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一章中国古建筑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81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展开全文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节概述我国---以木构架为主;外国---以石料为主。
一我国古建筑发展演变1 商代:木构架已形成2 秦汉阿房宫:屋顶、屋身、台基3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寺庙、塔、石窟建筑。
例如:河北赵县安济桥(605~617)隋李春河南登封嵩岳寺塔,15层密檐塔,现存最古老的塔(532)北魏4 唐代---五代十国---宋元:古建筑发展的成熟期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架(857)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最早的木塔,高66.6米(1056)辽代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现存最早的观象台,元代5 明清: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例如:天坛,故宫,颐和园,明陵二特点民族风格1 南方:墙、屋面薄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观轻巧2 北方:墙厚,屋面重,用料粗壮,外观厚重3民族特点,等级制度:1)屋顶---- 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开间------11、9、7、5、33)色彩-----金、黄、赤、绿、青、兰、黑、灰、白宫殿民居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一、建筑外形1、屋顶----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屋身-----木构架,柱承重,墙不承重3、台基-----普通石台基,须弥座台基(做成多层雕刻丰富),栏杆,台阶二、建筑结构的特征1、木构架-----穿斗式:用穿枋把横向柱串联形成屋架;用斗枋把纵向柱联接形成框架台梁式:柱上搁梁,逐层缩短、加高,梁上搁柃条,柃条上排缘条,形成屋面举架做法2、斗拱------结构、装饰都起重要作用,是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跳出的屋檐重量传给柱子,其组成为:升、斗、拱、昂、翘、坐斗3、单体建筑特点---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真实(暴露结构,有利于通风、维修)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于艺术加工如: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上下端有收缩如梭形卷杀----拱端切削成柔美曲线外形三、建筑群体布局特点-----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都面向院子。
《中国古建筑》知识点中国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风格。
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中国古建筑的形式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整体布局和均衡美。
在古代,中国的建筑师通常会根据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来规划建筑物的位置和布局,力求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整个建筑群体通常呈现出对称的结构,即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其次,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注重木结构和悬挑梁的应用。
木结构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经济、坚固、灵活和环保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中悬挑梁的应用也十分常见,它通过木制梁木柱的组合,将建筑物的重力转移到柱子上,形成空间上的跨度,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第三,中国古建筑注重建筑装饰和雕刻艺术。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和雕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无论是宫殿、庙宇还是民居,都会在柱子、门窗、屋顶等部位进行雕刻,以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雕刻的主题通常涵盖了历史、宗教、民俗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四,中国古建筑也注重园林景观的融入。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物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体验。
在园林中,人工湖泊、假山、花草树木等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与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中国古代,园林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
最后,中国古建筑也注重风水理念的应用。
风水理念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认知和运用。
在中国古建筑中,城市规划、建筑位置、建筑形态等方面都会考虑风水因素。
比如,一些建筑物的主入口会面向水源或者朝向山脉,以获得良好的能量流动和自然气息。
总之,中国古建筑是一种独特而精美的建筑形式,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环境和美的追求。
它的特点包括注重整体布局和均衡美、建筑结构注重木结构和悬挑梁的应用、注重建筑装饰和雕刻艺术、注重园林景观的融入以及注重风水理念的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第一章:中国古建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
3.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木结构体系、砖石结构体系、土木结构体系。
2.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宫廷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
3.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与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木结构、砖石结构、土木结构。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工艺:榫卯结构、砖雕工艺、木雕工艺。
3.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要素:斗拱、檐口、屋顶、墙体。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砖石结构体系、土木结构体系。
2.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工艺:榫卯结构、砖雕工艺、木雕工艺。
3.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要素:斗拱、檐口、屋顶、墙体。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构造要素。
2. 通过图片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工艺。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与工艺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的实例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著名实例:故宫、颐和园、天坛、悬空寺。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特点和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著名实例:故宫、颐和园、天坛、悬空寺。
2. 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特点和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著名实例。
2. 通过实地考察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实例的特点和价值。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构造之系统,与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古代原始建筑,如埃与、巴比伦、伊琴、美洲、与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
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创造之进退,而不自觉。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构造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
在军事,政治与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根本构造与部署之原那么,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XX、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与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构造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构造技术上之取法与开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
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一、于构造取法与开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构造法,更因此构造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
(完整版)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
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
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
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
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