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地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3
毕业论文
游戏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
专业:学前教育
学生姓名:余发丽
指导教师:满海峰
完成时间: 2014/10/17
摘要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形式,对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游戏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游戏是学龄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是一种符合学龄前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自主的,抒发快乐情绪的实践活动,是符合学学龄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字:游戏学前教育身心发展意义
实用文档
目录
引言 (1)
一、游戏的本质 (2)
(一)游戏的自主性、自发性 (2)
(二)游戏的体验性 (2)
(三)游戏的虚幻性 (2)
二、我国游戏在帮助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应用中的问题 (3)
(一)父母的认识不足 (3)
(二)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松散 (3)
(三)教育目标的违背 (3)
(四)教育方式的不当 (4)
(五)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开发不足 (4)
三、缺乏游戏对儿童的不利影响 (4)
(一)不利于孩子与操作有关的智力发展 (4)
(二)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和交际能力 (5)
四、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5)
(一)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6)
(二)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学龄前儿童的知识 (6)
(三)促进其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7)
(四)游戏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性格塑造的有效手段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家庭的重视,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早期的发展在个体终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在认识环境、与周围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着最初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和态度,奠定了行为、性格和人格的最初基础。学前期还是人脑和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和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是在处境不利人群中消除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是政府投资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教育事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学前一年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制定各种发展学前教育的计划。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便是游戏,但是由于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设计与应用不足,教育机构和家长对游戏认识不到位,使得游戏在学前儿童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得意体现。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具体反映,更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如同我们成人为生存而对劳动的需要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游戏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它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实践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影响儿童在语言、认知、情绪、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游戏的特点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幼稚性相近,所以学前儿童更容易接受和喜爱游戏。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是激动人心的,能使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本文着重探讨游戏的本质、我国游戏在帮助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应用中的问题、缺乏游戏对儿童的不利影响以及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着几个方面来探讨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
一、游戏的本质
要探讨游戏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首先得了解游戏的本质。但是由于游戏的复杂性,不同的游戏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一)游戏的自主性、自发性
从游戏的过程分析,学前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游戏的内容、方式,选择自己的游戏伙伴、游戏材料,布置自己喜欢的游戏场景,以及如何使用游戏材料。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和游戏伙伴的协商来决定和改变游戏规则、游戏程序,以及游戏的进程和发展。简单的说就是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的问题。
学前儿童参与游戏,是出于内心的意愿与需要,是完全主动的。游戏形式多种多样,规则灵活多变,能较完整的适应学前儿童的需要。学前儿童在进行游戏时没有外部的硬性约束,没有任务的要求,他们是在一种无压力、舒适的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愉悦身心的体验,因此他们能更愿意更自主的参与游戏。
(二)游戏的体验性
从游戏的形式上看,游戏的虚幻的、虚构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游戏带给游戏者的体验的真实的。学前儿童因其丰富的想象力和专注度等身心特点,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更加投入游戏世界中,使自己的身心与游戏世界不可分离的融合在一起,因此在游戏世界中的一切体验和感情都是真实的。就游戏的目的而言,学前儿童追求的是一时的体验,但是导致了对认知的学习和规则的掌握。也就是说这种认知的发展是享乐和体验所派生出来的产物,而游戏的价值也在于这些派生出来的认知。
(三)游戏的虚幻性
从游戏的内容上分析,游戏室儿童根据自己的意志虚构出来的时间活动,是充满想象的。在游戏的世界中,儿童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以自己的逻辑来构画自己的活动空间,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从设定自己的游戏角色、性格,游戏环境和玩具的假象,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从上述各方面对游戏的分析不难看出,游戏的实质是游戏者能动的根据环境和玩具创造、驾驭活动对象,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以获得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体验的活动。
二、我国游戏在帮助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应用中的问题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的人不仅应该具备21世纪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性人格素质。因此,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了素质教育改革高潮,各级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但由于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和教育科研状况、人们观念与认识的局限等原因,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制约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由于这些问题,游戏作为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被严重的忽视了,使得学前儿童失去了很多游戏机会。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父母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幼儿教育在人才竞争的前提下,游戏活动并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想着不能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学前儿童的游戏时间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压榨。学前儿童更多的学习知识,而不是游戏。父母认为在这一时间应该学习跟多的知识而不是游戏,游戏被父母定义为浪费时间的好恶意义的活动。
(二)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松散
幼儿游戏虽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但是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的松散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让幼儿感觉不到游戏的快乐所在,更可以说是为了混时间而玩游戏,这一点与韩国的幼儿园就很不一样,他们不仅安排有活动区(包括积木活动区、角色活动区、语言活动区、科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还安排有多种多样的室外游戏,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不积极的探索和学习吗!孩子会不快乐吗!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三)教育目标的违背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然而,功利化的幼儿教育却让社会对如何成名成家格外热衷,对幼儿是否能成为未来明星十分看重,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