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民主义溯源及其现代意义

三民主义溯源及其现代意义

三民主义溯源及其现代意义
三民主义溯源及其现代意义

三民主义溯源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这一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运动的指导性思想,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它也必将和辛亥革命一起载入中国的史册,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然而,三民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的意义又存在于何处,本文愿意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三民主义发展历程当代意义

一、三民主义溯源

中国同盟会是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立会宗旨的。而这十六个字,原是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联合政府”誓词的继续和拓展。在这十六字宗旨中又蕴含着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就是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所阐述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由于在文中提到“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因此,“三大主义”又称为“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在研究了世界历史的交替以及中国革命面临的社会实际之后得出的结论。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时指出“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1】在这段话中孙中山所谓民族主义,基本内涵就是反对外来民族统治,争取本民族独立;民权主义是反对帝制专制、争取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经济问题而实行的社会革命。

(一)、民族主义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经过一定的发展历程最后才定型的。在他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中,主要包括对内“反满”,即推到满清贵族在中国的腐败卖国统治以及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独立而强盛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孙中山眼中,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两种民族灾难:“异族残之,外族逼之”。异族即满清统治者,外族就是列强。基于此他又提出了“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2】故而他在早期的救国理论中主要方案是先清内后攘外、利用列强间的矛盾以及激发

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随着帝国主义对亚洲侵略的加紧以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逐渐兴起,亚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在共同谋求国家独立富强和向西方真理的道路上逐渐汇合起来,产生了联合奋斗的要求”【3】同时孙中山又在旅日和旅欧期间接触到一些其他国家的志士仁人,使他在民族主义中加入了联合其他亚洲民族进行联合斗争的内容。之后孙中山又在对

中国国情和西方民族主义的认识中,在“反满”问题上逐渐内敛,并提出了“五族共和”即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以及中国境内各民族“立于平等地位”。至此孙中山旧三民主义基本成型。

在之后的发展中。以“三大政策”为其灵魂指导的新三民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在对内对外方面的主张就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了。首先,“反满”的重要任务为“反对帝国主义”所代替,“民族主义其目的在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其次,其次,“五族共和”原则为后来的“民族融合”所代替.再为他晚年的“民族自决”所代替。至此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定型。

(二)、民权主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提出了他的民权主义。关于民权主义孙中山的阐述是:“民权主义,即是人人平等,同为一族,决不能少数人压制多数人”。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以“平等”、“自由”为思想基础制定的关于国体问题的改革方案。并有明确的定义:“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民权”。

旧三民主义时期的民权主义基本内容就在于以“国民革命”的手段推翻“恶劣政治之根本”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平等”、“民治”的共和国,在共和国内实行“五权分立”,同时通过“军政”、“训政”、“宪政”的程序给人民以民主和自由。但是在旧三民主义时期的“民”在很大意义上包含着各资产阶层的“民”,他们的利益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有着很大的差别。新三民主义时期,在共产党和俄国革命党的影响和帮助下,孙中山更加看清了西方“民主政治”、“代议政体”的局限性和虚伪性。从而旧民权主义中的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被新时期的建立一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的方案所代替。这种新方案不同于欧美国家政体模式,它以“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民、所得而私”的民主主义原则为基础,明确提出了民权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有权。不是少数人的东西,应“为一般平民共有”,这时的“民”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这时的民权主义也突出了劳苦大众的“有权”。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孙中山一贯坚持的就是“主权在民”思想和“还政于民”的追求。

(三)、民生主义

土地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曾有过长期的农民斗争,同时也出现很多的解决方案。而其中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朝田亩制度”可以称得上是其中最完善也最具体的了。然而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19世纪80——90

年代,土地兼并问题在很多地区加剧进行。个别大地主私自占有大批土地的情况比比皆是,同时城市地价上涨与农村地价低廉形成鲜明对比。广大农民一方面缺乏土地,另一方面有不断遭到掠夺。这些现象是当时不断出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斗争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那么,孙中山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在这一问题上他经历了一个多方了解、反复思考和艰难选择的过程。

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特别是土地问题的关心,最早应出于他对中国农民困苦状况的感受。他出身贫苦农户,幼时的贫苦经历,促使他去改变自身的状况。同时太平天国老战士讲述的太平天国故事也可能涉及到土地问题。而他幼时的儒学教育,以及稍长的西学教育都对他有很大影响。同时他又留心经济方面的思想理论,在接触西方思想的过程中,他又了解到西方关于社会问题解决方面的方案。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关于民生问题的阐述。

在和其他各国人士以及思想的接触中,美人亨利·乔治的单税论对孙中山的影响比较大。“孙中山在1898-1899年间曾与章太炎、梁启超、冯自由等人屡次讨论土地问题,‘恒以我国古今之社会问题及土地问题为资料,如三代之井田,王莽之王田与禁奴,王安石之青苗,洪秀全之公仓,均在讨论之列’,结果认为亨利·乔治的经济学说,‘最适宜于我国社会经济之改革’”。【4】但是孙中山也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一理论。“今日不耕而食子佃主,化为乌有。不问男女,年过而有公民权以上者,皆可得一有限之地以为耕牧或营制造业”【5】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此时孙中山既有不均工商均地权,又有耕者有其田的观点。在1903年创办东京军事学校正式确定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后,他才开始对平均地权做一些明确的阐述。阐明它是为了避免较欧美社会的贫富不均更为严重、社会问题更加积重难返的恶果,因而在实行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同时,而采取的经济手段。具体办法是通过定地价和涨价归公等办法消除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最终使国家人民富足。

综上所述,孙中山早年努力向西方寻找真理,同时又和中国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三民主义又代表着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成熟。同时把中国近代先进人士运用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于中国革命的实际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三民主义的当代意义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提出以及当下中国的奋斗目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而努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理论思想都有相通性,只是其实现方式不同而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殊途同归”,所以三民主义的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在民族方面,当下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中国梦”其目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从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民族独立到今天的民族复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而从上世纪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及目前国家的一些政策方针无一不是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在民权方面,当下中共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二十四字方针中就有所表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越来越开放的透明政府和网络议政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而现在提倡的法治社会则是主权在民最好的保护。当下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开展的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的丰富内涵,这表面看来是惊人的历史相似,其实隐含着一脉相承的社会理想。而关于民生问题在当代的论述,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土地问题,而是已经扩展到有关民生的各个方面,它涉及与人民有关的一切问题。包括教育、住房、养老等各个领域。在民生问题方面中共政府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不久前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

孙中山的时代过去了,但三民主义倡导的革命事业远没有结束,无论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角度,我们都能看到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民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作为民主革命的理论,它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作为国家发展的理论,它具有理论上的全面性、思想上的前瞻性和实践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仍然具有丰富的时代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10月29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288页。

【2】《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234页。

【3】尚明轩:《孙中山的历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2第3版,340页。

【4】尚明轩:《孙中山的历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2第3版,350页。

【5】《上海之黑暗社会自序》,《国民日日报》1903.8.19

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1)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飞跃 ①条件:A革命斗争实践的教训及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 C中共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帮助。 ②完成: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新三民主义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使其半殖民地的民主革命性更强。孙中山已能认清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新的民权主义在君主专制被推翻后矛头直指一切不民主的政治体制,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受一切自由及权利。“这样,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和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飞跃。 新的民生主义强调“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重新解释”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即“耕者有其田”,反封建的革命性进一步加强。 “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所不能

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这样,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国民革命。 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和“节制资本”的口号已表明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理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反对帝国主义”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使它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的支持,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正如孙中山所言:“我们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革命,终要把军阀推翻,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对于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都来解放。” (3)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线索 孙中山斗争足迹,由反满专制、建立共和制度到反北洋军阀专制,维护民主共和成果,由国共合作开始到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展开,孙中山的伟大思想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化,完成了一生中的伟大转变。社会革命、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即民权、民生、民族三大主义涵盖了孙中山一生的伟大斗争,其进步成功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其局限和不足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三大主义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民权主义离不开民族、民生主义的推动。

溯源系统技术方案_202005211714541

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 技 术 方 案

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第 1 章关于本方案 (1) 第 2 章概述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建设目标 (2) 2.3 建设原则 (2) 第 3 章需求描述及分析 (2) 3.1 概述 (2) 3.1.1 需求分析目标和任务 (2) 3.1.2 需求分析组织方式 (2) 3.2 需求描述 (3) 3.2.1 业务需求 (3) 3.2.2 接口需求 (3) 3.2.3 性能需求 (4) 3.2.4 安全需求 (4) 3.2.5 其它需求 (4) 3.3 需求分析 (4) 3.3.1 系统涉众分析 (4) 3.3.2 功能需求分析 (4) 3.3.3 对技术架构的要求 (5) 第 4 章总体设计 (5) 4.1 总体设计目标 (5) 4.2 总体设计原则 (5) 4.3 总体逻辑架构设计 (6) 4.4 网络系统设计 (6) 4.5 硬件系统设计 (6) 4.5.1 服务器 (6) 4.5.2 网络设备 (6) 4.5.3 存储系统 (7) 4.6 平台选择 (7) 4.7 标准规范设计 (7) 第 5 章详细设计 (7) 5.1 技术架构设计 (7) 5.1.1 设计思路 (7) 5.1.2 设计原则 (7) 5.1.3 架构决策 (7) 5.2 功能设计 (8) 5.2.1 农委管理部分 (8) 5.2.2 厂家管理部分 (9) 5.2.3 溯源/防伪查询 (10) 5.2.4 打印软件需求 (10) 5.2.5 数据采集设备 (10) 5.2.6 手机识别上网 (10)

1 关于本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包括W E B平台、数据采集设备、打印设备、手机二维码识别软件以及其它增值应用系统。 本方案是进行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建设、业务开发、维护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方案包含业务概述、需求描述及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等几部分内容。 2 概述 2.1 项目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疯牛病、口 蹄疫和禽流感等疾病相继爆发和传播,而国内也发生了苏丹红、永年大蒜和劣质奶粉等食 品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是食品的生产过程存在众多问题,产品生产、物流信息,检疫检测 信息等均有太多人工参与,各操作环节均容易产生错误/ 虚假信息,且各个不相关环节间很难做到信息核实,影响产品整体管理及信息查询;另外产品生产、物流、经销、检疫检 测等各环节相对独立,每一环节往往只能有效查看其上下游接口环节的操作信息,难以做 到信息流整体的监察管理;无法将监察管理信息传递到普通市民手中,真正在食品安全卫 生上做到安心,放心,舒心。 食品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对厂家来 说也会蒙受重大损失,品牌形象受损,甚至企业倒闭。如果能引入食品原材料追溯系统, 即使上市的食品出现问题,食品厂家也能快速找出原因,可以只追回部分的问题食品而无 需追回所有产品,可见食品追溯的重要性。 二维条码与普通的—维条码相比可以放入大量的信息,容易实现信息化管理,一旦食 品发生质量问题,马上可以确认食品的生产过程,食品问题原因所在,及时召回问题食品,将企业的经济损失、信誉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觉醒,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要保证食品生 产的安全,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食品信息,自动识别技术在食品安全上的应用已经是 必不可少,自动识别技术已经陆续开始在食品安全供应链上试点应用,并取得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响应国家加强食品监管的号召,遵循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通过

(同步精品课堂)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讲)(提升版)(含解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重难点“精讲”】 一、三民主义的内涵、关系及评价 1、三民主义内涵: (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把反清王朝统治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地价_,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是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3、评价: (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3)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温馨提示】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指满洲贵族。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新”的体现 1.内容新。(1)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

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它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及其具体体现 1.关系 (1)新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四大革命阶级的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革命统一战线占主导地位时国民党的执政原则。 (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是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的,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 (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担负的新责任;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 总之,两者紧密相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四、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破题归纳) 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内容民 族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 确的反帝纲领 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 权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为目标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发展为建立各阶级的联合政府 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企业界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美国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和“数字地球”的概念,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都具体应用到企业界。 一、关于对信息化的认识问题 (一)什么是信息化?怎样来理解和认识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有人说,信息化就是网络化,就是计算机、电脑的普及,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三个层面,六大要素。 所谓三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演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层面是一种互动关系。 所谓六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

这三个层面、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构成了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就是说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二)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 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我们从三次革命谈起,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是第三次革命。 信息革命产生发展于近20年,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它可以控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电脑、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向着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是人脑的延伸,是在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农业社会的基础是农民,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市民,信息社会的基础是网民。在以网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行为方式上说,网络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有无限的扩充性和多样性。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或者说网络时间的特点是“实时、时时、无时”。用户实时交互、网民时时在线、信息无时不在。北京下班了,巴黎还在工作;巴黎下班了,纽约继续干。3人组成的跨国公司,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发挥作用。网络空间是真正的“咫尺

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一、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的提出,是由于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失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旧三民主义的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但未能真正给中国社会指明出路。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2)民权主义(核心):建立民国。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 (3)民生主义(发展):平均地权。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了资 评价: ①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新三民主义 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的建议,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旧三民主义从此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则增加了: (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集中体现在三大政策。没有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就失去了灵魂。这也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是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决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纲领。在其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建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通过了由共产党人参与起草制定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从而奠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同前者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反帝反封的内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前者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清朝的种族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纲领。清政权被推翻后,便失去灵魂而毫无号召力;在国内民族关系上,它还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后者的民族主义则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的明确主张。 (2)前者的民权主义,只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和“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空洞的口号。而后者的民权主义则明确提出民权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国民党“一大”的《宣言》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民族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宣言》还规定,“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3)前者的民生主义只有“平均地权”一个空泛的口号,并没有与农民的土

某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项目工作方案

XX省农产品(二维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项目工作 方案 XXAA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简介 (3) 二、重点实现的服务 (4) 2.1实现标准化生产 (4) 2.2通过“内容可变”的二维码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溯源 (4) 2.3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机制,形成信用体系 (7) 三、效益分析 (8) 3.1社会效益 (8) 3.2生产商的经济效益 (10) 四、系统功能 (11) 五、客户群体 (12) 六、商务、运营、推广及认证审批模式 (14) 6.1 商务模式 (14) 6.2运营模式 (16) 6.3推广模式 (18) 6.4认证模式 (20) 七、项目实施 (23) 7.1前期准备 (23) 7.2项目实施 (23) 7.3进度计划表 (24)

一、项目简介 为加大力度推进物联网的普及应用,解决我省农产品安全问题,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推动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推广和集成应用,实现经济社会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智慧XX。 本项目通过整合XX省农村信息中心合作资源,以物联网二维码应用技术为基础,开发与建设“XX省农产品标准数据库”与“XX省农产品溯源信息库”,借助于标准数据库对每种农产品进行身份标识,利用二维码技术唯一性的安全识别、过程信息动态交换、供应链信息环节无缝对接的基础上,通过记录该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储存到XX省农产品溯源信息库中,并通过PC 互联网和无线手持终端等设备为政府监管部门、涉农企业、商家、消费者提供访问XX省农产品溯源信息库,实现随时随地查看农产品从产地到流通终端的全部信息,从而建立起一套对我省乃至我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形成一道农产品标准化、产品追溯源两位一体的绿色防线。 通过质量安全帮助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监督企业完善自身的溯源机制,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从而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了产品流通渠道的透明度,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 理论周刊:提到辛亥革命,人们一般想到的是1911年10月武昌首义,但事实上孙中山当时并没有参加领导这场起义,那么,为什么还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呢? 金冲及:“辛亥”,按中国传统的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在这里就是指武昌首义发生的1911年。所以,外文中把“辛亥革命”译为“1911年的革命”。对辛亥革命,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是指1911年的武昌首义和各省响应。广义的可以包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3年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那19年间的革命。人们比较多使用的是后一种说法。 武昌首义发生时,孙中山因为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确实身处海外,没有直接领导这次起义。但这场革命是在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同盟会的巨大思想影响下发生的。当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朝政府前,孙中山已在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先驱。他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又开展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并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的广州“三·二九起义”震动了全国,大大激励了人们的斗志。因此,人们把孙中山看作革命的象征。他一回国,立刻被独立各省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吗? 理论周刊:在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上一直存有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那么,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金冲及: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实际上是对胡绳提出的一个观点的误读。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这样说的:“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这里的意思很明白:只要从“中国近代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就会清楚地看到“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又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长期压迫,要扫除内外种种障碍,从濒临灭亡到挺身站立起来,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进步,实在是太不容易的事情。它只能是长期奋斗的结果,跨上了一个台阶后才能再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中间还会经历不少曲折,不可能一步达到,毕其功于一役。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辛亥革命在这漫长的征途上跨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不仅推翻了那个媚外、专制、无能的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从政治上讲,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的严密网络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再也建立不起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

管理理论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管理理论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 91 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

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 91 4年一1 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 91 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___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高举的战斗旗帜。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集团正日益勾结起来。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课题:“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民权主义中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戾恣肆,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制度作了某些批判,称道了“比较代议政体改良得多”的苏维埃国家“人民独裁政体”,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生主义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的观点,阐发了“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思想。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新三民主义的特点及影响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2019届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 A.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C.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也反对封建

军阀统治。中国共产党除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外,还有最高纲领,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 图示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新三民主义中增加“节制资本”的主要目的是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经济地位 D.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1924年5月1日,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亲到大会演讲。他指出:工人“要废除中外不平等的条约,便可以做全国人的指导,作国民的先锋。”对这一情景的正确解读是 A.新三民主义为其奠定思想基础 B.它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产物 C.工人阶级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D.这说明孙中山已接纳中共纲领

1925年5月,上海《民国日报》报道:“国民党自改组以来……国民了解了国民党的主张,因而挺身加入者,据现知概数,已达百万以上。”材料说明 A.国民党已成为人民政党 B.新三民主义符合时代需求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 1.【答案】D 2.【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出反帝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因此这一情景的思想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故答案为A项。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B项;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排除C项;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非接受中共纲领,排除D项。

三民主义教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司家龙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实践 2、理解:三民主义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3、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观点分析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成败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手段出示,再现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运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观点分析重点难点。 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知道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但是由于其无法突破自身 的局限性,它不能指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感知孙中山为民主共和奋斗一生的高贵精神和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及课时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突破方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知识比较法,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相结合,板书形成体系化,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掀起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在这一过程中,把先进的理念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一步步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而指导这些实践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看看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能够使中国人民觉醒? 资料

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起,信息系统规划就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和组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由于组织的特点、类型和对规划具体需求的多样性,导致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应用信息系统规划方法,针对组织的具体特点和需求来进行规划,成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信息系统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1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规划;重要性 1

目录 一、信息系统规划的概述 (3) 1.1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3) 1.2信息系统的目标 (3) 1.3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 (3) 二、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4) 2.1信息系统总目标、子目标与信息系统架构 (4) 2.2现有资源分析 (5) 2.3预测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5) 2.4子计划 (5) 2.5信息系统计划的更新 (5) 三、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5) 3.1关键成功因素法 (5) 3.2战略目标集转法 (6) 3.3企业系统规划法 (6) 四、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7) 五、结语 (8) 六、参考文献 (9) 七、自评分及评分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信息系统规划的概述 1.1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2 信息系统规划是关于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规划。它既可以看成是企业规划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看成是企业规划的一个专门性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组织有关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战略目标、策略和部署的全局性谋划,它的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关系,二是与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关系。3 对于企业而言,信息系统式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系统的一个主要子系统。企业信息系统的根本目的是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信息系统的规划应该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相一致。企业战略规划中应该包含信息系统建设的主题,指出总体方向。信息系统规划是该主题的进一步展开。 1.2信息系统的目标 信息系统的目标的选择,首先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然后再针对企业面临的调整和机遇,考虑信息系统能够解决的问题与解决的程度。该工作建立在对企业及其环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既然信息系统的目标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那么信息系统的目标主要是从解决企业问题,或推进企业变革的角度来设立的。举例来说,如果企业以产品战略为主战略,即通过产品来取胜,那么要求信息系统能够支持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如果企业一个时期的战略是扩大市场份额,那么需要支持市场营销活动,改善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又如果企业要全面改进业务处理和管理的绩效,提高响应速度,那么企业应该建设企业级的面向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 1.3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 信息系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2由增城百事通https://www.doczj.com/doc/5c15640567.html,提供! 3

食品溯源系统——技术方案

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关于本方案 (2) 第2章概述 (2) 2.1项目背景 (2) 2.2建设目标 (3) 2.3建设原则 (3) 第3章需求描述及分析 (3) 3.1概述 (3) 3.1.1需求分析目标和任务 (3) 3.1.2需求分析组织方式 (4) 3.2需求描述 (4) 3.2.1业务需求 (4) 3.2.2接口需求 (5) 3.2.3性能需求 (5) 3.2.4安全需求 (5) 3.2.5其它需求 (5) 3.3需求分析 (5) 3.3.1系统涉众分析 (6) 3.3.2功能需求分析 (6) 3.3.3对技术架构的要求 (6) 第4章总体设计 (6) 4.1总体设计目标 (6) 4.2总体设计原则 (7) 4.3总体逻辑架构设计 (7) 4.4网络系统设计 (8) 4.5硬件系统设计 (8) 4.5.1服务器 (8) 4.5.2网络设备 (8) 4.5.3存储系统 (8) 4.6平台选择 (8) 4.7标准规范设计 (9) 第5章详细设计 (9) 5.1技术架构设计 (9) 5.1.1设计思路 (9) 5.1.2设计原则 (9) 5.1.3架构决策 (9) 5.2功能设计 (10) 5.2.1农委管理部分 (11) 5.2.2厂家管理部分 (11) 5.2.3溯源/防伪查询 (12) 5.2.4打印软件需求 (12) 5.2.5数据采集设备 (12) 5.2.6手机识别上网 (13)

第1章关于本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潍坊东兴信息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包括WEB平台、数据采集设备、打印设备、手机二维码识别软件以及其它增值应用系统。 本方案是潍坊东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建设、业务开发、维护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方案包含业务概述、需求描述及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等几部分内容。第2章概述 2.1 项目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疯牛病、口蹄疫和禽流感等疾病相继爆发和传播,而国内也发生了苏丹红、永年大蒜和劣质奶粉等食品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是食品的生产过程存在众多问题,产品生产、物流信息,检疫检测信息等均有太多人工参与,各操作环节均容易产生错误/虚假信息,且各个不相关环节间很难做到信息核实,影响产品整体管理及信息查询;另外产品生产、物流、经销、检疫检测等各环节相对独立,每一环节往往只能有效查看其上下游接口环节的操作信息,难以做到信息流整体的监察管理;无法将监察管理信息传递到普通市民手中,真正在食品安全卫生上做到安心,放心,舒心。 食品一旦出现问题,直接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对厂家来说也会蒙受重大损失,品牌形象受损,甚至企业倒闭。如果能引入食品原材料追溯系统,即使上市的食品出现问题,食品厂家也能快速找出原因,可以只追回部分的问题食品而无需追回所有产品,可见食品追溯的重要性。 二维条码与普通的—维条码相比可以放入大量的信息,容易实现信息化管理,一旦食品发生质量问题,马上可以确认食品的生产过程,食品问题原因所在,及时召回问题食品,将企业的经济损失、信誉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觉醒,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民主义(公开课)教案

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八一聚高王冬梅 9月16日 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 1.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地位、作用; 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三、学习指导和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时,要将三民主义与相应的政治上民主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明确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线索。 2.对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进行比较,可用列表比较的方法,重点从提出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析,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从新三民主义内容的变化来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 四、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探究问题一: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民主义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 政治基础: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探究问题二: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探究问题三:如何充分认识三民主义?(理顺三个关系)1.三民主义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之间的关系 2.三民主义与三种革命之间的关系 3.三民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从理论上分析,这三种革命能否成功?三民主义是否可以救国? 力量对比: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 探究问题四:三民主义指导下有哪些革命实践活动?结果如何?为什么? 探究问题五: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是什么? 国际因素: 国内因素: 探究问题六:如何充分认识新三民主义? 1.新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测题答案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D)。 A.太平天国革命 B.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C)。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华兴会 解析:兴中会是在檀香山组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光复会、华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ABC)。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平均地权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解析: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5.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A)。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A)。 A、兴中会的成立 B、1895年广州起义 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D、《革命军》发表 7、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P60 A.黄兴 B.宋教仁 C.邹容 D.陈天华 8、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B)。 ①民主②民生③民族④民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 9、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有要不要(C)。 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②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进行民主革命` ④进行社会革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 10.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p72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二、多项选择 1、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先后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ABCD)p60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必要条件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必要条 件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 必要条件 口方伟亚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一 ,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 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当今t廿=界发展的大趋势,是 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演进为经 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2l世纪是以信息 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主导的世纪.信息 化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现代化 程度的重要标志之.建立企业管理信息 系统,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重要 条件,它使企业有能力把信息技术与信息 资源以及两者的结合变成企业的竞争优 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经 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能使企业充 分利用资本,技术,信息和知识为企业赢 得更大的市场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 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我国已加

入WTO,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巨头的竞争,.而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国内企业不进则退,他们除了迅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外,别无他途. 而信息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在经济全球化的人环境下生存,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都有其重要意义. (一)实施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知识经 济时代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 术(IT)的不断发展,世界也由"工业经济 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 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电子报关,网 上纳税,远程教育等),一个企业不实现信息化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也就失去了自己生存的空间.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竞争,一场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全球化的革命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基于知识的和独占性技术的新产品的竞争成为全球化市场竞争焦点.知识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在知识要素生产力中占到了将近40% 的比例.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生存与发

全程可追溯及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

黄河亿达全程可追溯及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规划与设计 一、建设目标 以产品追溯为依托与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开拓黄河亿达信息渠道与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我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解决信息流通不畅的核心问题。同时,通过现代电子商务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健全先进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1.1全面感知:对我公司的农产品从育苗、种植、深加工、物 流、流通到电子商务全过程全面搜集数据; 1.1.2责任到点:让我公司产品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的责任人能 够一一对应,极大提高企业的产业链管控能力; 1.1.3安全预警:对我公司产品追溯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评估、 预警,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1.1.4公众反馈:消费者可以方便的查询我公司产品的溯源信息, 并可以利用多渠道反馈产品信息,增进系统内外信息互通、经验交流; 1.1.5渠道拓展:实现网上产品定单、供求联系等,进行网上产 品销售,实现安全快捷的网上产品的查询、订购,提供便 利的产品及相关资料共享等网上服务,有效拓展产品销售 渠道; 1.1.6品牌建设:利用黄河购物网电商平台以及公众溯源服务平

台建立有效的企业形象宣传、企业风采展示、公司产品宣传。 1.2建设意义 1.2.1示范效益:第一套能够长期有效监测松茸产品质量的信息 体系; 1.2.2社会效益: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我公司产品 1.2.3经济效益:提升松茸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创造新的收入增 长点; 1.3系统定义 1.4.1产品电子追溯系统 为黄河购物网所有产品的可追溯标识为主线,利用物联网技术把我公司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的种植、深加工、流通、物流等各个环节贯穿起来,全程记录并跟踪产品主要业务和经营数据的一套信息系统。 1.4.2电子商务平台 实现“信息发布、购销对接、咨询互动”三大基础功能,包含商品资讯、购销信息、采购大厅、价格行情、区域商品、咨询互动、合作招商等专业信息,将通过发布海量数据、建立行业专题平台、手机无线应用、网上网下数据对接等功能与服务,共享资源、汇聚社会力量,为流通环节的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数据信息,使信息服务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商品生产、流通、推广等各环节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