽派和生态建筑风格为主。
目前,规划面积3000亩的兆绿生态农庄项目正在建设,农庄南与鲁兰河相连,内设红枫、紫薇等彩色苗木区、特色种植区、番茄联合国和开心农场体验区等。
特色种植区采用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大量运用无土栽培和立体种植技术,突出生态理念,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首先,南沙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科学。
根据规划,南沙新区总面
积约为800多平方公里,其中约450平方公里用于城市建设,其他用于生
态保护和农田保护。
这样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
的保护,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南沙新区的交通规划健全完备。
新区规划了一条南沙大道贯穿
整个新区,串联各个功能区和产业园区。
此外,规划还包括了地铁、快速
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这样的规划不仅便利了居民的生活,也方便了企业的发展。
再次,南沙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有力。
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打造现
代化制造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
此外,新区还规划了商务中心、金融中心等功能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
人才来到南沙发展。
这些产业发展规划为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后,南沙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重视生态环境。
规划中包括了生态用
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保护区域,保护了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规划
中还规定了限制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加强了环境保护的力度。
这样的规
划保护了南沙新区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南沙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
这些规划
的科学合理性、完备性以及对土地利用、交通规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
的重视,为南沙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南
沙新区将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繁荣富裕的城市。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广州南沙新区是广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位于广州市南部,与珠江口相邻,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南沙新区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广州市的重要增长极和现代化综合性新区。
为了更好地推动南沙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规划。
一、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打造南沙新区的交通枢纽。
完善南沙新区内部的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2.水利设施:加强南沙新区的防洪措施,改善排水系统,确保南沙新区的水利安全。
3.教育设施: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高南沙新区的教育水平。
4.医疗设施:完善南沙新区的医疗体系,增加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二、产业布局1.高端制造业:发展南沙新区的高端制造业,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集群,提升南沙新区的产业竞争力。
2.现代服务业:发展南沙新区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文化、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科技创新:加强南沙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研机构和孵化基地,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业团队,推动科技创新。
三、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南沙新区的生态环境。
2.推行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障南沙新区的环境质量。
四、城市建设1.优化南沙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美丽的城市景观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2.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南沙新区的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3.保护和弘扬南沙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南沙新区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质。
五、人才引进和培养1.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到南沙新区工作和生活。
2.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教育机会。
3.建设人才住房和人才公寓,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六、文化交流和合作1.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南沙新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融合。
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园区总体规划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园区的总体规划方案。
该规划方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农业技术,满足都市居民对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农产品的需求,并促进农业发展。
2. 园区规划目标- 创建一个创新性的农业园区,以推动现代农业和城市发展的融合。
- 提供优质的农产品给城市居民,满足其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
-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农业模式,以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率。
- 促进农民创业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 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3. 园区布局- 设立农业科技研发区:建立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 建设示范农田和设施农业区: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并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技能。
- 设置有机农产品加工区:建立农产品初加工和加工创新基地,提供有机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支持。
- 建造农业生态景观区:打造农业生态公园,并增加生态旅游资源和绿色休闲空间。
4. 政策和支持- 设立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体农民参与园区建设和创新。
- 支持农产品市场拓展和文化推广活动,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 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支持农民转型和创业。
-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土壤质量和水源保护。
5. 风险和挑战- 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需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 农业技术转化难度: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
- 环境污染与资源压力: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农业模式,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6. 总结该总体规划方案旨在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园区,推动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推广,将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引入城市,满足居民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产业升级。
广州都市农业规划策划书前言都市农业是指城市辖区内的,紧密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
由于都市农业得益于城市相对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科技的支持,加上人才和管理上的优势,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最先进的形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发展“创汇农业”到发展“三高农业”,进而快步走上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道路,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州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极大地影响了我市农业发展的进程,使农业生产发生革命性变化,促使农业向着更复杂、更独特、更富有都市气息的多目标、多功能系统转变。
当前,我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农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广州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两会”期间,市政协在大会上充分阐述了广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会上还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把广州建成农副产品安全区、拓展高附加值及优良品种的种植、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农业园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发展域外农业、生态风景林建设、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科技等”。
目前,广州市农业总体上已进入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实现了农民向居民的转变。
广州市如何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努力建设符合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具有“城市特色”的都市农业体系,是必须思考的紧迫性问题。
一、都市农业展背景分析1.都市农业的定义都市农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是一种为人们提供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现代农业重要构成之一。
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的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
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大都市特意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农地,由城里人去耕种,这是都市农业最初的意义。
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现代化城市农业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方案。
该方案旨在利用城市的空地和资源,实现高效农业生产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该总体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
2. 目标与原则- 提供一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
- 利用城市的空地和资源,实现高效农业生产,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和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并与城市其他领域进行融合,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 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3. 规划内容3.1 地理选址选址具有较大的可利用土地,同时便利于城市居民的交通和物流。
该示范园区应该位于城市的郊区或周边地区。
3.2 农业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包括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和农机设备等,以保障农作物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3.3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鼓励农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融合,推动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3.4 生态环境保护在示范园区中,采用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同时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5 农业产业发展与城市其他产业进行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旅游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经济效益。
4. 实施措施4.1 政策支持制定鼓励投资的政策,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4.2 技术培训和知识共享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搭建农业科技交流平台,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合作。
4.3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示范园区的成果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伙伴参与进来。
5.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方案,预计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和规划招投标书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
为了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政府决定在各地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支持。
因此,特发出此次招标书,诚邀各方单位参与竞标,共同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和规划。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拟在(地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面积),包括农业生产区、科技研发区、休闲观光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该产业园将依托当地良好的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打造一个集生产、科研、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
三、主要内容1. 总体规划:产业园的总体规划应包括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布局规划等内容,确保园区内各功能区域协调发展。
2. 产业布局:科技先导、特色种植、现代养殖等产业布局要符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需求,确保产业链条完整,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设施建设:包括水利设施、温室大棚、农业机械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环境保护:应设立环保设施,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确保产业园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5. 智能化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四、招投标流程及要求1. 报名资格:本次招标面向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规划设计单位,要求有过类似项目经验。
2. 项目评审:采取资格预审和评标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投标单位进行综合评分,确定中标单位。
3. 招标文件领取:有意参与招标的单位可凭有效证件至(地点)领取招标文件,并缴纳一定的参与费用。
4. 报名截止时间:截止时间为(日期),逾期提交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报名资料将不予受理。
5. 中标公告:中标单位将在(日期)公布,并与我方签订相关合同。
五、注意事项1. 报名文件要求格式规范、完整,如有虚假资料将取消资格。
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园区总体规划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园区的总体规划方案,以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和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2.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长,现代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模式逐渐崭露头角。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园区成为必然选择。
3. 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创新性、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园区,以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和服务。
4. 总体布局(1)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确保充足的耕地和灌溉水源。
(2)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包括温室、智能化种植系统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3)建立农产品加工和包装中心,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销售渠道。
5. 农业产业发展(1)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重点发展优质蔬菜、水果和中药材等高价值农产品。
(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加强农业科研和创新,培育新品种和新技术。
6. 生态环境保护(1)保护农田水源和土壤质量,实施科学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
(2)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建立农业废弃物处理系统,实现循环利用和资源化。
7. 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
(2)建立政府、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8. 风险管理(1)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应对自然灾害和疫情等风险因素。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9. 实施计划(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2)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方案。
10. 结论通过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园区总体规划方案,我们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融合。
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布局1.引言农业产业园是指为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建设的一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区域。
其整体规划和综合布局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与综合布局进行探讨。
2.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促进农民增收。
此外,整体规划还能够使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更具长远性、可持续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整体规划的原则3.1 综合规划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应综合考虑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民收入增长等多方面因素,达到综合规划的目的。
综合规划要注重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化。
3.2 科学规划整体规划应以科学性为基础,考虑到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安排各类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补效应。
3.3 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3.4 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整体规划要注重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通过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4.综合布局的关键要点4.1 主导产业综合布局应确定主导产业,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主导产业。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选择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作为主导产业。
4.2 产业链完整性综合布局应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从种植、养殖到加工、流通、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3 区域特色和差异化经营综合布局应考虑到区域特点和差异化经营,发挥各地的资源和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园。
都市现代农业园区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in NanAn规划方案第壹章基础情况一个汇集乡野风情与自然呼吸的风水宝地Basal Conditions•园区是我市都市核心圈内唯一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位于迎龙镇绕城高速公路以东,东至明月山脊,南与巴南区惠民镇接壤,北接广阳镇。
•面积约20.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5000亩,农户约2300户,现代农业园区自然生态环保科技新奇持续平衡面积约20.27平方公里发展人迎龙镇迎龙镇合南岸之得天——位于都市功能拓展区,宜居宜业,汇聚现代服务位于南岸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聚集要素与经济迎龙镇地处都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本底优良,农业基础扎实,临近广阳镇和长生桥,与之合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精品化。
沿江高速S103集交通之八达——贯穿南北东西,坐守畅通要脉迎龙镇•紧邻绕城高速公路,与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路之隔,沿江高速公路、南(岸)涪(陵)路和规划中的南岸区环线公路东段穿境而过。
•园区距江北国际机场约25公里,距重庆火车北站约15公里,距两江新区果园港约10公里,轨道6号线延伸段(规划)直达园区外围。
基础情况>>能源配备能源配备齐全,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能源配备】园区外围有110KV迎龙变电站和在建的220KV茶园变电站。
【基础设施】园区东部水务公司、迎龙双谷水厂均可对园区供水,通讯、有线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备。
迎龙镇东部七村范围内水源较丰富,迎龙湖水库和近百个山坪塘,主要水系有四处:沿南涪路至迎龙湖水库的渔溪河、迎龙湖水库、长春沟水库、庆林口水库。
依托河流水库资源,营造舒适静谧环境,做体验感。
延展生命的脉络——河流水库【基础资源】【禀赋体现】潺潺的溪水,静静的流淌……..静谧的湖泊,滋养着一方水土摇一把藤椅,踩一汪流水……………抒发自然的清新——森林氧吧【基础资源】项目地部分村落处于明月山四山管制区,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整体绿色生态环境较好。
2024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
然而, 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等方面的挑战时, 现有的农业园区亟需进行改造提升, 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二、总体目标通过2024年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规划, 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础设施(1)完善灌溉设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修建农田道路和交通设施, 改善农产品流通运输能力;(3)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 包括温室大棚、农业机械等;(4)提升农业电气化水平, 推广农业机械化。
2.推动农业科技创新(1)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2)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3)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1)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合作,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保障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
4.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1)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2)推广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 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3)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 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
5.实施农民增收项目(1)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2)推动农村农民合作社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3)加强农村金融支持, 推动农民增收。
6.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1)推广绿色种植技术, 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2)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 防止水土流失;(3)加强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 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质量。
四、组织实施1.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农民代表等组成的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建设工作组, 负责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监督;2.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明确各项任务分工和具体时间表;3.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财务支持。
广州南沙规划方案广州南沙规划方案: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广州南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最南端,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经济特区之一。
作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南沙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然而,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挑战,南沙区制定了一项规划方案,旨在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首先,南沙规划方案着眼于提升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根据规划方案,南沙将投资巨额资金改造现有的道路、桥梁和港口设施,以提升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南沙还将增加医疗和教育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这些措施将为南沙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和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南沙规划方案注重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制造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南沙决定通过推动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南沙计划引进更多的智能制造和高科技企业,并建立创新研发中心,以加快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步伐。
同时,南沙还将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技术和知识的转化。
除此之外,南沙规划方案还提出了保护环境和推动绿色发展的目标。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南沙决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规划方案中,南沙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大气、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推动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沙希望通过绿色发展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最后,南沙规划方案还强调了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合作。
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还是环境保护方面,南沙都希望与其他地区共同推进。
根据规划方案,南沙将加强与广州市区和周边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共享资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同时,南沙还将积极参与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外市场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说明书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三年六月前言一、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背景1.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获批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南沙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载体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28号)的精神,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2]2915号),通知要求“广州市人民政府是南沙新区建设的主体,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专职机构。
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创新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体质机制,推动南沙新区科学开发、从容建设。
”根据通知要求,为全面落实发展规划战略部署,推进南沙新区土地高效开发建设,制定本规划,作为新区空间布局和开发建设管理的依据。
2. 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获批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广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2]152号)的精神,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12年12月1日起,将原属广州市番禺区的东涌镇、榄核镇、大岗镇划归广州市南沙新区。
自此,沙湾水道以南的相对独立的约803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南沙新区行政管辖范围。
根据发展规划的部署,本规划以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南沙新区行政范围为规划范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解读在新区获批一年多以来,一直未找到“北”的南沙似乎开始逐渐失去“从容”。
9月6日,南沙新区诞生一周岁。
在此前夕,《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年)》出炉,其中令人侧目的是,未来南沙将有4条国家级铁路、4条城际轨道、5条城市地铁线路以及一个“第二机场”,形成一个“海陆空”复合式的交通中心。
当下,广东有意将南沙、前海、横琴以及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区打包联合申请“自由贸易区”,而实际上,在这种暖意融融的表象下,是各地各自铆足了劲,欲借自贸区之力,在区域竞争格局中争得一席之地。
而作为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南沙,在资金紧缺、定位模糊的态势下,似乎越来越陷入迷茫。
再度热身一年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使得这个已经暖了20多年身的宝地终于成为中国第六个具有国家级战略意义的“新区”。
随后一年中,广州除了将原属番禺的东涌、大岗、榄核三镇划归南沙,使其行政面积达803平方公里,跃居广州第四大区外,还新增数条城区内地铁,34个车站,连通深圳机场、香港机场及广州南站,密度堪比老城区。
在“新区”利好和一系列措施的带动下,南沙的GDP增速在2012年竟达到全市第一。
但好景不长,在今年上半年广州12区的GDP增长成绩单中,南沙让人大跌眼镜地落到了排名第八,未达全市12.4%平均数的水平。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在南沙新区获批一周年之际,广州赶紧推出总体规划和《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城市设计及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此外,近日炙手可热的广州“第二机场”相传也将落户南沙,加上业已确定落户南沙的商务机场,南沙一个强大的“海陆空”复合交通枢纽的蓝图已跃然纸上。
广州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来卿认为,南沙当下必须通过构建“交通中心”的路径,来最终实现南沙作为“经济中心”的远期战略目标。
疯狂卖地南沙总规划落地之后,此前已经沉寂了大半年的南沙楼市也再次激情起舞。
打开当地与房地产相关的网站,到处都是“南沙房地产引爆”之类的新闻。
元阳县南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开发作者:王学惠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04期摘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则是其中必不可缺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国家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决策。
本文以元阳县南沙镇为例,分析了元阳县南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开发元阳县南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元阳县;南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1 元阳县南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元阳县南沙镇赛刀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元阳县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其建设目的在于实施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和云贵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
赛刀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为45.84hm2,距离元阳县县城——南沙镇9km。
整个项目的开工建设从2012年10月开始,基于经营模式、农艺、水、路、沟五配套的规划思路进行建设,集龙头带动、技术推广、实验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目前元阳县南沙镇赛刀现代农业示范区以订单农业的方式,用招商引资来对广大农民的土地进行流转,进而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经营。
整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总投资为485万元,共平整土地77hm2,安装航管42个,建成5.5km田间道路、5.2km田间配套渠系,新建7个蓄水池、608m2标准化育苗棚、55hm2标准化土地整理。
建成一个日处理50t、总容量1000t、占地面积4200m2的大型冷库。
赛刀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冬早蔬菜,以苦瓜嫁接新品种(冬黄瓜、苦瓜、冬茄子、三叶瓜、辣椒、京豆、豇豆等)为主建成后将会辐射带动元阳县牛角乡、上新城乡、马街乡、新街镇等乡镇866.7hm2蔬菜产业的发展,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加快特色种植、冬早蔬菜等高效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如何进一步开发元阳县南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2.1 基于扩大苦瓜产业化规模和发展避灾农业出发,大力发展苦瓜产业南沙镇赛刀村委会热区资源丰富,地处红河河谷,冬季被誉为“天然大棚”、“天然温室”,具有大力开展反季节蔬菜的有利条件,目前主要以种植苦瓜嫁接新品种为主,为此,要大力抓好元阳县南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苦瓜大棚精细化管理,棚内采用先进灌溉方式,如喷灌、沟灌等,用钢架材料建造大棚,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植水平,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形成经营企业化、服务一体化、生产规模化,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广州.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2011-2020年)编制单位:广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制时间:二〇一一年三月前言根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广州市城市战略发展将由“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战略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城市梯度空间架构、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随着广州市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广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也提上议事日程,重点推进南沙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是推动广州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2007年,南沙区政府曾经对南沙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方向做了深入的探讨和规划,在推进珠三角其它城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及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上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园区建设工作,增强园区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园区现有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的特点,南沙区提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的现代都市高效农业新思路,南沙区政府引进莱蒙集团(广州市莱蒙水榭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对园区进行统筹开发,特委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制《南沙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根据广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紧密衔接相关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于2010年12月完成初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多方多次讨论,修改完善后于2011年3月形成本《规划》初稿。
本《规划》以国家、省级地方法规与政策为依据,顺应广州城市和农业发展趋势和要求,从南沙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出发,在重点分析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现状、优劣势的基础上,明确园区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理念、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园区的建设以“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标准农业生产”四大板块为框架结构,着重把农业、休闲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并根据战略选择对四大板块二十个功能区、以及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建设进行规划,最后提出保障园区建设发展的相关措施,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目录第一章绪论 ------------------------------------------------------------- - 1 -1.1 规划背景及由来 -------------------------------------------------- - 1 -1.1.1 政策背景 --------------------------------------------------- - 1 -1.1.2 项目背景 --------------------------------------------------- - 3 -1.2 规划原则 --------------------------------------------------------- - 3 -1.3 规划范围 --------------------------------------------------------- - 4 -1.4 规划期限 --------------------------------------------------------- - 4 -1.5 规划依据 --------------------------------------------------------- - 5 -1.6 规划方法及流程 -------------------------------------------------- - 5 -1.6.1 规划方法 --------------------------------------------------- - 5 -1.6.2 规划流程 --------------------------------------------------- - 6 - 第二章发展现状及分析------------------------------------------------- - 8 -2.1 自然条件 --------------------------------------------------------- - 8 -2.1.1 地理-------------------------------------------------------- - 8 -2.1.2 气候-------------------------------------------------------- - 8 -2.1.3 水文-------------------------------------------------------- - 8 -2.2 社会经济基础----------------------------------------------------- - 9 -2.3 园区发展现状----------------------------------------------------- - 9 -2.3.1 土地利用现状----------------------------------------------- - 9 -2.3.2 农业发展现状--------------------------------------------- - 10 -2.3.3 基础设施现状--------------------------------------------- - 10 -第三章案例分析 ------------------------------------------------------ - 12 -3.1 国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 - 12 -3.2 国内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 - 13 -3.3 案例总结 ------------------------------------------------------- - 19 - 第四章园区发展SWOT分析------------------------------------------ - 21 -4.1 优势------------------------------------------------------------ - 21 -4.2 劣势------------------------------------------------------------ - 21 -4.3 机遇------------------------------------------------------------ - 22 -4.4 威胁------------------------------------------------------------ - 23 -4.5 园区发展评价--------------------------------------------------- - 23 -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产业选择------------------------------------------- - 25 -5.1 市场分析 ------------------------------------------------------- - 25 -5.1.1 花卉------------------------------------------------------ - 25 -5.1.2 蔬菜------------------------------------------------------ - 26 -5.1.3 水果------------------------------------------------------ - 27 -5.1.4 水产------------------------------------------------------ - 27 -5.1.5绿化苗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6 休闲农业和旅游业 ---------------------------------------- - 29 -5.2 产业选择 ------------------------------------------------------- - 30 - 第六章战略园区 ------------------------------------------------------ - 33 -6.1 指导思想 ------------------------------------------------------- - 33 -6.2 规划理念 ------------------------------------------------------- - 33 -6.3 总体思路 ------------------------------------------------------- - 34 -6.4 发展定位 ------------------------------------------------------- - 35 -6.5 规划目标 ------------------------------------------------------- - 36 - 第七章总体布局及建设规划------------------------------------------- - 38 -7.1 总体布局 ------------------------------------------------------- - 38 -7.1.1 布局原则 ------------------------------------------------- - 38 -7.1.2 规划结构 ------------------------------------------------- - 38 -7.1.3 总体空间布局--------------------------------------------- - 38 -7.2 建设规划 ------------------------------------------------------- - 39 -7.2.1 智慧农业板块--------------------------------------------- - 39 -7.2.2 创意农业板块--------------------------------------------- - 45 -7.2.3 休闲农业板块--------------------------------------------- - 54 -7.2.4 标准农业生产板块 ---------------------------------------- - 56 - 第八章基础设施规划-------------------------------------------------- - 59 -8.1 交通系统规划--------------------------------------------------- - 59 -8.1.1 规划原则 ------------------------------------------------- - 59 -8.1.2 对外交通 ------------------------------------------------- - 59 -8.1.3 内部交通 ------------------------------------------------- - 59 -8.2 水利工程规划--------------------------------------------------- - 60 -8.3 景观系统规划--------------------------------------------------- - 61 -8.4 节能减排规划--------------------------------------------------- - 62 -8.5 电力、通讯规划 ------------------------------------------------ - 63 -8.6.1生态系统保护 --------------------------------------------- - 63 -8.6.2 污染物处理 ----------------------------------------------- - 64 -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5 -9.1 投资估算 ------------------------------------------------------- - 65 -9.2 资金筹措 ------------------------------------------------------- - 68 -9.3 资金使用和管理 ------------------------------------------------ - 68 - 第十章效益分析 ------------------------------------------------------ - 70 -10.1 经济效益------------------------------------------------------ - 70 -10.2 社会效益------------------------------------------------------ - 72 -10.3 生态效益------------------------------------------------------ - 72 - 第十一章组织管理与进度安排----------------------------------------- - 74 -11.1 组织管理------------------------------------------------------ - 74 -11.1.1 组织管理架构 ------------------------------------------- - 74 -11.1.2 运行机制------------------------------------------------ - 76 -11.2 进度安排------------------------------------------------------ - 76 -11.2.1 筹备阶段------------------------------------------------ - 76 -11.2.2 近期建设------------------------------------------------ - 76 -11.2.3 远期建设------------------------------------------------ - 77 -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 ---------------------------------------------------- - 78 -12.1 政策保障------------------------------------------------------ - 78 -12.2 技术保障------------------------------------------------------ - 78 -12.4 市场保障------------------------------------------------------ - 80 - 12.5 企业经营与管理----------------------------------------------- - 81 -第一章绪论1.1 规划背景及由来1.1.1 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