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名师看好一堂课的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30
学习材料第六十一期专家眼中一堂好课的标准正如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一样,对于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也是众说不一,没有标准答案。
有人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
这似乎有点儿哗众取宠之嫌。
不过,我们也许可以从新课程专家口中,获得一些衡量一堂好课的灵感。
案例一:叶澜教授眼中的好课叶澜教授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提出了“五实”: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能力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上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
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
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
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
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
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课,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
那么,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一节好课应该是内容充实的。
老师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在
课堂上能够获得新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本上的内容。
此外,老师还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一节好课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和看法。
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一节好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
频等,来引入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最后,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的。
老师要善于发现学
生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老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内容充实、互动性强、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课堂,才能被称为一节好课。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好的课堂体验。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最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参与度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
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堂好课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通过生动的故事、实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堂好课的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验、游戏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参与度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堂好课的教师应该热情耐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评价一堂课是否优秀。
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回忆。
十位名师看好一堂课的标准(一)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支玉恒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 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 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
大致能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 但它简练明确地表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是工具, 需要学习训练, 需要运用积累; 语文又是人文生活, 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 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
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 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
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 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 是实现语文积累, 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
要克服当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 还语文教学的原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
”课标”指出: 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 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
在课堂上不论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 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 就不能算一节好课。
因此, 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 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
好的课堂, 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
另外, 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因此, 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 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 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在好的课堂上, 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 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但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
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 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 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
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 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十位教学专家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教师要在备课阶段明确学生所需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语文课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个性,提升修养。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语文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第三,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践、应用等,保持课堂的活跃和多样性。
可以通过混合使用教材、多媒体资源、故事、影视资料等多种教学工具,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拓宽知识面,培养多样的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在讲解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容的真实性、逻辑性、说服力等,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提供多元的思维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后,教师要注意个别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级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扩展练习和个别辅导。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当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注重个别差异化教学。
这样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创造性表达的优秀人才。
一堂好课有9个标准
,可简化为27个字: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
即: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来解决;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教师是引领学生整体建构还是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之中;教师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活而不乱;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并高效率;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10位名家关于一堂好课的评价观点(一)(一)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支玉恒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
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
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
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
“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
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
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
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
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
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
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享受,对于老师来说是一次教学的展示。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一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老师应该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才会在课堂上保持专注。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老师不应该是课堂上的唯一主角,学生也应该是课堂上的主体。
老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只有在互动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另外,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明白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
老师应该能够通过案例和实践,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实际运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此外,一堂好课还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
老师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得到成长。
最后,一堂好课还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明白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
老师应该能够通过案例和实践,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实际运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表达,还要有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等特点。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课。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好的教学体验。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一堂好课是指教学内容有条理、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效果显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的一堂课。
下面是十条评价标准,以确保一堂好课的实现。
1.教学目标明确。
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知道自己希望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什么,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2.教学内容有深度和广度。
教学内容不仅应当涵盖课本知识,还应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他们的学习面。
一堂好课应该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好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让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学习和表达。
教师可以采用讲课、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5.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课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趣味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有趣和意义的。
6.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堂好课应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7.高效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管理。
好课应该有高效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管理,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任务,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和互动。
8.紧密的师生互动。
好课应该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向教师提问、讨论,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9.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好课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适。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合作。
10.评价和反思的机会。
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的标准(1)顾明远教授认为世上有四种老师:深入浅出(轻负高效)型、深入深出(重负高效)型、浅入浅出(轻负低效)型、浅入深出(重负低效)型,深入浅出型的课是好课。
崔允灏教授认为好课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叶澜教授:一堂好课的标准⑴有好处的课——扎实的课;⑵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⑶有生成性的课——丰实的课;⑷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⑸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
杨佐胡老师认为: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一、是学生的参与状态;二、是学生的交流状态;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
评价一堂好课就应是"取得了对单位时刻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思考的结果"。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聂海清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就粗不宜细。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好课的标准,即教师的教“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主动用心”。
课堂体现出“善于启发”、“主动用心”,就是好课。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毓珣写道:师本是一堂好课研究的错误基点,生本才是一堂好课研究的正确基点。
一堂好课务必注意从掌握、学习、应用与创造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
基于新课改背景,一堂好课应从学生发展度这一总标准与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需要、兴趣、应用、氛围与满意等分标准方面加以决定。
师本抑或生本:一堂好课研究的两个基点。
师本,即以教师为本,是一种以评价教师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生本: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阐释,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是一种以评价学生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以生本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强调的学生发展,是指每位学生在一堂课中身心各方面发生的正向变化的过程。
在那里正向变化是指直接指向教育终极目的的变化。
具体分析,一堂好课研究的双重视角:(一)层面:决定一堂课的优劣不能单纯从一个层面去进行,而就应从以下四个层面去综合思考:一是掌握层面,二是学习层面,三是应用层面,四是创造层面。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一、精神面貌.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1、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可实现、可检测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一堂课的信息传递量和信息的深广度
3、核心内容和基本概念是否科学、准确、严谨
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5、给学生以丰富的、健康的思想营养
6、把新的知识内容组织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
7、应在重点、难点、观点转折时设计好有效的学生参与活动
8、是否关注到优秀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发展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十大关系
1、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2、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法、策略的关系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4、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5、过程重要性与结论重要性的关系
6、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和关系
7、生动活泼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8、课堂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9、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10、传统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在我看来,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很多,它不仅仅是老师讲得好,学生听得懂,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节好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一节好课应当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当明确自己所要教授的知识点,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
这样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其次,一节好课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一节好课应当注重互动。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此外,一节好课应当具有生动的教学方式。
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听讲。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式来生动地讲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一节好课应当具有合理的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使得课堂秩序井然,学生能够更好地专心听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纪律,保持课堂秩序。
总的来说,一节好课应当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互动,具有生动的教学方式以及合理的课堂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一节课真正地做到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一堂课下来能达到“预习有收效、教学有目标、学生有收获、老师有进步”,这样的课才是最有收获的课。
预习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后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学,为上课时节省一些有效的时间。
要有层次的检查,是从字词入手还是从读文入手,师的心里一定要心中有数。
教学必须存有目标,就是教师一定明晰自己一节课达至的教学目标,然后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
学生有收获,无论是怎样的课堂,使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只要做到让学生有所收获,就算是一节有效课,无论是读,还是生字,哪怕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学生能在这节课中有所收获就是学生们没有白上这节课。
老师存有进步,每一节上回去老师都必须思考,能够存有提高就是进步的整体表现,多自学,多思索,每天进步一点点,天长日久,就可以进步很多。
2、要认真解读教材。
教师一定不要停留在文本本身,还要涉猎文本之外的东西,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3、课堂上教师一定必须学会慢下来。
教师一定必须把握住不好节奏,演活自己的角色,语言一定必须简约、存有情趣,必须合乎相同年龄的孩子的特点。
教师的语言生动活泼,学生慢慢也可以熏陶病毒感染,沦为不好的读者。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一定学会等学生,不要还没等学生回答完问题,就去接话,抢话,要学会慢慢等待,尊重学生,让学生把心中所想说完,千万不要在学生还没说完,老师就急忙替说,这样学生不但得不到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打消。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也要让学生都静下来,一起倾听他人的发言。
慢下来,等一等的课堂一定会存有相同的'收效。
4、好的课堂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交流的机会,就要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好帮差,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然后交流汇报,这样学生就能够锻炼,老师只是引导者,主动权把握在学生手里,学生好比风筝,能飞多高,就让他们自由飞翔,老师只有握好手中的风筝线就可以了,学会放手和收线,收放自如的结果就是学生们这些“风筝”都能在快乐地飞翔时享受到了遨游在蓝天中的快乐!。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节好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灵魂的启迪。
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呢?在我看来,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一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的。
课堂上的内容应该能够涵盖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老师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能够充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其次,一节好课应该是生动活泼的。
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比如举例说明、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另外,一节好课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一节好课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克服。
这需要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内容丰富、生动活泼、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满足了这些标准,才能被称之为一节好课。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节又一节的好课,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教育专家的好课的标准一、叶澜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提出“五个实”:(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二、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将所谓的“好课”归纳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十二字。
三、天津师大王光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春莉导师则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主要考察:(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六个方面。
四、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先生则认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是学习者能否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为此,他提出评价“好课”的5项标准,即学习内容要适切,学习环境应力求宽松,学习形式应多样,学习组织过程要科学,学习活动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
五、郑金洲将“好课”的标准概括为“十化”: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优质化、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六、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CREDE)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标准包括:(1)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2)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情境性学习: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促进创造性学习的理解;(4)挑战性教学: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5)教育性对话: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
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而对于老师来说,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
那么,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一节好课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一节好课应当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当明确自己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和学生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这样一来,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偏离主题,学生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到什么。
其次,一节好课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不应该是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知识。
另外,一节好课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情境、问题、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一节好课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当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最后,一节好课应当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总之,一节好课应当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启发式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位,才能够让学生在一节好课中获得真正的收获。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造更多更好的课堂,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够收获满满的知识和乐趣。
课要这样上!5位特级教师眼中的好课标准德育报上好一堂课,恐怕是所有教师的追求。
但什么样的课能称得上“好课”,上好课有哪些方法?对青年教师而言仍有一定难度,以下,5位特级教师分享了他们的“好课观”,相信对年轻教师会有所启发。
好课像登山孙双金我认为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
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眼界得到开阔,心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
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
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
上课的乐趣也在过程中。
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
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
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上山是体力锻炼,上课是脑力锻炼,但两者道理相通,从登山中可以得到诸多启迪。
1. 登什么山?是登小山还是登高山?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巍峨的泰山,险峻的黄山。
课堂上登什么山呢?我认为要攀登“三座人山”。
一座是知识的高山,因为知识是基础,知识是力量;一座是思维的高山,因为思维是能力的核心,是创新的关键;一座是情感的高山,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让学生情感经受洗涤,得到净化。
2. 路径由谁选择?可由导游带领,可由登山者自己寻找。
各处的乐趣不同。
学习的路径由谁选择?是老师包办代替,还是让学生自主确定?不要做那蹩脚的导游,只会亦步亦趋。
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去尝试,去探索。
碰壁又何妨?摔倒又怎样?学生就是在摔倒、碰壁中找到正确的路径。
“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乃正确之父也。
错误也是学生人生体验的资本。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呢?3. 怎么上山?可由自己走着上,可由别人抬着上,也可以坐着缆车上。
坐着缆车上也能到山顶,但看不到沿途的风光,享受不到登山的快乐。
别人抬着上无需自己用力,可肢体没有得到锻炼,身心没有得到发展。
自己走着上,边走边看,既动脑又动脚,享受登山的快乐。
十位名师看好一堂课的标准(一)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支玉恒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
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
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
要克服目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
“课标”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
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
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种发展应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
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
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在好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
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
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
不同的课文,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容决定形式。
当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有些老师模仿别人的教案去上课,试一试可以,一以贯之,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二)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靳家彦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我本着“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的理念,提出十条标准,就教于大家。
一、目标明确。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确定立体的目标。
师生认同,指向明晰。
二、重点突出。
这堂课重点是什么,师生都应胸中有数,明明白白。
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特点要抓准,重点才能突出。
立足于教材,延伸要适度。
三、以生为本。
从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出发,课堂上真学、真思、真练、真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师生互动,交往自然、和谐、融洽。
四、流程科学。
课堂流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科逻辑,顺理成章。
严谨流畅,疏密有致。
五、注重内化。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充满文化气息;内化、积淀、裂变、生成,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
六、体现沟通。
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知行间相互沟通,有机整合。
七、启迪创造。
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倡导创新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八、媒体得当。
根据需要与可能,恰当运用媒体手段,常规手段与现代媒体各展其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处理好手段与目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九、讲求实效。
无论何种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质量。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十、多元评价。
对一堂课的评价应根据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综合评价。
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及专家评价相结合。
(三)让课堂充满活力●贾志敏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两者间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前者重在结果,后者重在过程;前者讲究的是美,后者讲究的是真;前者观看的是“台上一分钟”,后者观看的是“台下十年功”。
一般来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在课堂上。
因此,就有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说法。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1、要以学生为本。
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2、要以训练为主。
语言是一种技能。
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
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3、要以鼓励为主。
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
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
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
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好的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
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四)简约之美——我的好课设计观●薛法根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从教师的视角看,一堂好课应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也不需要把什么都讲透了,留下点悬念和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
教学环节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
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这么深奥。
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
“勤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
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活力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
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用语简要: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其实,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五)好课三味●王崧舟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
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
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
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
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
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
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
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
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味是“书卷味”。
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
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
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
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
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
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
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
有了“三味”的语文课必是一堂好课。
(六)好课像登山●孙双金我认为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
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眼界得到开阔,心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
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
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
上课的乐趣也在过程中。
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
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
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上山是体力锻炼,上课是脑力锻炼,但两者道理相通,从登山中可以得到诸多启迪。
1、登什么山?是登小山还是登高山?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巍峨的泰山,险峻的黄山。
课堂上登什么山呢?我认为要攀登“三座人山”。
一座是知识的高山,因为知识是基础,知识是力量;一座是思维的高山,因为思维是能力的核心,是创新的关键;一座是情感的高山,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让学生情感经受洗涤,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