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一中2021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二)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12
2018届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一)历 史(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周朝初年统治者提出了“明德”“敬德”,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即天是不会把大命给予不谨慎修德之人的,所以主张“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德”的具体内容逐渐广博,应指( )A .道B .礼C .仁D .刑2.1661年,郑成功率军渡过台湾海峡,建立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史称明郑时期。
他推行屯田,东南沿海人士与原住民共同赴各地大肆垦荒、耕织,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彰化、云林、新竹等地形成一大批村镇。
这些现象( )A .丰富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内涵B .削弱了清朝对闽粵的控制权C .彻底驱逐了英国来华殖民者D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3.公元前242年起在罗马大法官中专门设立“外事裁判官”,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诉讼程序。
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A .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B .侧重缓和民族矛盾C .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D .案件审理程序复杂4.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也有的用在宫室建筑上。
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
下图为汉代《舂米》拓本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B .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C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D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场景5.西方殖民者对中、南美洲殖民地的掠夺,主要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强迫印第安人从事苦役劳动,开采金银矿藏;二是强占大片土地,建立大型的种植园和畜牧场,驱使印第安人作为奴隶劳动。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0页)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B B C D A C B D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C A A D B A B D B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BAACDCABBD【解析】1.梅雨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倒黄梅指的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八月中旬本该是夏季最热的时候,天气却阴雨连连的现象。
故选A 。
2.倒黄梅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江淮准静止锋北移后又南撤,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偏弱。
故选D 。
3.倒黄梅带来连绵阴雨天气,导致当地果蔬光照不足,品质下降;倒黄梅只能说明锋面雨带北上后又南撤,但可能北上时已经给东北华北带来降水,并不一定东北华北旱情严峻。
故选A 。
4.①洋流为绕南极一周的西风漂流,主要驱动力是盛行西风。
故选B 。
5,德雷克海峡“海冰开关”打开时,南半球西风漂流大量流经德雷克海峡,秘鲁寒流减弱,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减小;秘鲁寒流减弱,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温,太平洋西部暖水东流,南半球南下暖流减弱;南下暖流减弱,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南美大陆西岸降水增加。
故选B 。
6.和若铁路位于南疆,风沙肆虐,以桥代路的关键原因是架高铁路过沙,减少后期风沙对铁路的影响;地基松软以桥代路也会沉降,并不是主要原因;此地野生动物稀少,保护迁徙通道不是主要目的;以桥代路可以减少冬季冻土对铁路的影响,但此处并不是主要目的。
故选C 。
7.和若铁路基本上是沿天山山麓的等高线延伸,沿线地势相对较低且平坦,起伏小,可以减少工程量,从而节省建设资金,D 正确;A 、B 、C 不是和若铁路沿天山山麓的等高线延伸的主要原因。
云南曲靖曲靖一中 2019 年高考练习质量监测(二)历史分析历史参照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 D B D B A C D B C B B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 A D C C C C B B A C C【分析】1.资料为典故〝楚王问鼎〞。
西周时,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
〝楚王问鼎〞的典故,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室之意,说明礼乐制度遭破坏,应选 C。
2.资料反响的是西周期间的〝世卿世禄〞制度。
③是魏晋南北朝期间的选官制度,消除;世卿世禄制度重申血缘选官,并享有封邑。
故①②④正确,选择 D。
3.资料重申〝督查、核查官吏〞。
宋朝提点刑狱司职能为督查、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问事务,审查州府卷案,故消除。
此题选择B。
4.内阁是咨询机构,殿阁大学士不是宰相,A 错误;内阁的设置是皇权增强的表现,B 错误;殿阁大学士不可以统帅六部百司,C 错误;资料反响了严嵩担当内阁大学士期间,权益很大,故 D 正确。
5.资料不可以证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A 错误;资料主要表达的是〝值百抽五〞对中国的危害,故 C、D 两项错误;降低关税有益于列强对中国畅销商品,故 B 正确。
6. B 项表达错误,消除; C 项不是资料要重申的内容,消除; D 与资料没关,消除;资猜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名一格降人材〞,重申了对适用人材的渴求,从侧面反响了要求打破〝八股取士〞下人材培育模式的约束,故 A 正确。
7. A 表述,消除; B 生在八国侵后,消除;甲午后的主流思想是君主立,故 D 消除;资猜中〝近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甲午争中国思想上的冲,C。
8.依照资料供给的信息〝交涉之事⋯⋯英商英国自理〞可知,D正确。
9.资料反响天王府的奢,但没有表达当初的理想,故没法判断理想与的, A 消除; C 表述; D 与资料没关,故此B。
云南省曲靖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西周遗址发掘出土的农具情况统计(部分),据此可以反映的历史事实是25.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侯,一匡定天下”,企望周之复兴。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希望重现孔子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从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26.北宋时期,政府改变了以往垄断经营工商业的做法,将诸如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开放,有些官署部门甚至直接参与工商业活动,分民之利。
由此可知,北宋时期27.明朝前期,大部分文人收取酬金为他人作应酬性文章,他们不写违心的内容,主要看买主的身份及操行。
明朝中期后,撰写应酬性的文章成为文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买主品德如何,一律歌功颂德,甚至对平生非常讨厌的人,他们也有求必应。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28.19世纪末,中国翻译事业蓬勃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特点,如广译西方书籍,译书的重点由应用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要求开辟译书阵地,加快译书速度,在注重政教翻译的同时,开始顾及小说翻译等。
此材料可以佐证29.1920年,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国民党人即诚邀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1921 年8月,中国共产党配合共产国际代表,主动邀请国民党人与中共等组成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策划东亚的反帝革命运动。
该材料可以说明30.下表反映的是1927-1936年中国GDP的情况(单位:亿元)由表可以推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31.1953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应以“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来代替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
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历史高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西周B、东周C、秦朝D、汉朝2、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A、曹雪芹B、施耐庵C、罗贯中D、吴承恩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正确表述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国家经济得以恢复C. 开凿灵渠,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D. 设立丞相一职,削弱了皇权4、某班学生在化学课上做实验,测量了一定质量某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计算时出现了以下错误,其中错误的是:()A. 将天平砝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B. 读取量筒体积时仰视C. 计算时将固体溶质溶解后的溶液视作原溶质的质量D. 将浓度单位“mol/L”写成“M/L”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A、孙中山B、宋庆龄C、蒋介石D、汪精卫6、北京在近代史上首次被外国军队占领发生在哪场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7、下列哪一个朝代的律关于军队管理最为完善?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8、以下哪位文学家被誉为“楚辞之祖”?A、屈原B、诸葛亮C、白居易D、陆游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在文化上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A、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B、废除了所有的文化传统C、推广儒家学说,鼓励学术自由D、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 10、明朝初年,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以下哪一项?()A、设立三省六部制B、废除丞相,设立内阁C、设立军机处D、废除丞相,成立锦衣卫11、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的作者是:A. 司马光B. 司马迁C. 杜甫D. 王安石12、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宣告开始,其直接导火线是:A. 路易十六的封建专制统治B. 美国独立战争的启示C. 拿破仑 Bonaparte 的军事政变D. 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导致三级会议的召开13、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种制度?()A、郡县制B、封国制C、行省制D、士绅自治14、唐朝时期,为了选拔人才,实行了一种新的科举考试制度,这种制度对中国后来的文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咏,足以为九鼎。
”材料主要反映了A. 分封制崩溃B. 宗法制度瓦解C. 礼乐制度遭破坏D. 楚国称王【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鼎”是古代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的故事说明了楚王对周王权力的觊觎,周王室势力弱于楚王势力,原有的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制,故B项排除;D 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
2.杨宽著的《战国史》在论及西周的官吏情况时说:“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里,世袭的卿大夫依据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受一定的采邑收入。
”与材料有关的制度有①分封制②世官制③九品中正制④宗法制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里”“世袭的卿大夫”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卿世禄制度强调血缘选官,并享有封邑,因此①②④正确;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所以答案选D。
【点睛】“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里”“世袭的卿大夫”是解题的关键。
3.“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派李靖等13人为默涉大使又名默置使,巡察全国各地,考查官吏,进行奖惩,并了解各地情况。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4月21日9:00-11:30】2021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人,曾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
据《左传》记载,楚人在与他国交往中,曾几次引用《诗》中词语,频率高于齐、秦等大国。
同时楚人在国内议政也经常以《诗》为证。
这说明A.儒学发源呈现多元趋势B.华夷有别观念不复存在C.进步文化影响日益深远D.国家统一已成各国共识25.广西出土的一件西汉初期《东阳田器志》木牍上,记录了当地使用来自吴国东阳地区(今江苏)的铁锄、铁锨、铁钪、铁锸等农具的情况。
由此可推知,当时汉朝各地A.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有提高B.铁质农具的制造各有千秋C.封建生产关系已普遍建立D.土地开发与兼并急速发展26.唐代州县官吏的选调任用,九品以上须经过中央吏部。
此后,随着道一级建制逐步固定,统领道的节度使、观察使有权直接任用道府僚佐,这使中央政权A.着力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B.被迫加大对地方的财政拨付C.加快推进选官用官制度改革D.进一步面临尾大不掉的压力27.广东佛山原来只是“孤村铸炼”,明永乐以后,“番船始集,诸货宝南北巨输”,居民至“几万余家”,“工擅炉冶之巧”。
据此可知,佛山发展成为市镇的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发展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对外贸易的繁荣D.手工业形成规模化经营28.总理衙门曾批准福州船政局第十二号至十五号轮船改造商船,但强调“从第十六号起,应仍一律改造兵船,以无失设厂造船力图自强本意”。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A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25.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26.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社会的形成 B.民间教育的发达C.宋代理学的兴起 D.频繁的对外交流27.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
广告宣称“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
材料反映出A.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 B.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C.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8.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C.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D.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29.表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建交国家数量A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30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 D.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31.18世纪初,英国首都伦敦和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
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的四分五裂B.出现了造纸业C.实行了郡县制D.监察体系的完备2.1928年的《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29年的《兴国土地法》调整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调整A.有力地回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B.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逐步成熟C.反映了“左”倾错误逐步泛滥D.表明中共的右倾错误得到清算3.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4.下面是1950—1962年苏联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指标比较表。
这说明当时A.苏联经济效益与西方主要国家差距较大B.苏联的工业化水平低于西方主要国家C.冷战的消耗使苏联经济增长的势头减缓D.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重严重失调5.“中国有中国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是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皇天震怒,命我天王肃将天威,创建义旗……特诏四方英俊,速拜上帝……兴复久沦之境土,顶起上帝之纲常……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悬之苦。
”以上材料意在A.借鉴西方制度实现民主共和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C.借用西方宗教宣传反清思想D.满足农民愿望实现土地均分6.下图为美国某一时期的宣传海报,海报所要表达的意图是A.支持中国反抗法西斯侵略B.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C.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D.加强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二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周代有大事,往往要召集贵族、群臣商讨决定。
这种会议被称为“朝”,且一般在早上进行。
《左传》中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与昭公二年“朝以听政”等记载都应是其佐证。
周代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 集思广益减少失误B.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C. 吸取夏商灭亡教训D. 提高中央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群臣商讨决定”“朝以听政”体现出集思广益减少失误的目的,故A项正确。
材料中论述的是议政问题,不是扩大地方制度,故B项错误。
材料不是吸取商朝灭亡教训,故C 项错误。
材料目的是减少失误,不是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故D项错误。
2.隋炀帝时,科举制度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
由此可见,科举制A. 使门阀士族失去了选举的权力B. 促进了政治效率的提高C. 解决了魏晋时选官制度的弊端D. 有利于缓和君相间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依靠门第选官,庶族地主势力很难得到发展。
科举制促使庶族地主势力发展,解决了魏晋时选官制度的弊端,故C项正确。
科举制度下门阀士族同样具有选举的权力,故A项错误。
【名校联盟•曲靖一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诊断卷Ⅰ】秘密★启用前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所示建筑,其结构是中轴对称、高低尊卑、主次分明。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A.体现宗教色彩B.突出皇权至上C.深受宗法影响D.利于邻里和睦2.“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
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秦始皇时期的“丞相”B.汉武帝时期的“侍中”C.宋太宗时期的“参知政事”D.明太祖时期的“尚书”3.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
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A.在执行中选官标准发生了变化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明显的进步性C.有利于选拔出有才能的寒门子弟D.意图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4.北宋年间,赋税结构变化较大,北宋至道末年(997年),农业税为2408.1万贯,非农业税为1567.7万贯;天禧末年(1021年),农业税为2641.2万贯,非农业税为3874万贯;熙宁十年(1077年),农业税为 2021. 3万贯,非农业税为5117.2万贯。
根据上述内容,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
云南省2021年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学派是()A . 儒家B . 法家C . 道家D . 墨家2. (2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期中) 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交子”广泛使用B . 坊市界限严C . 商业发展繁荣D . 商帮活动频繁3.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和这种制度相对应的是()A .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B . “立嫡以长不以贤”C .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D .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4. (2分)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 城市经济的发展B . 社会环境的变化C . 统治政策的调整D . 主流思想的演变5. (2分) (2018高二上·鹤岗月考) 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
”该社论反映了()A . 《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存在误解B . 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C . 中体西用的理念导致留学教育的偏差D .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6. (2分) (2017高一下·资阳月考) “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系团雪,攥会儿就化掉。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3月12日9:00—11:30】202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西周时期,中原音乐舞蹈不论动作、曲调还是词意表达,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四夷乐舞”则反映人本来的生活状态与情趣,其内容大多是歌颂自然、生活和爱情,表现形式热烈奔放、真挚感人。
这反映出A.各地民俗融和宗法理念B.礼乐制度浸入主流文化C.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D.音乐舞蹈促进民族联系25.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很多人向政府上书,请求“使外国”“开外国道”。
“宜西北万里,富昌长乐”成为一时流行的祝词。
材料说明A.大一统局面进一步巩固B.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C.社会热潮关联大政方针D.思想文化控制有所放松26.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描绘的是“卖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往来,引来妇女儿童争相购买的情形。
该作品可用来印证当时A.自然经济高度发达B.城乡交往趋于活跃C.坊市制度日臻成熟D.贸易流通形式丰富27.马嘎尔尼访华时,看到中国的拦海造地,说:“为了防止海水的冲洗,前面筑了一条三十尺高的土堤……我们怀疑花费这样大的力气搞出这么一小块土地是否合算。
”这反映出当时A.沿海农业水平提高B.人地矛盾十分突出C.水利技术进步巨大D.中英文化存在差异28.晚清时期,地方疆吏办军工,都不是奉旨作为,而是事后奏报,疆吏能够自行其是。
据此可知A.汉族官僚地位上升B.地方自主权力扩大C.国家财政困难加剧D.列强渗透背后支持29.1911年11月2日、袁世凯指示刘承恩致信黎元洪,强调朝廷已下诏罪己,宜布立宪,开放党禁、禁止皇族干预国政,大家的目的差不多都已达到了。
袁世凯意欲A.静观其变伺机而动B.建立近代民主政体C.夺取辛亥革命成果D.强化北洋政府权力30.中共中央要求苏区墙报工作要渗入到社会各角落,在“工厂、作坊,或某一条街,某一个村,各训练班及学校”都要兴办墙报。
1932年冬,毛泽东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发现,苏区每个村都至少有一个墙报。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语文参考答案1.(3分)B 【解析】原文中说“但效仿者却很少能够成功”,选项中“不可复制”过于绝对。
2.(3分)D 【解析】文章结构为“总—分”。
3.(3分)C 【解析】A .曲解文意,原文中现有的展演形式“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B .关系错误,原文为“不是……而是”,此处为“无论……还是……都”;D .过于绝对,原文中表述为“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而选项为“只有”。
4.(3分)A 【解析】因果关系有误,原文为“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象群总体情况平稳,沿途未造成人、象伤亡,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并无选项中表述的因果关系。
5.(3分)C 【解析】A .扩大范围,原文指出亚洲象为“亚洲”最大的陆地野生动物;B .因果关系不当,原文中为景洪市亚洲象种群增加,其活动范围才扩大;D .时间有误,景洪市“已经”启动并建设完成了亚洲象食物源基地。
6.(6分)①伴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显著增长;②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大型工程建设,增加了象群的觅食难度;③森林郁闭度不断增加,乔本植物大量生长,加剧了亚洲象的活动及觅食难度。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3分)C 【解析】石匠避而不答使叙述存在大量“空白”而非“空缺”,“留白”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小说意味未被淡化。
8.(6分)①水碾经石匠的修理,发出的声音由“闷如沉雷”到“清越”“悠扬”,这声音是石匠留下的歌。
②石匠是沉默少语的,但他的经历,他的故事都熔铸在了自己的技艺中,好听的水碾声里,记录着石匠的故事。
③长大后,“我”渐渐理解了石匠当年的话,那个默默的石匠留下的歌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领悟,是一个人的成长。
这歌,这故事也属于每一个成长的人。
(每点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①“我”所居住的“桃花寨”古朴迷离,似与世隔绝,让人不禁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营造了意境的神秘美。
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2018届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二)历史答案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123456789101112号答C D B D B A C D B C B B 案题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号答C AD C C C C B B A C C 案【解析】1.材料为典故“楚王问鼎”。
西周时,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
“楚王问鼎”的典故,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室之意,表明礼乐制度遭破坏,故选C。
2.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
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世卿第 1 页第 1 页7.A表述错误,排除;B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排除;甲午战后的主流思想是君主立宪,故D 排除;材料中“近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强调甲午战争对中国思想上的冲击,故选C。
8.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可知,D项正确。
9.材料反映天王府的奢华,但没有叙述当初的理想,故无法判断理想与现实的问题,A排除;C表述错误;D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择B。
10.A、B两项表达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孙中山斗争对象认识的变化,不能全面反映“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变化,D排除,故选C。
11.A、C、D无法从材料中推出,故排除;材料体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部分维新知识分子转向革命,要求进行暴力革命,故B项正确。
12.根据材料中“李德在军事上犯了错误……被批判……”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故B正确。
第 1 页13.材料体现的是“乡村的权力改造,不是民众的政治追求,A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表述错误,故选C。
14.B项发生在1987年,排除;C、D两项与材料无关;材料肯定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故A正确。
15.A、B、C三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了《双十协定》签订后,国民党依然武装进攻解放区,体现了和平建国步履维艰,故D正确。
1. 据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
这一变化最能说明A. 加强了君主专制B. 地方制据依然存在C. 地方命官地位低于刺史D.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完善【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监察主要是地方官员,排除A。
材料显示汉初的监察体制不完备,汉武帝时期刺史从监察对象和监察范围进行了限制,故选D;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排除B;材料表明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所以地方命官地位低于刺史,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材料显示汉初的监察体制不完备,汉武帝时期刺史从监察对象和监察范围进行了限制,故选D。
2.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 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 经济作物获利更大D. 商品生产结构变化与市场带求有较大关系【答案】D【解析】由“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导致专业种植区变化,说明商品生产结果与市场需求有很大关系,故选D;明清时期,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二者的获利的信息,排除C;我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发展有限,排除B。
3. 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书生的试卷|: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这些措施的存在说明北宋A. 科举考试完全实现了公平公正B. 选拔程序走向完善C. 舞弊行为得到杜绝D. 政府注重选拨人才质量【答案】D【解析】材料显示北宋时期对于科举考试实行严格的监控,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参与考试腐败,以便使得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更能选出高质量的人才,故D正确;材料主要是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不可能“完全实现了公平公正”,故A错误;B中已经走向完善说法绝对,排除;C中根本杜绝作弊显然不符合事实,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