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 格式:doc
- 大小:19.98 KB
- 文档页数:13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计量单位的演变及换算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今有别。
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位进制,既1斤=16两=160钱。
现在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既1公斤=1000g。
为了方便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剂量的换算,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既1两(16位进制)=30g,1钱=3g,1分=0.3g,1离=0.03g。
单味中药的成人每日常用量,参照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致可归结为:①普通饮片10~15g;②轻质的饮片及在汤剂中分冲的散粉药物3~10g;③重质的药材15~30g;④新鲜的植物药材30~60g;⑤剧毒药物,应严格视具体的药物而取量,一般在0.002~0.9g之间。
新旧中药计量单位我学医时,还是使用旧的剂量单位,6年后的1979年,国家对中药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并对古方药量按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1钱=3克;1分=0.3克。
实际上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由于一钱等于3.125克,三钱等于9.375,一般简算为9克。
而三钱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中药剂量,我往往用10克。
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中药大多数都是人工培植,药效已经打折,不如过去野生的,再减少剂量,岂不是更要影响疗效?旧制计量书写的方法是中医所独有的,就如下面这张处方的方法:我曾询问了一些文革后学医的中医,你们是否认识这些剂量单位,他们都说不认识,更不要说书写了。
中药度量的历史演变及经方剂量折算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然而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中医的度量制度几经朝代变化,给我们学习者带来了困扰,下面关于剂量的度量内容来自网络收集,以供识之一二。
1.度量衡制在古方中,除了上述计量单位外,还有方寸匕、钱匕、刀圭等,列举如下供参考。
《伤寒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古今中药计量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现据网上资料整理供参考。
( 以吓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半斤八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 16两为斤, 30斤为钧, 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甜读dan)。
1权=12斤, 1斤=16两=250克(液体250升) , 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 合之为合(ge) ,十合升,十升为斗, 十斗为斛”1斗=2000升, 1升=200升, 1合=20升, 1龠=10升,1铢=0.65~0.7克, 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 1.8克,1刀圭=0.5升约0.5克, 1撮=4刀圭=2克, 1分=3.9~4.2克1方寸比= 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五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蜀椒1升= 50克;葶力子1升= 60克;吴茱萸1升= 50克;五味子1升= 50克;半夏1升= 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枚20~30克、中诸-枚15克,头-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 -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十寸为尺,十尺为仗,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 1尺= 23公分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 ,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今根据明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说:“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又如清.程知于《伤寒经注》中说: "大约古用一两 ,今用一钱足也。
”李氏程氏所言“古”, 当指东汉时期,所言“今”当指其所处的时代。
中药古今剂量折算一、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汉1两=15.625g;汉1铢=0.65g二、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汉1合=20ml;1升=200ml;1斗=2000ml;1斛=20000ml三、汉代的度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汉1寸=57.49999999999999px ;汉1尺=575px;汉1丈=5750px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
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
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
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
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至宋代,折1两为10钱,并设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皆为10进制。
16两为斤。
宋代和其以後中药计量都采用了这一新制,并与官秤一致。
宋制到清代的库平制,权量变化不大,每斤近似600克,沿用到1949年。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 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 1200 个黍米重 12 铢,两个 12 铢为 1 两,16 两为斤, 30斤为钧, 4 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 ,后世读 dan )。
1 权= 12 斤, 1 斤= 16 两 =250 克(液体250 毫升),1 两= 15.625 克,约 15 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合之为合( ge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 斗= 2000 毫升, 1 升= 200 毫升, 1 合= 20 毫升, 1 龠=10毫升,1 铢= 0.65 ~0.7 克, 1 两= 24 铢,一钱匕= 5 铢钱= 1.5 ~1.8 克,1 刀圭= 0.5 毫升约 0.5 克,1 撮= 4 刀圭=2 克,1 分= 3.9 ~4.2 克1 方寸匕= 10 刀圭= 2.74 毫升约 3~ 5 克(金石类药末约 2 克草木类药末约 1 克),蜀椒 1 升= 50 克,葶力子 1 升= 60 克,吴茱萸 1 升= 50克,五味子 1 升= 50 克,半夏 1 升= 130克,虻虫 1 升= 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 30 克、中者一枚15 克,乌头一枚小者= 3 克,大者 5~6克,杏仁大者10 枚=4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 克,枳实一枚约 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 40克,厚朴 1 尺约 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 寸= 2.3 公分, 1 尺= 23 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古方计量与现在的计量换算(*)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见民间中医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录)1 石=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1 石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石”:读shí,后来读dàn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中药,汉今计量换算。
火麻仁1升=125克汉今计量换算一斤=250克一两=15.625克一分=3.9克一铢=0.65克一斗=200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合=20毫升一尺=23.1厘米一寸=2.31厘米一分=0.231厘米一方寸匕=1.5克(半夏泻心汤粉剂)一钱匕=?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145克吴茱萸一升=90克五味子一升=10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30克附子一枚大者一枚=20-30克(?)附子一枚=15克(?)乌头一枚大者=5-6克(?)乌头一枚=3克(?)杏仁一升=125克杏仁70个=19-26克桃仁一升=125克麦门冬一升=125克豆豉一升=140克大枣十二枚=50克竹叶一握=12克火麻仁一升=125克瓜蒌一枚=46克?(自测应为130克)栀子十枚=15克(13克自)枳实一枚=14.4克(?)石膏鸡子大=125克水蛭百枚 =160克蟅虫一升 =53克;二十枚=15克虻虫一升 =30克蛴螬一升 =92克赤小豆一升=180克(发芽后干品100克,近六两)厚朴一尺=45克(参照胡希恕注解麻子仁丸方与小承气汤方折算似125克?)梓白皮一升 =60克(自测)薏苡仁一升 =160克(自测)芒硝一升=166克(自测)小麦一升=150克(自测)苇茎一升=30克左右(自测)甘李根白皮一升=?橘皮一升=50克竹茹一升=15克瓜子一升=70克竹叶一把=12克豆豉一升=120克薤白一升=120克皂荚一枚30克(左右)苦参一升80克乌梅百枚=300克注:凡加(?)者即为未经准确复核。
古今中药剂量的换算问题汉唐宋清代经方中药两钱分换算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等先贤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解析*2013-01-20 张美娃阅 5885 转 530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 1/10,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汉代1两=15.625g ; 清代:1两=36.9g项目汉代清代1石1石=四钧=29760克1石=120斤=70800克1钧1钧=三十斤=7440克1斤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斤=16两=590克1两1两=24铢=15.625克1两=36.9克1圭=0.5克1撮=2克1钱=10分=3.69克1石=2斛=100000毫升1斛=10斗=20000毫升1斛=5斗=5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斗=10升=1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升=10合=1000毫升1合=2龠=20毫升1合=10毫升1龠=5撮=10毫升1引=10丈=355厘米1丈=10尺=35.5厘米1尺=10寸=3.55厘米1寸=10分=2.31厘米一、汉代1 石= 四钧= 29760 克1 钧= 三十斤= 7440 克1 斤= 16 两=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24 铢= 15.625 克1 圭= 0.5 克1 撮=2 克1 方寸匙=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一刀圭=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1.5-1.8 克一铢= 0.65 克一铢=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3.9-4.2 克1 斛= 10 斗= 20000 毫升1 斗= 10 升= 2000 毫升1 升= 10 合= 200 毫升1 合=2 龠= 20 毫升1 龠= 5 撮= 10 毫升1 撮= 4 圭=2 毫升1 圭= 0.5 毫升“石”:读shí,后来读dàn“龠”:读yuè1 引= 10 丈= 2310 厘米1 丈= 10 尺= 231 厘米1 尺= 10 寸= 23.1 厘米1 寸= 10 分= 2.31 厘米1 分=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黄豆大蜀椒一升= 50 克葶苈子一升= 60 克吴茱萸一升= 50 克五味子一升= 50 克半夏一升= 130 克虻虫一升=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二、清代1 石= 120斤= 70800克1 斤= 16 两= 590 克1 两= 36.9克1 钱=10分=36.9 克1石=2斛=100000毫升1 斛=5斗= 50000 毫升1 斗= 10 升= 1000 毫升1 升= 10 合= 1000 毫升1 合= 10 毫升1 引= 10 丈=355厘米1 丈= 10 尺= 35.5 厘米1 尺= 10 寸= 3.55厘米1 寸= 10 分= 2.31 厘米二、进制关系1. 十六进位制与公制重量单位对照表一厘:约等于十毫(0.03125克)。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古方药量单位与现代重量单位的换算古方药量单位与现代重量单位的换算在阅读古方,包括我国解放初期的医案,医生方剂药量单位都用市斤、两、钱、分。
据查,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并对古方药量按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l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经过这样的换算,简单明了,易于实用。
除了上述有明确定量的计算,还有一些特殊的以体积来计算的药量,例如:1、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如今天的药匙。
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
用它装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2、钱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
用克来计算的话,一钱匕约合2克强,半钱匕约合1克强,钱五匕约合0.6克。
3、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形状如刀圭的圭角,一端尖形,中部略凹陷。
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盛取草木药约为0.1克。
它是明代以前最小单位。
4、一字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5、鸡子黄大一鸡子黄约合9克。
6、枚对果实类药物的记数方法。
随品种不同,重量也不相同。
7、握、把、束对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计量方法,随品种不同,重量也不相同。
8、片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如生姜一片,约合3克。
9、盏、杯、碗、盅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10、勺、合、升、斗、斛、石勺:明代以前重量单位,十撮为一勺。
合:明代以前重量单位,十勺为一合。
升:明代以前重量单位,十合为一升。
斗:明代以前重量单位,十升为一斗。
斛:明代以前重量单位,五斗为一斛。
石:明代以前重量单位,二斛为一石。
孤云独闲后记:以上为古方药量单位与现代重量单位的大致情况。
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把握方剂中各药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对药物疗效有决定作用。
中药古代药方剂量该如何换算由于历代度量衡的改变和地区的不同,所以古今用量差别很大,计量单位的名称亦不一致。
古重量单位古称以黍、铢、两、斤计量,而无分名。
到了晋代,贝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即以铢、分、两、斤计量)。
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
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为一分之分。
清代之称量称为库平,后来通用市称。
古容量单位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但其大小,历代亦多变易,考证亦有差异,例如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即今之二两半。
”同时,明人张景岳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
” 至于古方有云“等分”者,非重量之分,是指各药斤两多少皆相等,大都用于丸、散剂,在汤、酒剂中较少应用。
古代有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
所谓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钱币(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至于刀圭者,乃十分方寸匕之一。
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草本药散要轻些)。
另外,有以类比法作药用量的,如一鸡子黄=一弹丸=40 桐子=80 粒大豆=480 粒大麻子=1440 粒小麻子。
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汉代和晋代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所以汉晋时代医方的剂量数字都较大。
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结构特点、变化原因,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按近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及病情需要而定。
国务院对古常见剂量单位的规定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指示,从 1979 年 1 月 1 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国家标准。
汉代1石=四钧=29760克1钧=三十斤=7440克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两=24铢=15.625克1圭=0.5克1撮=2克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1.5克一钱匙=1.5-1.8克一铢=0.65克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克1斛=10斗=2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合=2龠=20毫升1龠=5撮=10毫升1撮=4圭=2毫升1圭=0.5毫升1引=10丈=2310厘米1丈=10尺=231厘米1尺=10寸=23.1厘米1寸=10分=2.31厘米1分=0.231厘米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附子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强乌头1枚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清代: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斤=596.8g1两=37.3g1钱=3.73g1分=0.373g1厘=0.0373g1毫=0.00373g1升=1.0355市升=1035.5毫升1丈=10尺=35.5厘米1尺=10寸=3.55厘米1寸=10分=2.31厘米秦1石 = 4钧1钧 = 30斤1斤 = 16两1两=4分1分= 6铢1铢=10累1累=10黍1钧=7590g1斤=253g1两=15.8125g1分=3.9531g1铢=0.6589g1累=0.06589g1黍=0.006589g一升=0.34市升=340毫升晋代1斤=16两1两=4分1分=6铢1铢=10黍1斤=220g1两=13.75g1分=3.4375g1铢=0.5729g1黍=0.05729g南北朝1斤=16两1两=4分1分=6铢1铢=10黍南朝1斤=220g1两=13.75g1分=3.4375g1铢=0.5729g北朝北朝前期(北魏)1斤=330g1两=20.625g1分=5.15625g1铢=0.8594g1黍=0.08594g北朝中期(北齐)1斤=440g1两=27.5g1分=6.875g1铢=1.1458g1黍=0.11458g北朝后期(北周)1斤=660g1两=41.25g1分=10.3125g1铢=1.7188g1黍=0.17188g一升=0.21市升=210毫升隋代1斤=16两1两=4分1分=6铢1铢=10黍大制:1两=41.25g1分=10.3125g1铢=1.7188g1黍=0.17188g小制:1斤=220g1两=13.75g1分=3.4375g1铢=0.5729g1黍=0.05729g一升=0.58市升=580毫升唐代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大制:1斤=667g1两=41.6875g1钱=4.16875g1分=0.416875g1厘=0.0416875g小制:1斤=222.333g1两=13.8958g1钱=1.38958g1分=0.138958g1厘=0.0138958g一升=0.58市升=580毫升宋代(包括辽、金)重量单位: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大制:1斤=661g1两=41.3125g 1钱=4.13125g 1分=0.413125g 1厘=0.0413125g 1毫=0.0041312小制:1斤=220.333g 1两=13.77g1钱=1.377g1分=0.1377g1厘=0.01377g 1毫=0.001377g第三种说法:1斤=598.6克1两=37.3克1钱=3.73克1分=0.37克1升=660毫升1合=66毫升1尺=31.6厘米元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斤=610g1两=38.125g1钱=3.8125g1分=0.38125g1厘=0.038125g1毫=0.0038125g 1升=836毫升明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斤=596.8g1两=37.3g1钱=3.73g1分=0.373g1厘=0.0373g 1毫=0.00373g1升=987毫升1尺=32厘米中华民国1公斤=2市升1斤=500g1市斤=500g1两=31.25g1升=1000毫升1尺=33.33厘米。
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古代中医药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揭示了古代中医药使用和配方制备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对中药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中药计量单位1.钱(qian):是古代中药计量单位之一,它是指中药材的质量单位,约等于3.75克。
体积计量单位为技,一钱技等于24克。
2.斤(jin):是一个质量单位,约等于500克。
它是中药饮片等中药制剂的计量单位。
3.钧(jun):是一个质量单位,约等于30斤,即15千克。
除了钱、斤和钧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计量单位,如两、两半、两币等。
这些单位在古代中药学及医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
二、古代中药换算1.钱到克的换算:1钱= 3.75克,这是中药药材常见的换算关系。
例如,如果配方中需要4钱薄荷叶,那么需要的薄荷叶的质量就是4乘以3.75克,即15克。
2.斤到克的换算:1斤=500克,是中药制剂的质量换算关系。
如一剂中药饮片需要20斤,那么需要的饮片的质量就是20乘以500克,即10000克,即10千克。
3.钧到千克的换算:1钧=15千克,是中药配方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如果某个配方中需要2钧生地黄,那么需要的生地黄的质量就是2乘以15千克,即30千克。
以上是古代中药学中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古代中医药的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虽然有时会因地域和时代而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是相通的。
三、现代中药计量单位及换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研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计量单位和换算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1.克(g):是现代中药研究中常见的计量单位,它是指中药材或制剂的质量单位,如克生地黄、克薄荷叶等。
2.毫克(mg):是克的千分之一,常用于微量中药成分或制剂的计量。
3.升(L):是体积单位,一升等于1000毫升。
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常用升作为药液、浸膏等的体积计量单位。
4.滴(drop):是体积单位,一滴大约等于0.05-0.10毫升。
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常用滴作为药液的计量单位。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赶紧收藏)
很多人不太了解古今中药剂量换算方法,医承有道小编为您整理具体内容如下:《伤寒论》中剂量: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两=24铢=15.625克1圭=0.5克1撮=2克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65克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克1斛=10斗=2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合=2龠=20毫升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附子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强乌头1枚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主要内容如下: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剂量剂量的含义: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
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即相对剂量。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药剂量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 进位制,即1 斤=16 两=160 钱.现在中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一两( 16 进位制)= 30g一钱= 3g一分= 0.3g一厘= 0.03g1 斗相当于现在2000 毫升, 1 合相当于现在20 毫升。
1 升= 10 合= 200 毫升, 1 合= 20 毫升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 两)、钱(一两等于10 钱)、分(一钱等于10 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 克。
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 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
中医药特殊计量古代医药著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1)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
《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
”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 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 克,草木药末约为1 克左右。
(2)钱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
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 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 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 克。
(3)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
《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
”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
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汉代的衡重相当于现在的(以下同)1斤 = 250克1两 = 15.625克(最常用)1铢 = 0.65克汉代的容量1合 = 20毫升(常用)1升 = 200毫升(最常用)1斗 = 2000毫升1斛 = 20000毫升汉代的度量1寸 = 23毫米1尺 = 230毫米1丈 = 2300毫米1引 = 23000毫米晋代以后,在铢和两之间加了分6铢 = 1分1分 = 3.9克4分 = 1两快速换算表:梗米1升 = 180克半夏半升 = 50克(常用)五味子半升 = 30克厚朴1尺 = 15克(宽35毫米,长230毫米)杏仁100枚(去尖) = 40克(常用)桃仁100枚 = 30克枳实1枚 = 18克附子1枚 = 20克大附子1枚 = 25克野生乌头1枚 = 5克五苓散一方寸匕 = 5-6克甘遂末一钱匕 = 1-1.5克宋代(含宋代)以后方书的药量折算1厘 = 0.03克1分 = 0.3克1钱 = 3克(常用)1两 = 30克(常用)1斤 =16两 = 500克1合 = 100毫升1升 = 1000毫升1斗 = 10000毫升1寸 = 33毫米1尺 = 330毫米遇到转换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下,就知道了。
圣益经络,纯正古典中医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伤寒论》中剂量热度 1已有 26 次阅读2011/8/26 10:57|个人分类:中医|系统分类:中医知识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
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
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
衹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
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和感佩!60年代中期,他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
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
有100多例肺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在协同西医进行抢救时,绝大部分西医放弃治疗,而他单用中药,一剂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服用3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
他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
80年代以后,他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于案头,以备检索。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上承内难,博彩百家,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是中医取之不尽的源头之水,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机,见病知源,以病机统百病,则百病无所遁形。
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覆实践领悟,是中医成才的心由之路!也是提高中医整体素质的唯一途径。
古老的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凶涛恶浪的摧残,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并且在21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令人振奋,前途是光明的,但中医的现状却是令人忧虑的。
常见不少中医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对中医丧失了信心,而改从西医。
个别中医硕士、博士厌倦中医,另找出路,青年中医不敢用经方治病,用西医的观点套用中药,见急症、重症、避之唯恐不及,大部分中医院放弃了急症阵地,连省级中医研究院的病床上也吊满了输液瓶…。
凡此种种,令人触目惊心!可见中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大有问题,中医后继乏人情况严重,实在应该大刀阔斧加以改革!要打破儒家治医、崇尚空谈的老套,脚踏实地地把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的精髓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
强调学以致用,早临床,多临床,有必要请经验丰富的临床家现身说法,以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具有独当一面、敢治大病的胆识与能治大病的功力。
不要让西医客串而喧宾夺主,中西医并重的教学方针,衹能培养不伦不类的“半瓶醋”。
要在短短5年内,学好学透中医实是难事。
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单位换算说法不一,比较权威的有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克(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ml)”。
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克(一钱)计算”。
《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亦有类似的记载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80ml为宜”等。
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一两为今之6.69克。
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为今13.92克。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6克。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6克。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克(一两合15.5克),新莽时期每斤合238克(一两为14.875克),东汉每斤合220克(一两为13.75克)。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准确得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该“权”为东汉国家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衡重器具。
现按其系列实际称量下来,汉代1权为12斤,1斤=16两=250克,1两=15.625克。
为方便计算,常约等于15克。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用量基本一样。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10g4枚。
我们换算时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可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
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
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
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曰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曰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g大枣36枚,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
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点。
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
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
”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曰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曰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姜春华先生曾开玩笑说:“可能汉代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
如今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g”(公克)为单位的公制。
十六进制与公制单位换算:1市斤(16两)=0.5kg=500g,1市两=31.25g=10市钱1市钱=3.125g=10市分,1市分=0.3125g=10市厘为方便以克记量,规定统一采用近似值换算:即一两(十六进制)=30克,一钱=3克,一分=0.3克,一厘=0.03克汉代“一升”在中国大陆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ml (cc),一般都是把“伤寒论”原方用量“两”当“钱”换算,曹颖甫是把“一两”当“二钱”换算!只要比例不变,药量随病的轻重调整!=> 这个算法应该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