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考篇目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35
中考语文总复习——部编版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九年级语文文言文梳理(一)《岳阳楼记》【主旨归纳】这篇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写作特色】(1)剪裁繁简得当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用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结,文辞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
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是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
详略得当,则中心突出,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湮没主旨,又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结构层层深入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对湖景的描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
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3)文字整齐对称本文大量使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工于对仗。
“明”“惊”“顷”“青”等,合辙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问题探究】1、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3段写阴雨连绵不断时迁客骚人在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萧条景象,蕴含着迁客骚人由阴雨天气、悲凉气氛而生发的悲伤之情。
第4段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明丽景色,蕴含着迁客骚人因天气美好、景色明丽而产生的愉悦之情。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文章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以及第3、4两段分别写阴雨天气和睛好天气登楼所见的景色属于写景,紧跟着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在这两种情形下登楼的感受属于抒情,可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第5段是抒情兼有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课内重点文言文》考点梳理(含答案)七至九年级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三峡一、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二、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3.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理由一: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陋室铭一、重点词语解释1.谈笑有鸿儒鸿:大2.无案牍这劳形形:形体、身体案牍:官府公文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6.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此,这7.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金经:佛经9.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10.有仙则名名:有名(出名、闻名)11.无丝竹之乱耳乱:干扰(扰乱、使……乱)二、理解性默写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考篇目梳理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考篇目梳理(一)《论语》十二章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可/以/为师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陋室铭(刘禹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灵:神异(3)斯是陋室斯:这(4)惟吾德馨惟:只(5)谈笑有鸿儒鸿:大(6)可以调素琴调:调弄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部编版”中高考必背文言文74篇(初中50篇)目录1. 《论语十则》 (1)2. 鱼我所欲也 (1)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4.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 (2)5. 邹忌讽齐王纳谏(西汉刘向《战国策》) (2)6. 出师表(诸葛亮) (3)7.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4)8. 三峡(北魏郦道元) (4)9. 杂说(四)(唐韩愈) (5)10. 陋室铭(唐刘禹锡) (5)11.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5)12.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6)13.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6)14.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7)15.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 (7)16. 送东阳马生序(明初宋濂) (7)17. 关雎(《诗经国风周南》) (8)18. 蒹葭(《诗经秦风》) (8)19. 观沧海(曹操东汉) (8)20. 饮酒【其五】(晋代陶渊明) (9)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9)22.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9)23. 使至塞上 (唐王维) (9)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9)25. 行路难(唐李白) (10)26. 望岳(唐杜甫) (10)27. 春望(唐杜甫) (10)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11)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1)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11)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32. 观刈麦(唐白居易) (12)33.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12)34.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13)35. 赤壁(唐杜牧) (13)36. 泊秦淮(唐杜牧) (13)37.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13)38. 无题(唐李商隐) (13)39.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14)40. 相见欢(南唐李煜) (14)41. 渔家傲(宋范仲淹) (14)42. 浣溪沙(北宋晏殊) (14)43.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14)44. 水调歌头(宋苏轼) (14)45.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15)4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5)47.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15)48. 天净沙.秋思【其一】 (15)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16)50.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16)“部编版”中高考必备文言文50篇(初中篇)1.《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部编版中考语文24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文学常识】《论语》是__儒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____孔子及其弟子言行____的一部书,共20篇。
它与《__大学__》《__中庸__》《__孟子__》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__丘__,字__仲尼__,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儒__家学派的创始人。
【知识积累】1. 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 古今异义(1)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次。
今义:数词,三。
(2)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3.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按时。
(2)动词用作名词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3)形容词用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八上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复习篇目:《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第一篇《三峡》一.重点字词解释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4.不见曦月..(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5.至于夏水襄陵..(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6.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7.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8.不以疾...也(不以疾:没有这么快)9.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10.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1.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12.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茂盛)(良:甚,很)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15.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17.空谷传响.(响:回声)18.哀转..久绝(哀转:声音悲凉婉转)二.通假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五.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六.重要语句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部编版中考语文38篇文言文原文、译文整理写在前面:自2019年,七到九年级已全面推行统编(部编)教材,其中文言文篇目与以往有了巨大变化,删减了部分课文,更增加了一些重要的篇目。
文言文考点在中考中占分大约在18分左右,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本文将精心整理的38篇文言文目录及原文和译文一并奉送给大家(其中有些篇目可能部分老师会把它列为诗歌,此处暂且当作古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您所需要的就是我们追求的价值,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将为您持续更新和推送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清单七年级上册1.《咏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2.《陈太丘与友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3.《论语》十二章(春秋·孔子《论语》)4.《诫子书》(三国·诸葛亮)5.《狼》(清·蒲松龄)6.《穿井得一人》(战国·《吕氏春秋》)7.《杞人忧天》(战国·《列子》)七年级下册8.《孙权劝学》(汉·司马光《资治通鉴》)9.《卖油翁》(宋·欧阳修)10.《陋室铭》(唐·刘禹锡)11.《爱莲说》(宋·周敦颐)12.《河中石兽》(清·纪昀)八年级上册13.《三峡》(北魏·郦道元)14.《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15.《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16.《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17.《富贵不能淫》(战国·孟子)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19.《愚公移山》(战国·《列子》)20.《周亚夫军细柳》(汉·司马迁)八年级下册2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2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23.《核舟记》(明·魏学洢)24.《北冥有鱼》(战国·《庄子》)2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战国·《庄子》)26.《虽有嘉肴》(汉·《礼记》)27.《大道之行也》(汉·《礼记》)28.《马说》(唐·韩愈)29.《卖炭翁》(唐·白居易)九年级上册30.《岳阳楼记》(宋·范仲淹)31.《醉翁亭记》(宋·欧阳修)32.《湖心亭看雪》(明·张岱)九年级下册33.《鱼我所欲也》(战国·《孟子》)34.《唐雎不辱使命》(汉·《战国策》)35.《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宋濂)36.《曹刿论战》(春秋·《左传》)37.《出师表》(三国·诸葛亮)38.《邹忌讽齐王纳谏》(汉·《战国策》)具体篇目·原文·译文一、《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专题7 文言文阅读一、考试内容课内考查篇目: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二、考试题型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言断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主题主旨、开放性题目。
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法,一般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的。
考查的主要题型有:给句子划分节奏,辨析词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翻译句子,理解选段的主要内容,把握选段的思想感情等等。
三、方法技巧(一)断句停顿1.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
如:“夫”“若夫”“至于”“至若”“盖”等,例:至于/负者歌于途。
2.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3.表时间的词在句首要停顿。
例:今/吾以十倍之地。
4.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要停顿。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古汉语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要停顿。
例:可/以/一战。
6.有省略的地方要停顿。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主谓之间、动宾之间要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二)文言实词1.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一些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以词的含义去理解古义,这就会闹出笑话。
要注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
(1)词义的缩小。
就是古义反映事物的范围大,而今义反映的事物范围变小。
(2)词义的扩大。
就是古义所反映事物的范围小,而今义反映事物的范围变大。
如“江”、“河”在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而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
(3)词义的转移。
就是在古文中是这个意思,而今义却是另一个意思,词义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2.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甚至有几个引申义,要注意实词在不同语境中表示的不同意义。
3.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考篇目梳理
(一)《论语》十二章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可/以/为师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
(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
(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
(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
(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
(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
(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陋室铭(刘禹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灵:神异
(3)斯是陋室斯:这
(4)惟吾德馨惟:只
(5)谈笑有鸿儒鸿:大
(6)可以调素琴调:调弄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文章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不矛盾。
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雅,所以陋室不陋。
4.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居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
高尚。
(三)爱莲说(周敦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只染:沾染(污秽)
(3)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4)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3.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
运用衬托的手法,将莲与菊和牡丹对比,突出莲的高洁情操。
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四)河中石兽(纪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2)山门圮于河圮:倒塌
(3)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
(4)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
(5)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
(6)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
(7)是非木杮是:这
(8)湮于沙上湮:埋没
(9)沿河求之沿:顺着
(10)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
(11)众服为确论服:信服确:正确
(12)转转不已已:停止
(13)遂反溯流逆上矣遂:于是溯流:逆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颠倒了吗?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3.文章中写到了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寺僧的嘲讽和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
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示例】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复杂的原因,我们要综合分析,不能片面考虑而做主观臆断。
(五)三峡(郦道元)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2)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
(3)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不以疾也疾:快
(7)则素湍绿潭湍:急流
(8)清荣峻茂荣:茂盛
(9)良多趣味良:甚,很
(10)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1)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
(12)空谷传响响:回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4.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写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
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好处?
渲染秋天悲凉、萧瑟的气氛;与第一段相照应,使人进一步感受到三峡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山高、岭连、狭窄、水长”;从本段看,是对前面写景的补充;从全文看,与前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六)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书:书信
(2)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
(3)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都
(4)夕阳欲颓颓:坠落
(5)沉鳞竞跃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7)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