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2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3. 透镜的光学性质4. 生活中的透镜现象5. 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生活中的透镜现象,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2.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透镜在生活中应用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透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第二课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3. 第三课时:透镜的光学性质4. 第四课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一)5. 第五课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二)6. 第六课时: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7. 第七课时:实践活动:制作简易望远镜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准确地描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3)能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4)能够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简易望远镜等。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概念的理解。
(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操作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4)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图片、原理和实例。
2. 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等,用于开展透镜实验。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预习导学1.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的特点: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3.观察课本81页下图阅读课文然后填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4.阅读课文82页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5.阅读课文,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合作探究:知识点1、照相机:1、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成像在暗箱中的_____ 上。
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
2、照相机的结构:镜头……胶卷……快门……友情提示:实际照相机上有一个调焦环可以旋转,使镜头向外伸或是向里缩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快门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光圈用来改变进光孔的大小。
怎样才能既快又好的照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呢?首先我们要通过改变相机与被照物体间的距离,得到大小合适的像,离物体越近,像越大,反之,离物体越远,像就越小;然后再旋转调焦环,改变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得到最清晰的像。
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通用7篇)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
2.理解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教具学具: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导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一)情景导入:让大家欣赏一些运动会时拍摄的照片和一段电影视频。
同学们都喜欢,顺势提问: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 照相机(结合实物、课本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讨论交流: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②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想想做做:结合教材94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
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是实际存在的进行判断)2.投影仪(结合实物、课本)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① 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② 物、像哪个大、哪个小?③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④ 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⑤ 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⑥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3.放大镜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课前导知透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光学器件。
通过透镜,我们可以实现放大、缩小、矫正视力等功能。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透镜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应用;3.运用透镜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学习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透镜是由光学玻璃或塑料等制成的一类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凸透镜的中央较厚,边缘较薄,两面都是弧形曲面。
凸透镜中间的厚部叫作透镜的中心,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在透镜两面外,两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
凹透镜:凹透镜的中央较薄,边缘较厚,两面都是弧形曲面。
凹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在透镜两面内,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也称为焦距。
2. 凸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凸透镜有三个主要性质:焦距、倍率和成像。
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
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的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平行光线在透镜的另一面上汇聚或看来汇聚的位置。
焦距的记号是f。
倍率:凸透镜能够将物体的形象放大或缩小,我们用“倍率”来表示。
倍率的记号是β,β的绝对值越大,物体的形象放大的程度越大。
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有三种:实像、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
当物体位于焦点以外时,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有两种:虚像和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眼镜就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可以矫正视力;放大镜也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可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形象。
3. 凹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凹透镜同样有三个主要性质:焦距、倍率和成像。
焦距:凹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的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平行光线在透镜的同一面上延长后的轨迹与光轴的交点。
凹透镜的焦距也被称为负焦距。
倍率:凹透镜可以使物体的形象放大或缩小,倍率的记号是β。
凹透镜的倍率是负值。
成像:对于凹透镜,无论物体位于焦点以内还是焦点以外,通过凹透镜成像的都是虚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主题: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的定义和种类;2.掌握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2.掌握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2.运用透镜进行相关实验。
教学准备:1.投影仪、幻灯片或绘制透镜的图片;2.实验用的凸透镜、凹透镜、光屏;3.近视眼镜、放大镜等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准备一张图片,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给学生。
图片中有一块眼镜,引导学生关注眼镜的特殊部分,引发学生对其的思考。
2.学生思考一分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眼镜中有哪些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眼镜中的“透镜”部分。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透镜,并解释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透镜的作用。
三、应用实例(30分钟)1.展示近视眼镜和放大镜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作用。
然后解释它们是如何通过透镜来改变光线的折射和成像的。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和记录其成像效果。
让学生思考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四、拓展延伸(20分钟)1.让学生自己寻找透镜在其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等。
并通过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2.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关于透镜的问题,如为什么近视眼镜可以矫正视力?为什么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五、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透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理解。
六、作业(自主学习,以书面形式提交)1.提示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周围有哪些透镜的应用,写一篇相关观察报告并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透镜的思考和观察,帮助他们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并掌握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人教版1.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用途•掌握透镜公式的运用2. 引入生活中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我们今天将学习有关透镜的知识。
3. 基础知识介绍3.1 什么是透镜?透镜是由一种透明物质所制成的,两个曲面相对分开的光学仪器。
3.2 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3.2.1 凸透镜凸透镜外表弯曲向外,中间较厚,边缘较薄。
3.2.2 凹透镜凹透镜外表弯曲向内,中间较薄,边缘较厚。
3.3 透镜的特点透镜会将光线折射,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凸透镜使光线会向主光轴聚焦,而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3.4 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广泛应用于矫正近视眼的眼镜上•显示器和电视机使用了透镜来聚焦光线,使图像更加清晰•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也使用了透镜4. 实践操作4.1 实验一:透镜的焦点及焦距实验材料:•球形透镜(凸透镜)实验步骤:1.在透镜上,用蜡笔或标识笔标出透镜的中心。
2.将透镜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它处于垂直状态。
3.将一个物体(如一支蜡烛)放在透镜的一边,透镜的另一面放置一个白纸板。
4.移动纸板,直到在纸板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影子。
此时,纸板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的焦点在透镜一侧,焦距为纸板到透镜的距离。
4.2 实验二:透镜的成像实验材料:•球形透镜(凹透镜)实验步骤:1.将透镜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它处于垂直状态。
2.将一个物体(如一束针)放在凹透镜一侧。
3.找到凹透镜的焦点位置,将一张纸板放在焦点一侧。
4.观察纸板上形成的影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凹透镜的成像是正立的,而且影子比实物小。
5. 总结与思考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透镜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透镜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于矫正视力、改善图像质量以及制造各种光学仪器。
下次我们将继续学习透镜的光学公式和计算方法。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 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学习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缩小(放大/缩小)、倒立(倒立/正立)的、实(虚/实)像。
2.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片上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经过投影仪形成的像是放大(放大/缩小)、倒立(倒立/正立)的、实(虚/实)像。
3. 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短(长/短)焦距的凸透镜,物体经放大镜形成的像是放大(放大/缩小)、倒立(倒立/正立)的、实(虚/实)像。
4. 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选填“能”或“不能”),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异侧(选填“同侧”或“异侧”);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或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同侧(选填“同侧”或“异侧”)。
【合作探究】探究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及作用主要构造有:镜头、快门、光圈、调焦环、胶片等。
照相机结构示意图(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成像作用。
(2)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3)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多少.(4)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调节像距。
(5)胶片:相当于涂有感光材料的光屏。
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透镜,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透镜和学习透镜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既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内容,相比之下本节课的内容更贴近生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八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弱,所以师生之间需要沟通,同时需要强化课堂秩序。
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认识虚像和实像的区别。
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难点:认识虚像和实像的不同。
教学过程续表3.自制模型照相机探究活动1:自制模型照相机。
阅读教材第121页“想想做做”,并观看视频,学生分组制作模型照相机。
4.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利用学生自制的照相机,观察远处的物体,总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利用自制的照相机,观察:若要底片上的像变大,应如何调节照相机?例1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胶片相当于,物距像距,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物和像在凸透镜的(选填“同侧”或“异侧”)。
并立、缩小的实像距凸透镜的两侧。
并回答靠近物体使镜头远离底片的长度回答。
续表1.基本结构教师一边展示实物,一边介绍投影仪的基本结构。
投影仪的基本结构:平面镜、凸透镜、投影片放置处。
2.成像原理投影仪成像的过程如图所示。
第五章: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3、初步建立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探究过程】思考: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了凸透镜?一、照相机【活动一】阅读教材P94-P95,回答下列问题。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2、成像特点:照相机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较是、的像。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二、投影仪【活动二】阅读教材P95,回答下列问题。
1、投影仪的构造:。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
3、成像特点:投影仪所成的像与投影片相比较是、的像。
4、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5、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6、平面镜的作用:。
三、放大镜【活动三】阅读教材P95,回答下列问题。
1、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2、成像特点: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一个、的像。
3、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侧。
4、为使看到的像是更大些,应如何放置:。
四、实像和虚像【活动四】阅读教材P96,回答下列问题。
实像、虚像区别:1、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2、能否用光屏承接?3、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自我检测】1、下列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从空中的直升机上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3、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4、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5、下面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6、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课题名 5.2生活中的透镜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
2.了解实像和虚像。
二、科学思维通过观看投影仪、放大镜,了解投影仪、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
三、科学探究通过自制模型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教学准备多媒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纸筒、半透镜的纸、凸透镜(焦距为5~10cm)。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照相机可以帮助人们留住精彩的瞬间;投影仪能让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不方便直接看到的图象;放大镜可以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离不开凸透镜制成的神奇的眼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生活中的透镜”二、新课教学(一)照相机照相机,你会发现所有的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
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手机可以照相,你会发现能照相的的手机反面都有一个镜头。
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照相机原理:凸透镜成像来自物体(人或景物)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特点:物距>像距,像是倒立、缩小的。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
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学技术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想想做做自制微型照相机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如图。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 的凸透镜,另一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的薄膜。
5.2 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基本定义和特性;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与用途;3.运用透镜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学习内容1.透镜的定义和特性;2.凸透镜的形成与特点;3.凹透镜的形成与特点;4.生活中的透镜应用。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透镜的定义和特性;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与用途;3.基于透镜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学习步骤步骤一:引入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与透镜有关的现象,比如使用放大镜读报纸,使用镜头拍摄照片等。
那么,什么是透镜?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步骤二:核心概念1. 透镜的定义和特性透镜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两面至少有一面是球面的光学元件。
根据球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 凸透镜的形成与特点凸透镜是两个或多个圆弧面的平行截面构成的,中央比较厚,边缘较薄。
凸透镜具有以下特点: - 凸透镜能够使光线发散,使入射光线转向; - 凸透镜具有放大效果,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3. 凹透镜的形成与特点凹透镜也是由两个或多个圆弧面的平行截面构成的,中央比边缘较薄。
凹透镜具有以下特点: - 凹透镜能够使光线汇聚,使入射光线转向; - 凹透镜具有缩小效果,使物体看起来更小。
步骤三:学以致用根据透镜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发现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请思考以下问题: 1. 放大镜是哪种透镜的应用?为什么使用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 2. 摄像机的镜头是哪种透镜的应用?为什么使用摄像机可以拍摄清晰的照片?步骤四:拓展思考请运用你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1. 当我们在游泳池中看看到自己的脚看起来比实际长度长; 2. 在短视患者眼镜上加一个凸透镜,可以矫正视力问题。
五、学习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成与特点。
我们也讨论了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透镜物理导学案生活中的透镜物理导学案生活中的透镜物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2、通过模拟制作照相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与使用,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加对科学的求知欲。
二、使用说明用15分钟阅读课本94-96页并完成问题导学,AB层全部完成,C层完成探究部分,分层达标。
三、预习指导1.重点难点分析: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2.问题导学:(3分钟)(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透镜的知识,请回答: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_____ 作用。
(2)光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
比如在一些光学器件中就需要使用透镜。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透镜吗?请举例:、、都是用凸透镜。
四、探究过程1、照相机:(8分钟)提问: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元件是。
演示:利用光具座,在光屏上找到照相机所成的像。
自主探究:(1)指导学生用凸透镜、圆纸筒(两个),半透明塑料薄膜制作模型照相机。
(2)用模型照相机对准某个物体,调节镜头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在屏幕上的像。
(3)总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实像。
2、投影仪(6分钟)观察:课本第95页图5.2-4的投影仪原理图:思考: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像。
在这里平面镜的作用是,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总结: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实像。
3、放大镜(5分钟)问题:怎样才能找到放大镜所成的像?怎样观察到它所成的像?小实验: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总结:放大镜成像特点:放大镜能成、的虚像4、实像与虚像(10分钟)阅读课本第96页实像与虚像以下内容,回答:(1)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都是由光线而成,可以用承接,是实像;放大镜所成的像只能通过眼睛看,用光屏承接,是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学历案课题生活中的透镜课时 1 课标要求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了解物体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学习目标1评价任务2:学习目标2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通过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准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可分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应用练习评价反馈,让学生逐步形成对透镜能成不同特征的像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渗透一些趣味小实验,进一步拓展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的物理知识,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分析、交流总结等过程,弄清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情况课前准备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2.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4. __________ 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 ___表示。
5. ___________ 叫主光轴, 叫光心。
6. ________叫焦距,用字母表示。
7. ___叫物距,用字母表示。
8. ____________ 叫像距,用字母表示。
9.实像:能在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而成的,能用眼睛观察到。
10.虚像: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 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 _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
【导入环节】以上三幅图分别是日常生活中用的哪些器材?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三种器材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能说说你的看法吗?环节一:探究照相机(指向学习目标1)【学一学】1.远处的物体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一章:透镜的基本概念1.1 透镜的定义与分类1.1.1 凸透镜1.1.2 凹透镜1.1.3 等厚透镜与等焦距透镜1.2 透镜的物理性质1.2.1 折射率1.2.2 焦距1.2.3 透镜公式1.3 生活中的透镜实例1.3.1 眼镜1.3.2 相机镜头1.3.3 放大镜第二章:透镜的光学性质2.1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2.1.1 会聚光线2.1.2 成像原理2.1.3 放大倍数2.2 凹透镜的光学性质2.2.1 发散光线2.2.2 成像原理2.2.3 缩小倍数2.3 透镜的应用实例2.3.1 远视眼镜2.3.2 近视眼镜2.3.3 双焦点眼镜第三章:透镜组合与成像3.1 透镜组合的基本原理3.1.1 组合方式3.1.2 成像规律3.1.3 放大倍数计算3.2 常见透镜组合实例3.2.1 望远镜3.2.2 显微镜3.2.3 投影仪3.3 透镜组合的应用与创新3.3.1 相机镜头组合3.3.2 变焦镜头设计3.3.3 激光透镜组合第四章:生活中的透镜应用4.1 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应用4.1.1 照相机4.1.2 摄像机4.1.3 望远镜4.2 日常生活中的透镜应用4.2.1 眼镜4.2.2 放大镜4.2.3 幻灯机4.3 创新透镜应用案例4.3.1 虚拟现实眼镜4.3.2 太阳能聚光器4.3.3 光纤通信透镜第五章:透镜的维护与保养5.1 透镜的清洁方法5.1.1 清洁工具与材料5.1.2 清洁步骤与注意事项5.2 透镜的防霉与防雾5.2.1 防霉方法5.2.2 防雾方法5.3 透镜的储存与保养5.3.1 储存方法5.3.2 保养技巧5.4 透镜故障与修复5.4.1 常见故障分析5.4.2 修复方法与技巧第六章:透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6.1 生物显微镜中的透镜应用6.1.1 显微镜的构成与原理6.1.2 物镜与目镜的设计6.1.3 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6.2 医疗设备中的透镜应用6.2.1 内窥镜6.2.2 激光治疗仪6.2.3 超声波诊断仪6.3 透镜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案例6.3.1 荧光显微镜6.3.2 电子显微镜6.3.3 相差显微镜第七章:透镜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7.1 光纤通信中的透镜应用7.1.1 光纤通信原理7.1.2 光纤透镜的设计与制造7.1.3 光纤通信设备中的透镜应用7.2 激光技术中的透镜应用7.2.1 激光器原理7.2.2 激光透镜的设计7.2.3 激光应用设备中的透镜案例7.3.1 光电探测器原理7.3.2 透镜在光电探测器中的作用7.3.3 光电探测器应用案例第八章:透镜在艺术与娱乐中的应用8.1 电影与摄影中的透镜应用8.1.1 摄影机镜头设计8.1.2 电影镜头语言8.1.3 特殊效果镜头设计8.2 舞台灯光中的透镜应用8.2.1 舞台灯光设备8.2.2 透镜在舞台灯光中的作用8.2.3 舞台灯光设计案例8.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中的透镜应用8.3.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8.3.2 透镜在VR/AR设备中的作用8.3.3 VR/AR设备案例分析第九章: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9.1 环境监测中的透镜应用9.1.1 红外线望远镜9.1.2 紫外线检测仪9.1.3 空气质量监测仪9.2.1 卫星导航系统9.2.2 车载摄像头9.2.3 交通监控系统9.3 透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9.3.1 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9.3.2 植物生长灯9.3.3 农业无人机中的透镜应用第十章:生活中的透镜创新与未来发展10.1 透镜材料与工艺的创新10.1.1 新型透镜材料10.1.2 透镜制造工艺的发展10.1.3 透镜设计的创新趋势10.2 智能透镜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10.2.1 智能透镜的应用前景10.2.2 物联网技术在透镜应用中的发展10.2.3 智能透镜在未来生活中的角色10.3 透镜在太空探索与天文学中的应用10.3.1 太空望远镜的设计10.3.2 透镜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10.3.3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透镜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透镜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解析:透镜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是理解透镜基本特性的关键。
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一、课前导思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生活中的透镜》一文。
请你先思考以下问题: 1. 生活中
的透镜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2. 你认为生活中的透镜可以帮助我们如何看待事物?
二、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生活中的透镜》一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文中提到的透镜是
指什么?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观察和认识的? 2. 作者通过什么事例来说明透镜的
作用? 3. 文中提到的“透镜”可以是多样的,请举例说明。
三、思考探究
1.你平时生活中使用了哪些“透镜”来看待事物?它们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如果你能选择一个新的“透镜”,你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观察和认识?
四、个人总结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少于200字的篇幅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并思考
如何将透镜的概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思辨讨论
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使用透镜观察和认识事物时的体会和感受。
同时,也可以听取他人的观点,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理解透镜的应用。
六、拓展阅读
如果你对透镜的应用和观察事物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进一步扩展你的知识和视野。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导学案,希望你在学习《生活中的透镜》一文时能够充分思考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不同观察和认识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2、难点(1)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三、知识链接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四、学习过程(一)照相机1、结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调节(1)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像清晰地成在胶片上。
(2)光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3)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二)投影仪1、结构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平面镜用于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屏幕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调节(1)改变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可在屏幕上得到清晰的像。
(2)调节镜头的上下位置,可使像呈现在屏幕的正中央。
(三)放大镜1、原理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使用将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适当调整距离,可看到放大的像。
(四)实像和虚像1、实像(1)定义: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2)特点:实像都是倒立的。
2、虚像(1)定义: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特点:虚像都是正立的。
(五)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探究(1)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2)实验步骤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③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
教学难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分。
2. 透镜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凸透镜和凹透镜样品。
3. 光线演示仪。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透镜产品,如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
3. 演示:使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5.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透镜产品。
2. 学生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第二章: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目标:1.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了解凸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重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
2. 凸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判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凸透镜样品。
3. 物体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凸透镜成像。
2. 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3. 演示:使用凸透镜样品和物体模型,展示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距下的凸透镜成像。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学生能判断凸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第三章:凹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目标:1. 掌握凹透镜成像的规律。
2. 了解凹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重点:1. 凹透镜成像规律。
2. 凹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 凹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5.2 生活中的透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成像特点;
4、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重点:(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它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二)课前自学
一、复习巩固
1、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__________;(2)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__________射出;(3)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__。
请在下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二、课前预习
1、由课本图5.2—1可知,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胶片相当于______;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________,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放大或缩小)、________(倒立或正立)的,并且像与物体在凸透镜______(同或异)侧。
2、由课本图5.2—3可知,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_的镜头,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通过__________后会聚在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
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________,像是________(放大或缩小)、________(倒立或正立)的,并且像与物体在凸透镜________(同或异)侧。
3、放大镜也是_________,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放大镜所成的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所成的像是______(放大或缩小)、______(倒立或正立)的,并且像与物体在______(同或异)侧。
4、凸透镜所成的______像是来自物体的光会聚而成的。
凸透镜成______像时,通过凸透镜出射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______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______像的位置发出的。
(三)课堂导学
一、照相机
1、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
(1)阅读课本P94想想做做,组装模型照相机。
(2)给烛焰“照相”。
将每小组桌上的蜡烛点燃,让凸透镜到烛焰的距离约为30cm,拉动纸筒,改变凸透镜和半透明膜的距离,直到半透明膜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情况。
(3)请各组的每个同学都观察一次,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半透明膜上能承接像吗?。
②像比物体大还是小?。
③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④像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哪个大?。
⑤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2、小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______,像是______、________的,像是由________会聚而成,像与物在凸透镜的______侧;
二、投影仪
投影片相当于________,镜头相当于________,物体离投影仪镜头较______,像是______、______的。
三、放大镜
1、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利用放大镜看书中的字,要求放大镜紧贴书本上的字,再慢慢远离书本。
你有什么发现?
(2)凸透镜要想起到放大镜的作用,对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要求?
(3) 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4) 用白纸承接像,像能否在白纸上出现?
(5) 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2、小结:物体离放大镜________,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且像与物在凸透镜的______侧。
四、实像和虚像
(1)实像: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________光线的会聚点,______(“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像与物在凸透镜的________侧。
(2)虚像: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________的交点,________(“是”或“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________(“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像与物在凸透镜的________侧。
(四)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A 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小明用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应把__
______当作照相机的镜头,把________当作胶片。
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为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到胶片的距离,小明观察到胶片上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
3.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射现象的结果。
(五)学后反思
(要求:整理本课知识,不清楚的问题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