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省级农业丰收奖统计表

2013省级农业丰收奖统计表

2013省级农业丰收奖统计表
2013省级农业丰收奖统计表

2013年度省级农业丰收奖统计表

申报三等奖

关于《丰收》的创作感想毕业14页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创作的总结 题目关于《丰收 》的创作感想 学生姓名鹿亭亭 学生学号 10381033 专业名称 10(三)美术教育 指导教师于彩霞 2013年 1 月 12 日 说明 1、毕业创作、说明是高等教育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教学实践环节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必须完成的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指导学生创作毕业设计、说明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受到科学研究基本规范的训练,并具有考察其学习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创作、说明工作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全面负责,对毕业设计、说明的全过程及专项经费的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系科由系主任、有关教研室主任及毕业班辅导员组成毕业设计、说明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说明的组织、指导及答辩工作。 3、毕业创作、说明的题目由承担毕业设计、说明的教师帮助选择,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自行选定;题目难易程度以适应教学要求为准,以实现学生能得到全面训练为目的;设计说明题目的拟定要经指导教师通过,并报教研室批准。 4、毕业创作、说明题目或选题范围要在最后一学年的上学期提供给学生。学生可根据本系公布的题目自行选择,或根据选题范围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学业情况确定毕业设计方向。方向确定后,系科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说明任务书,学生本人填写后由指导教师签字,并报系主管领导签字。 5、指导毕业创作、说明的教师必须担任专业课程并有专业工作经验,助教不能单独承担指导任务。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说明题目制订切实可行的指导计划:确定毕业设计、说明指导工作各个环节的时间进度计划;指导学生撰写提纲、初稿,审核修改稿等。 6、毕业创作、说明结束阶段,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说明,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要求,指出学生毕业设计、说明的错误并督促学生改正,向教研室、系科报告学生是否可以进行答辩。 7、指导教师在学生提交毕业创作、说明前一周内,结合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按照有关规定填写《指导教师评语》,并给出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记载),并最后将毕业设计、说明全部材料报送系科审阅。 8、无故不按时到场提交毕业创作、说明,以旷考论处;对作品未获通过的毕业生需要进行第二次审核,第二次审核时间原则上安排在上次审核的两个月以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 计算办法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九月

目录 说明 (3) 一、总则 (4) 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和基本原则 (5) (一)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5) (二)基本原则 (6) 三、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步骤 (8) 四、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说明 (12) (一)基础数据 (12) (二)计算参数 (12) (三)其他说明 (13) 参考文献 (15) 附件1 (16)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报告 (16) 附件2 (23)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应用实例 (23) (一)水稻良种“N3号”经济效益的计算 (23) (二)“应用芜箐叶蛾线虫防治小木蠹”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 (29)

说明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在参考了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1991年编制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四川省农科院1984年编制的《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评价方法》、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过程科学研究院1994年编制的《农机和农业工程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及其他有关资料,结合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按照“科学、简明、易算、适用”的要求研究提出的,适用于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办法。 本办法分为总则、经济效益指标和基本原则、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说明四个部分,拟定了4个报表、4类计算参数和相应计算公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各种成果只需提供三类基础数据就可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这三类基础数据分别是: (1)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投入产出实物量; (2)已推广期间的推广规模; (3)总推广费用。 本办法拟定的4类经济效益计算参数是: (1)各种农产品和主要投入品的计算价格; (2)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 (3)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 (4)推广规模缩值系数。 上述参数值是基于农业部科技司1991年推荐使用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中拟定参数的个别删改。 该办法对于农业如此众多、门类繁杂的每一个具体成果不可能都完全适用,需要应用者在遵循本办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使之逐步完善和提高。 [1] 本研究课题由农业部科教司资助。课题主持人王济民,课题组成员刘春芳、陈琼。本文承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朱希刚研究员、吴敬学研究员审阅指正,谨致谢忱。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doc

附件2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 计算办法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九月

目录 说明 (2) 一、总则 (3) 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和基本原则 (4) (一)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4) (二)基本原则 (5) 三、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步骤 (66) 四、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说明 (99) (一)基础数据 (99) (二)计算参数 (109) (三)其他说明 (1111) 参考文献 (1212) 附件1 (13)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报告 (13) 附件2 (19)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应用实例 (19) (一)水稻良种“N3号”经济效益的计算 (19) (二)“应用芜箐叶蛾线虫防治小木蠹”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 (24)

说明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在参考了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1991年编制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四川省农科院1984年编制的《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评价方法》、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过程科学研究院1994年编制的《农机和农业工程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及其他有关资料,结合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按照“科学、简明、易算、适用”的要求研究提出的,适用于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办法。 本办法分为总则、经济效益指标和基本原则、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说明四个部分,拟定了4个报表、4类计算参数和相应计算公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各种成果只需提供三类基础数据就可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这三类基础数据分别是: (1)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投入产出实物量; (2)已推广期间的推广规模; (3)总推广费用。 本办法拟定的4类经济效益计算参数是: (1)各种农产品和主要投入品的计算价格; (2)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 (3)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 (4)推广规模缩值系数。 上述参数值是基于农业部科技司1991年推荐使用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中拟定参数的个别删改。 该办法对于农业如此众多、门类繁杂的每一个具体成果不可能都完全适用,需要应用者在遵循本办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使之逐步完善和提高。 [1] 本研究课题由农业部科教司资助。课题主持人王济民,课题组成员刘春芳、陈琼。本文承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朱希刚研究员、吴敬学研究员审阅指正,谨致谢忱。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交通路线说明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交通路线说明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周边公共交通站点 1.公交371路、462路、478路、607路、681路霍营乡站,在学院东门外。 2.地铁8号线回龙观东大街站,在学院西北方向约400米,可从C口出站,沿回龙观大街向东步行200米,路口向南步行200米到达;也可从D口出站,乘公交462路到达。 3.地铁13号线霍营站,在学院西南方向约1200米,可从A口出站,向东北方向步行100米至黄平路南侧,乘公交371路(或478路、607路、681路)到达。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巴士(上地线)回龙观东大街站,在学院西北方向约1200米,可下车后至马路对面,乘公交462路到达。 从北京市主要交通场站来学院路线 1.北京站:乘地铁2号线,在东直门站换乘13号线(或在鼓楼大街站换乘8号线)到达。 2.北京西站:乘公交车301路(或9路、54路、67路、83路、673路、特2路)到达长椿街路口东站,转乘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换乘13号线(或到鼓楼大街站换乘8号线)到达;也可乘地铁9号线,到国家图书馆站换乘4号线,再到西直门站换乘13号线到达。 3.北京南站:乘地铁4号线,到西直门站换乘13号线到达。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首都机场巴士(上地线)到回龙观东大街站下车,转乘公交462路到达。 5.北京南苑机场:乘南苑机场巴士(西单线)到西单站下车,转乘地铁4号线,到西直门站换乘13号线到达。 乘出租车或自驾车来院路线 经二环路德胜门桥(或三环路马甸桥、四环路健翔桥、五环路上清桥)驶入G6京藏高速出京方向,12B出口出高速后即行右转,经北郊农场桥向东沿回龙观西大街、回龙观东大街直行4公里左右,路过地铁8号线回龙观东大街站后下一路口,见"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指路牌,右转向南驶入

2015年农业项目补贴大全

2015年农业项目补贴大全 2014年农业专项申报进行时,2015年农业专项也已启动,为方便各位农业企业申报,现整理主要养殖专项如下: 1.项目名称:2015年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申报 支持范围:规模化标准化畜禽(或水产)养殖基地,组织带动力强的股份合作和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或家庭 资金补助数额:1000-2000万 预计申报时间:省级农发机构应于2015年2月28日前,上报国家农发办备案、立项 2.项目名称: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 支持范围: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 申报条件: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 申报时间:4月15日前 3.项目名称: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 补贴范围: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畜牧饲养机械青贮切碎机,铡草机,揉丝机,压块机,饲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搅拌机,挤奶机,剪羊毛机,贮奶罐,冷藏罐,增氧机,投饵机,养蜂专用平台。 申请额度:购价30%,个别放宽 申报时间:2014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 4.项目名称:2015年农业部优势特色示范项目 1、畜禽良种繁育项目 支持范围:以完善畜禽良种扩繁体系为主,重点扶持已有基础的扩建或续建项目。 申报条件:注册资本在300万元(含)以上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2、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示范场项目 申报条件:项目单位须为有一定实力和带动能力的渔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3、秸秆养畜项目 (1)秸秆养畜示范项目 区域重点:黄淮海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东北肉牛奶牛优势产业带为重点区域,西北、西南肉牛肉羊集中生产地区为次重点区域。 申报条件:项目单位为农民合作社或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 (2)秸秆青黄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项目 区域重点:黄淮海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东北肉牛奶牛优势产业带为重点区域。 申报条件: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12月31日以前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元(含)以上。 申报时间:2014年6月13日前 5.项目名称:2015年养殖业良种工程拟储备项目 支持范围:养殖良种工程项目、畜禽良种工厂拟储备项目、水产良种工程拟储备项目 资金补助数额:(视具体情况) 申报要求:畜禽良种项目如承担单位为企业的,须在2009年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 预计时间:2015年2-3月 6.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1、一般产业化项目 扶持范围为:农产品、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为做好奖励工作,保证丰收奖的申报、推荐和评审质量,制定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实施,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是农业部授予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一线做出创造性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或组织的荣誉。为做好奖励工作,保证丰收奖的申报、推荐和评审质量,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丰收奖的申报、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丰收奖奖励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以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与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鼓励农技推广人才扎根基层,服务生产一线,鼓励农业技术研究、教育、推广队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不断探索农技推广新模式,提高农技推广能力和效率。 第四条丰收奖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贡献奖和合作奖三种奖项。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贡献奖和合作奖不分设奖励等级。获奖人员在晋升职称、职务、评选先进时,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分别按丰收奖一、二、三等奖对待,贡献奖和合作奖均按丰收奖一等奖对待。丰收奖每三年评一次。丰收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 第五条凡获得丰收奖个人荣誉证书的人员,均为丰收奖主要完成人。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得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在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丰收奖的主要完成人。同一人同一年度内不得同时作为丰收奖两个以上(含两个)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第六条主要完成人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或评价(鉴定)小组成员。丰收奖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丰收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是丰收奖的决策管理机构,设在农业部,负责制订丰收奖奖励政策,指导和监督丰收奖评审工作,审定丰收奖拟获奖项目、人员及等级。奖励委员会由农业部部领导、相关行业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奖励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丰收奖的组织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农业部部属三院、有关部属事业单位申报丰收奖的初评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成效结果奖申报资料》

附件1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申报书 奖项类型: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成果奖项名称: 推荐等级: 第一完成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申报书》 填写说明 一、《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申报书》纸质版的规格为:A4纸(高297mm×宽210mm)竖装,左边装订,待省级主管部门确认后从系统中导出后打印,书脊中间处须打印项目名称+省份+推荐奖种。 二、“奖项名称”应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并加上恰当的限制词,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 三、“任务下达部门”指下达该项目计划的部门。 四、“任务下达名称”指下达计划的全称。 五、“推荐等级”指由丰收奖省级评审小组评定的推荐等级,包含一、二、三等奖。 六、“项目分类”根据项目主要内容,选择以下8类中的一类:1.粮食作物,2.油料作物,3.经济作物,4.园艺作物,5.畜禽产品,6.水产品,7.农机,8.综合。 七、“项目核心技术曾获奖、评价、审定和品种权情况”指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所获得的奖励、评价、审定和品种权情况,写明名称、等级、年度和授奖部门等。 八、“内容摘要”限400个汉字以内,包括推广的主要技术成果,采用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推广模式,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 九、“项目实施前的基本情况”介绍该地区在实施项目前原有的技术水平、单产、总产、产品质量、投入产出比、存在的问题等情况。 十、“项目主要内容”填写本成果采用的核心技术、主要技术措施、组织措施、推广模式、主要技术指标等。 十一、“项目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情况”各项内容应逐一填写。 十二、“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主要完成人数不超过25人。地市级及以上相关机构各类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2017年度)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2017年度) 一、主动公开情况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条 445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条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件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254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157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条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次 1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次 1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次 1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次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篇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次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次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件 1.当面申请数 件

2.传真申请数 件 3.网络申请数 件 4.信函申请数 件 (二)申请办结数件 1.按时办结数 件 2.延期办结数 件 (三)申请答复数件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件 2.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件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件 涉及商业秘密 件 涉及个人隐私 件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件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件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件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件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件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件 四、行政复议数量 件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高产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推动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制定本奖励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为农业部科技成果奖,面向全国农业系统,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指导小组委托,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丰收奖的组织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标准和条件 第四条奖励范围 丰收奖以奖励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省级丰收计划项目为主,兼顾在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中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项目。 第五条奖励标准 丰收奖设一、二、三等奖,每年奖励不超过200项,其中一等奖约占10%,二等奖约占40%,三等奖约占50%。 一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其中推广或创新的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3.组织管理水平居国内领先; 4.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产业化经营效益特别显著; 5.技术普及率很高,农民增收极显著。 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其中推广或创新的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3.组织管理水平达国内先进; 4.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产业化经营效益显著; 5.技术普及率高,农民增收显著。 三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内领先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其中推广或创新的核心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3.组织管理水平居省内领先; 4.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技术普及率较高,农民增收较显著。 第六条申报条件 1.推广项目须完成一级合同分年度各项指标。 2.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平均单位面积(个体)产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显著提高;或者是在科学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作出重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益。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农业丰收奖获奖项 目的通报 【法规类别】农业品价格管理 【发文字号】湘农业办农技[2013]144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3.09.26 【实施日期】2013.09.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湘农业办农技〔2013〕144号) 各市州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 经省农业丰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2013年度省农业丰收奖共计43项,其中“农业新技术推广”为特别贡献奖,“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推广应用”等9项为一等奖,“杂交水稻Y两优9918的示范推广”等15项为二等奖,“安乡县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等18项为三等奖,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现将获奖项目通报如下: 一、特别贡献奖 农业新技术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农业杂志社。 主要完成人员:1.范正国 2.肖秀华 3.许小波 4.严迎春 5.赵一凡 6.尹正良 7.周湘 宁 8.文跃军 9.谭群 10.谢晓红 11.申圭良12.王静 13.毕敏 14.骆旭 15.尹凌洁 16.康智灵 17.刘翊 18.李书庚 19.邓国初 20.周科宇 21.肖正科 22.杨才兵23.田桂华 24.卢远东25.曹卫飞26.李伯兴 27.吕平源 28.刘新家 29.刘克云 30.朱景明 31.毛琼 32.陈绍祥 33.王定昊 34.罗恢林 35.刘富强 36.李万源 37.周湘波 38.李庆鸿 39.刘建军 40.崔国清 41.黄日新 42.谷小丽 43.申亮文 44.周益民 45.贺起帮 46.徐国祥 47.孙红梅48.许伦中 49.郭学风 50.彭高 51.王迪轩52.邓立平 53.戴届全 54.谭铁安 55.程龙 56.乐水旺 57.李木华 58.肖爱辉 59.伍千志60.张端阳。 二、一等奖 (一)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益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要完成人员:1.龚光明 2.周国峰 3.曾令平 4.陈德清 5.康敏 6.戴清 7.林金桥 8.邹宏毅 9.周凡 10.曹永辉 11.徐国生 12.谭卫建 13.谢乐强 14.李凛 15.舒畅 16.龚元芳 17.胡奇寿 18.蔡自良 19.杨通洲 20.李萍。 (二)水稻旱育保姆包衣稻种育秧配套技术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局、赫山区农 业局。 主要完成人员:1.刘湘桂 2.刘鹏 3.何东波 4.阎珂 5.曾甲生6.刘先锋 7.张家清 8. 陈丽妮9. 王立华 10.罗国武11.喻克让12.黄乐佳13.袁艺宁14.肖月英15.彭美蓉 16.周学其 17.刘修满 18.袁林锋 19.刘平 20.童勇军。 (三)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丰油730”示范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隆平高科亚华棉油作物科技中心、湖南省粮

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机构编制 【发文字号】国办发[1994]79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日期】1994.06.28 【实施日期】1994.06.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国办发[1994]79号国务院办公厅1994年6月28日发布) 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保留农业部。农业部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上来,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理顺农业系统的内、外部关系,实行政事、政企职责分开,转变职能,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一、职能转变农业部要从4个方面转变职能:从微观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的间接管理与调控;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调控市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管理,转向对农业进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

的一体化管理与服务;从主要指导农牧渔业,转向对整个农村经济的综合管理。为此,要逐步取消农牧渔业指令性生产计划和企业更新改造、留利分配等微观管理职能;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产品评优、成果评奖、咨询、培训、技术指导、科学普及等工作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逐步弱化对部属院校和事业费、预算外经费管理等工作;创造条件,采取不同形式,把不属于面向全国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下放到地方,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全部下放给企业。同时,要强化政策法规、监督管理、市场信息、资源环境、质量标准、科教兴农、国际合作以及指导农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等方面的职能。 二、主要职责农业部是国务院主管农村经济和综合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乡镇企业、饲料工业及农业机械化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订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方针,重大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组织有关农村经济及主管产业的法律、法规起草工作;研究制订农民奔小康的规划、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制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包括农村的生产、流通、分配体制以及农业投入与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三)编制主管产业的发展规划、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主管产业的结构布局调整、资源配置、产业间的综合平衡;根据审批权限,负责主管产业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导、检查、监督农业区域开发工作;参与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计划工作。 (四)参与研究制订和调整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政策,农村信贷政策,农村税收与财政补贴政策;参与综合运用经济调节手段调控市场,引导生产。 (五)指导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指导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稳定与完善;宏观指导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工作;指导农村承包合同管理,负责减轻

青岛农业大学校史

学校历史沿革: 莱阳农业学校(1951—1958) 1951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了莱阳农业学校,设农作物和果树蔬菜两个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最早创办的两所中等农业专科院校之一,为国家农业部重点中专学校,隶属山东省农业厅领导。 莱阳农学院(1958—1963) 1958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办莱阳农学院,设农学、园艺、牧医、植保4个系,开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植保四个专业,分设本科班和专科班,隶属省地两级领导。校址由莱阳城南迁至城东原莱阳地委旧址。 即墨农业学校、即墨畜牧学校、青岛农业学校、烟台畜牧兽医学校、崂山郊区农业技术学校于1961年先后并入莱阳县农业学校。 莱阳农业学校(1963—1976) 1963年9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决定停办莱阳农学院,与莱阳县农业学校合并改办莱阳农业学校,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会计统计、农机等5个专业,隶属烟台行署领导。1968年9月,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并入我校。 莱阳农业大学(1976—1978) 1976年5月,经山东省委批准,在莱阳农业学校的基础上,改办莱阳农业大学,设农学、园艺、农机、畜牧兽医、水利等5个系,在校生1200人,教职工555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隶属烟台地区领导。 莱阳农学院(1978—2007) 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莱阳农业大学改办莱阳农学院。 1997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学工作合格评价,获得“优秀”。 1998年6月,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首批设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果树学两个学位授予点。 2001年10月6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 2001年7月18日,青岛校区举行奠基仪式。8月22日,青岛校区首期工程开工建设。2002年7月,首批3000名学子入住青岛校区。 2002年9月19日,青岛校区落成暨2002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青岛农业大学(2007—) 2007年3,4月,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由山东省莱阳市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以此为标志,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提出了“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开始向高水平多科性大学迈进。2008年5月18日,学校举行揭牌仪式。 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56000余名。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农科特色鲜明,农、工、理、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设有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药学院等14个教学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合作社学院、中加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海都学院(独立学院)。举办58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2万人,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 学校拥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占地3337亩,校舍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图书馆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用户操作指南(上报用户版)

全国农牧渔业匚收奖管理信息系统 上报用户版 用户操作指南

全国农牧渔业匚收奖管理信息系统 2016年1月

第一章系统概述 第二章成果奖申报指南第三章贡献奖申报指南第四章合作奖申报指南 1 . 3. .. .1 .3 ..1 .9 .

第一章系统概述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系农业部科技成果奖,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该奖的组织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该奖面向全国农业系统,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 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分为成果 奖、合作奖与贡献奖,其中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是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一个网上在线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申报、评审、授奖等的信息化管理。 一、管理系统的流程 图1.1管理系统流程图 二、管理系统的登录 用户登陆“中国农业推广网(https://www.doczj.com/doc/5b6552653.html,)”的首页并点击右侧 栏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也可从右侧栏的“信息员工作

平台”进入)或输入网址htt P : //https://www.doczj.com/doc/5b6552653.html, 进入管理系统的用户登录界面, 如下图。 -CZZ Si^2Z 图1.2用户登录界面 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即可成功登录系统。如下图。 耐测 -+ mo* -■ KnnA I OSE 硕书 -T xtetcn 图1.3管理系统操作界面 户账号对应着不同的用户级别以及不同的奖项类型系统页面。 ZIJI 艮 J I HF : 中”口 $ 订:? LU 上:卫 特别提示:用户帐号是用户登录系统的唯一凭证, 用户需要妥善保管。不同的用

2021年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情况汇报

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情况汇报 一、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肇庆市共有认定农业龙头企业259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7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62家。 二、主要做法经验 1、 ___重视政策扶持 ___肇庆市委办公室、肇庆市人府办公室印发了《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五年(2018-20 ___)行动方案》其中主要目标:“(三)新增1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并提出了十大惠农扶持政策,四大实施保障措施,切实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 2、认真落实及制定《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 认真学习落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及《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认定与监测办法》,制定《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并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切实关于做好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认定工作 ___》

(粤农农办〔2020〕109号)下文《关于转发省农业农村厅 ___》(肇农农函〔2020〕93号)督促所属县(市)区制定《认定与监测管理办法》,并根据已有的办法认定和监测管理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和指导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 3、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助农服务主体,鼓励建立集农技服务、信用、保险信贷、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 ___。成立农技 ___服务驿站,结合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系统, ___省、市、县农技及农业政策专家强化技术及农业政策指导工作,主动经常与企业或种植大户、经营合作社沟通 ___,指导生产宣传政策,促进企业间的经验交流,合作共赢。 4、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工作的宣传, ___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 摸底调查我市农业企业情况, ___各县市区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政策、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的宣讲宣传,积极扶持 ___符合申报条件的农业企业申报,不设门槛、积极服务、落实举措积极发展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培育工作深入发展。

农业部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和《农业部接收上挂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农办人[2010]1号) 为加强对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发挥挂职锻炼在干部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实践锻炼效果,根据中组部有关精神,结合我部实际,制定了《农业部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农业部接收上挂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现将两个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九日 农业部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管理,增强挂职锻炼效果,根据中组部有关精神,结合农业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干部挂职锻炼包括援藏、援疆,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重点工程挂职,定点扶贫地区、部长联系点、基层挂职以及到部属单位和信访岗位锻炼等。 第三条挂职锻炼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强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增进对“三农”工作的了解,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组织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积极宣传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履行挂职岗位职责,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助组织、督促部管项目的实施;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广好做法。 第四条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在部党组的领导下进行,人事劳动司做好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工作。 第五条根据干部培养锻炼要求,结合基层工作需要,重点选派德才素质较好、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中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司局级干部一般在50岁以下,处级以下干部一般在45

岁以下。 第六条人事劳动司根据干部选派计划发布通知,经干部自愿报名、单位同意、人事劳动司审核(司局级干部须报部领导同意),确定选派对象。特殊情况也可直接选派。 第七条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为2-3年。特殊情况需提前结束挂职锻炼或延期的,由干部本人或派出单位提出,人事劳动司征得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履行审批手续。 第八条挂职锻炼期间,行政、工资关系不转;是中共党员的,转组织关系。 干部挂职锻炼期间有关待遇按照《关于我部援藏、援疆等挂职锻炼干部待遇问题的通知》(农人发[2001]12号)执行。 第九条挂职锻炼干部的日常管理,由地方组织人事部门、人事劳动司、派出单位共同负责,以地方管理为主。 第十条人事劳动司商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妥善安排干部的工作岗位和职务;组织行前集中培训,明确挂职锻炼要求;及时了解干部挂职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十一条地方组织人事部门拟提拔挂职锻炼干部任职或给予奖励须事前征求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同意。挂职锻炼干部年度考核按照《农业部干部年度考核工作规定》(农党组发[2008]21号)执行。 第十二条派出单位要与挂职锻炼干部保持经常性联系,主动了解干部在挂职锻炼期间的表现;在职务晋升和待遇方面要一视同仁。挂职锻炼期间,一般不得再向干部分配工作任务。 第十三条挂职锻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加强自我管理,严格遵

贵州省农业丰收奖奖励暂行办法【模板】

贵州省农业丰收奖奖励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高产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推动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参照《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制定本奖励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是省农业厅设立的农业科技成果奖,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成立由省农业厅相关人员组成的贵州省农业丰收奖评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丰收奖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厅科教处。各市(州、地)成立农业丰收奖评选小组,负责对本地区申报丰收奖项目进行初评。 第四条由领导小组聘任农业科研、教学、生产、推广、行政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建立省农业丰收奖专家库。 第五条贵州省农业丰收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其推荐、评审、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干涉。 第二章奖励

第六条奖励范围 我省农业系统承担的,从事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选育、先进种养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各级下达或自选的各类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应用研究项目。 第七条奖励标准 丰收奖设一、二、三等奖,每年限额奖励6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省农业厅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和奖金。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0.5万元、0.3万元、0.2万元。 一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内领先水平; 2、应用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中,有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很强。总体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其中核心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3、推广速度快,技术到位率高,覆盖面大,组织管理水平居国内先进或省内领先; 4、产品质量和产量水平有很大提高,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内先进水平; 2、应用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中,有较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强。总体技术水平居省内先进,其中核心技术达省内领先水平; 3、推广技术到位率高,覆盖面较大,组织管理水平居省内先进; 4、产品质量和产量水平有大的提高,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信息报送情况统计表

工程处 5 月份信息报送情况汇总表 信息报送情况信息采用情况备注 单位名称 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月小结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 第一项目队 3 1 1 1 1 第二项目队 4 0 1 1 0 第三项目队 2 1 1 1 第四项目队 4 0 1 2 0 第五项目队0 0 1 0 0 小结2号上报生产办 1 经营办 1 材料办 劳资办

工程处 6月份信息报送情况汇总表 信息报送情况信息采用情况备注单位名称 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月小结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 第一项目队 5 1 1 1 0 第二项目队 3 1 1 1 0 第三项目队 4 1 1 2 1 第四项目队 4 1 1 1 0 第五项目队 1 1 1 0 0 生产办 1 经营办 1 材料办 劳资办

工程处 7月份信息报送情况汇总表 信息报送情况信息采用情况备注单位名称 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月小结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 第一项目队 4 0 1 1 0 第二项目队 5 0 1 0 0 第三项目队 3 0 1 1 0 第四项目队 4 0 1 1 0 第五项目队 1 0 1 0 0 生产办 1 经营办 1 材料办 劳资办

工程处 8月份信息报送情况汇总表 信息报送情况信息采用情况备注单位名称 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月小结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 第一项目队 4 0 1 0 0 第二项目队 4 0 1 0 0 第三项目队 4 0 1 0 0 第四项目队 4 0 1 0 0 第五项目队 1 0 1 0 0 生产办 1 经营办 1 材料办 劳资办

工程处 9月份信息报送情况汇总表 信息报送情况信息采用情况备注单位名称 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月小结创争类党员身边故事 第一项目队 4 0 1 0 0 第二项目队 4 0 1 0 0 第三项目队 3 0 1 0 0 第四项目队 5 0 1 0 0 第五项目队0 0 1 0 0 生产办 1 经营办 1 材料办 劳资办

淄博市农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淄博市农业丰收奖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深入推进科教兴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淄博市农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是面向全市种植、农机、畜牧等涉农领域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奖,市丰收奖每年奖励一次,用于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包括下列奖项: (一)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二)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第三条丰收奖的组织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农业丰收计划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科技教育科)具体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市农业丰收奖成果的鉴定; (二)指导和监督市丰收奖评审工作; (三)审核市丰收奖拟获奖项目、人员、单位及等级; (四)审核、推荐、申报全国及全省农牧渔业丰收奖。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数量 第四条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主要奖励取得显著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该奖项设一、二、三等奖,每年奖励不超过20项,其中一等奖奖励比例10%左右,二等奖为30%左右,三等奖为60%左右。 第五条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主要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合作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合作团队,每次奖励不超过2个。 第三章评审标准 第六条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一)一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内领先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强,技术普及率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重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省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农民增收显著。 (二)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内先进水平; 2、总体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强,技术普及率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较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省内先进;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

干部挂职管理办法

厅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已经厅党组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关于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拓宽干部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的渠道,丰富干部阅历,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挂职干部的选派 第二条选派范围。厅机关公务员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原则上从处级及以下公务员中选派;基层单位干部到厅机关挂职原则上从厅属单位副处级及以下干部中选派。 第三条挂职方式。厅机关公务员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原则上平职级安排,经党组会研究,确定挂职职务;基层单位干部到厅机关挂职锻炼原则上平职级或低职级安排。 第四条基本条件。 厅机关公务员到基层挂职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能够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思想作风端正,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专业知识。 (二)处级干部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其他公务员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基层干部到厅机关挂职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共党员,政治素质良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大局意识,作风端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能力强。 (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三)副处级干部的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科级及一般干部的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四)与厅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近姻亲关系。 第五条选派程序。 厅机关公务员到基层挂职应按照以下方法和程序进行: (一)提名。提名采取组织安排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组织安排是由厅人事处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会同相关处室提名挂职人选;自愿报名是由厅机关符合条件的公务员,按照干部挂职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素质锻炼的需要,申请到基层挂职锻炼。 (二)审核。对提名的挂职人选,经本人所在处室初审,分管厅领导审核同意,符合挂职条件的,根据基层单位职位空缺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由人事处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拟挂职锻炼单位职位及拟任职务。 (三)任职。干部挂职按干部管理权限研究决定任免相应职务,任职手续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办理。 基层干部到厅机关挂职应按照以下方法和程序进行: (一)厅机关各处室根据本处室编制和人员情况提出拟接收挂职锻炼人员计划,人事处审核汇总,报请厅领导研究同意后,通知各处室提名挂职人选。 机关各处室出现如下情况方可提出挂职需求: 1、本处室编制空缺; 2、实际在岗人数(含借调人员)少于核定编制的; 3、近两年内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 原则上挂职干部人数与本处室实际在岗人员之和不得超出本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二)提名的挂职人员填写《基层单位干部到厅机关挂职锻炼推荐表》,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