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一)
- 格式:doc
- 大小:37.06 KB
- 文档页数:16
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一)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简介•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使用合理剂量的药物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评分标准有效地帮助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类、评估和管理。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1.NCI-CTCAE:国家癌症研究所-致癌性研究联合委员会–适用范围:癌症临床试验中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标准特点:以严重程度为基础,包含1-5个级别2.WHO-UM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中心–适用范围:全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标准特点:分为ABCD四个等级,可用于初步评估不良反应的累积和可逆性。
3.Hartwig等级:引入概率、危险性和临床意义等维度–标准特点:用于评估药物与特定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分为6个等级4.Ramsay评分:用于静脉麻醉药物的镇静深度评估–适用范围: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标准特点:包括6个级别,从完全清醒到深度昏迷特殊群体的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儿童:采用适用于儿童的专门评分表(例如:Palmer,IRANPS,Zito等)•孕妇:使用特定的孕妇不良反应评估量表(例如:Craig,Reese 等)•老年人:老年人用药安全需考虑因年龄带来的生理变化,可使用Bachmann等评分方法进行评估药物不良反应评分的重要性•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判断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为药物研发和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全球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结论•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是药物治疗安全和有效的重要工具。
•不同评分标准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医务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和管理。
•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评分标准有助于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预测和干预水平,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药学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
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原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红斑性狼疮等。
1.副反应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将会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副反应是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难以避免的。
2.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
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
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是十分危险的。
3.后遗效应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5.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
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临床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拮抗药解救无效。
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与剂量也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休克等。
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
临床用药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可见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药物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题(一)答案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3.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5.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6. 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2. 为加强药品的上市后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3、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5、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范文一、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35岁。
病史:有点小感冒,偶尔咳嗽,除此之外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二、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具体药名],据说这药对感冒挺有效的,就像传说中的感冒克星一样。
用药剂量:按照说明书,一次吃[X]片,一天吃[X]次。
用药途径:口服,就像吃个小糖片一样轻松,谁能想到后面会有那些“小插曲”呢。
三、不良反应开始时间。
开始用药后的大概[X]个小时,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起了涟漪,不良反应就悄悄冒头了。
四、不良反应的症状。
# (一)胃肠道反应。
1. 恶心。
感觉胃里像有个小怪兽在捣乱,时不时地往上涌那种难受劲儿,就好像吃了一堆变质的食物,看见什么都不想吃,平时最爱的红烧肉在眼前都觉得是“敌人”。
2. 呕吐。
后来这小怪兽越来越嚣张,直接让我把刚吃进去的那点东西都吐了出来,那感觉就像是胃在抗议,说“这什么玩意儿,我不要”。
吐完之后整个人都有点虚弱,像被抽走了半条命。
# (二)皮肤反应。
1. 瘙痒。
紧接着,皮肤也开始“闹脾气”了。
浑身像有无数只小蚂蚁在爬来爬去,特别痒,尤其是后背和胳膊,恨不得找个大树蹭一蹭,就像小猴子挠痒痒似的。
2. 红疹。
没一会儿,那些痒的地方就开始冒小红疹了,一颗一颗的,看起来像草莓似的,不过可没有草莓那么可爱,摸上去还有点凸起,这时候我就知道事情有点不妙了。
五、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我觉得这不良反应对我来说算是中度吧。
虽然没有严重到要立马去医院急救的程度,但是也让我整个人特别不舒服,完全打乱了我的正常生活。
本来想着吃个药把感冒治好就能继续生龙活虎了,结果被这不良反应搞得像个病恹恹的小绵羊。
六、采取的措施。
1. 停药。
发现不良反应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把药停了,这药再吃下去,不知道还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呢。
就像发现前方是个陷阱,当然要赶紧止步啦。
2. 自我护理。
对于胃肠道的不舒服,我就喝了一些温水,想着能把胃里的不舒服冲一冲。
然后吃了点清淡的粥,不敢再给胃增加负担了。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一)青霉素类1 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或全身大剂量应用时易发生。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肌痉挛;抽搐;脑反射增强;昏迷;偶有精神病发作。
2 变态反应居首位。
各种反应过敏性休克,哮喘,血清型反应,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部浸润及过敏性血管炎致颅内压增高较罕见。
3 赫氏反应4 二重感染(二)头孢类1 过敏反应常见表现。
2 胃肠道反应3 菌群失调与二重感染,第二;第三代为甚。
4 肝毒性多数剂量应用可致转胺酶升高。
5 造血系统偶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6 肾损害以头孢噻啶的肾损害较为显着。
偶可致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苷类合用可增加肾损害.7 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类均可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的功能,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
8 双硫醒样反应。
(三)氨基糖苷类1 耳毒性前庭功能失调,按损害大小排序:卡那霉素>链霉素>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目前实验证实奈替米星的耳毒性最小。
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发生机制:内耳淋巴液中因为浓度过高,致使毛细胞受损害,先影响高频听力,逐渐导致全聋。
2 肾毒性主要损害近端身曲管。
常用剂量时其毒性大小:卡那霉素和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链霉素。
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机制:因为与肾组织亲和力较高,选择性的积聚于身皮质和髓质,特别是肾皮质。
3 神经几肌肉阻滞作用引起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呼吸哀竭。
可用钙剂和新斯的明对抗,以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多见,其他也不除外,患者肌无力或与肌松药联合用更易发生。
4 其他过敏反应,血象变化,(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酶增高;面部及四肢肌肉麻木,周围神经类,视力模糊,脂肪性腹泻,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四)四环素类1 消化道反应除一般症状外,可发生食管溃疡。
2 肝损害长期口服或较大剂量静滴时可引起肝损害。
3 肾损害正常应用无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易发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有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四大类。
副反应是指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
毒性反应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变态反应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治疗量或极少量都可发生。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等。
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常见于抗菌药物应用后出现的一些生态不良反应。
常见的临床症状可有:(一)药物的变态反应药物的变态反应是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的一种免疫反应。
药物的变态反应又可分为四型: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组织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的IgE抗体结合后释放的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导致的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主要为鼻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哮喘等,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
Ⅱ型(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当药物与体内IgG、IgM或IgA抗体结合后,即与细胞膜蛋白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补体作用下细胞溶解。
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是由于药物与体内IgG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损伤内皮细胞的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皮疹、支气管哮喘等。
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是药物与蛋白质形成抗原免疫复合物致敏T淋巴细胞,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产生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皮肤发炎。
药物全身性的变态反应,还可表现在出现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烧等药热现象,其发生率约为3%~5%。
药疹等全身过敏现象,临床表现为各种皮疹、荨麻疹、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二)肝损害肝脏是人体内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最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 引言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期间,可能出现的对身体不利的反应或副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发生在任何药物上,并且在不同的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了解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对于医生、患者和药物研发人员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2.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2.1 肠胃不适许多药物在使用期间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例如,某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和溃疡。
此外,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干扰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腹泻。
2.2 过敏反应一些人对药物过敏,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某些药物,像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2.3 中毒反应某些药物在使用过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可能导致中毒反应。
例如,酒精过量可能导致肝脏损害,而某些镇静剂过量可能导致呼吸抑制。
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避免中毒反应的关键。
2.4 肝肾损害一些药物在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对肝脏或肾脏造成损害。
例如,某些非处方药物和滥用的药物可能引起肝脏损害,而某些药物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一旦出现肝肾损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2.5 神经系统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抗抑郁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失眠或情绪变化。
还有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引发头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3. 结论了解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对于合理使用药物和减少不良影响至关重要。
医生在开药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任何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 药品不良反应:2.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3.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A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B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C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D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E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的依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D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E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什么是新的ADR?()A 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医生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B患者用药后出现了患者以前没见过的不良反应;C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D患者用药后出现了《临床用药须知》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为了()A 防止滥用B 保证分装准确无误C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历史上的药害事件重演D 便于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审查E 保证药品质量和发药质量5.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A 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B 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C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D 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E 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A 定期通报B 定期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C 不定期通报D 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E 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7.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A 医学技术人员担任B 药学技术人员担任C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D 护理技术人员担任E 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8.个人发现药品引起可疑不良反应,应向()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B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C 所在地卫生局报告D 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E 所在地药品检定所报告9.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A 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B 可能、可疑、不可能三级C 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D 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E 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10.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病人的一般情况B 体内药物浓度C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D 关联性评价E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结果三、多选择题1.以下那些情况属于严重ADR()A 引起死亡B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C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D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E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问答(一)来源:作者:1 .什么叫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 ( 英文 Adverse Drug Reaction ,缩写为 ADR) 。
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2 .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答:药品不良事件 ( 英文 Adverse Drug Event ,缩写为 ADE) 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国际上给药品不良事件下的定义为:药品不良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3 .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 ? 副反应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 ? 怎样预防 ?答:药品的副作用,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
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 ( 副反应 ) ,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 ( 毒性反应 ) 等;副反应只是药品不良反应中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仔细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副作用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
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 .什么是药品的毒性反应 ?答: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较重的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
一般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造成的。
常见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主讲:周雪梅一、药物不良反应概念(一)药物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我国将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为: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二)中药不良反应其内容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后遗效应、依赖性、特异反应性、致癌作用等。
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既可以是中药饮片,也可以是中成药。
广义的不良反应概念也应包括药品的质量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伤害。
二、不良反应分类(一)病因学分类1.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该类型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使固有药理作用持续和增强。
其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以及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后遗作用等。
苦杏仁,当大剂量服用时,脑部首先受到损害,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致死的原因。
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该类型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如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和人体特异体质(指患者的特殊遗传素质)有关。
该类型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经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也很难发现,发生率虽较低,但危险性大,病死率较高。
如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的功效,用量1~3g,其不良反应不严重,仅少量患者用药后有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但仍有极少数的高敏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头痛、水肿、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甚至骨髓严重抑制等。
此类伤害又可分为两种:(1)特异质反应指由于遗传因素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为患者先天性代谢紊乱表现的特殊形式,即只有在接触某种药物后才表现出来的先天性代谢异常。
药物治疗中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禁忌知识点药物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在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然而,每种药物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知识点对于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一些禁忌知识点。
一、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许多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不良反应常常是由于药物对胃肠黏膜的刺激造成的。
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常常会引起消化道溃疡,使患者出现胃痛和消化不良症状。
2. 肝脏损伤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因此,某些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这类药物包括酒精、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当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当注意肝功能的变化,避免造成严重的肝脏损伤。
3. 心血管反应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导致低血压,某些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出血等。
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血压、心率以及其他与心血管相关的指标。
4.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某些患者对某些药物具有特殊的过敏反应。
如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特别小心,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二、常见药物禁忌1. 孕妇、哺乳期妇女某些药物在孕妇、哺乳期妇女体内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药物应该严格禁止在孕妇、哺乳期妇女中使用。
例如,某些抗癌药物、某些抗生素等。
2. 高龄患者高龄患者的生理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
因此,某些药物在高龄患者中使用时需要谨慎。
例如,某些镇静催眠药物、某些抗凝血药物等。
3. 肝功能异常患者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当患者肝功能异常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某些药物在肝功能异常患者中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甚至禁止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一)(总分:4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43,分数:43.00)1.不属于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是:∙A.后遗作用∙B.首剂效应∙C.特异质反应∙D.毒性反应∙E.继发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2.枸橼酸铋钾的不良反应有∙A.头痛、眩晕∙B.皮疹∙C.嗜睡∙D.口中有氨味,舌、粪染成黑色∙E.肝肾功能异常(分数:1.00)A.B.C.D. √E.解析:3.下列哪一项不应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A.药物的药理作用∙B.药品的质量∙C.药物的剂型∙D.药物中的杂质(分数:1.00)A.B.C.D.E. √解析:4.药物不良反应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如∙A.皮疹∙B.肝功损害∙C.肾功损害∙D.致癌,致畸作用(分数:1.00)A.B.C.D. √解析:5.不属于药物副作用的是:∙A.激素引起的水钠潴留∙B.β受体阻滞剂诱发的支气管哮喘∙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的干咳∙D.全麻时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E.硝酸酯类引起的头痛(分数:1.00)A.B.C.D. √E.解析:6.WHO采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定义: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指:∙A.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后果∙B.超剂量用药引起的不良后果∙C.意外给药引起的不良后果∙D.药物滥用引起的不良后果∙E.正常用量、用法情况下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作用目的无关的反应(分数:1.00)A.B.C.D.E. √解析:7.患者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用药2个月后出现咳嗽,胸部检查未见异常,疑为下述哪种药物所致的副作用∙A.肼苯达嗪∙B.消心痛∙C.卡托普利∙D.心痛定(分数:1.00)A.B.C. √D.解析:8.以下关于乙醇(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嗜酒者应用氯胺酮麻醉时需加大药量∙B.苯妥英钠与酒同服可增加药效∙C.果糖可加速乙醇的代谢∙D.甘露醇与酒类联用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E.服用降糖药期间饮酒可发生严重低血糖(分数:1.00)A.B. √C.D.E.解析:9.药物可与其他药物、食物及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环节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10.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不应属于临床药师职责的是:∙A.提供药学服务∙B.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提请医生注意,同时报告专职人员∙C.及时发现和救治危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人∙D.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督促和检查∙E.宣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分数:1.00)A.B.C. √D.E.解析:11.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二大类∙A.抗体作用和药理作用∙B.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C.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D.医生因素和病人因素(分数:1.00)A.C. √D.解析:12.首剂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药物效应超过预期程度所致的强烈反应∙B.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耐受的强烈反应∙C.由于特异质造成的强烈反应∙D.由于高龄造成的强烈反应(分数:1.00)A.B. √C.D.解析:13.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的不良反应有∙A.驾驶员及登高工作者在工作期间不可使用∙B.诱发心律失常∙C.电解质紊乱∙D.诱发胃溃疡∙E.撤药反应(分数:1.00)A. √B.C.D.E.解析:14.过度作用是指∙A.药物剂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药物效应超过了预期的程度∙D.药物配制浓度过大(分数:1.00)B.C. √D.解析:15.呋喃妥因的不良反应有∙A.光感反应∙B.骨关节损害∙C.长时间用可发生周围神经炎反应∙D.肝毒性∙E.肾毒性(分数:1.00)A.B.C. √D.E.解析:16.下列哪一项不应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A.用药途径∙B.用药持续时间∙C.服药姿式∙D.药物相互作用∙E.减药或停药(分数:1.00)A.B.C. √D.E.解析:17.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是在哪年发布的∙A.1971年6月∙B.1981年4月∙C.1991年8月∙D.1999年11月(分数:1.00)A.B.C.D. √解析:18.青霉素类的主要不良反应∙A.胃肠道反应∙B.双硫醒样反应∙C.变态反应∙D.造血系统损害∙E.肝毒性(分数:1.00)A.B.C. √D.E.解析:19.药物变态反应也称为∙A.撤药反应∙B.过敏反应∙C.药过反应∙D.特异质反应(分数:1.00)A.B. √C.D.解析:20.特异质反应定义是指∙A.个体对某种药物显示不耐受∙B.个体对某种特定药物显示异常或不可预料的敏感性∙C.个体对某种药物显示超过预期程度∙D.个体对某种药物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分数:1.00)A.B. √C.D.解析:21.哌唑嗪的不良反应∙A.支气管痉挛∙B.有明显的首过效应,可致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等∙C.心动过速∙D.心动过缓∙E.肌肉痛(分数:1.00)A.B. √C.D.E.解析:2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范围重点是∙A.上市5年以后的产品∙B.上市5年以内的新药产品∙C.已知的副作用∙D.比较轻度的症状(分数:1.00)A.B. √C.D.解析:23.一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恶心、眩晕、头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医生考为药物首剂效应所致,以下哪种药物虑易出现此情况∙A.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B.利尿剂夫塞咪∙C.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D.ACEI制剂卡托普利(分数:1.00)A.B.C. √D.解析:24.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程序为∙A.定期报告制度∙B.不定期报告制度∙C.逐级定期报告制度∙D.随意报告制度(分数:1.00)A.B.C. √D.解析:25.不属于继发反应的是:∙A.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B.抗结核药造成肝损害∙C.抗肿瘤药致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感染∙D.抗生素干扰肠道合成维生素K而导致出血∙E.抗生素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口腔炎(分数:1.00)A.B. √C.D.E.解析:26.老年患者使用洋地黄时比青年人更易出现毒副作用的原因是:∙A.循环系统功能降低∙B.肝脏代谢功能降低∙C.消化道吸收率低∙D.肾功能降低∙E.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分数:1.00)A.B. √C.D.E.解析:27.大环内酯类主要不良反应是∙A.肾损害∙B.胆汁淤积,肝酶升高∙C.视神经炎∙D.血液系统反应∙E.呼吸抑制(分数:1.00)A.B. √C.D.E.解析:28.毒性反应是指∙A.抗原抗体反应∙B.药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C.个体对某种药物显示异常或不可预料的敏感性∙D.由于抗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耐受的强烈反应(分数:1.00)A.B. √C.D.解析:29.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确定程度,哪项是错误的?∙A.肯定∙B.很肯定∙C.可能∙D.很可能∙E.怀疑(分数:1.00)A.B. √C.D.E.解析:30.咪索前列醇的不良反应有∙A.肝损害∙B.过敏反应∙C.肾损害∙D.记忆力下降∙E.孕妇禁用(分数:1.00)A.B.C.D.E. √解析:31.药源性疾病的概念是∙A.由药物中含有羟基的部分引起的损害∙B.由外用药内服所致的人体功能损害∙C.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D.由于患者高龄导致的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分数:1.00)A.B.C. √D.32.后遗效应是指∙A.停药后药物的代谢产物产生的生物效应∙B.停药后由于机体肝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生物效应∙C.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D.停药后体内残存的药物产生的生物效(分数:1.00)A.B.C. √D.解析:33.撤药反应是生理依赖的表现,下列哪类药物不易引起撤药反应?∙A.阿片类∙B.苯二氮革类∙C.三环类抗抑郁药∙D.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E.β受体阻滞剂(分数:1.00)A.B.C.D. √E.解析:34.药物不良事件的英文缩写为∙A.PEM∙B.ADR∙C.ADE∙D.TDM(分数:1.00)A.B.C. √解析:35.四环素类常见不良反应∙A.赫式反应∙B.沉积于牙齿引起牙齿黄染,影响婴儿骨发育∙C.耳鸣和听觉障碍∙D.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数:1.00)A.B. √C.D.E.解析:36.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有∙A.胃肠道反应∙B.灰婴综合征∙C.二重感染∙D.呼吸抑制∙E.红人综合征(分数:1.00)A.B.C.D.E. √解析:37.下列哪一项不应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A.种族差异∙B.个体差异∙C.体重差异∙D.性别差异∙E.年龄差异(分数:1.00)A.B.C. √D.E.解析:38.ADR监测方法中哪种最常用∙A.处方事件监测∙B.医院集中监测∙C.病例对照研究∙D.自发报告系统(分数:1.00)A.B.C.D. √解析:39.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A.药理作用的结果∙B.患者用药错误造成的结果∙C.药效学改变的结果∙D.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分数:1.00)A.B.C.D. √解析:40.患儿用药导致第八对颅神经损害,造成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最大可能是应用了哪类药物∙A.青霉素类∙B.氨基糖苷类∙C.大环内酯类∙D.喹诺酮类(分数:1.00)A.B. √C.D.解析:41.吗啡类镇痛药主要不良反应∙A.依赖性∙B.血液系统反应∙C.肝损害∙D.肾损害∙E.血细胞减少(分数:1.00)A. √B.C.D.E.解析:4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彼此间不宜合用,亦不宜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用的主要原因是:∙A.诱导酶促进代谢∙B.竞争性拮抗作用∙C.非竞争性拮抗作用∙D.对肾脏的毒性增加∙E.敏感化现象(分数:1.00)A.B.C.D. √E.解析:43.如患者在应用磺胺、呋喃妥因等药物时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紫绀、溶血性贫血等症状,最可能是哪种酶缺乏∙A.ATB酶∙B.辅酶A∙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D.谷草转氨酶(分数:1.00)A.B.C. √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