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教学感悟

杨红梅

《蓝色的树叶》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有借的一件事。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整体感觉上得还不错。

本课教学,识字环节较扎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如: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学生掌握较好。不仅读准字音,了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词语说句子。教学时,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存在了许多不足之处:

1、导入新课时,老师问:“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学生说见过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树叶,此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季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春天有绿色的树叶,秋天有黄色的树叶,半绿半黄的树叶……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2、整节课之中,让学生自由读文过多,要在读书的形式方面多变化。低年级的孩子,不太适合这种集体的自由读文,教师也不便于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

3、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教师的引导要进一步细化。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其原因。“小声的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是训练低年级的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揣

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机会,可先让学生议一议,然后再读。通过分角色读或者教师范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

4、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读书时拖音、低着头读书、不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掉。

5、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如指导: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句话时,我只是让学生抓住“小声地”这个词,让学生用小声的语气去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大声地读这句话,让学生听一听老师读得行吗?学生如果说行,让学生再去读这句话,细细理解到底该怎么去读,通过反复读,学生发现应用小声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被极大调动,更加乐于学习。

6、进行品读环节的教学,应注意找准切入点,以切入点的突破来贯穿全文。如本课的切入点就是“林园园看着主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抓住林园园的表情、心理变化特点,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在深入理解人物对话、心理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内心体验,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 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听力大比赛,老师要看看谁最有精神,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老师说四句话,说得对,你就鼓掌,说得不对,你就摇头。师:(1)柴多火焰高。(2)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3)称赞别人是一种美德。(4)树上长着蓝色的树叶。师:(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生2:树叶为什么会变成蓝色的?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19课蓝色的树叶,看看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齐读课题)二、朗读感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一读(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3)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5)读第三次对话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3. 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3)读第五自然段(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4.小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三、指导完成“读读说说”中的练习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板书设计19蓝色的树叶李丽林园园小声借吞吞吐吐等借怕不要不要不要只画皱着眉头还要用心画看(脸红了)(应该相互帮助)

蓝色树叶说课稿

《蓝色树叶》说课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本二年级上册第19课。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平时都可能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故事:李丽上美术课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向同桌的林园园借,林园园不借给她,她只好用蓝铅笔画树叶,林园园看了后羞愧地脸红了。故事内容浅显,孩子们容易体会情感:我们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协助不能自私。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就能准确的理解课文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就能准确的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出道理。 小学低段从文本中体会情感(道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技能的培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要求1-2年级的学生掌握基本识字,标点的同时还要能在阅读方面:“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口语交际中能与人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这样“道理”不是很难懂的文本里,我们能够采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和口语表达水平的培养。课文的中间部分刚好是以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进而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实行自主体会,让文本与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对话的同时,还学会去体会人物语言来体会人物情感,这也是一种水平的锻炼和积累。并初步学习记叙文的叙事方法:起因、经过、结果,为孩子们今后进入中高段阅读学习和作文的基本框架奠定一定得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 1、理解“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4、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和难点 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1、读书和拼写生字、词语;并掌握生字基本结构和拼音。 2、能读通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二课时: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呀?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名字是《蓝树叶》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三、写字指导 1、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2、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

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二、朗读感悟 1、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教学反思:整节课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并且根据低年级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利用了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在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时,引导得比较细致。在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分

《蓝色的树叶》优质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优质说课稿 《蓝色的树叶》优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老师们,大家好!翻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国标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蓝色的树叶》跃入我的眼帘。咦,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我认真地读了下去: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丽小朋友向林园园小朋友借绿铅笔的故事,让小朋友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二、说学生 《小学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也是社会意识初始建立时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学会了汉语拼音,具备了借助汉语拼音学汉字的能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这条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首要目标也是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同学有困难时,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难点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四、说教法 《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因为著名小语学家李吉林老师认为,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语文课标第一条也指出对低段儿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段儿童,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因此营造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基础的学习情景和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尽量使课堂充满吸引力。 五说资源课件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树叶,你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红的、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协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 2、指导读好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协助 教学方法: 谈话法、谈论法。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四片纸树叶(红、黄、绿、蓝)。 3、三幅画(林园园的画、李丽的画以及一幅有绿色树叶的画)。 4、扩展练习卡。 教学过程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看老师写板书。(板书:19 蓝色的树叶)齐读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理解了很多生字朋友,今天老师又把他们请来了,你们还理解他们吗?让我们来闯一闯词语迷宫。(出示课件:迷宫一)开火车读一读。 3、师:同学们读得声音真响亮。(出示课件:迷宫二)谁来摘苹果?用苹果中的词语组成一句完整的话。(摘苹果1) 生: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师:这句话完整吗?还差什么?(生:句号。教师课件补充)师:谁再来试一试?(出示摘苹果2) 生:小力拿出彩色铅笔画画。 师:大家看看这句话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演示:“拿、笔”两个字变颜色)读一读。师:一会儿我们还要学习写“拿”和“笔”两个字! 4、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蓝色的树叶》,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有蓝色的吗?(没有)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打开语文书89页。 二、学习新课: 1、师:谁愿意来读读课文?(请五个人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评价,说一说文章主要内容) 2、教师出示课件(小山、房子、没有颜色的树叶) 师:这幅画是谁画的?(李丽)这幅画上少了什么?(绿色的的树叶)李丽为什么不画树叶呢?(因为她的绿铅笔找不到了)你是从书中哪个自然段中读懂这些内容的?(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 3、师:如果画上树叶,那这幅画该多么漂亮啊!林园园已经把树画好了,请你在书上找一找,她的树叶画得怎么样?(指导朗读: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4、师:看着林园园的树叶画得那么漂亮,李丽羡慕极了,于是她想找林园园借绿色铅笔,林园园借给她了吗?(没有)你是从书中什么地方知道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一人读一读) 5、教师出示课件(小山、房子、蓝色的树叶)

《蓝色的树叶》公开课教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课《蓝色的树叶》的第一课时。课文讲了一件发生在美术课上的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树叶时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找出各种理由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绿铅笔借给她,后来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出一片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课文内容真实、生动,贴近儿童生活,有着较强的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识“由、术”等9个生字,会写“拿、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仿照课文中的例句说句子。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会仿照课文中的例句说句子。 教学难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孩子们,秋天到了,你们走进大自然会看到什么颜色的树叶?今天我们要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却叫做《蓝色的树叶》,有疑问吗?小朋友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一定要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认读生字 师:瞧,生字宝宝已经从课文中跳出来了,想和你们做朋友呢,谁来读。(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个别读,领读)美术课注意桌子皱着眉头 ①带拼音的生字都是翘舌音 ②用做动作的方式理解“皱着眉头”(多么恼火,多么生气,多么难过) 削铅笔惹人爱不由得 ①削是多音字 ②惹人爱 *什么意思? *在课文中找找有“惹人爱”这个词语的句子。 *什么真惹人爱。

《19蓝色的树叶》教案

19、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怪呢?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读词语,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李明把桌上的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2)林英皱着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怕惹你生气。”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4.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五、作业布置:填上合适的词

1.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2.木+、=(术)土+( )= 吐 若+()=惹卓+( )= 桌 教学反思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这是《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师重在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合作较融洽,但朗读的参与面小,鼓励性的语言和物质奖励,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有些环节我忽略了课堂的生成,流于形式,让学生生硬的理解字词,学习效果不大好,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在这方面应加以探究以改正不足。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找了很多借口,最后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文章的旨意在于让学生明白: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该热情相助。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但是,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围绕文章的旨意,否则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课。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设计了新课的导入。课开始,我出示最常见的绿色的树叶,并让学生说说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学生回答:金黄的、红色的等,就是没有蓝色的,此时我板书课题。在揭题后,我问学生,读完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然就问了“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于是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这篇课文的学习。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学生从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林园园不愿意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李丽,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我问:“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有的学生回答:“因为她觉得自己太小气了。”有的说:“她觉得没有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有点不好意思。”……我又问:“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林园园还会这样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这个问题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相信林园园能知错就改,不要把她当成批判的对象。“如果是你,你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当我遇上困难没人来帮助我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他人有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是多少的重要,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那你们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呢?”这一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本课教学,识字环节较扎实,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如: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学生掌握较好。但也存在了许多不足之处: 1、导入新课时,老师问:“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学生说见过黄色的、红色的树叶,此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季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春天有绿色的树叶,秋天有黄色的树叶……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2、整节课之中,让学生自由读文过多,要在读书的形式方面多变化。低年级的孩子,不太适合这种集体的自由读文,教师也不便于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 3、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教师的引导要进一步细化。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其原因。“小声地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是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机会,可先让学生议一议,然后再读。通过分角色读或者教师范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 4、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读书时拖音、低着头读书、不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掉。

蓝色的树叶教案(二年级语文)

《蓝色的树叶》 设计理念 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寓德育于课文之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设计特色 1.重知识,更重能力的培养。识字教学仍然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生认识教材中安排的生字不是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课外主动识字的习惯才是低年级识字教学关注的焦点。在本课9个生字的教学中拓展学习相关的字、词,帮助学生总结出学习汉字的方法,逐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重课文的理解,更重朗读的指导。以读为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课文。本课中两个人物个性鲜明,李丽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且又是很自尊。而林园园则表现的比较自私、小气,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的借口。这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体现出来的。重视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区别人物的性格,引起情感的触动,使学生不自觉地明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一个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3.重文本,更重生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本课是二上教材第五组课文中的其中一课。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本课传达的一种思想是互相帮助。课文就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一事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李丽第一次向林园园借铅笔,林园园推说自己没用好;李丽等林园园画完再次提出借铅笔,林园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苛刻要求。终于李丽放弃借绿铅笔,画上了蓝树叶。这时的林园园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脸红了。这些对话折射出人物的性格。朗读好这些对话便是体会人物性格的关键。课文后面有学习小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这一拓展性的活动,并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或说理上,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和林园园的沟通及交流。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识字,语境认读容易,独立认读混淆,尤其是形近字、同音字的字义分辨不清。阅读,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通过朗读来感悟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情感,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大人的掌上明珠,什么事都是大人迁就小孩,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观念,要帮助别人的想法离他们似乎有些遥远。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个性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对于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这一点理解也是一个问题。

群文阅读课教学方案课程教案

群文阅读课 第一课时秋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从书中喜欢的句段。 2.积累写秋天的语句。 3.教学重点:积累写秋天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美丽多彩的秋天。谁来说说在你的脑海中,秋天是怎么样的?是啊,美丽的秋姑娘她来到人间,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美丽的故事。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二、主题回顾 1.第一单元,我们积累了许许多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课件一)谁能用上识字一中的词语,来描述一下课件上的图片?(注意要说一句完整的话。) 2.看,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给大家打招呼,它们的名字是?这些力量神奇的植物妈妈是谁?它们有什么神奇的办法? 3.秋天的诗人也是多愁善感。他们写下的诗篇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三、课外阅读 1.挑选喜欢的篇目,自主阅读。 2.勾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3.小组内交流展示。 4.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尝试把它背下来,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五.拓展 秋天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是一段美丽的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可以唱歌、画画、背诗等。 第二课时我们的儿童诗 教学目标:1.充满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2.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 3.想象画面,感受儿童诗的美好。 教学重点:1.充满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2.想象画面,感受儿童诗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我们来认识一种新文体----儿童诗。其实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儿童诗就是指适合儿童欣赏阅读、的诗歌作品。它既可以是成人写的,也可以是孩子自己写的。我们学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和《一株紫丁香》就是儿童诗。 二、主题回顾 (课件出示几首学过的儿童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你还学过或者看过哪些儿童诗? 三、课外阅读 1.(课件出示文章题目)请大家通读语文主题丛书这几篇文章,了解诗中都写了哪些内容。

蓝色的树叶课文读后感

蓝色的树叶课文读后感 蓝色的树叶一文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蓝色的树叶课文读后感,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一开始我觉得很好奇,树叶都应该是绿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呢?读了这篇课文,我才知道了原因,因为上美术课的时候,李丽没有绿铅笔,想借林园园的铅笔用,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最后李丽只能用自己的蓝铅笔去画树叶。我觉得林园园一开始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希望林园园能知错就改,热情地帮助同学,和李丽成为好朋友。 读了蓝色的树叶后,我知道因为林园园没有把自己崭新的绿铅笔借给李丽,所以李丽才画出引人注目的蓝树叶。我认为李丽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因为她向林园园借铅笔时是用的商量的语气,而林园园也有讨人喜欢的地方,当好看到李丽画的蓝树叶时脸红了,从这里可以看到林园园明白自己错了,她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如果有一天李丽再忘了带铅笔,林园园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借给她。由此我想到自己,如果发生同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像林园园那样不借铅笔给同学,而是会很热情地借给同学。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今天,我读了《蓝色的树叶》一文,读过这篇文章后,我感到脸红,同时也很难过和惭愧。 书中讲的李丽和林园园的故事在我的身上就曾发生过。一次写字课上,同桌的字写错了,可橡皮怎么也找不到,问我借橡皮用一用,我说:“我还没有用完呢。”他一直等我用完了。“现在可以让我用了吧。”可是我又怕把橡皮弄脏了,

不想让他用。因为那块橡皮是妈妈才给我买的,橡皮象个可爱的小乌龟,绿色的脑袋,黑黑的眼睛,长着个短短的尾巴,可漂亮了,我都舍不得用它。就在这时候,前面的梦园同学主动把自己的兔子橡皮借给他用。想想这件事,我不正像故事中的林园园吗?我做得真不应该呀!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小主人 今天,我们上了《蓝色的树叶》。 这篇课文写了在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但没有借到。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了树叶,林园园看了之后很难为情。 读了这篇课文,当我想起那件事时,我就感到非常惭愧,那件事发生在我们小区楼下,那天我抱着心爱的玩具在下面玩。忽然,有一个比我小的小朋友来到我的跟前问我:“把你的玩具借我玩玩行吗?”我躲到一边儿,不理她,但她还是不停的央求着,两行眼泪都流到下巴了,但我一点儿同情心也没有。 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友好相处,要想快乐,就要先让别人快乐。 今天我们学第19课《蓝色的树叶》。 这篇文章写的是李丽在上美术课,已经画好了远处的小山,近处的房子,可是绿铅笑找不到了。她向林园园借,但林园园多次找借口不愿借李丽,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树叶。“吞吞吐吐地说”“不要画得太多”表现了当时林园园不愿意借李丽绿铅笔的心态。最后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就说明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点是对的。如果林园园刚开始把铅笔借给李丽的话,事情就不会变得这么复杂了。我想对林园园说:“帮助同学,快乐自己。”

《认识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_模板

《认识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_模板 《认识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 ●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 ●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蓝色的树叶课文.doc

蓝色的树叶课文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远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 惹人爱。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李丽只好爬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等她画完了,李丽说:〃现 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林园园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 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 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2019—10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远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己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 惹人爱。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 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进画完呢二: ___________ 李丽只好爬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等她画完了,李丽说.〃现

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林园园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岀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 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 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2019—10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远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 惹人爱。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李丽只好爬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等她画完了,李丽说:〃现 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林园园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 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 她的绿铅笔。 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 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蓝色的树叶》说课

一、把握《大纲》,说教材 《蓝树叶》是学生进入二年级以来的第一组讲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训练思维,说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在课后第3题“填空,再读一读”之后,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凭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思于一体,又渗透思想教育,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术,惹,铅”等9个字。会写“由,术,注”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林园园为何会脸红,李丽为何不肯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颜色的树叶? 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颜色的树叶啊!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树叶的颜色。(出示课件,生答出课件中树叶的颜色。) 那么大家有没有见过蓝色的树叶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蓝色的树叶”有关。(板书课题:蓝色的树叶) 师: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体悟 1,师:现在,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本第89页,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并用笔标出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是的,这是发生自美术课上的一件事,美术课上要用到铅笔。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来记住美术的“术”和铅笔的“铅”字的?(课件出示“术,铅” 生:谈谈自己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 三、品文析句,体会情感 1、师:李丽要画绿树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想向林园园借笔,这时又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请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文) 师:谁来说说,这时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那么林园园的树叶画的怎么样?找出课文中的描写林园园树叶的句子。生: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蓝树叶》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说教法

1、引读法 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2、图文结合法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 3、迁移法 (1)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最后一段,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能力,说学法 1、课题入手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释题入文。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一见课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联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极有益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蓝色的树叶》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蓝色的 树叶》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怪呢?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描红 3、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五、作业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课文《蓝色的树叶》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蓝色的树叶》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蓝色的树叶》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弄明白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⑴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⑵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⑶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⑴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⑵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